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水涛/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李亮(左)和于永正先生
李亮曾送我一本书——《课程内容的文化选择》,这是他的一本研究课程文化的专著。书名既谓文化选择,那么,逻辑的追问便是,选择什么文化,为何这般选择,体现何种文化理想?在我看来,这首先关乎作者的文化眼光,著作之高下取决于作者的文化品位,这便是古人所说的“文如其人”。论其文,必先论其人,即孟子的所谓“知人论世”。
李亮为江苏省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又担任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小语会)会长,这是江苏小学语文界的一位后起之秀,聪明好学并谦和厚道。江苏省小学语文界少长咸集、人才济济,按理说这掌门人颇为难当。然而,李亮却当得得心应手,方方面面,和谐协调。“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江苏的教研员之间似有兄弟姐妹般的情谊,著名特级教师之间尤其“相亲”,而未有“相轻”,而且一以贯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很值得我们思考。
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事业,这是文化血脉的相传,也是教育理想和教师人格的承继。江苏省小学语文界有几位楷模人物,他们一直发挥着榜样示范作用和召唤引领作用,如一代师表斯霞老师、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名满天下的于永正老师等。江苏省的小学语文教师受他们的思想和人格的影响很大。
近水楼台先得月,处于江苏省小学语文教研员这样的位置,李亮当然会更多地受到他们的影响和熏陶,在研究与推广他们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潜移默化中受益,还是直接地受到教诲,都会加深李亮对“师道”与语文教育真谛的理解,促进他向上与向善,这也有助于养成他独特的文化个性与文化品质。
或许,李亮受江苏省小语会几位前任会长的影响更直接,也更深,他与历任会长一起营造了省小语会的雅正之风。今年91 岁的陈树民老先生是江苏省小语会的第一任会长,这位南师附小的老校长,前年还骑着辆破自行车穿街走巷,去几所小学听课。2019 年5 月份,在南京中山小学有一个大型的小语教研活动,李亮热情邀请陈树民先生,老人家自始至终全程参加活动,活动间隙他还在会场上走来走去,很认真地与各市的教研员、参赛的选手、与会的教师交谈。老人家的听力欠佳,声音很大,中气很足,如小孩得到某种满足,一脸的笑容。他与李亮是谈得最多的。
接任陈树民先生担任小语会会长的是袁浩校长,这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老校长,是江苏省名校长;也是江苏省教育厅授予“名誉教授”称号的小学教师,全省唯有李吉林与他两位。作为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袁浩校长成名既早,影响也大。如李吉林般,袁浩校长有诗人气质,有艺术天赋,能诗、能画、能文学创作,至今依然担任《七彩语文》的主编,笔耕不辍,能写有思想深度、有斐然文采的大篇幅文章。这是一位睿智而有才华、有见地且有亲和力的学者与长者。李亮或许受袁浩校长的影响是很深的,思想方法和行事风格似有袁浩校长的印记。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认为李亮的学术榜样与人生导师非朱家珑主任莫属。朱家珑担任省教研室副主任、书记,李亮是小学语文教研员。朱家珑作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编,李亮是教材的副主编。参与教材编写是重要的人生历练和学术实践,让李亮有了更宽的文化视野。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李亮无疑有着自身的灵性与聪慧,《课程内容的文化选择》的著述,本身就意味着李亮的文化自觉与学术创新,显示着他的知识重构与智慧生成。朱家珑主任接任袁浩校长担任省小语会的会长,李亮担任秘书长。数年之后,李亮又接替朱家珑主任担任省小语会的会长,弦歌不绝。
江苏省小学语文教育界,特别是江苏省小语会的历任会长,一以贯之地传递了一种“仁爱”的精神——克己复礼、任劳任怨,它深深影响李亮的精神成长。语文是民族的母语,带有民族文化的印记,而任何一个学者又都携带有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基因,评论作者的文化著作,不能不做文化角度的切入与追溯。
2004 年,李亮(右)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朱家珑(左)拜访霍懋征老师
之所以花很多的笔墨谈作者的文化传承与文化追求,谈作品的文化基调与文化品位,是读《课程内容的文化选择》最直接的体会——人靠谱,其书可放心读;书有品,便经得起审视,值得反复读。
李亮之著述,的确是有感而发,有深入的思考。他读了很多的文化学著作。但我所关心的,不在别人怎么说,名家大师有何论述,而在李亮本人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说;是否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是否能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
《课程内容的文化选择》,大而言之是对“课程”“文化”及二者之间关系作本体性的追问,小而言之是对“课程”“文化”及二者之间关系做价值性的阐释。课程与文化是这本书的关键词,也是著作立论的基石和阐释的基点。
何为文化?这是一个人言人殊的问题,其定义有数百种之多,李亮将其概括为四点:其一是人类创造;其二是后天习得;第三是群体特征;其四是多元复合。应该说这一概括还是很精要与准确的。
