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9-05-29 09:48陶力
文理导航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

陶力

【摘 要】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相对复杂,它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深入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而传统以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的物理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为了强化物理教学成效,有必要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展开探究能力的深度培养,继而增强教学的整体质量。本文从其应用现状入手,结合实例重点分析了问题教学法的施行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法;发散性思维

作为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高中物理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现象都可以通过物理课程知识解释,可见,物理课程内容的广泛性。物理课程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逻辑和思辨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高中生还没发展成熟,其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低,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难以透彻地理解其内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将问题教学法融入具体的教学中,带领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物理学习水平,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现状

每一项新事物在应用过程中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实现自身的完善,最终赢得广大民众的认可。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在初始阶段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常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的问题缺乏科学性

提问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进而达到提升能力的目标。然而,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目前,绝大多数高中物理教师提出的问题仍围绕着应试教育开展,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更好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提问的程序不符合规律

问题的解决往往依照一定程序进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个体到大众的过程。但高中物理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往往忽略了这一途径,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直接提出问题,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教学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三)不能顺利得到问题答案

提出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如果我们单纯依靠学生提出问题,则会导致问题提出后不能得到系统的回答,不能深入地思考原因,长此以往,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路径

所谓问题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有利于搭建良性的師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在互相探讨过程中内化物理知识,并将习得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素质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形成优良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广大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师,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应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带领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深化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改革。

(一)营造优良的问题教学情境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高中物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以该问题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设计问题情境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情景揭示事物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促使学生灵活的应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达到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目的。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师若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问题开展物理教学活动。而想要学会恰当地提出问题,就必须营造良好的问题情景,遵循启发性和适度性原则,从而与学生产生共鸣。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究兴致,帮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间的契合点。

例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首要目的就是采取措施为广大学生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点燃学生参与热情;其次,教师应当确保学生在其带领下提出的问题形散而神不散;再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实验操作平台,使学生真实感受到理想实验与具体实验活动之间存在的差距,并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以疑难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发问

高中物理教师应当从物理学科的特点出发,在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阶段性教育。而在这一过程中疑难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应当灵活把握疑难问题,有地放失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促使学生将片面的知识内化为更全面的认识结构,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所收获。

例如:在讲授“电能的输送”的内容时,教师在授课前,应当准备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点我们为什么要实现远距离输电?第二点在电量的运输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三点根据现有的知识,我们在运输电量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电能损失?第四点如何从理论角度来分析电能的损失?第五点采用何种方式才能帮助我们节约电能。通过上述几个问题,可以带领学生逐步深化理解物理知识,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最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问题

众所周知,高中物理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因此,教师需要立足生活实际设计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着手,精确合理地优化问题选择,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超重与失重”时,可以充分让学生体会现实称重的状态,可以要求学生体验在称上猛蹲然后站起来时,称上的数字是否会发生变化?又如,在学习“光的色散”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彩虹的图片,并以此为切入点,询问学生是怎样形成彩虹的,我们能不能够在晴天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条件制造彩虹等?这些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物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四)发挥物理实验在问题设置方面的优势

物理是实验为重的教学科目,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获取知识。通过多种多样的物理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问题,得出相应的结论。

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在同一高度将两个大小一样的纸片和金属片同时释放,然后积极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哪一个纸片先落地。根据实验,我们可以得知两个大小一样的纸片和金属片同时坠落,金属片会先落地。在观看完实验后,教师应当提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解答:

教师:哪一个纸片率先落在地面上?

学生:金属纸片会率先落在地面上。

教师:为什么金属纸片会率先落在地面上?

在问到这一问题时,很多学生认为之所以金属片会先落地,主要原因在于金属片比一般纸片重。得到这一答案后,教师可以将纸片揉成很多小纸团,反复进行演示,我们会发现在这种情况下,纸团会率先落在地面上。看到这种现象,学生会下意识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结语

总之,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必须从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实际要求出发,通过创设切合的问题情境进而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运用自身习得的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意识到创设问题情境是应用问题教学法的重中之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为深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俊.观念、问题、过程、溯源——例谈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9(04):42-45

[2]李含旭.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261

[3]李丰收.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45(02):73

猜你喜欢
发散性思维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积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