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信仰的力量

2019-05-29 11:35陈晓冰吴盈盈
未来教育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于漪语文老师

特约记者:陈晓冰 本刊记者:吴盈盈

总策划: 刘堂江 执行策划:吴盈盈 版式设计:徐潇雅

引子:

2019 年中秋前夕,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当时家人正准备送她去医院,这是今年第四次住院。

“上次刚出院,刘堂江总编电话来预约采访。我这心脏的老毛病已经住了三次院了。现在的状况医生不允许我接受任何采访。不过,刘总编是老朋友了,几十年了,我无论如何不能辜负了你们的美意……”

于漪老师的家素净简洁,墙上字画,柜里书籍,没有多余的陈设。敦厚的木质沙发上铺着凉席,她就强撑着坐在上面与我们娓娓而谈。

家人在一旁焦虑地守护着,担心她的心脏会瞬间骤停……眼前这位年逾九秩的老人,目光坚毅且有神。她参与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她修正了中国语文教育思想,她的教育智慧给千万计的教师以启迪,她身披着难以计数的荣誉光环……然而,她分明又谦卑慈祥得像邻家奶奶。她说:“我只是尽了一个新中国教师的本分。”至诚又至简。

才二十来分钟,于老师已经坐不动了。当我们起身准备离开时,于老一再表示歉意,并反复拜托我们给《未来教育家》所有读者老师带一句话:“做老师,要把每个孩子当作宝贝,他们是国家的宝贝、家庭的宝贝,要让他们走正道,做中国人,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本领……”

一个甲子走出了教育自信

“我们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教育自信。中国偌大的教育群体,一定要有自己的话语权,而这个话语权是建立在我们扎扎实实艰苦奋斗基础上的。”

现场实录——

于漪说:“其实我就是一个草根老师,就是坚守了一个做新中国教师的本分。在任何情况下,我始终不忘我做教师的本分,本身就是教师,书一定要教好。”

对于漪来说,2019年9月29日这天,是她教育生涯中的颠峰。这天,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为她颁发了“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这是中国基础教育千万教师中唯一的殊荣,此刻将载入史册。

从1951 年复旦大学毕业至今,于漪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了68 个年头。超越一个甲子的时间,从青春到耄耋,支撑她执著讲台的情怀动力是什么呢?

她说,是爱国。

是家国情怀激励着她不倦地汲取并厚蓄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着她强烈的专业自觉与教育自信。一路走来,由稚嫩懵懂,成长为卓然大家。而她却说,她在用“一辈子锤炼育人的大基本功”,“一辈子在学做教师”。

“我总是怀揣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另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

罗曼·罗兰说,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的一步。于漪的成长也是从“创伤”中走来的。

1951 年7 月,22 岁的于漪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分配到华东革命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工作了7 年。来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先教历史,后又被安排教高中语文。校党支部书记用一句“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鼓励便让她接下了担子。隔行如隔山,对连汉语拼音、语法都不懂的于漪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重生般的挑战。她一度陷入了惴惴不安。

不懂就补,大不了从头再来。从艰难生活中走过来的于漪天生就有股子初生牛犊的犟劲。既然是工作需要,她便硬着头皮开始了转型。“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中的这句话成了她转型期的座右铭。从汉语拼音、语法修辞开始,她恶补语文知识。短短三年时间,她将大学中文系的主要课程全部自学了一遍,还独立钻研了上百篇教材。为了备好一堂课,她常常需要花上十几个小时。在那段时间里,明灯书卷伴夤夜成了家常便饭。

刚教语文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成为于漪后来数十年专业追寻的起点。

一次,国学底蕴深厚的教研组组长徐老师听了她的课,在肯定她的优点之后,徐老师点评道:“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你还不知道呢。”短短十多个字,却给了于漪过电般的冲击。庆幸的是,初次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气馁,反而促使她从震惊中汲取了奋进的力量。将外在压力转化为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自此,语文教学的“大门”成为于漪夙兴夜寐寻觅的“明灯”。

