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
梁启超谈“作文教学法”的书面版本一共有三个。最早的见于1922年《改造》杂志第4卷第9号,标题为《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改造》所刊共为八节,文末有“未完”字样,但随后一期《改造》终刊号上未见下文。《吉林教育公报》1924年第7卷第84期刊载《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续)》,刊完9、10、11节(此部分与《改造》所刊部分,以下简称“改造版”)。“改造版”后经修订增补,增为12节,收入《饮冰室合集·专集》,改题《作文教学法》,由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以下简称“合集版”)。据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1922年4月起,梁启超辗转于北京、天津、南京等地,为各学校及社会团体作专题演讲。其中,在南开大学、东南大学暑期学校先后所作演讲,均涉及“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1925年7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由卫士生、束世潋根据东南大学演讲内容记录整理的《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以下简称“单行本”)。
关于“单行本”,梁启超曾在回复卫士生、束世澄的信件中说:“前年我在东南暑校讲的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当时因为时间仓卒,一点没有预备,自己十二分的不满意。就中尤为缺憾的,是应该引许多例证一切都没有引,其他不妥当不完备的地方,也不少;恐怕印布出来会误人,所以两君请刊单行本的时候,我总想腾出日力来改正一番才安心的。”而“改造版”在收入《饮冰室合集》时则进行了修订完善。因此,三个书面版本以“合集版”即《作文教学法》最为完备(本文未标注的引文皆出自该书)。
“作文教学法”为20世纪20年代教育热点及现实所需,从事者颇不乏人,著名的如陈望道《作文法讲义》(1922年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夏丐尊、刘薰宇《文章作法》(1926年由开明书店出版)。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著作,但是为了速成以应社会之需,取材于日本同性质的书籍者不少。此外,《作文法讲义》《文章作法》教授作文法均以白话文为主,而梁启超《作文教学法》举例和讲解都针对文言文,且不依傍传统的诗词文话,有组织有条理,充满新意。语文教育史研究者顾黄初曾以“实用”“实效”“实际”“实感”来概括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的内容。对照目前语文教育的诸多问题,《作文教学法》所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非但不过时,还恰好值得我们认真体会。
一、教学目标:“以會作应用之文为最要”
“中学学生以会作应用之文为最要”,这是《作文教学法》对写作教学的目标定位。
何谓“应用之文”?1917年1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第一次提出以白话代替文言作为写作的工具,主张文学改良“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话”“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这篇文章被公认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开创之作。紧接着,钱玄同在1917年《新青年》第3卷第5号发表《论应用之文亟宜改良——改革大纲十三事》,围绕“以国语为之”,提出十三个方面的改革构想,包括标点符号、注音字母、印刷字体等。1918年刘半农写了《应用文之教授》与之唱和,文中认为:“应用文与文学文,性质全然不同,有两个比喻:(1)应用文是青菜黄米的家常便饭,文学文却是个肥鱼大肉;(2)应用文是‘无事三十里的随便走路,文学文乃是运动会场上大出风头的一英里赛跑。”进一步倡导学生不作滥调“新八股”,要能“草公事”“批案件”,能“订合同”“写书信”,“人人能作通人应作之文,及其职业上所必作之文”。
在《作文教学法》中,梁启超认为文章可划分为三种:记载之文、论辩之文、情感之文。“作文教学法本来三种都应教都应学,但第三种情感之文,美术性含的格外多,算是专门文学家所当有事。中学学生以会作应用之文为最要,这一种不必人人皆学”,并提示另有一篇《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可供有兴趣者参考。“应用文”相对于“文学文”而言,梁启超认为包括记载之文与论辩之文,凡叙述客观事实者为记载文,用文字发表自己主观意见者为论辩文。
