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诞生记

2019-05-27 16:24林东
时代报告 2019年4期
关键词:程维大黄蜂柳青

林东

日前,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9胡润全球少壮派白手起家富豪榜》,统计了全球40岁(包括40岁)以下且白手起家的十亿美金富豪。

在中国区的榜单中,滴滴掌门人程维凭借165亿身价位列第七,他和张一鸣是榜单前10的富豪中年龄最小的,二人都是36岁。

6年来,程维带领滴滴一路高歌猛进,成为网约车行业的“霸主”,估值超3000亿。滴滴也成为继BAT之后新的互联网巨头。

年仅36岁,便掌舵一家估值3000亿的巨头公司,程维的人生令人羡慕,要知道同样在这个年纪,马云、李彦宏等大佬才刚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不久。

试错期

1983年的程维,出生在江西上饶铅山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一位数学老师。程维打小就是一个学霸,估计考个北大、清华应该不成问题。但没想到,一个“意外”让程维的命运稍稍有了落差。

高考考数学时,程维很快就做完了卷子。事后他才意识到,快倒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而是自己遗漏了卷子后面那三道大题,直到交卷了,他也没发现。

这三道大题,严重影响了程维的高考成绩,他没有考上理想中的知名院校,不过因为底子好的缘故,倒也没差到哪里去。他最终去了北京化工大学读书,一所不是很出名的高等院校。

程维被调剂到了行政管理专业,他是这个专业的第一屆学生。刚上大学那会儿,程维一度很郁闷,一个化工类院校,为什么会开设一个行政管理专业?

程维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至少有一件事情令他欣慰。他在目标城市北京读书,程维一向认为,北京是“世界中心”,必须在一线城市奋斗。

转眼到了毕业季。和很多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一样,程维在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前,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试错期”。

刚毕业无所适从的程维被一个卖保险的大姐拉入了行。上门推销、公交车上搭讪陌生人、到处给亲戚朋友同学安利,没资源、没人脉的程维四处奔走,却不见成效。某一天,程维上门找大学老师买保险,对方无奈“不是我不帮你,只是现在连我家的狗都有保险了”,老师的话让程维陷入了沉思,他决定放弃卖保险的工作。

之后,程维又尝试了六七份工作,但事业一直没什么起色。

2005年,程维终于等来了自己职场上的“贵人”—阿里。他来到阿里巴巴旗下位于上海一家B2B公司的前台“自荐”,对方没有赶他走,而是客气的招呼“我们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人”,这让程维很是感动。之后他顺利通过了面试,成为一名销售,底薪1500元。

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机会,程维很是珍惜,工作起来十分卖力。有一次,马云来上海分公司开会,当时会议缺一个主持人,程维又一次毛遂自荐,这次积极表现让他得到了领导的赏识,第二年,他就被提拔到了销售主管,成为阿里最年轻的销售主管。

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程维带领团队,一路将业绩冲到了全国前10强,这让程维晋升为阿里巴巴B2B部门最年轻的区域经理,2010年,程维坐上了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的位子,这是他加入阿里的第8个年头。

滴滴的诞生

如此快的晋升速度,令很多人羡慕不已。但程维似乎有些不安分,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程维出来创业这件事,美团创始人王兴也间接助推了一把。在支付宝工作期间,因为业务关系,程维结识了王兴,他仅比王兴小4岁,但王兴早已创业好几次了。王兴也常常鼓励他,要出来做一些事情,程维很是心动,但他比较谨慎。在辞职创业之前,他用了9个月的时间来思考,该从什么领域下手比较好?

他回想起自己之前“痛苦”的n次打车经历,因为工作需要上海杭州两地奔波的程维,经常遇到因为打不到车误机的情况,经过一番调研,他意识到,在中国,打车难,是大众出行的痛点。

于是,程维锁定了在出行领域创业,他带着自己积攒的10万元以及老领导王刚的70万投资,踏上了创业之路。这一年,程维29岁。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有一个能打硬仗的团队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在阿里浸淫多年的程维深谙此道,对于滴滴初创期的人才战略储备,他做了两件正确的事。

即便在账上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程维还是花掉了240万买回了不太合适的CTO 30%的股权,让他离开,并挖来了百度的张博接任,张博补齐了滴滴在技术上的短板,成为公司的一员悍将。

第二个正确的决定是,程维成功挖来了柳青。柳青是柳传志的女儿,在加入滴滴之前,她是高盛任职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年薪千万。