每每回忆起自己语文教学的起步,于漪总不禁流露出对同事们的感念。白天她站在窗外听同事的课,教研组会上用笔记录同事的思考;晚上,独坐灯下,琢磨教材的内容,参考书的阐述。当时教研组里共有18 位教师,于漪向其中的17 位老师虚心求教。于漪说,从那时候起,她总是怀揣着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另一把量自己的不足,写“教后记”,记录学生创造的火花,记下自己的漏洞。于漪就是这样用时间一点点筛出对语文课堂规律性的认知,一点点地把握语文教学的“船舵”,一点点地换取自己在语文教学上的发言权。

而徐老师的那句话,亦渐渐沉淀为她数十年的思考与鞭策——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你入门了没有?“堂”在哪儿?“室”又在何处?

20 世纪50 年代刚工作时的于漪

“怎么讲、怎么开头、怎么铺展开来、怎么形成高潮、怎么结尾,我是把它当作艺术作品来教。”

1977 年,于漪在上海的电视上直播语文课《海燕》。因为是首次,一时万人空巷,人们守在黑白电视前争睹她上课的风采。街头巷尾热议一位中学教师的语文课成为上海一时的文化盛况。同行听了她的课,惊诧道:同样的内容,于老师每回都能讲出不一样的精彩。她的老伴听了她的课,感慨道:这哪里是普通的讲课,分明是用生命在歌唱。“起承转合,环环紧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这是听课者对于漪课堂的普遍评价。从一窍不通到脱胎换骨,从迷茫徘徊到精彩绽放,于漪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在语文教学上的蝶变,一跃成为教育界的“明星”。

一位青年教师从1976 年开始,跟踪了于漪3000 多节语文课。她最深切的感受是,于漪老师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她教过的学生时隔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后,还能整段背出她当时在课堂上讲过的话,准确地讲出她的板书。在她带教过的老师里,有人竟不惜假称近视,为的是“抢”到前排的座位……于漪的语文课拥有了一种魔力。

冰心老人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在艰辛的探索之路上,只有于漪自己清楚,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艰难;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的漫长。

课是上给学生听的,让学生能够听懂、学会才是根本。一次,一位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于漪说:“老师,你的课很好听,可惜我不会。”无心的对话却在于漪的心上划下了一道口子,她陷入了沉思。学生没有真正懂,没学会,课再好听,又有何用?

经过良久的反思,于漪敏锐地感觉到,学生没有学会,责任在教师,问题就出在课堂“见书不见人”上。教师上课不是说书,不是表演,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目中有人”的观点在她心中悄然成形。

又有一次,她正为学校外请的一位老师的精彩讲课感叹,一名学生却出其不意地点出这位老师的报告中讲了150 多个“这个”口头禅。于漪意识到,教师的语言不能杂质丛生,语文教师的语言更应准确、生动,表达精当。

与学生的交流给于漪带来了良多的受益,不断廓清她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也帮助她逐渐寻找到“三关注两反思”的教学门道。于漪开始了漫长的实践反思与自我革新的探求之路……

于漪回忆说,“我备课,为了改进自己的口语,写详细的教案,把每句话写出来,然后修改,删去不必要的字、词、句和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再后把它都背下来。口语化,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自己不够规范的口头语言。因为我是语文教师,语言应用须给学生做榜样。每天早上走一刻钟的路才能乘到车,此时,我都是在脑子里过电影。怎么讲、怎么开头、怎么铺展开来、怎么形成高潮、怎么结尾,我是把它当作艺术作品来教。”她就是用这种“笨办法”给自己的课堂打磨、抛光,一丝不苟,乐此不疲。

