张朋 杨益 常静 焦岳超 林漫漫 靳莹瑞 刘娜
摘 要 工业4.0,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新工科高校发展计划的实施,在推动以“四新”为标志的新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给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暴露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存在发展理论不牢、专业活力不足、学生创新能力不强以及创新创业型教师人才队伍发展滞后等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五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方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济发展理论;适应各领域快速发展的要求,进行专业综合改革,不断发掘和增强专业潜能;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和构建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新工科;创新能力;教学资源;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1 引言
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而我国社会经济也已经从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发展阶段,发展到创新驱动发展阶段[1-2]。相应地,国家适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即由以高资源投入、高能源消耗、重污染排放为代价获取经济增长,向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提高经济增长率转变的过程[3-4]。同时,在以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为主要推动要素的经济增长要素中,资本、劳动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年减少,而内生的技术进步等创新要素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贡献逐渐增大,也已成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源泉。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
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有千千万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价值观、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来进行创新创业,实现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机构革新传统高等教育理念、目标、内容和模式,积极迎接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挑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专业资源,形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教学實践新模式[5-6]。倡导创新文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态度、技能和知识的青年科技人才和新工科人才,为建设“四新”为标志的我国经济新态势提供强大智力和人才支撑,大力夯实实现我国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人才战略资源基础。
对此,本文将在四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济发展理论;如何适应各领域各方面快速发展的要求,进行专业综合改革,不断发掘和增强专业潜能;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发展,推进更广泛更充分更健全的教育公平;培养和构建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经济发展理论研究教学创新,新兴专业和学科的发展以及专业学科内涵结构优化升级,是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1)技术进步和教育教学技术手段更新能够创造出新教法、新平台、新课程,进而发展成为新教学方向和学科方向;
2)技术进步、创新驱动会大大提高教学劳动和教学资源的运行效率,导致教学分工的重构和教学资源的重新配置;
3)不同学科专业间教育教学要素的流动也可促进学科专业结构升级。
所以,为了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也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变传统的要素投入、国家经费支持驱动的传统教育发展方式为创新驱动的教育教学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进步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动能,不断进行教学机构、学科模式、专业内涵优化调整,大大提高学科专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促进学科优化调整,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学科专业,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支撑,作为教育教学协调工具和教学资源配置方式,理应成为教育教学创新的主体。同时,创新也是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的应有之意[7-8]。
所以,学科专业必须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创新的动力,才能真正推动教育教学创新。那么,如何提高学科专业的创新能力、创新动力呢?根据资源基础发展理论,学科专业的创新能力具有异质性资源的特征,可以帮助学科专业获取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合作经费,学术水平,最主要的是优秀学生的培养),是学科专业持续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而学科专业的创新活动是一个非线性的、波动的、随机的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可能导致学科专业创新的能力不足。
另外,根据新宏观经济发展理论[9-10],技术创新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这会带来“价格溢出”和“知识溢出”两种正向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得那些未实施创新的学科专业也可以利用成本较低的技术和模式模仿方式获取“免费搭便车”的利益,从而出现学科专业创新动力不足的市场失灵现象。因此,依靠学科专业创新实现教育教学创新,既要提升学科专业创新能力,也要兼顾学科专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此情况下,学科专业进行综合改革[11],可通过学科专业运行机制改革、专业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培养[4,12]、实习实训实验平台改革等,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型价值观,最终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内生动力的充分激发。
3 适应各领域各方面快速发展的要求,进行专业综合改革,不断发掘和增强专业潜能研究
创新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本和人才分别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和核心要素[13-14]。那么,如何夯实资本和人才基础呢?关于教育资本投入,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资金和财富,可以保证教育创新所需的资金或者资本投入,学科专业需在各项教育资金投入和利用上开展改革,进行资金综合高效利用优化,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改革;关于学科人才建设方面,应积极探索、创新有效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政策,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力度,并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激励和高效使用。制订综合学科激励和引导措施方案,在激发学科专业内或者跨学科综合创新内力上下功夫,依据现实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依靠创新把学科专业做实、做强、做优,争取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多点支撑、多方向并举、多层次综合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能力的新型人才,夯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基础。
下面以中原工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综合改革为例,探讨推动学科专业调整升级、高质量发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以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中原工学院为纺织类特色大学,其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主要面向纺织领域的检测和控制。现阶段,随着计算机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型功能材料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纺织技术测控领域也出现网络化、智能化、大数据化等新特征。中原工学院测控专业原有的学科方向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实践实验系统、学生培养模式等都已经不能较好适应纺织行业领域对人才和技术的新要求,必须要进行改革。
基于行业领域发展新特征,建立专业方向动态调整机制,适应行业经济发展的新需要,保持专业创新发展的持续性
1)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保持经常性学术交流、人才交流,掌握学科专业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方向和趋势,并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技术背景情况,进行专业方向调整,将原来的纺织机械检测、纺织仪表技术、纺织信号处理技术方向调整为网络化纺织检测、纺织智能仪表技术、纺织信息智能处理技术、纺织物联网技术等。
