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学

2019-05-28 04:16沈小祥
化学教与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认识利用

沈小祥

摘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出错性资源、突发性资源、求异性资源和挑战性资源,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认识;利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5-002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5.009

课堂教学是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进行和发展的,师生的交流和讨论、学生的思考和活动必然会产生许多意料之外的课堂生成。这种课堂生成生动、鲜活而又充满灵性,是师生心智活动的即时产物,它稍纵即逝,教师如果善于捕捉和利用,它将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下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认识和利用。

一、对课堂生成的认识

1.充分预设关注生成

谈及生成,必然要谈到预设。预设与生成看似对立,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墨守课前预设而忽视课堂生成,甚至认为课堂生成干扰了正常的教学。他们对课堂中的意外生成不闻不问,这样的课堂仿佛一潭死水,缺乏生机与活力。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课堂生成缺少有效的把控,任由学生进行一些无效的争辩和活动,这样的课堂犹如一泻乱流,混乱不堪,最终也会影响教学效果。要在教学中避免一预设就死、一生成就乱的现象,就要在课前有充分的预设,在课中关注即时生成。教师在课前想得多一些,结合教学内容考虑可能会有哪些课堂生成,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在课堂中面对生成性问题,要允许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充分思考,真正地将课堂生成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

2.提升自身素养应对课堂生成

在课堂中,教师要能对意外生成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关键是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首先要多读书,包括化学专业书籍、期刊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量,完善知识体系,开阔眼界和见识,从而形成厚实的教学基本功,使自己面对意外生成时能游刃有余。此外教师在平时要有意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临场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以更好地面对课堂生成。

二、对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1.出错性资源——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典型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在教师预想之外的,教师应善于捕捉,不光要指出其错误之处,还可以“借题发挥”、“以错纠错”,使学生豁然开朗,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与收获。将pH=13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这是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中在学习混合溶液pH计算的时候笔者提出的一个问题。有很多学生忽略了不同浓度的NaOH对水的电离的影响,都是这样分析的:c(H+)=(1×10-13V+1×10-11V)/2V=5×10-12mol/L,pH=-1g(5×10-12)=11.3。当然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是能充分预设的,会强调混合的实质是OH-,强行纠正学生的错误。此时教师可以以出错性资源为生长点,分析溶液中的离子组成,从水的离子积常数角度分析,引导学生探讨解题过程中的错误之处,从而加深对易错问题的理解。

2.突发性资源——一枝红杏出墙来

教师在课前预设即使再充分,在课堂中也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突发情况,面对“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外情况,教师若是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课堂教学。面对突发情况,教师要有能力、有意识地从资源开发的角度加以思考和利用。

人教版化学必修2教材第91页检验海带中存在碘元素的实验步骤如下:

(1)剪碎海带,用酒精润湿,放人坩埚中;

(2)灼烧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停止加热,冷却;

(3)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加蒸馏水煮沸、搅拌、过滤;

(4)在滤液中加H202和稀H2S04,然后加几滴淀粉溶液,发现烧杯中溶液变蓝,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2KI+H2O2+H2SO4=I2+2H2O+K2SO4。

笔者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现象:在加入淀粉溶液后,开始时烧杯中溶液并未变蓝,大约半分钟后才逐渐变蓝。对于这一意外,笔者并没有回避,而是提出课后与学生一起去实验室进行研究。经过实验和查阅资料,大家了解了淀粉、I2及KI溶液体系的可逆热色性现象,学生的疑问得到了顺利解决。

3.求异性资源——却看杨花自在飞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和思维方式都是有差异的,因而在课堂中他们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在面對学生的诸多想法时,不能要求学生的想法统一到一个“标准答案”上来,而要引导学生对各种想法进行思考和交流,在学生思维碰撞和交锋的过程中,必定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在“氨气的制取”复习课中,笔者改变传统的由老师罗列知识点的教学方法,而是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弹性预设,以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思考氨气的制取方法。几分钟后,学生的结果如下:

方法1:N2与H2反应;

方法2:ca(OH)2与NH4C1固体混合加热;

方法3:NH4C1固体加热分解;

方法4:加热浓氨水;

方法5:将浓氨水滴到NaOH固体上;

方法6:将浓氨水滴到生石灰上;

方法7:NH4C1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方法8:Mg3N2与H2O反应;

方法9:生物体中氨基酸的腐败;

方法10:利用银镜反应。

学生们的有些想法确实超出了笔者的预设。此时笔者引导学生讨论和评价这些方法:能否得到氨气、得到的氨气是否纯净、反应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时同学们非常积极地做出评价并相互补充,最终得到以下观点:方法1适用于工业制氨气;方法2、方法4、方法5、方法6可用于实验室制氨气;方法7、方法8、方法9、方法10从制取效率、实用性和经济性的角度应当被排除;对于方法3,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有学生认为只要在试管口增加一个吸收HC1气体的装置就可以了,而有一部分学生则不同意。笔者带领学生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操作,最终说明方法3不可行。这一教学过程体现出了教师的充分预设与课堂即时生成的完美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求异性思维。

4.挑战性资源——青出于蓝胜于蓝

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质疑老师或质疑教材的现象,当我们遇到学生的质疑和挑战时,应该用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要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期待,要将学生的挑战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在人教版化学必修1教材第60页“Fe(OH)2制备实验”中,现象为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笔者提出讨论的问题是:解释Fe(OH)2转变为Fe(OH)3的颜色变化。如何解释出现灰绿色的现象呢?有教辅资料认为灰绿色为红褐色与白色的混合色,但有学生提出氢氧化亚铁呈白色,氢氧化铁呈红褐色。如果认为是它们的混合物,则必须有白色与红褐色在一定比例下,配成灰绿色,但根据配色表,红褐色与白色不能配成灰绿色,对此提出了质疑。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我让学生们分组展开了讨论,利用网络查阅了相关资料,在接下来的一节课中进行了汇报,一些有关灰绿色的解释令人惊喜:

解释1:氧化过程中晶体形状改变引起的颜色变化;

解释2:是因为部分三价铁的极化;

解释3:由卤化亚铁生成的和由硫酸亚铁生成的,不是一种物质;

解释4:虽然氢氧化亚铁是白色沉淀,但它也是强电解质,可以电解出亚铁离子。而电离出来的水合亚铁离子是浅绿色的,混合起来就是灰绿色的;

解释5:与6Fe(OH)2+O2=2Fe3O4+6H2O,4Fe(OH)2+O2+2H2O=4Fe(OH)3等反应有关,最后的生成物中含有Fe(OH)2、Fe3O4、Fe(OH)3构成白色、蓝黑色、黄色,共同组成的复合色(灰绿色)。或者说是白色到红褐色的过渡色;

解释6:由于Fe(OH)2不穩定,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Fe(OH)3而呈现灰绿色,这个灰绿色物质是由Fe(OH)2和Fe(OH),以一定比例混合的物质,过段时间Fe(OH)2完全被氧化为Fe(OH)3时,就会看到红褐色物质出现。

这则案例中,有些学生的质疑虽然偏离了教师预设的教学方向,打乱了教师的设计方案,但教师巧妙地为学生点拨导航,使教学朝着更佳的轨迹进行,使化学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生成性资源认识利用
画与理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