往返于家和学校的路上,路人常能看到于漪一个人心无旁骛地走着,嘴里自言自语地默念着什么。至于城市的风景,穿梭的人群,喧嚣的市声似乎全然不存在。她像着了魔一样。

“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用屈原在《离骚》中的话来形容于漪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执念恐怕再恰当不过了。

家庭访问小同学

课后活动,畅所欲言,亲如一家

“书读到什么程度,身上就会有怎样的气质,工作就会有怎样的气象。”

于漪读中学时,她的国文老师是国学大师黄侃的弟子,教课娴熟洒脱,经典背诵如流,可谓满腹经纶。未解教师职业的于漪当时就认定,语文教师就该是这个“样子”。书读到什么程度,身上就会有怎样的气质,工作就会有怎样的气象。回顾自己从教的经历,于漪认为,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技能技巧是第二位的,摆在第一位的应该是扎实的学识,而扎实的学识与读书紧密相关。

刚工作那会儿,于漪给学生讲解“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她对学生说,“下里巴人就是通俗的,而阳春白雪是最高雅的。”后来读了宋玉的《答楚王问》才发现自己闹了笑话。原来是有人到楚国演唱《下里》《巴人》两首曲子,和者有数千人;唱《阳春》《白雪》两首曲子,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到了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和者才数人,因此才有曲高和寡这么一说。此事之后,于漪经常用曾经的“笑话”来警示自己。

一次,于漪批改作文。对面的语文老教师看到她将‘着’字的羊字头写断了,告诫她,“你在黑板上写一个错字,可能这个孩子一辈子就写错了。”语文跟其他学科还有所不同,它伴随终生。于漪从此谨记。

于漪着迷于小说却与普通读者的思维不同,彻夜捧读《战争与和平》,脑子里想的是打仗的场面为何能刻画得如此栩栩如生;才读了《安娜·卡列尼娜》小说的开头,她就惊讶,这样的语句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世说新语》,《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辛弃疾、杜甫和陶渊明曾长久地丰盈着她的精神世界。

想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多读些“磨脑子”的书,读经典,这是于漪对自己,也是对所有语文教师的建议。

于漪主讲了2000 多节示范性公开课,其中50 多节被公认为是语文教改标志性课例。已经站在语文教学金字塔尖的她,仍然觉得自己书读得太少,处处捉襟见肘。“教师就是给学生点亮人生明灯的人。多读经典,就是点亮教师心中的明灯和太阳。教师心中有了太阳,才能把阳光洒到学生的心中。”于漪就是这样一种用书中琼浆与醍醐滋养自己精神的人,她将读书称为“光荣荆棘路”。

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与左淑乐、高润华、毛蓓蕾三位老师交流

“真的要把教育做到骨头缝里头,拿出心血,拿出智慧,来创造我们教育的灿烂。”

《百鸟朝凤》是一部给于漪以教育启迪的电影。影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你怎么才能把唢呐的艺术传承下去,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拼了命把这活保住,传下去。这句话像给黑暗中寻找的于漪投下了一道光,她一下找到了能够准确表达的语词:“真的要把教育做到骨头缝里头,拿出心血,拿出智慧,来创造我们教育的灿烂。”

理念的模糊必然导致实践的盲目,于漪用数十年的探索,只为不断解读语文教育的“密码”,一步步接近着语文教育的本质。

把人文关怀注入语文课堂。从20 世纪50 年代起,于漪就尝试让语文课充满温度。为了在课堂中“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发光体”,于漪率先倡导将“我讲你听”式的线性教学结构改为网络式、辐射性的互动教学。

60 年代,“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教学观形成广泛共识。1978 年初,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于漪主动要求与数学老师唱“双簧”,一个给学生讲陈景润的科学贡献,另一个给学生讲陈景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那时候,她已经形成了清晰的“教文育人”观——语文不仅是教孩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更是在建设他们的精神家园,塑造其灵魂。

80 年代,于漪在理论上对语文是“工具”这单一内涵进行拓展,生发出认知、思维以及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等更深层的要义。

