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分布特征及成因

2019-05-30 09:32章永林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松原朝鲜族满族

章永林

200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定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1]由此开始,全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普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国家文化部组织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的申报工作,并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由国务院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与此同时,各省市自治区也相应开展了省级非遗项目名录的申报工作。吉林省分别于2007年、2009年、2012年和2016年也公布了四批省级非遗名录。

截止到目前,有关非遗的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笔者通过搜索CNKI数据库,在2010年到2017年区间,有的学者从国家层面进行整体研究[2-3],有的学者从省域层面展开区域研究,主要涉及山西省[4]、广东省[5]、河南省[6]、福建省[7]、四川省[8]、安徽省[9]、云南省[10]、浙江省[11]及甘肃省[12],对吉林省非遗结构特征和地域分布特征的研究到目前还没有发现。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政府公布的省级非遗项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其类型结构、地域空间分布及民族分布特征,考察吉林省非遗类型结构及分布特征的独特性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吉林省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一、吉林省非遗的数量及类型结构特征

1.吉林省非遗数量

吉林省先后公布了四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共计343项,第一批75项,第二批115项,第三批103项,第四批50项(见表1)。其中,第一批项目中,有30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第二批项目中,有10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第三批项目中,有2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吉林省非遗项目数量结构由两部分构成,国家级非遗项目有42项,省级非遗项目有301项。与其他省份相比,吉林省非遗的总体数量上偏少,尤其是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的数量就更少①据各省非遗网公布的数据统计,省级以上非遗项目超过500项的省份有21个;通过对国务院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的统计,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超过50项的省份有23个,而吉林省只有42项。。

表1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

表2 吉林省非遗类型及数量分布

2.吉林省非遗类型结构

从非遗类型分布看,吉林省目前拥有传统技艺107项,传统美术56项,民俗39项,传统舞蹈28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以下简称“传统体育”)27项,民间文学22项,传统音乐22项,传统医药21项,曲艺15项,传统戏剧6项,共计343项(见表 2)。

通过表2可以看到,吉林省的“非遗”种类比较齐全,国家文化部在2018年调整确定的十大类别都有分布,但分布不均衡,传统技艺与传统戏剧数量比相差17倍之多,各类型数量差距明显。吉林省非遗的类型结构可以分为四个梯队:传统技艺数量最多,有107项,占总数的31.2%;其次是传统美术和民俗,二者占比都在10%以上,合计占比27.7%;再次是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医药,占比相近,都在6%∼8%左右,合计占比34.9%;曲艺和传统戏剧数量最少,合计占比6.2%。从吉林省非遗类型结构状况看,其与中国国家级非遗的类型结构既有共同点,又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浙江工商大学程乾教授通过对中国非遗项目名录的整理、研究后,认为中国非遗类型的结构特征是:“以传统技艺和传统戏剧为主,传统音乐、民俗、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间文学类项目为次,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曲艺类项目稀缺的结构特点。”[2]华中师范大学吴清博士随后运用Arc-GIS10.1软件研究中国不同类型非遗的空间分布时,从变异系数的角度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中国国家级非遗的类型差异可分为三大类,其中传统戏剧和传统技艺类最高,传统美术、民俗、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间文学类次之,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类最低。[3]对比上述两位学者的研究结论,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的异同。相同点是:都以传统技艺为主,曲艺项目稀缺;不同点是,在国家非遗类型中占主体地位的传统戏剧,吉林省数量最为稀少,而传统美术和民俗两种类型在吉林省非遗项目中数量众多,占比远远超过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民间文学等,而且,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在吉林省非遗中的数量占比也相对较高。

二、吉林省非遗的地域分布特征

1.吉林省非遗地域分布的总体特征

数量分布和密度呈现是考察非遗的地域分布特征的两个重要指标。单位面积内,非遗数量越多,非遗点之间的距离越近,其最邻近指数越小,说明聚集性高,密度大,属于集聚型分布;单位面积内,非遗数量越少,非遗点之间的距离越远,其最邻近指数越大,说明聚集性低,密度小,属于离散性分布。离散性分布在地域空间形态上体现为随机型分布特征,集聚性分布在地域空间形态上体现为带状或组团状分布特征。

