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监测在对ICU的重型颅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9-05-29 02:43管光辉钱何布张卫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使用量甘露醇颅脑

管光辉,钱何布,张卫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ICU(神经外科),江苏苏州 215200

颅脑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颅内压监测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技术,其能够实现动态监测颅腔内压力的效果,将这一技术应用于重型颅脑疾病患者临床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了解患者颅内压及脑水肿的具体情况,从而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2]。该次研究通过纳入该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ICU的重型颅脑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颅内压监测的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的对象为该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疾病患者,将纳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人数比为19:21,年龄 22~88 岁,平均年龄(50.14±1.23)岁;观察组男女人数比为 20:20,年龄 22~87 岁,平均年龄(50.12±1.18)岁。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高。该次研究已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与重型颅脑疾病诊断标准相符的患者;②存在颅内压升高征象的患者;符合入住ICU指征的患者。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善的患者;②患有其他严重身体器官疾病的患者;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评分)在3分以下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住ICU之后,将传感器植入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具体操作为:首先在患者脑室内、硬膜外和脑实质内应用于颅内压监测传感器,之后对患者进行颅内压动态监测,将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辅助操作,并根据监测结果给予其针对性治疗,比如,脱水治疗,低于15 mmHg的患者不给予降颅内压治疗与颅脑CT检查;颅内压为15~25 mmHg的患者给予其0.25~2 g/kg小剂量甘露醇治疗,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出现颅内压突然增加的现象,即增加5 mmHg并持续10 min以上,应给予患者快速静滴甘露醇(125 mL),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其颅脑CT检查。如果患者出现颅内压超过250 mmHg且呈持续状态的患者,应给予其1~2 g/kg甘露醇进行控制,并给予患者持续性脑脊液引流。然后对患者是否具有手术治疗指征进行确定,主要通过颅脑CT检查的方法进行确诊。告知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并将低流量吸氧操作应用于患者临床,并对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及酸碱平衡予以维持;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等症状,应对患者的脑神经予以神经保护剂治疗[3-4]。

对照组:将常规治疗法应用于患者临床,患者入住ICU之后评估患者的颅内压水平,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评估;之后给予患者甘露醇控制颅内压治疗,用量为0.25~2 g/kg,必要的情况下可实施手术进行治疗;其他治疗措施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入院ICU的时间、甘露醇的使用量、预后良好性进行比较,其中预后良好性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进行评价,患者预后良好的评分为4~5分,预后不良的评分为1~3分[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用[n(%)]表示,间对比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住ICU的时间、甘露醇使用量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与甘露醇使用量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住ICU的时间、甘露醇使用量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入住ICU的时间、甘露醇使用量的比较(±s)

组别 入住ICU的时间(d) 甘露醇的使用量(mL)对照组(n=40)观察组(n=40)χ2值P值9.52±3.14 7.25±3.10 5.442<0.05 826.14±151.32 648.35±142.35 6.124<0.05

2.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 (50.0%)相比,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72.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颅脑疾病,临床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首先应当评估患者的病情,通常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评估,但是这种方式的整体治疗效果还存在不足,极易引发一些并发症,比如,机体代谢紊乱、迟发型颅内出血等[6-7]。由于患者预后效果的好坏与高颅压监测持续时间有着密切联系,给予重型颅脑疾病患者颅内压监测,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与致死率,其主要是通过了解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情况,然后根据监测结果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疾病的恶化,改善患者预后效果[8-9]。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入住ICU的时间(9.52±3.14)d VS (7.25±3.10)d,以及甘露醇的使用量(826.14±151.32)mL VS (648.35±142.35)mL 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5.442,6.124,P<0.05);且对照组和观察组预后良好的比较(55.0%VS 72.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7.245,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17.5%VS 55.0%),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χ2=6.364,P<0.05);另外,两组患者手术前颅内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4,P>0.05)。

梅冬兰[3]通过纳入77例重型颅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法,试验组给予颅内压监测+针对性治疗法,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可知:试验组患者入住 ICU 时间(7.2±3.1)d 短于对照组(9.5±3.6)d,且试验组患者甘露醇使用量 (647.5±136.5)mL少于对照组(826.0±142.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41.03%)相比,试验组患者预后良好率(65.7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结论 给予重型颅脑疾病患者颅内压监测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尤其体现在ICU住院时间短、甘露醇使用少、预后良好率高等方面,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吴秋涛等[4]通过将选取的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监测1组(44例)给予有创颅内压监测法,监测2组(44例)予以常规传统方法对患者颅内压变化进行监测。通过比较可知:两组患者手术前颅内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 1 组术后 1、3、7、10d 颅内压 [(26.27±2.53)mmHg、(20.41±2.74)mmHg、(12.57±1.36)mmHg、(11.13±1.14)mmHg] 显 著 低 于 监 测 2 组[(27.86 ±2.41)mmHg、 (24.19 ±2.63)mmHg、 (17.61 ±1.52)mmHg、(14.76±1.5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8、6.602、16.391、12.620,P<0.05);且两组术前逐渐 GCS 评分变化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1组术后1、3、7、10 d 的 GCS 评分[(6.43±0.61)分、(7.96±0.72)分、(9.25±0.95)分、(11.34±1.26)分]高于监测 1 组[(6.03±0.63)分、(6.87±0.65)分、(7.78±0.76)分、(9.51±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6、7.454、8.015、7.722,P<0.05);另外,监测1组并发症发生率(2.275)低于监测2组(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P<0.05)。

该次研究结果与其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相符,说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中采用颅内压监测能取得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对ICU重型颅脑疾病患者采用颅内压监测具有重要价值,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使用量甘露醇颅脑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2020年 宽带订户月使用量将创新高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未来汽车的塑料使用量将呈倍数增长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