90 年代初,她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个观点被21 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所采用,适时修正了我国语文教学的指向。

从90 年代提出“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的“立体教学”到新世纪“德智融合”,她的语文教学观一直在生长着,更新着。于漪的视野已经越过“文”之本身,洞悉到了语言背后的文化编码和民族的集体意识。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习近平语),于漪用超过一个甲子的探索,构建起了具有中国气派的语文教育学。于漪相信,“坚守中国立场,拥有世界视野,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走自己的路,我们的定力将更强大,我们的前途会更宽广。”

心血唤醒孩子的生命自觉

“教育是滴灌生命之魂。老师教历史风云、天地人事,目的不是让孩子学会应对考试,而是唤醒他们的生命自觉,点亮生命之火。”

现场实录——

于漪说:“把学生教成有中国心的,能够为老百姓谋幸福,为国家兴盛贡献力量的人。这就是对我们老师最高的奖赏。就这么简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学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必须关心。”

于漪的童年时期,在生活极其困窘的境况下,母亲教导她说:“做人第一要心地善良,第二要勤劳。自己吃点亏吃点苦,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力所能及都要帮助别人……”,母亲种了下一颗善的种子,在于漪心里同岁月一道渐次丰茂。

1978 年,于漪被评为特级教师,每月有几十块钱的津贴。别人羡慕她有了近乎普通工人工资的补贴,而她却一分钱都没有拿回家。她不是对钱没有概念,而是不忍看着困难的学生无助。她不仅给学生买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喜欢的书,还用津贴给班级建起了图书馆,甚至是学生家里的困难她都尽力承担。而对自己的孩子,却一再地省俭。她的儿子黄肃回忆,他直到28 岁结婚都没穿过皮鞋。

一位姓何的学生患了肺病,于漪去家访,看到一家人挤在一间12 平方米的房子里,于漪流泪了。孩子治病每月需要2 瓶雷米封,一瓶6 块钱,家里根本负担不起。那时于漪的工资是72 块,她就每月买药给孩子,直到把孩子的肺病治好。

蒋志平是当年班上赫赫有名的“皮大王”。绝望的父亲干脆将孩子推给了于漪:“这个儿子我不要了。”于漪没有推托,把这个“爸爸不要”的孩子带回了家。白天于漪上班,他上学;晚上于漪回家,他跟着回来。经过“拉锯”式的多次反复,于漪终于用心用情让他安静了下来。

对于学生的调皮捣蛋,于漪这么看:“他们毕竟是不成熟的青少年,如果他们都懂事,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学习做事都很自觉,还要我们教师干什么?”

蒋志平长大以后来拜访老师,于漪了解他做生意的近况。学生说:“没有什么大事,唯一困难的是周转资金紧张了一点。”于漪问:“需要多少?我给你。”蒋志平心里感动却又并不感到奇怪,因为于漪从小就把他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师爱超越了亲子之爱,对于蒋志平来说,于漪是老师,更像母亲。

“学生身上的事,都是我教师心上的事,什么叫教师,学生的天就是你的天下,学生都是你的儿女。”

王伟是于漪在杨浦中学84 届五班的学生。这个当初不起眼的“中等生”,在于漪的鼓励下,开启了许多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上讲台当小老师,第一次自编报纸,第一次围着篝火朗诵诗歌……当他第一次走上讲台朗诵时,于漪破天荒地给了他80 分。后来成为上海市特级教师的王伟说:“正是那个80 分,让我如今面对几百人讲座,也不会特别紧张。”

于漪说,老师对孩子是全心全意,还是半心半意,或是三心二意,孩子心中清清楚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把真爱播洒到学生的心中,学生心中才有老师的位置。

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

20 世纪70 年代初期,于漪和老师们一起备课

“哪里只是传授知识啊,那是心血浇灌啊!”

