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时代的审美困境

2019-05-29 04:33王惠敏
新媒体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虚拟微媒体

王惠敏

摘  要  从微媒体视域出发,分析微时代环境下的审美活动特征、审美形态、审美源头所产生的改变,从而更好地提升大众的审美认知能力。

关键词  微媒体;感知强征;虚拟;审美异态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6-0095-02

1  微媒体特征及对审美活动的重构

以微媒体为中心的微时代方兴未艾,关于微媒体的定义还在不断地发展当中。早先有学者认为微媒体就是相对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在新技术支撑下的新媒体形态。它的确是一种新型媒体结构,但针对微媒体,个体性与社交性是不可忽视的两点。微媒体中的个体是独立且活跃的,他们作为独立的发布点存在着,依托社交属性组成基于PC端的社交网络结构。其中微博、微信以及近两年飞速兴起的以微视频形式存在的抖音是微媒体中的典型的代表。碎片、短时裂变、互动、个体意义上的事件性与参与性已经成为微时代的显著特征,广义上来看微时代是一个后福特主义文化态势在城市社会中得以广泛深度发展的时代,网络社交文化更大范围的进入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核心场域。

审美作为特殊的观念形态,深深地印有当代社会文化的烙印。受众观照阶段的审美活动,伴随着的审美感知、联想与想象都潜移默化地受到蓬勃发展的微时代环境的影响,这场信息技术的变革正在对审美意识活动进行颠覆重构。无论是传统精英审美观念的打破、全方位浸入式的审美感知平衡的流行还是单一审美价值取向区隔的消解都成为微媒体信息传播下的产物。

但微媒体在积极生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时代症候,快餐化的信息供给、“把关人”的严重缺失、虚拟与现实时空的折叠无不改变着受众的审美活动,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审美困境。

2  微媒体时代的审美活动特征:“集体狂欢”中的感知刺激与强征

微时代环境下的受众追求的是一种“集体的狂欢”,热门的景点大家定点打卡,流行的音乐人人可以哼唱,审美客体呈现出“滥”的端倪。

网络媒介本身具有消解社会权威与身份差异的强大功能,微媒体的出现更是大大地降低了受众创作参与的门槛,这就使得作品的数量急剧上升。

但是受到自身知识水平、专业程度等方面的限制,作品质量往往呈现出粗糙、机械模仿的特点,缺乏深层次的审美情感的寄托与清晰的审美价值认识。

为了填补受众在速食化、快餐化生活中的心理缺失,微媒体借助无厘头的夸张、无内涵的重复来达到刺激感知的目的以满足人们的心理补偿,大多数时候受众消费的只是即时的“梗”,没有审美价值,不会再接触第二遍,但这种作品能够为受众带来强大的快感。过度的感官刺激只会封堵审美的感知入口,掩盖了审美体验本应该强调的开阔内涵与无限价值的探求。

同时微媒体在发展壮大中逐渐改变了受众的主动审美意识,受众懒于探寻艺术作品中深层次的美学、情感价值,微媒体会通过分析用户使用习惯推送大量受众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视觉、听觉甚至触觉感知上的长时间的強行征用,受众审美体验中最为重要的自由感知力受到限制。马尔库塞曾说到“当前是无产阶级在自身的被统治中充当同谋的社会和心理机制”,微媒体对于大众的感知强征也是如此,大多数受众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审美思维方式受到感知强行征用的影响正在变的“暴食、懒惰”,这些改变是直达内部的,如同暗流磨蚀受众深度的审美思维方式。

微媒体作为一种具有互动性的信息传输中介,通过调动各种人体感觉满足受众的快感诉求,并对实现审美快感的过程进行过度地强调与夸大,潜移默化地扩大受众的感官快感阈值。受众长期处在感官的过度刺激与感知的强行征用下,深层次的审美感知能力与自由的审美思维方式逐渐丧失。