由于非遗项目在不同地区有共存现象,因此在申报过程中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申报同一项目,又分别被立项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申报过程中存在,吉林省也存在这种情况。因此,学界在涉及非遗地域分布问题的研究时,根据不同申报点,对非遗项目进行拆分。吉林省的343项非遗根据不同地市、不同申报单位可拆分为357项。根据这一数据进行统计,吉林省各地区非遗的分布在数量上和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拥有包括省级、国家级在内的非遗85项,占吉林省非遗总数的24.0%,数量上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其次为松原地区和吉林地区,分别拥有非遗65项和54项,再次是长春地区和通化地区,分别有非遗项目46项和42项;辽源地区和四平地区的非遗数量最少,分别有14项和11项。但总体数量多少并不能够表明非遗分布的空间形态。因此还必须考察各地区非遗的密度情况。

从非遗的密度上看,吉林省占地总面积为18.74万km²,共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点357个,平均密度为19.0个/万km²。松原地区非遗分布密度最大,约为29.55个/万km²;其次为辽源地区和通化地区,分别为27.32个/万km²、26.75个/万km²;四平地区非遗空间分布密度最小,约为7.68个/万km²。密度在全省平均线以上的有五个地区,分别是松原、辽源、通化、吉林和延边;在平均线以下的有四个地区,分别是长春、白山、白城和四平,但长春地区的分布密度与平均线非常靠近。从地理区位特征上看,吉林、长春、松原紧邻,位于吉林省中部和中西部;通化与辽源紧邻,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由以上非遗的地域分布和密度情况,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吉林省非遗空间分布特征。吉林省的非遗主要分布于以省会长春为核心的中部及中西部地区,以通化市为中心的东南部地区和以延吉市为中心的东部地区,非遗在这些地带分布比较密集,具有带状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在这些地区,非遗数量又呈高度集聚状态,中部地区主要聚集在长春市(有非遗点36个,占比78.3%)、吉林市(有非遗点45个,占比83.3%),中西部的松原地区主要集聚在前郭县(有非遗点55个,占比83.3%),东南部地区主要集聚在通化市(有非遗点20个,占比47.6%),东部地区主要集聚在延吉市(有非遗点41个,占比48.2%),即便是非遗数量相对稀疏的西部地区,也主要集聚在通榆县(有非遗点12个,占比54.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吉林省各地区非遗又呈现组团状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上看,吉林省的非遗在带状空间分布格局中,又有组团集聚分布特征。

表3 吉林省各地区非遗数量和密度统计(面积:万km2;数量:个)

2.吉林省不同类型非遗的地域分布特征

由于人口、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域呈现出非遗类型分布的明显差异。通过不同类型非遗在吉林省各地域分布情况的统计(见表4),我们可以对各地区不同类型非遗集聚情况作出考察,进而分析不同类型非遗的地域分布特征。

从非遗的类型分布来看,吉林省非遗的十种类别分布是不均衡的。民间文学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吉林和中西部的松原地区,共15项,占比65.2%;传统音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松原和东部的延边地区,共14项,占比56%;传统舞蹈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延边地区,共16项,占比57%;传统体育主要分布在东部延边、中西部松原和中部吉林地区,共25项,占比高达89.3%;曲艺和传统医药主要分布在中部长春、吉林和东部延边地区,占比分别达到60%和76.2%;民俗主要分布在东部延边、中西部松原和中部吉林、长春地区,占比达到90%。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是吉林省非遗数量最多的两个类别,前者除了辽源和四平,在其他地区都有较多数量的分布;后者的地区分布也比较广泛,是吉林省分布相对均衡的非遗种类。概括起来,吉林省不同类型的非遗也呈现出带状分布特征: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传统体育类、民俗类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东部的延边和中西部的松原地区;民间文学类、曲艺类和传统医药类主要分布于吉林省中部的长春、吉林和中西部的松原地区;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在各地区都有分布,是分布相对均衡的非遗类型。