“好的生源要教,困难的生源也要教。他们都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后代,都要用心教,尽心尽力教。”于漪就是凭着这样的认知与信念来面对“文革”十年所教的乱班的。她坚信学生是可变的,她将学生身上的“堵点”视为教育的“焦点”,关键是自己用怎样的眼光去发现,用怎样的方法去改变他们。即使是在被陌生学生打伤了腿,亲眼看到学生拿皮带抽打同校老师的时候,她也没有丧失教育的勇气。她心里想的是,一定要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用善良的人性去驱赶内心的兽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于漪所带的77 届两个毕业班,一群底子薄弱的学生们竟然全部都考取了大学。20世纪80 年代的学生有不少从事了文字工作。《新民晚报》原总编胡劲军后来感慨地说:“于老师当年的教育成为我工作的动力。”

“回过头来想,这十年让我带差班、乱班,对我是极大的培养。”每每回忆起这段经历,于漪感叹道,“乱班带出来了,我真的差点丢半条命啊!”“哪里只是传授知识啊,那是心血浇灌啊!”

为了走近新时代的学生,走进他们的话语圈,于漪甚至还新潮地研究起了周杰伦和“还珠格格”,探究为什么一个“还珠格格”能把初中女生全部打倒了,一个周杰伦能打倒百分之七八十的高中女生。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爱心让于漪萌生了智慧,智慧又总是能让她在逆境中创造机遇。从初一到高三,于漪什么层面的学生都教过。她说:“面对过各个层面的学生,我总在思考该用怎样的教育方法使他们提高、成长,怎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经验。”

20 世纪80 年代末,于漪与青年教师座谈

“我一辈子上下求索,就是为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让学生能成为龙的脊梁。”

于漪的语文课堂就是她捍卫真善美的战场。她的课堂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就是“教文育人”,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浸透着思想教育,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田。

而学生们回忆起于漪的课堂,总也绕不开的是浓浓的精神享用——

“老师,您说,文天祥被杀害后,衣袋里还放着一条纸,上面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您问我们,读书为什么?为做大官?做大款?您说,读书是为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没有国,哪来家……”

多少年后,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金杯奖得主王运丹回忆说,当年是于老师给他树立了“国家建设需要人才”的人生目标。

时任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杨浦分局局长的曹中柱顶着压力支持开办平价药房,他说:“于老师教学生,教得顶好的是教做人。她要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要敢于负责任。”

于漪从来不会离开“人”的培养去讲纯“文”的教学。她说:“我一辈子上下求索,就是为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学生能成为龙的脊梁。”于漪相信,当真理的力量、高尚的人格、博大的胸怀通过精湛的文字表述在学生心中引起情感激荡时,理想信念的明灯就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

站在为学生成长、为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于漪用心血唤醒着学生的生命自觉,在给学生注入文化之魂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崇高的人格力量。

薪火传递青枝绿叶的事业

“我信奉中国文化,我还有点本事,我能够培养师资,我带了几代特级教师出来。”

现场实录——

于漪说:“教育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要怎样的?在学科领域也好,在管理领域也好,我几十年一贯地强调以学生为本。因为教师的价值和意义是在学生身上体现的,不是你自己想成名成家……”

“做校长,顶大的事情就是培养青年教师。”

早在于漪担任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时,她就说,做校长,顶大的事情就是培养青年教师。

作为校长,她在总能从繁重的行政事务中抽出身来,深入课堂听课,手把手地带教年轻教师。

“学校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教育的希望在青年教师身上。”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组成培养的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制,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经她带教的青年教师, 一个个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于漪带出了像程红兵、陈小英、陈娟娟、王缨、陈爱平、谭轶斌、朱震国、黄荣华、兰保民等一大批知名的教学能手。在于漪所带教的本校青年教师中,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 有的多次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 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 用桃李满园来形容恰如其分。

特级教师谭轶斌回忆,当年自己还是一名青年教师,从师范转岗到高三任教。她带着学生刷题、讲题。就在她为自己的转型之快沾沾自喜时,于漪的话让她“醍醐灌顶”,“千万不要用机械训练去消磨学生的青春!”

