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课程创新实践的生成机制研究

2019-05-29 10:14王勇张杨殷路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成机制课程创新转型发展

王勇 张杨 殷路辛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西方文论》课程創新实践的生成机制,以西方文论中国化为视阈,探索西方文论协同模式理念、对话模式理念、置换模式理念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理念对《西方文论》课程创新实践机制生成的作用,同时明确创新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劳动力,同时为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建构产学研有机契合的文化创新平台。

关键词:西方文论 课程创新 生成机制 转型发展 协同模式

《西方文论》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比较文学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思维图式分析,在理论层面:西方文论是西方文学、文化的经验反思总结;同时西方文论的理论范式,为中国文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另外西方文论作为文艺思潮,是沟通文学与艺术的重要纽带;此外,西方文论家那些从社会文化发展中总结凝练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又纳入了哲学的批判阈限,当然,讲解西方文论,就离不开对西方文论历史演变进行系统分析,这除了哲学因素外,还需要历史因素。在实践层面:西方文论作为一种实践方法,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分析研究以及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进入后现代以来,西方文论的研究阈限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将文论的实践纳入了社会文化实践范畴。在新新时代,《西方文论》课程需要创新,这是西方文论中国化实践中构建中国话语的需要;同时也是新媒体时代盘活《西方文论》知识,使之适应大众文化接受心理的需要,西方文论创新的核心目标就是发挥西方文论在社会文化同构中的积极意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契合,培养知行合一的文化建设者。

一.协同模式理念对《西方文论》课程创新的推动

《西方文论》《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原理》《跨文化交际学导论》等课程要形成相互关照,进而将文学与理论紧密的结合起来,比如《外国文学》讲中世纪文学;西方文论就应配套讲中世纪文论,进而突出但丁创作思想的形成及影响,深化学生对文学知识内涵的把握。为避免长期沉浸在一种思维模式下,形成的固化认知,我们还应跟进《跨文化交际学》,进而认识到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对文学理论、文学乃至文化的重要影响,摆脱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在此基础上,以《比较文学》将东西文学、文化契合一起。形成知识的层级性、系统性,逐步消解学生对西方文论乃至西方文化的陌生性,进而防止文化保守和文化激进主义两种由于对文化认识不深导致的偏执现象。

《西方文论》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其范式源自哲学本身,《西方文论》的抽象性及其普遍意义,为西方文论的凝练与传播夯实了形式基础,西方文论那种以问题研究推进问题发展的实践性范式,正是我们协同创新实践的重要利器,传统的理论知识的灌输,难以适合学情,孤立的课程发展无法支撑其学科、专业整体转型的需要。为此,针对一些重要的、关键的、复杂性问题,需要有关学科、专业方向的老师在科研中进行协同研究,在教学中进行协同备课,在训练中采取协同训练,进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纵深把握,对学科、专业、问题阈限形成明确的认识。

协同创新机制是西方文论课程实践效果最大化的保障,是西方文论科研与教学耦合机制下,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重要路径,其沟通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课程与课程、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学校与社会,其契合点就是以核心问题、难点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二.对话模式理念对《西方文论》课程创新的推动

曹顺庆先生认为,“我们重建中国文论面临两大资源:一是中国传统文论话语;二是西方文论话语。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两方面的资源, 我们才能将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建设好。”[1],可见话语构建问题一直是文论课程建设的关键点,在《西方文论》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要摒弃那些不适应本土文化,脱离日常生活的一些话语,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吸纳那些适合本土文化,易于大众接受的话语,进而丰富我们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构建,要从学术和课堂教学两个层面进行,要吸收世界的精华,同时也要传播中华的声音。