记载之文与论辩之文,梁启超强调前者更重要。他在《为什么注重叙事文字》中说:“现在学校中作文一科,所作者大率偏重论事文,我以为是很不对的”,“全是中了八股策论的余毒”,“因为这种教法,在文章上不见得容易进步,而在学术上德性上先已生出无数恶影响来”。旧式学塾的学生寒窗苦读,主要学作科举应试的文章。梁启超认为科举虽然废除,学校中仍有从前八股习气,学生没话找话,无病呻吟,完全偏离了写作的本质,毫无实际作用。“不该说而说,可以算是二千年来文人通病”,“他们不是有话在肚子里要说才作文,乃是因为要作文才勉强找话来说”。思想才是文章的灵魂,“应用之文”须是“言之有物”之文。在这一点上,梁启超与胡适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当然,论辩文可以磨炼理解力、判断力,只是“不要专作,不要滥作,不要速作”。至于写记载文,梁启超认为有诸多优点,如养成观察客观事物的能力、搜集事实资料的能力、组织成篇的能力、把握事情真相及其因果利病的能力等。
二、教学内容:“与人规矩”
“应用之文”写作究竟要教什么内容?梁启超借用孟子的譬喻“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主张教学内容是“规矩”,不是“技巧”。对于“规矩”与“巧”的关系,梁启超认为“规矩”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规矩”是“巧”的基础。“我不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会巧;然而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有巧的可能性。又敢说不懂规矩的人,绝对不会巧;无规矩的人,绝对不算巧。”因此,“本讲义所讲只是规矩,间有涉及巧的方面,不过作为附带”。
“规矩”具体又指什么?梁启超阐释,“就是怎样的结构成一篇妥当文章的规矩”。第一种规矩是确立标准,选取材料。“学作文的人,先要自己定出个立脚点,然后根据这立脚点把该说的话定出个范围”。“该说的话”指文章的材料,“立脚点”是选材的标准。也就是说,先要根据表达需要确立选材标准,再依据选材标准选定文章所需的材料。第二种规矩是整理思想,区分主次。针对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的“无法驾驭材料”“意思格格不达”的两大问题,提出“想医第一种病,最要紧是把思想理出个系统来,然后将材料分种类分层次令他配搭得宜”,“想医第二种病,最要紧是提清主从关系,常常顾着主眼所在,一切话都拥护这主眼”。以上两种规矩是普遍原则,具体到各类文章,则有具体规矩。
《作文教学法》全篇共十二部分,其中有九部分在分別阐述“记载文”与“论辩文”的“规矩”。梁启超将主要笔墨放在记载文部分,无论何类记载文,有两条总原则。第一,“要客观的忠实”,材料要搜集齐备、鉴别真伪,观察要普遍精密,不可夹杂主观隋感。第二,“叙述要有系统”,设法把散漫的排列起来,把断续的连贯起来,动笔之前观察事实和事实之间的关系,梳理出主要脉络,然后组织全篇出个系统,根据系统来驾驭材料。组织全篇的方法,是最为重要的“规矩”,梁启超将记载文细分为四类,一一举实例分论。论辩文部分,梁启超认为分说谕、倡导、剖释、质驳、批评五种,无论哪一种,都要符合“耐驳”“动听”两个条件,尤其强调逻辑的重要性。
相对于着眼文章整体结构的“规矩”,“巧”主要指词句层面的修辞技巧。梁启超批判旧式教学只顾改词句不好的地方,教学重点放在奇词巧句上,去规矩而言巧,于规矩外求巧,本末倒置,是没有实际教学效果的。
依据梁启超的设想,学生学习文章“规矩”的途径主要依靠读写结合,避免空讲理法。第一,分类分期,教以理法。因为各类文作法不同,“不可同时东讲一篇西讲一篇”,“最好每年前学期授记载文,后学期授论辩文,年年相间。两种文中又各各分类,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每一个学期开始之时,先要有一两堂讲演式的教授,把本学期所讲那类文作法的重要原则简单说明,令学生得着个概念来做自习的预备”。第二,先自行阅读,再时沦指导。“讲授时万不可拿一篇文来逐字逐句逐段解释”。每两个星期教师指定五六篇一组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细看每篇作法要点,比较各篇异同。上课时,先讨论,让学生谈所读到的,学生看错的或看不到的,教师随时指导。最后,教师把全组各篇综合讲一次,说明自己的观察。每学期照这样讲授四五组,整个中学阶段学生能读好几百篇文章,再没有不会作文的。第三,选择教材要摒弃“绮丽之文”“矫揉之文”与“空泛之文”。青年学生既不应该读,更不应该写。
三、教学方法:少作精练
学生学习了“规矩”,进一步需要练习作文。梁启超突破传统“多读多写”的做法,反对多作与草率应付,坚持“少作精练”,注重实效。