从各地区占有的非遗类型来看,也存在不均衡现象。长春地区和吉林地区位于吉林省中部,在非遗类型分布上极为相似,都以传统技艺最为突出,分别占据14项和12项,传统美术、民俗数量都占有相当比重;区别是,长春地区在传统医药项目上有一定优势,占8项,吉林地区在民间文学和传统体育项目上有一定优势,分别有7项、6项。长春地区三种非遗类型合计35项,占其非遗数量的76%,吉林地区四种非遗类型合计40项,占比74%。延边和松原是吉林省少数民族朝鲜族和蒙古族聚集的地区,也是吉林省非遗数量最多的地区,在传统技艺、传统体育、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以及民俗五种类型中的数量都非常突出。前者5种类型数量合计为72项,占比84.7%,后者5种类型数量合计47项,占比72.3%,而且松原地区在民间文学方面还卓有建树,共有8项,是全省数量最多的。吉林省东南部的通化和辽源、西部地区的白城的非遗都以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两种类型为主体,通化地区两种类型非遗数量合计30项,占比71.4%;辽源两种类型非遗数量合计11项,占比78.6;白城两种类型非遗数量合计20项,占比高达91%。从上面的数据分析,不难看出,除了四平地区,其他地区都有数量较为突出的非遗项目,但各地区非遗种类和数量的不均衡状况也很严重。非遗的十大类型全部都涵盖的只有三个地区,分别是吉林、松原和延边,涵盖9种类型的有长春和通化,辽源和白山只有5种类型,白城只有4种类型。可见,非遗类型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此外,不同类型非遗数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更为严重。延边的传统技艺类有26项,传统舞蹈类有16项,而民间文学、传统戏剧类却只有1项;白城非遗共有22项,其中传统美术就占了13项,传统音乐等5种类型1项也没有。而辽源、白山也是类似情形。

三、吉林省非遗的民族分布特征

吉林省是汉族与诸多少数民族杂居的省份,全国55个少数民族在吉林省都有分布。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04%。少数民族以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和回族为主,人口数约217.04万人,占吉林省人口总数的7.96%,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9.3%。这些民族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创造了独特的活态文化样式,又通过与汉民族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共同构建并丰富了东北文化的内涵。而这一点从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分布将得到很好的印证。可以说,比较其他各省非遗的情况,吉林省的非遗数量不多,但绝对是非遗少数民族特色最为鲜明的省份之一。吉林省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的民族分布情况及少数民族不同类别非遗的分布统计,见表5、表6。

从总体上看,汉族由于人口众多,非遗数量也最多,有170项,占总数的49.6%.;其次是朝鲜族,有68项非遗,占比19.83%,再次是蒙古族和满族,非遗数量分别是52项和51项,占比为15.16%、14.87%;回族只有2项。少数民族非遗数量合计173项,占吉林省非遗总数的50.44%。可以说少数民族的非遗占据了吉林省非遗的半壁江山。这与中国国家级非遗的民族构成情况相吻合。①根据吴清的统计,在国家级前三批遗产名录中,汉族非遗只占43.38%,少数民族非遗占56.62%。参见吴清等,著.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及成因,经济地理,2015(6)

汉族非遗种类齐全,主要分布在长春、吉林、通化、白城和白山地区,这些地区的非遗项目都是以汉民族的传统文化遗存为主,传统技艺类、医药类、艺术类和民间文化类共存,体现了博杂的汉族传统文化特点。在中部的吉林地区,对汉族的各种剪纸风格都有着集中的表现,在西部的白城地区,布贴画、年画、硬笔画、缝绣画、根须画等各种极具特色的汉族传统绘画形式在这里都有传承,呈现了西部地区非遗的独特风貌。

少数民族非遗中,朝鲜族非遗类型最为齐全,且主要集中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其中传统技艺和传统舞蹈数量最多,分别为20项和16项;传统体育和民俗次之,各有9项;再次是传统音乐,有6项,其他类型数量较少。这五种类型非遗数量合计60项,占朝鲜族非遗总数的88.2%。朝鲜族非遗着力于朝鲜族丰富的活态文化内涵的展示,无论是朝鲜族泡菜制作技艺、朝鲜族摔跤,还是朝鲜族洞箫音乐、朝鲜族农乐舞以及朝鲜族婚俗、秋夕节,都具有鲜明的朝鲜族文化特色。满族非遗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中部的吉林、长春地区和东南部的通化地区,吉林地区有满族非遗19项,长春地区有满族非遗13项,通化地区有满族非遗10项,三个地区满族非遗数量合计42项,占满族非遗总数的83.4%。满族非遗占据九种类型,缺少曲艺类非遗。满族非遗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民俗方面的文化遗存数量丰富,分别有12项、12项和11项;其次是民间文学,有5项,四种类型数量合计40项,占满族非遗总数的78.4%。在满族非遗中,满族剪纸、满族刺绣、满族说部及木屋建造技艺最具满族文化特色,作为满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非遗流淌着浓郁的满族文化风情。蒙古族非遗主要集中在松原地区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全部52项蒙古族非遗都出自该县。蒙古族有九种非遗类型,缺少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蒙古族非遗以民俗类数量最多,有11项;传统体育、传统技艺、传统音乐和民间文学类次之,分别有8项、7项、7项和6项;再次是传统舞蹈、传统美术和曲艺类。其非遗以突显蒙古族粗犷、豪放的民族精神为重点,诸如陶克陶胡、蒙古族四胡音乐、查干淖尔冬捕习俗、马头琴制作技艺,都展示了草原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景。相比较而言,满族在非遗类别上数量分布最不均衡,朝鲜族次之,蒙古族各类别数量相对均衡。