何为课程?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叙述,但大同小异,主要在叙述的立足点和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李亮将“课程”理解为静态的法定知识及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体验这二者的动态统一,这是他搜集了多位专家的说法,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界定。
《课程内容的文化选择》之独特贡献在于:充分展开了对文化转向、文化基础、文化选择,尤其是文化与课程关系的论述,充分阐述了课程的文化属性以及课程文化的本体性意义。这本著作中有许多不同于传统定论的独到思考。
1.增强员工群众对巡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一步加大对巡视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员工群众对巡视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意识,让群众愿意讲真话、敢于讲真话。要加强对巡视工作的宣传引导,向群众讲清开展巡视工作的目的和任务,讲清权利和义务,讲清巡视组的工作纪律,做出保密承诺,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特别是涉及违纪违法线索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让群众感受到他们的意见被重视、看到解决问题的实效。
李亮认为应该区别文化的本源和文化的基础,“在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发展已有的东西只是解决文化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已有的东西给我们造成一个难题。”据此,他认为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继往开来,更重要的是要有全新的创造。
这是很有见地,很有深度的分析。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的局限,有它发展的限定性。即以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向而言,“内圣”能否开出新“外王”,如何从传统儒学中培育出科学民主的精神,这需要异质文化的碰撞,需要有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而不是线性的继往开来。
李亮认为课程文化要通过转向而走向未来,课程文化的意义在于影响孩子文化世界的构成,从而影响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走向。的确,谈及文化,我们总不免着眼于保存、优化、传递过去的东西,但更深层的需要与价值在“创新”。这不是一个抽象性思辨的理论问题,而是很现实的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
“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这话很动听,也不会有人反对,但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才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有助于他们未来发展的呢?课程教材应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样态才能适合社会与儿童的共同需要呢?“这些问题一直萦绕着我,尽管阅读了一些文化与课程方面的文献,但问题仍然让人纠结。”这是李亮的真实心态,也是肺腑之言。
李亮一再重申他这本著作的写作意图:关注点不在泛泛的人类总体的“文化”,而在具体的教材、课程、教学的文化;不在静态的形而上的思考,而在具体的、实践的、应用性与发展性的课程文化;不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符号化的“永恒规律”,而在互动的、生成的、植根于生活世界、具有生命气息的“学科性质的文化”。
李亮的着眼点在本体与诠释的关系。传统的文化本体观不考虑文化与课程、学生与发展、符号世界与现实世界之关系,而一味地追求“绝对本体”,这只是纯学理的研究,忘却了文化对母语和儿童命运的关注,因而必须转变。李亮的诠释,他所要确立的文化本体是流动的、开放的和意义生成的,而文化选择是主体对人与世界关系的领悟,是意义本体观与和谐的辩证法的统一,即本体与方法的统一。
《课程内容的文化选择》,这本书有一个宏观的理论框架,它从中西方文明与文化比较的角度切入,选择有代表性的哲学和文化学的经典及大师的论述,也引述中国当代权威学者的著作与观点,在宏观比较的同时作微观的剖析,进而他大胆而又审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谈及中西方文明的比较,最负盛名的著作无疑是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及《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的著作剖析了不同文明的特点,指出不同文明之间冲突的不可避免。应该说,亨廷顿有他的深刻性,也有先见之明。但亨廷顿的论述带有欧洲中心论和白人优越感,也过分地强调文明之间冲突的必然,低估了文明之间更大可能的对话与融通、交流和互助。
李亮转述了汤一介和乐黛云的相关论述,批判了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思想,也批判了文化的原教旨主义思想。他充分论述和强调了中华文化的特点与作用,指出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异质文化的消化、吸收与融合,从而形成了它的博大精深与多姿多彩,也成就了它包容、平和、友好的文化特性。