一方面,梁启超强调“少作”,“出题目令学生作文万不可过多”,“每个学期两回——最多三回足够了”。因为“办的是学校,不该叫学生过考棚的生活”,“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采集资料考量组织”,所以“不能作得过多”。另一方面,梁启超注重“精练”,主张“作一篇得一篇的益处”,“每一学期专讲一类文”,“打通一关再进一关”,多作反而让学生厌烦。此外,练文、练笔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最好令学生每月作一条以上的札记,或用记载体记日常经历的事,或用论辩体写自己对于一个问题的感想,这种方法可以养成他们自动的进步。”
除了上述“少作精练”原则,梁启超对命题、指导、批改等基本教学环节也给出了具体意见。命题要切实,贴近生活实际。“记载文题最好是学生身历或耳闻目见的事迹、物件或地方”,“论辩文题须是一个切实问题,最好是学生直接感利害者”,这样学生才可能写真情、说真话。梁启超特别注重思辨,指出论辩文的题目要能够两边辩驳。凡是不能反对的题目,本身不构成问题,不宜作为学生写作的论题。这一点尤其值得今天的语文教育者注意,一个题目本身不能正反对驳,意味着学生只能说些废话,根本上背离了论辩的宗旨。无关痛痒的文题和空泛无边际的文题,皆当摒弃。
指导重点放在采集资料与组织文章上。作文要有内容,要有许多材料。材料少的时候,教师要供给材料,或者提供材料线索,反对让学生凭空瞎想胡诌,同时指导学生揣摩别人是怎样把材料整理制作成文的。提倡作文在堂下完成,给学生以搜集、整理材料的充分时间。
教师批改作文时,“应注意他的思想清不清,组织对不对,字句不妥当不大要紧(因为这是末节)”,“偶然有一二次令学生注意修辞未尝不可,然教人作文当以结构为主”。对于评改的意见,同样体现了梁启超对于作文教学的本质看法,首要关注文章有无真实思想内容,思想内容是否有条理有系统,即“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表达层面相应也要重点关注学生思维是否清晰,文章组织得如何,词句修辞次之。
四、文白之争:“中学作文,文言白话都可”
对于当时社会上讨论激烈的“文白之争”,针对“南北二大学,为文言白话生意见”,梁启超在《作文教学法》中也作了积极的回应。
1921年10月,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发布“辛酉学制”草案,向全国各界征求修改意见。胡适是草拟这份草案的重要参与者。1922年11月1日,以“辛酉学制”为蓝本,新学制“壬戌学制”正式对外公布。在颁布“壬戌学制”的同时,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组织了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如何调适中学语文教学里的文言与白话,成为迫在眉睫的教育热点问题。其时新旧文化论争正烈,北方以胡适为代表,提倡白话文;南京则旧学气氛浓厚,是“学衡派”大本营。
1922年8月,梁启超在东南大学暑校演讲时,主张:“高小以下讲白话文,中学以上讲文言文,有时参讲白话文。作的时候文言白话随意。因为辞达而已,文之好坏,和白话文言无关。”“我以为文章但看内容,只要能达,不拘文言白话,万不可有主奴之见。”1925年,梁启超同意刊行“单行本”时,在回复两位记录者的信里对“文白之争”再次表明态度:“中学作文,文言白话都可;至于教授国文,我主张仍教文言文。因为文言文有几千年的历史,有许多很好的文字,教的人很容易选得。白话文还没有实验得十分完好,《水浒》《红楼梦》固然是好;但要整部地看,拆下来便不成片段。”在《作文教学法》中,梁启超对中学国文教学该用什么教材讲授,阐发更详尽,立场更鲜明,即“中学以上国文科以文言为主,但这是专从讲授一面说,至于学生自作,当然不妨语、文并用,或专做语体亦无不可。因为会作文与否和文学作得好歹,所重不在体裁而在内容”。他详细列举了四条:第一,高小以下讲白话文,中学以上则可以讲文言文;第二,文言文行用二千余年,许多精深的思想和优美的文学作品都用文言发表,学生应该学习,时间以中学为最宜;第三,文言文和语体文之间存在传承关系,会作文言的人,当然会作语体,甚至文言用功愈深,语体成就愈好;第四,文言文历史悠久,名作林立,语体文目前可以作为教材的作品还不是很多。因此,《作文教学法》中所举例文,多出于《左传》《史记》《晋书》《资治通鉴》,“专限于文言文”,“其语体文一概从略”。同时,文中关于选择教材的标准,梁启超详细阐述道:“大抵记载文宜多选《左传》、‘四史、《通鉴》及好的游记、好的书目提要等等。论辩文宜多选周秦诸子,秦汉以后则多选专论一个切实问题者——例如扬雄《谏不受单于朝》、贾捐之《论罢珠压》、江统《论徙戎》之类。”
梁启超与胡适在学术上有许多切磋往来,关于文白之争的不同看法,胡适主要着眼于整个思想文化潮流,梁启超的立足点则兼顾了中学教育与文体实验,谁是谁非,留待历史评断。但站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角度,梁启超的观点无疑是比较审慎明智的,而其教导的具体作文之法,依然可为轨范。毕竟文言文作文方法经过上千年的沉淀,已经有了足够启发学生的成熟的构思思路和写作技巧,许多在白话文中也一样适用。轻易放弃传统文化资源,未必是一件幸事。而在今日,我们反观梁启超的金针度人,更能用平和的态度来领悟其中的奥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