特级教师王伟说,自己从教30年了,最问心无愧的一件事是,从来没有上过一节“假”公开课。因为“于漪老师的公开课,没有预设,没有预演,只有预习。”

于漪老师治学的严谨与严肃可见一斑。

对师范学校的青年教师如此,对未来的准教师更是从“根”上用心培育。

校服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还是个新鲜事物。当时上海二师女生占了绝大多数。当于漪得知学生们对校服意见较大时,她决定鼓励学生们参与到校服的设计中来。通过比选方案,学生参与决策,结果学生的校服倒成了上海街头一道靓丽风景,赢得了不少的回头率。

许多学生还清晰地记得,于校长端着脸盆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展示”学生们浪费的包子、馒头和饭菜。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于校长如此的生气,话说得如此严厉:“任何人都不能暴殄天物,这是素质问题、品德问题……”学生回忆说,当想到于校长用手从泔水桶里捞起饭菜的动作时,他们脸上有一种热辣辣的感觉。

当时学校没有保洁工,保洁工作全部靠学生们轮值来完成。一百二十多亩地的校园,不小的工作量。清洁楼道、打扫厕所,帮厨卫生,还要伺候花草……还有更重的任务,学生要两人一组抬粪给绿化带施肥。城市里长大的学生们吃不了这个苦,怨气很大。

为此,于漪找学生聊天、谈心,语重心长地一点点化解学生心中的结。“国家培养我们读师范学校,不仅学费全免,每月还有补贴,我们要心怀感恩和使命,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一种行动自觉,修身立德,用双手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责任意识、家国情怀……”

一段时间后,不仅校园保洁问题解决了,连日常出操、运动会、文艺汇演、接待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均实现了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学生由原来单一的“保洁工”变成了校园活动的“操盘手”。

于漪的教育就是这样,既唱“神曲”,又唱“人歌”。几十年过去了,当时的学生回忆说,是于校长为他们扣好了年少时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其他的扣子便不会扣错。

书法家刘炳森先生赠予作品“铸颜雕宰”,于漪视作珍宝,用以自励

“能够把自己有限的经验,在别人身上开花结果,这就是一种幸福。”

2002 年刚退休那会儿,有民办学校找上门来,开出60 万年薪聘她做“顾问”。对当时月薪只有两千多元的她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她却婉言谢绝了。是不缺钱吗?不是。是她心里还藏着一个更大的愿望,她想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来。

于漪说:“我老了,做不了太多事情了,而教育事业是常青的,中青年教师的手里掌握着国家的未来。”“现在的年轻人想要成长、要出头,真是不容易啊,我们要拉他们一把。”

为了系统地培养青年教师,“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于漪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农村种子教师培训基地”应时而生。来自全市各区县的几百名年轻教师,在于漪的帮助下成为教学骨干。在基地授课过程中,于漪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积累的“两把尺子”传递给学员,引导学员之间彼此学习,坦诚交流,碰撞思想,实话实说。于漪说:“你好我好大家好是捧不出名师的。不是服从哪一个人,是服从真理,要与真理为伴。”结果是最好的证明,于漪史无前例地带出了年龄跨度达三代人的特级教师,形成了全国罕见的“特级教师”团队。

课堂一直是于漪留恋的地方,几十年如一日。即便已是耄耋之年,只要健康状况允许,她都会“沉到”课堂中去。如果要问她听过多少课,恐怕她自己也没法说清,但她在每节课后的点评却是“活的教育学”萦绕在青年教师的心中。

2015 年5 月,在青浦区崧泽学校听《上海的弄堂》,她点评道:教师上课不能只讲知识,还要指导学习方法,也要讲情感。我们的课堂不能成为情感的盐碱地……

2015 年10 月,在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听《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她点评道:再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每一节课,一定让学生学到知识,能力得到培养,思维得到锻炼,智力和想象力得到开发……

