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喜英
摘 要:互联网是时代进步的重要产物,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紧随时代的脚步,利用互联网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互联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就如何利用互联网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引言
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日常课堂教学是现阶段我国最主要的小学语文教育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倡导教育改革。目前我國小学语文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于小学课堂之中,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部门要求学校教育要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实现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有效方法。
二、“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概述
“‘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将互联网应用到小学教学课堂中,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开拓眼界,丰富知识层面。”“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四个方面有所区别,一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不同。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能实际落实到学生的知识需求;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则是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主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二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同。“互联网+”教学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担当的是监督者和促进者;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学生的教授者和知识的灌输者。三是课堂的教学模式不同。“互联网+”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课堂主要是以知识的内化为主,这样能够加强教师以及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传统的教育教学课堂则是教师单向的灌输知识。四是对教育教学的考核评价不同。“互联网+”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主要以复合型、多元化的考核模式为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则是以考试的成绩评级一切。所以,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能够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增加沟通的时间和次数,让学生能够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课堂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突破教学难点
语文课的教学由于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解读,对文章内涵的解读,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中难免会感到理解困难。这些理解上的困难,如果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导致了学生虽然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但仿佛永远是隔岸观火,不能够切身体会,理解透彻。此时,如果能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师的讲解进行补充,让原本单调的讲解变得生动有趣,就会明显加强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也就有了提高。例如:在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的时候。虽然通过课文的详细描绘和教师的讲解,能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秀美壮丽,在语言上进行丰富的描绘。可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去过雅鲁藏布大峡谷,就很难理解那些美丽语言所描绘的美丽景色究竟有多么的令人心醉。此时,语文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播放网络上的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视频,让学生们通过拍摄者的镜头,仿佛切身游览了一番。此时。文字的描绘转变成了形象壮美的景色,学生们也就直观的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迷人魅力。
(二)利用网络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若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单凭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向外寻找,向其他的优秀教师学习取经。可是,对于工作繁忙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能够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屈指可数。但是,“网络技术就为语文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提高自己的优秀平台。网络平台,因为不受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供丰富而多元化的教学信息,是小学语文教师实现教学水平提高的最好支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网络信息这个平台,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进步。
(三)利用网络培养学生想象力
小学生的思想本来就是天马行空的,而学生的想象力也是非常珍贵的。对于学习语文来说有很强的启发作用。因此,如果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深入的理解课文,理解文章的主人公和中心思想。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很少有机会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很难体会到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深切情感。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们展示离开家乡和亲人的人,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想念之情的,再结合学生自身的想象,就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李白当时的思乡之情有多么深切。
时代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相关人才的启蒙培养工程也加紧了步伐.对于信息时代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开发,注重学生的独立研究精神才是最为合理的,能更好地发挥"新时代"的优势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相关知识,十分有利于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体会时代进步的风采,增强信息时代语文教学事业发展的动力,从而进一步的激发互联网时代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蒋莹娇.“互联网+”时代对大语文课堂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高考文科版),2015(17).
[2]刘绘华.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与“互联网+”的融合之路探寻[J].内蒙古教育,2017(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