李亮深度地诠释了“主体”与“主体间性”的关系,他的论述贯穿着对话理论与和合共生的现代生态思维。他认为,民族文化的复兴,以及中华文明的新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与努力。文化复兴并非文化独尊,这需要有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思想与环境。他的论述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洋溢着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
谈及中西文化的比较,就不能不提到黑格尔对孔子的评价。黑格尔不承认孔子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认为孔子缺乏可以称作思辩哲学的东西,这显然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作为哲学家,孔子当然有他的思辨和思想,但孔子加以反省和理解的不是作为智能文化的科学技术,他反思的是确定社会生活秩序、规范人生的制度、准则、法规,总之他反思的是一种规范性的“人文”文化。孔子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
谈文化,不能不谈及文化的选择。对此,李亮有这样一段话,他说:“如果生活里没有选择,那么人生势必陷入绝望,而如果频繁地面临选择,人又容易产生恐惧。当面临重要选择的时候,它既意味着一种人作为主体的自由意志的发挥,也暗含了人在社会文化时空中的一种精神紧张,因为选择就必然要承受可能的代价,一个尚未可知的结果,总不免让人忧虑,所以想做出正确的选择往往是不易的。”这是很有思想深度和富有哲理的一段话。
《课程内容的文化选择》有很丰富的意蕴,有思想的深度,也有很高的文化品位。于“文化选择”这一章,李亮提及韦伯的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提及韦伯对基督教与儒教的比较,提及武汉大学赵林与邓晓芒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李亮也提及杨启亮教授对古典儒学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与西方人文主义教育观所作的比较。“观千剑而后识器”,李亮由此而形成自己对文化的理解与领悟。
李亮诚然不是哲学家,他的本职也不在哲学研究,但他确有属于自己的课程哲学,《课程内容的文化选择》包含着文化哲学的思考,而课程文化的研究也只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洞见。
谈文化不能不追溯到人类的轴心时代,谈中国文化就不能不谈到孔子及儒家的思想。孔子“人学”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本质是什么,以及由此引伸出人道的问题。孔子“人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儒学的基本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孔子思想的核心不是“认识你自己”,而是完善你自己。在他那里,人的本质是什么?这问题不是通过人的认识来解决的,而是通过对人的本质加以规定来解决的。
孔子的“人的哲学”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人道学说。孔子所谓的人道有两点:第一, 它不具规律义,人道不是支配人的客观必然规律。第二,人道之中包含目的性,因为人道就是人为自已所设定的价值目标的道路。人如何才能成“仁”,人如何才能及“道”?唯一的途径是学习。孺子之学需要师的引导,为师之职在“传道授业解惑”。
为什么谈文化要从遥远的古代说起呢?李亮说:“教育从社会文化的层面来看,传统文化是教育的功能,促进人的发展也是通过文化传承来实现的。”而选择怎样的教育内容,组织怎样的课程,形成怎样的课程文化和教育文化,需要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审视,需要有东西方比较的眼光,以决定取舍,弥合冲突。教师需要从传统的习俗、经验过渡到文化的自觉,而自觉作为一种文化品性它建立在反思的基础上。
历史文化的追溯与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与发展,李亮说:“课程文化的僵化发展,主要是由于脱离了原初文化而直接蹈循学科的逻辑所致,而不是课程形态的文化的必然路径。”这论断很有理论高度,诸如,民族母语的传统是文史哲的统一,离开这一点来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总不免浅表;离开德性与问学的关系,同样扯不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在联系;如果依然抱着标准化练习和标准化考试不放,那么,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之途依然遥远。
李亮很贴切地引用王策三先生、鲁洁先生以及池田大作和胡塞尔的论述,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务必回到人类的生活世界,务必充分关注儿童的真实生活,着意于儿童参与的文化创造,避免课程教学的知识化、符号化和科学理性的神圣化。李亮反复强调要“从属人的文化思想的释放过程角度去思考”,这无疑拓宽了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也更接近课程内容的文化本质。
李亮课程内容文化选择的方法论,这本身便是一种文化的自觉。作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副主编,李亮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智与学识。《课程内容的文化选择》,对于他而言是有感而发,其中包含着他真切的学术思考,也记录着他思考与实践中的困惑与探索。作为局外人我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甘苦、艰辛与愉悦,只是由衷的感受到这本著作的厚重与真实,写下我真实的读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