2018 年5 月,在青浦区清河湾中学听“教学内容的确定”,她点评道:过去我们满堂灌,是教师在展示自己的口才、自己的思路;但是今日的课堂,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之下,学生听说读写的一个理解和训练的场所……

于漪对年轻教师说,“要做一个好老师,关键要领悟三个‘最’”——最关键的是点亮生命的灯火,持续不断地燃烧;最难做的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立场,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付诸实施;最要锤炼的是教书育人的基本功,拥有扎实的学识。

和学生一起打球,师生皆乐不可支

“如果我们培养的人连‘中国心’都没有,我们‘为谁辛苦为谁忙’?”

没有经历过地狱苦难的人,就不能真切体会到天堂的珍贵。90 岁的于漪见证了新旧中国的两重天,见证了新中国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过程,见证了基础教育70 年的发展路程。也正因为这一路走来的亲眼目睹,于漪更有话想向老师和孩子们说。

她经常给青年教师们讲过去,讲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办大教育的艰难——

她说,当年的金山县城16 所中小学,没有一所学校有像样的操场,没有一家有篮球架,没有一条柏油路……有的学校甚至规定上课教师一人只能用两支粉笔。

她去闸北的一所初中,门厅是用木头桩子和竹桩顶着,狭小的楼梯都是摇晃的,孩子们一跳,房子像随时都要倒下来……

“过去全国80%的文盲啊,人均受教育的程度是1.6 年,现在本科学生、硕士、博士数以千万计……”每回忆起这些,一向谦和平静的于漪情绪会激动,眼里会噙泪。她说,改革开放40 年的人间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人恩赐的施舍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我们要做“四有”好老师。好老师,关键在于内心的深度觉醒。没有对民族文化的血肉亲情,就难有“为中华民族而教”的高度自觉的教育信仰。教师要把自己的命运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前途、老百姓的命运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

她与青年教师们说,教师的责任大于天。教师上课不单单是简单的技术性问题,它关系着每一个孩子的素质培养,因为学校培养的是国家的后代、民族的后代;教育质量不是几分,也不是某一个学科的成绩,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育的价值取向,必须要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有中国心、中国情,要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本领。

与时俱进一部中国教育学

“当我把生命和国家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觉得我永远是有力量的,我仍然跟年轻人一样,仍然有壮志豪情!”

现场实录——

于漪说:“新中国这70 年是大翻身啊,是人间奇迹啊!真的要让我们的孩子了解我们的国情。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生命换来了今天这样一个和平建设的环境。知道过去,才懂得现在的珍贵。我们今天能够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头教书育人,这是极大的幸福。”

“‘一切为民族’,早已镌刻心底,不可磨灭。”

1929 年出生的于漪,刚能看懂这个世界,满眼便是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位于镇江市大西路的家和她就读的薛家巷小学朝不保夕。她清楚地记得,在即将解散的校园里,音乐老师教他们唱了一曲《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才七八岁的于漪虽然涉世未深 ,便已经能够感受到山河破碎与国破家亡带来的悲惨气息。多少年后,她回忆起这段刻骨的经历,深情地说:“我心中第一次闯进了‘祖国’‘气节’‘亡国奴’这些大字眼,似乎一下长大了许多。从此,这首歌不断在我胸中激荡,构成了生命的一部分,音乐老师眼含泪水教唱的情形经常在脑中萦绕。”

连天的炮火中,于漪辗转考入了镇江中学,后来又考入了复旦大学。于漪无疑是幸运的,她自己也说:“我真是有幸碰到了许许多多的好的老师,使得我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对自然,从懵懵懂懂、毫无认识到慢慢地知晓。”