《西方文论》课程创新,首先就是课堂话语的创新,课堂话语的创新所围绕的是西方文论的理论创新,古今中外,一切的文化都存在着新陈代谢,人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的同时,促进了文化的演进,对话的过程是相互认识的过程,但这种对话不能停在理论上,要在实践层面进行体验,要以批判的视角去分析中西文论的差异,不能以文化中心主义固步自封,王富先生认为,“任何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后殖民理论同样不能涵盖产生它的社会情境”[2],可见对话模式以互动的形式,促成《西方文论》课程的课堂话语适合文化土壤,同时促进中西文论的“互文性”研究,丰富了中国文论的内涵,同时也将西方文论的鲜活思想纳入我们的文化、文学批评视阈。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语言作为文化现象,也应该纳入文艺理论的对话环节,进而促进课堂话语的时代感,新鲜感,但需要进行审视核拣选,这就是对话的伦理基础问题。《西方文论》的对话模式,要在伦理层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层面坚持本土文化的主体性解读;适用层面在于课堂教学环节与学术研究环节的沟通交流。

三.置换模式理念对《西方文论》课程创新的推动

置换模式,是一种换位思考模式,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目前是被动学习状态下,造成学生的畏学、厌学现象。置换模式的思维在国内高校已经被广泛地使用,正处于实践阶段,比如翻转课堂模式、对分课堂模式、研究型教学法的PBL模式,均属于这种置换模式的不同层面,这里有强烈的课堂模式转换比如翻转课堂,有中庸式的对分课堂,也有略微稳健式的PBL模式。置换模式,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西方文论》这样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如果不对知识产生兴趣,这门课程很容易成为“水课”,任何置换模式的理念都需要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堂的时间的合理控制,课堂情境的合理设计,课堂角色的职责发挥,知识演绎的精准等都需要教师乃至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

置换的目的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掌握西方文论知识体系框架,学会活学活用西方文论知识,西方文论就是一门在实践中升华课程,置换打破了传统的一言堂格局,打破了课堂时间的固化,同时也拉近了师生关系,学生关系,有助于形成团队意识进而协作精神,更能培育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

置换模式理念,基于青年学生的思维活跃的优势,在课堂上学生的头脑风暴,也能引发教师的新思考,并能以教学促进科研,保证科研的生机活力,形成科研教学相互促进的良好的循环机制。

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理念对《西方文论》课程创新的推动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已经进入了攻坚克难的阶段,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需要作为技术和智力支持的高校进行转型,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如何完成转型,首先是专业的调整或整合,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集群的整合,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科教学科研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的支持。为此,《西方文论》课题组,需要加强地方文化、文学研究,将西方文论中国化的成果转化到地方文化研究和地方文化的建设中,提升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转型发展,不能停留在口号上,需要思考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关系,西方文论对城市文化内涵的发掘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西方文论在城市文化研究中也会汲取一定的地方知识,进而丰富文论的实践经验,西方文论中国化研究的过程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外国文学等课程的及相关研究方向的支持,这样就加强了中文类学科内部的团队凝聚力,为学科的转型打开了局面。

结语:《西方文论》本为西方文学、文化的经验总结反思产物,但在我国传播以来,就不断地吸收中国文化,促进了西方文论中国化,另外中国文论在吸收西方文论精华之后,促进了现代化的转型,在新时代,《西方文论》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其创新实践的生成机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协同、对话、置换等三种模式,以及经济社会转型这一大趋势,创新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劳动力,同时为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建构产学研有机契合的文化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曹顺庆等.西方文论如何实现“中国化”[J].河北学刊,2004(5):105.

[2]王富.理论旅行、文化杂糅与西方文论中国化[J].社会科学家,2005(6):3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备案课题:西方文論中国化成果在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转化路径研究(GJC1318003);大庆师范学院科研资源转化教学专项项目:秘书学专业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制约因素研究(18kyz08);大庆师范学院教改工程项目:“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Y1717)。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生成机制课程创新转型发展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途径探索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改革与创新
刑事犯罪现场的大学生犯罪心理生成机制探讨
“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建构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性的思考与探索
模糊性:教育政策复杂运行的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