表6 吉林省少数民族不同类别非遗的分布统计

四、吉林省非遗类型结构与地域分布的影响因素

历史文化、民族、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非遗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1.历史文化因素对非遗类型结构及地域分布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即它首先是一种文化载体,强调的是物质形态背后以人为本的经验、精神。非遗从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类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文化精神记忆,也就必然地呈现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因此,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对该地域的非遗的形成及分布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吉林省的历史文化区位从宏观上属于农耕文化区下的关东文化副区。但从微观上考察却较为复杂,是农耕文化与朝鲜稻作文化、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以及满族森林渔猎文化相互交织融合形成的混杂文化地带。但这些不同的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又顽强地存续了各自的文化独特性。吉林省非遗分布受此影响,不同地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东部地区集中了以体现朝鲜稻作文化精神的朝鲜族非遗;中西部地区集中了以体现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精神的蒙古族非遗;中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集中了既有体现汉族兼收并蓄文化精神的汉族非遗,也有体现满族森林渔猎文化精神的满族非遗。多样的文化类型混杂,一方面导致吉林省的非遗类型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类型结构的不均衡性。可见,文化的差异对吉林省非遗类型及分布具有极大的影响。

2.民族因素对吉林省非遗地域分布的影响

民族的分布与非遗的分布具有较高程度的耦合性。仅从吉林省来看,朝鲜族、蒙古族、满族这三个少数民族都以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等民族自治形式聚居分布于特定地域。朝鲜族主要聚居在吉林省东部的延边地区,蒙古族主要聚居在中西部的松原地区,满族主要聚居在中部的吉林、长春地区以及东南部的通化地区,使得这些地区非遗数量众多,且呈现高密度分布,造成吉林省非遗带状和组团状分布特征凸显。民族的聚居是民族文化得以存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非遗得以创生、传承的关键。因此,上述三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才能得以很好地传承下来,并凝聚成活态的非遗存续到当代,成为吉林省非遗的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吉林省非遗的地域分布产生巨大影响。

此外,民族的人口数量也是影响非遗分布的因素之一。从吉林省各民族的非遗数量就能证明。在吉林省有非遗项目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朝鲜族排在第二位,蒙古族排在第三位,满族排在第四位,回族排在最后。从表4的统计结果看,这几个民族的非遗数量也是按此排列的。可见,人口数量与非遗的形成与分布存在正相关。但诚如上文所说,民族的聚居才是文化得以传承的关键因素。

3.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非遗类型结构及地域分布的影响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非遗类型结构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国家级非遗的空间分布的总体情况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及珠江三角洲地带经济高度发达,非遗数量多、密度大,成为中国国家级非遗的极核地带。从吉林省看,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非遗的类型结构及分布情况也有着显著影响。表4中,非遗数量最多的五个地区(长春、吉林、松原、延吉、通化)的GDP都是吉林省排名靠前的。这五个经济发达地区的非遗点数量共计292个,占总数的81.7%。在非遗的类型上,上述五个地区的非遗类型都极为丰富,除长春和通化各自缺少一种类型外,其他三个地区都涵盖10种类型,而其他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非遗的类型就缺欠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四平地区,该地区的GDP远远高于延边和通化,但其在非遗方面的表现却差强人意。由此也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绝不是影响非遗类型结构和分布状况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非遗的类型结构及其地域空间分布状况是历史文化、民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自然地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猜你喜欢
松原朝鲜族满族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河南松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KORE A TOWN
来自大海的电话
满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松原石化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管理研究
满族风俗图谱(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