于漪的幸运,不仅仅是在那样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够走进学堂,考进高等学府,更重要的是她经历了镇江中学‘一切为民族’校训的浸润,她接受了曹孚、周予等教授严谨治学品格的滋养,让她一开始就与祖国命运有了难以割舍的情缘。

于漪说:“回想自己小学、中学、大学求学的经历,我真是一个幸运儿,所以我当教师以后,一直是带着感恩的心在工作。”

如果说小学音乐老师的那节课开启了于漪爱国情感的闸门,“一切为民族”的校训和教授深厚传统文化品格的示范则奠下了于漪爱国师魂的基因。

于漪的家国情怀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淬炼出来的,是从骨髓里生长出来的。

学霸最喜欢提问题

“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奋斗,是于漪人生的底色。经历过生活的颠沛流离、艰难困苦,于漪倍加珍视教师岗位,也更清楚百废待举的国家民族的需要。

爱国,不是空泛的概念,不是标语口号,而是植入心灵的价值,渗入血液的情怀。

爱国,是用行动来书写的誓言。

“热爱祖国,首先要积极投入祖国建设,热爱自己的专业,刻苦钻研,以身相许。”参加工作以后的于漪把全部的才情和汗水都奉献给了钟爱的教育事业,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学生。

于漪家里有一本她专用的挂历,挂历上的每一天几乎都画上了圈。不少格子里还不止一个圈圈。虽然已经退休了,但她却用“来不及”形容自己的工作,因为她还有更高的教育规划要去实现。

让我们将镜头聚焦在于漪退休后的时光,聚焦于一个人的自由支配时间或许更能解读一个人的情怀——

出版著作《岁月如歌》《卓越教师第一课》《教育的姿态》《语文的尊严》《于漪知行录》;完成《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6 卷;主编《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已印刷11 次);《走进经典——语文阅读新视野》6 册、《“青青子衿”传统文化书系》12 册;《现代教师自我发展丛书》共18 本,《现代教师学概论》成为中国第一部研究现代教师学的理论著作,被教育部作为全国教师教育的培训教材。

2018 年8 月,《于漪全集》8 卷21 本正式出版。

退休后,她逐字逐句审阅了全部12 个年级的上海语文教材和教参;坚持11 年义务指导普陀区桃浦基础教育联合体;参与二十多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评审、领衔名师基地定期培训;指导制定上海“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连续十多年担任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主持人,每月一次八个小时的活动,她一场不落。

新世纪课程改革刚拉开了帷幕,于漪作为唯一的一位中学教师参加了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的审定;上海“二期”课程改革教材审查中,于漪又是唯一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审到高中三年级的审定专家。

2019 年9 月,她又参与到上海等六个省市的高一年级教育部统编语文新教材如何使用好的活动中……

一个对当前工作不全力以赴的人,是没有资格讲未来的。与时间赛跑,已成为于漪生活乃至生命的姿态。

她是教育的夸父,追着太阳奔跑;

她与时俱进,用不倦的探索写就一部活的中国教育学;

当下——她仍继续着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工作;

她仍还担当着骨干教师培训的重任;

她仍旧不遗余力地为教育决策建言献策;

……

绿化校园,汗水浇灌,享受美丽

“我只是尽了一个新中国教师的本分。”

“我是共产党员,这是组织交给的任务。”

从课堂教学到教育改革,从“教文育人”到“弘扬人文”,从培育学生到培养老师,从青春年少到老骥伏枥,于漪坚守的“一个教师的本分”是什么?

是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共产党员的义务与责任。

她说,当一个教师的心里有了浩浩荡荡的学子,有了多情的土地,有了伟大的祖国,胸怀就会无限宽广,无处不是学习的机会,无处没有智慧的闪光。于漪将爱国情怀书写在了中国教育的大地之上,用坚定、纯粹的信仰卓越地行走,走出了一代师表,走出了一面旗帜。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她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珠穆朗玛”,我们尊称她为——先生。

猜你喜欢
于漪语文老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