3  微媒体时代审美形态:“乌托邦式”网络场域下的审美异态

微媒体时代,网络已经逐渐地演变成一种乌托邦式的自由空间,在涌动的信息流中,没有一种东西是被限制的。微时代下,早先大众难以接受的亚文化都逐渐地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形成了独立的部落空间。主题化的潮流浪潮带来视域的快速迭代,它们逐渐溢出原有的“小众”圈层迅速占领着各种微媒介终端,形成“刷屏级”的大众文化景观。一种种亚文化快速兴起又瞬时地销声匿迹,其中夹杂了许多的偶然因素,创造的审美形态能够带来的审美价值仍值得推敲。大部分的创作者在不明理由的前提下,通过融合个人的元素对事物进行再创造,这些组合通常无逻辑关系可寻,大多利用热点创造另一个热点。从2015年快速兴起的快闪微视频,到近期流量居高不下的各种鬼畜,都是对现有素材的剪辑编排。不可否定的是这些亚文化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形式上的创新与美感,但最终的走向不是十分乐观。其中鬼畜视频的内容创作不乏恶搞、丑化经典文艺作品的现象,以篡改原意、断章取义、无厘头的创作特点吸引眼球。“审土、审丑”文化自2018年以来热度不减,这些依托微媒体的异态审美文化作品制作成本低、更新周期快、形式过度娱乐化、内容单一肤浅,可快速的引起受众的关注,大面积的侵占了主流审美文化的领地。审美形态在微时代出现了极大的异化,大众不再以“美”为美。

大范围亚文化的“狂欢”会使得受众的审美接受变得奇怪,人们一方面觉得自己被时代的潮流抛弃,为了寻求认同开始被动接受,另一方面异态的审美形式由于其争议性、娱乐性获得了高关注,在受众中形成了“滚雪球式”的裂变传播。异态的审美观念与微媒体时代下受众话语权的大大释放、受众舆论角色的嬗变不无关系,非主流的“狂欢”与主流的“沉默”在微时代互为因果。

4  微媒体时代的美源枯竭:虚拟时空神韵的消失

传统直观性的艺术感知形式在微时代受到极大的冲击,利用VR、模型等技术受众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到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但受众沉浸在便利的喜悦中时并未意识到这种现实环境中的跨维度虚拟感知只是对作品形态的机械化复制,艺术作品本身的可阐述性极大地降低。虚拟环境下的作品是仿像,具备了产品的形态却缺失了必要的神韵,受众的审美感知对象被改变,人们的心理效应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能够主动感知到的情感与审美价值大打折扣。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虚拟技术关注对仿像的完美复制,忽视了对美的事物的创新性塑造,只能满足视、听等浅层感官需求,主动意识的实践性被剥离了。与此同时,受众必要的审美观照、感知、联想、想象的过程在此时空中被削弱,缺乏必要的审美空间,更多的审美信息以“填鸭式”灌输到大众的审美收获之中。审美感知过程是一个完整而美好的生命体验,也是一个必要的时间享受过程,微媒体的碎片化与时效性打破了这种审美体验进程,受众更多的表现出“游泳的动态”,从一个信息源跳到另一个信息源,这破坏了完整的审美感知。

微媒体时代使个体之间形成了“超距离”,即虚拟空间内的无距离。麦克卢汉曾说:“人们生活的距离缩短之后,会越来越野蛮,会失去耐心。……地球村里充满着艰难的界面和摩擦的情景。”缺乏了一定的审美距离,受众的窥知欲越来越强,这在微媒体时代愈发的明显,甚至连陌生人的聊天记录也可以随意的纰漏在网络上。对艺术的关注也由单纯的审美感知、联想、想象过程到出现诸多分子的干扰。一件具有美感的艺术品的创作甚至会上升到创作者的品质的好坏,对创作者创作目的的猜疑,微媒体时代的确赋予了受众很大的话语权自由,但是无限制的超距离以及“把关人”的缺失并没有扩大受众对艺术的包容性,反而使美学变得更加不纯粹,创新缺失,不重要的因素成为大众的关注讨论点,这成为另一个美学源头的创作缺失的原因。

微媒体时代环境下我们需要理性的新生的审美形态,他们是否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推敲,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醇香”,真正需要受众观照的具有美感的事物应当怎样以顺应时代的方式传播有深度的审美价值,提升大众的审美认知能力,这仍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何玲.胡小强.袁玖根.麦克卢汉媒体观下的微媒体的5W分析[J].新兴传媒,2013(12):55-57.

[2]王筱卉,朱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审美意识革新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12-115.

[3]徐粤春:当代审美的嬗变与动向[EB/OL].[2019-02-14].http://art.people.com.cn/n1/2019/0214/c226026-30674381.html.

[4]阿诺德·柏林特.“美”别颠覆——消费文化对审美感知力的强行征用[J].南国学术,2013(3):376-381.

[5]马秋.“网络循环”分析网络内的新的当代艺术运动,从1994到今天[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2015.

猜你喜欢
虚拟微媒体
微媒体研究现状综述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微媒体在高校《大学传播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影响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数字媒体的时代特征
慧眼哲思对“虚拟”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