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9-05-29 02:42万云艳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持续时间白血病计数

万云艳

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云南蒙自 661100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关节疼痛、贫血、出血等症状[1]。目前,临床中针对白血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化疗、血细胞单采、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法。化疗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但该治疗方式对人体损耗较大,容易导致脱发、肝肾功能损伤、神经损伤、恶心呕吐等多种不良反应,并损伤患者造血干细胞,引发血小板减少症,对患者带来新的躯体伤害[2-4]。文章旨在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求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方向。对此,该院对2014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70例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收治的70例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为观察组,一组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为常规组,每组3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1.2±3.2)岁,其中男性患者 15例,女性患者 20例;常规组患者年龄 20~68 岁,平均年龄(42.5±4.3)岁,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5]中关于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且在化疗的第一个周期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恢复后最大值低于300×109/L;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同意该次研究;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了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肝功、肾功异常患者;排除急性感染患者;排除活动性出血患者;排除哺乳期与妊娠期女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后,应用rh IL-11(国药准字S20080009)治疗,用药阀值为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1.5 mg/次皮下注射,1次/d;观察组患者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国药准字:S20040048)治疗,15 000 U/次皮下注射,1次/d。至患者血小板计数超过100×109/L或上升幅度超过50×109/L时,停止给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最小值与恢复最大值,统计血小板平均持续时间与减少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血小板计数正常值:男性(108~273)×109/L;女性(148~257)×109/L;均数(100~280)×109/L。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如下:临床症状消失,患者血小板计数在(100~280)×109/L范围内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血小板计数升高水平超过80%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略有改善,血小板技术升高水平超过50%为有效;均不符合上述描述为无效,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35×100.00%。

1.4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14%(34例),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8.57%(24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观察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PLT最小值为(26.22±4.05)×109/L,PLT 恢复最大值为(245.31±21.43)×109/L,血小板平均持续时间为(3.38±2.55)d,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为(11.62±4.38)d,各项数据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例),低于常规组22.86%(8例),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化疗可以有效抑制白血病细胞克隆,消除自由基以及血液中其它毒性物质,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重建骨髓造血功能[6]。但化疗在抑制白血病细胞复制的同时,也产生了骨髓抑制作用,损害到了健康的骨髓细胞,从而引发血小板减少症,使患者出血症状进一步恶化,并可能造成大出血情况,导致患者死亡。

临床中并未针对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提出统一的治疗方案,而普遍使用血小板输血治疗,从而减少出血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但长期输注血小板可导致抗体的产生,从而降低治疗效果。此次研究所对比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是目前临床中使用较为广泛的药物[7]。血小板生成素能够对巨核细胞产生刺激作用,从而使之分化内源性细胞因子,促进细胞的增殖和成熟,提高血小板数量。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则属于血小板生成素的提纯物,也就是糖基化血小板生成素,其作用机制与血小板生成素相似,对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效果较好[8-10]。这一点从该次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14%(34例),明显高于常规组的 68.57%(24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可以得知。白介素-11则是通过对巨核祖细胞与造成干细胞产生刺激作用提升血小板水平,不能够改善血小板功能[11-12]。

从该次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LT最小值为 (26.22±4.05)×109/L,PLT 恢复最大值为 (245.31±21.43)×109/L,血小板平均持续时间为(3.38±2.55)d,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为(11.62±4.38)d,各项数据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数据结果与赵水平[13]在其研究中提出的 “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后血小板平均持续时间为 (3.79±2.17)d,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10.68±3.98)d”所论证的结果基本一致,均说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血小板功能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提高血小板水平。而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也同时指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更少,因此该药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可改善其病症指标,提升血小板计数,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较少,可以积极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持续时间白血病计数
古人计数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结绳计数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