2)与国内外行业内龙头学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等(如英国普斯茅斯大学、墨尔本理工大学、郑州纺织机械研究所、海马集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企业专家学校挂职、学校教师企业兼职、共同成立博士后流动站等多种方式的人才交流活动,并聘请知名企业技术专家兼任专业的学术委员会委员或者顾问,定期召开(每年至少两次,一般每学期末召开一次)由企业和国内外高校专家参加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联席会,对学科专业的运行状态、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下阶段学科专业发展作出相应的规划调整。
3)对原有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也采取动态调整的原则进行改革,采取以调整原有课程内容为主,增加新技术课程为辅,循序渐进的调整原则。如在原来课程“传感器原理与技术应用”中,逐学期、逐年增加智能控制、智能计算、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物联网技术方面的内容,并适当删减较过时的技术内容。每学期调整学时量控制在本课程总学时的5%以内,当多个学期的累计调整学时量突破原来课程总学时的30%时,将召开学科专业课程研讨会,讨论设立新课程的相关事项。从2013—2017年,长达五年的教学实践,“传感器原理与技术应用”课程的调整内容达到32%,现已经调整设置为新课程“智能传感器原理与信息处理技术”和“纺织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两门专业课程,两门课程安排在连续的两个学期。采取的专业方向动态调整,保证了学科专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相一致;建立与企业和行业院校的紧密技术和人才交流联系,使得专业动态调整的内涵更接近实战和可操作性;专业课程的动态调整和设立机制,既保证了学科专业发展的稳定性,又实现了专业发展与改革优化的逐步推进。
加强跨学科技术融合,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 测控技术与仪器是与机械、电子、计算机、信号处理、控制技术、仪器仪表等多个学科紧密联系的综合类学科,更有很强的应用背景特色,如中原工学院测控类专业具有纺织服装特色,河南理工大学的测控类专业具有矿山应用技术背景特色,西北工业大学测控类专业具有“三航”特色等。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高校学科专业也要直面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适时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驱动创新式发展。中原工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主要采取以下实施方式。
1)建立多学科协同发展创新学科专业群。中原工学院已经成立由测控、电子、纺织、机械、材料等组成的纺织电子协同创新学科专业群,着力于在智能化纺织领域求创新、突破、发展;组建包含材料、测控、机械、化工、纺织等智慧纺织仪表的协同创新学科专业群,主要在智慧纺织材料和应用领域寻求创新突破;基于测控、电子、计算机、纺织、服装等构建纺织物联网技术协同创新专业群,致力于在可穿戴、智慧服装等领域创新发展。协同创新学科专业群的成立,既加强了学科专业间的交流融合,充实了学科专业内涵,也使得测控专业的学科学术背景更具特色,发展方向更明确,人才培养教育的目标也更具体。
2)建立动态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和实习实训实验体系,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创新创业人才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价值观以及创新创业所需的技术等各种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科专业内部、学科专业之间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法,方可较好地实现。中原工学院在此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提出和实施以下方法,以期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水平的提高。
①成立多个层次的创新创业协同教育专家指导机构,具体包括:学校层面成立创新创业协同教育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为学校各个学科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专家,并聘请不少于总组成人数20%的校外行业专家担任成员或者主要领导,主要负责制定学校层面创新创业教育规划、制度以及进行综合管理等;学科专业群系层面成立创新创业协同教育推进委员会,院系内部成立创新创业指导小组,以推动学科专业群和院系内部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②开展综合创新实习实训实验保障系统改革,促进学生真实地学习,推动创新教育教学开展。创新与创业是緊密联系的,新经济形势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合于各种教学活动中。建立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实验平台,给学生提供一种综合性真实学习空间,学生可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挑战的学习、基于创新创业核心能力的学习,变机械式学习方式为主动式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中心,学生既是知识学习的参与者和消费者,也是整个知识生态系统的积极贡献者。学生在此实习实训实验系统中,通过亲身真实体验、实践和创造进行学习,以更具体和创造性的方式展示新获得的技能,在学校即可获得改变、改造世界的机会。
③创立的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实验平台系统包括如下几个层次:学校成立创新创业综合实习实训实验基地,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学生参与,采取学生自由申请项目的方式进驻,对获批的项目提供专家和适度的资金资助,严格考核,并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的推广提供咨询和支持;院系成立创新创业实验室,配以由精干学术骨干组成的创新创业指导专家小组,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学科专业群成立具有专业特色类型的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如电子设计创新创业实验室、可穿戴电子仪器创新创业实验室、智能纺织材料创新创业实验室等。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工作,营造浓烈的创新创业氛围 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确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越往后,任务越艰巨。要积极改进宣传引导方式,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良好氛围。应紧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学生的人生发展和自我发展需要,更加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宣传引导工作。
1)构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综合平台,具体包括:创新创业公开通识教育课,聘任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专家教师讲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科普教育和方向性引导;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对创新创业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关键点开展开放性讲座,解决学生的具体疑惑,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各个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基于特定学科专业背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工作,如基于互联网,利用微信平台、QQ平台等学生喜欢和熟悉的方式,加大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创业典型人物、项目、案例的宣传,宣传正能量。又如通过组织学生现场观摩、收看视频,邀请典型人物作报告等方式,引导低年级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宣传引导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目的始终是转变传统的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思维观念,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和观念,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新、主动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学生用自己的创造性学习实践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实现自我价值。
4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发展,推进更广泛更充分更健全的教育公平研究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在创新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高校要保证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层次公平,才能极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公平需要三个层次的共同推进,即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4,15-16]。
起点公平 起点公平,即确保每个大学生都有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可从三个层面确保学生的起点公平。
1)建立创新创业综合信息平台,提高创新创业信息化水平;建立从专业系部到学校层面多种形式和层面的创新创业信息宣传平台,以确保每个大学生都有了解、接触、认识以及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
2)建立包括创新创业公开课、创新创业专业课、创新创业实习实训课、创新创业讲座等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进行创新创业学习的机会。
3)建立包括专业系部、学科群、学校多个层面的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实验场所;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公开申报、公开评审、公开验收机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的机会。
过程公平 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公平,就是要实现学生获得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使用教育资源以及获得创新创业能力的机会均等性。
1)建立各级层面的创新创业实验平台和创新创业技术指导教师专家队伍,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相应的硬件资源支持和全程、全方位的技术指导支持。
2)提供各种层次的创新创业项目支持计划,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平等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获取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例如:为低年级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兴趣培养计划、创新创业指导计划等,鼓舞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支持高年级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计划,如“挑战杯”、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互联网+”大学生设计大赛等,学校、专业系部提供相应的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结果公平 结果公平,即要保证学生获得创新创业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追求教育公平应该和追求教育效率是统一的,追求教育公平还应该保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了提高学生获得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技术和水平,需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数字化监控过程,以便获取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各种表现数据,跟踪学生取得的成就、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情况和行为。并且,学校和专业系部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部门可利用这些数据调整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政策,也可以基于此给学生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学习实践体验。
5 培养和构建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研究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在经济快速创新发展中提供持续的创新人才支撑,就要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必须建立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型教师人才队伍培养、引进和使用制度体系,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创新创业教师人才,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快速、高质量发展。要全面深化创新创业型教师人才培养、评价、引进、使用和激励等各方面,努力营造人人渴望创新创业、人人努力创新创业、人人皆可创新创业、人人尽展创新创业才能的良好环境,使得各类教师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进而带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各项事业创新型发展提供有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支撑。
建立更灵活的教师引进制度 在保留常规的人才引进途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人才教师引进途径,如聘用公司和企业的行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客座教师,作为各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组织的专家成员与骨干等。
建立灵活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训机制 如建立国内外高校间的教师学术交流机制,便于教师掌握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建立高校与公司企业的创新创业人才交流培训平台和机制,选派教师到公司企业和邀请公司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短期和中期的交流,可提高教师的理论技术与社会现场实际的紧密结合度,提高其创新创业目标性;建立配套的教师创新创業培育项目计划和支持项目计划,如中原工学院就有创新创业基础教师人才培育计划、创新创业杰出人才计划、青年教师人才创新创业引导计划等。
建立注重实效的创新创业教师人才考核、激励、使用机制 在保留原来学期、年度等绩效考核外,引入更灵活、更细化的考核方法,如基于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效考核、基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效的考核、基于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实效的考核等,采取过程把控与实效结果验收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并制定相应的人才激励和使用机制,激励创新创业教师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6 结语
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迅猛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新工科”高校发展计划的实施,在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方法,包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理论;如何适应各领域各方面快速发展的要求,进行专业综合改革,不断发掘和增强专业潜能;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发展,推进更广泛更充分更健全的教育公平;培养和构建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在新技术时代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符合新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小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分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6(3):56-61.
[2]董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大学特色发展路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8):x230-231.
[3]王宁,张迪,李民.“互联网+”背景下会计继续教育问题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9(5):70-72.
[4]张朋,刘娜,常静,等.信息技术驱动下的智能化仪器课程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9(8):254-256.
[5]张朋,刘娜,常静,等.人工智能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8):3-6.
[6]周杨,孙鹤,徐斌山.以工程为导向的测控专业多课程融合式教学模式初探[J].人才资源开发,2016(20):226-227.
[7]殷丙山,高茜.技术、教育与社会:碰撞中的融合发展:2017高等教育版《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解读J].开放教育研究,2017(2):22-34.
[8]冯修猛,欧阳晶晶,杨宁.新工科视域下地方高校仪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30-34.
[9]赵则祥,赵惠英,于贺春,等.高端制造装备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6(5):106-109.
[10]王楠,陈应舒.基于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单片机课程教改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8):93-95.
[11]莫詩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N].光明日报,2016-07-03(06).
[12]张倩,张铁君,曹海英.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80-81.
[13]沈显庆,王蕴恒,寇晓静,等.产学融合及校企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Z1):62-63.
[14]周婧,王晓楠.人工智能时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J].计算机教育,2017(12):109-112.
[15]韩天明.面向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创业模拟经营系统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5(11):119-125.
[16]舒双宝,夏豪杰,刘文文,等.测控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与实践研究[J].大学教育,2018(8):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