柳青想要代表高盛入股滴滴,但双方就估值问题一直没谈妥。一次饭局中,柳青有些生气了,“我不走了,没办法向老板交差了”。

程维动了挖柳青的心思。不过,面对柳青,他也紧张。但他觉得,首先,要敢想。当他得知柳青的年薪是400万美元后,当即表态,滴滴工资的一半都是你的,剩下的才是我们的。

柳青的家人在听闻她有意加入滴滴时,心情矛盾,她本人也十分犹豫。最终令她下定决心的是一场旅行,程维邀请柳青及公司高管团队一行人去了西宁,打算三天自驾到拉萨。

路上遇到的困难还真不少,第一天,他们开了1700多公里才找到一个宾馆,因为高寒缺氧,司机身体扛不住了,一路上都是方向盘顶着胸口开过来的。

开到喜马拉雅山下的时,程维哭了,“这就是创业路,团队就需要信任,他敢把命交给司机,就敢信任他们”。

柳青被程维团队的创业精神打动了,她连夜给家人发了短信,“决定了,上路了”。

就这样,柳青正式成为滴滴的二号人物。后来滴滴的投资人朱啸虎对此深感震惊:“我知道程维是个不给自己设限的 CEO,但敢挖柳青,还是超出我的预料,他太敢想了!”

柳青的加入为这个草根创业团队增添了不少明星光环,之后程维和柳青成为一对绝佳拍档,在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合并案、苹果10亿美元投资及收购Uber中国等一系列滴滴重大事件中发挥了关键的主导作用。

像打仗一样前进

滴滴的初创期并不顺利。

曾在一次采访中,程维坦言,自己的创业历程就像是“桥段丰富的韩剧”。

滴滴是一家富有狼性文化的企业,因为从它出生到成长的每一步,都面临高度激烈的竞争,前有“猛虎”,后有“追兵”,历经的困难数不胜数。程维也被媒体评价为“土狼”。

滴滴首席技术官张博说,“三年來,几乎天天都在打仗”。

2013年,滴滴、快的、大黄蜂之间的“三角战争”打的格外激烈。快的和滴滴几乎在同一时期成立,快的成长迅速,是占据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打车公司,在全国开通30多个城市。

上海是滴滴和快的初期正面交战的主战场之一,程维立下目标:滴滴在上海的交易量赶不上快的,就不回北京。他心里明白,上海必须拿下,否则,快的将大本营杭州、上海联动后,滴滴将陷入被动。一段时间的你争我夺后,双方基本打成了平手。

就在双方激战之时,一个新的强劲对手—大黄蜂出现了。大黄蜂采用单点突破、专攻上海一个城市的打法让让滴滴很是头疼,滴滴恐怕要失去好不容易从快的“虎口夺食”来的上海市场了。

程维火速赶到上海想应对策略。最终滴滴靠魔术布战略(大黄蜂打哪里我就哪里强,它不打的地方我不打)成功钳制住了大黄蜂。

面对行业第一、第二的激烈围追堵截,大黄蜂有些吃不消了。在寻求融资未果后,大黄蜂决定卖身,2013年11月,大黄蜂被快的收购,彼时,滴滴市场占有率已过半数,居行业第一,而快的也近50%。

消灭了老三之后,战事继续在滴滴和快的之间展开,这一回合则是一个新的玩法—补贴大战。

双方的烧钱大战实质上是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的较量,滴滴背后站着腾讯,快的背后站着阿里。

继快的接入支付宝、滴滴接入微信支付,双方砸红包抢夺用户的大战由此发端,快的补10块,滴滴补11块,双方都坚持补贴永远要比对手多一块。

期间,马化腾给程维出了一个主意,每单补贴随机,十块到二十块不等。这样对方就完全无法跟进了。但没想到,价格战还是越打越凶,似乎陷入了“死循环”,谁都不敢先撤。

补完乘客补司机,这场烧钱大战一直持续到2015年5月份才告一段落,战事惨烈,据统计,滴滴打车补贴规模超14亿,快的打车补贴近10亿。

两家公司烧了20多亿,投资人表示很“肝儿疼”,他们非常希望双方结束战事,通过合并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出行领域正在面临着被Uber、易到等公司的蚕食,在这样的背景下,滴滴和快的最终选择了合并,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定在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当时,程维给员工的内部信中写道“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

合并之后,滴滴在打车领域一家独大。但大举进入中国的Uber希望快速打破垄断局面,甚至想要“灭”了滴滴。

Uber早已趁滴滴和快的交战正酣时,迅速出击,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占领了中国打车市场近1/3的份额,在技术和实力方面,Uber远超滴滴,当时Uber估值400 亿美金,是滴滴的10倍。而且,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拉尼克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呆在中国亲自指挥“作战”。

程维也不含糊。他快速整合市场、业务、PR、HR和财务成立“狼图腾”项目组(快车)迎战Uber,紧接着,滴滴又上线顺风车、代驾、巴士等业务,试图用多元化业务线遏制Uber扩张势头。

当然,最关键的手段还是降价、补贴,总之仍旧是烧钱。

那段时间是程维和滴滴员工弦最“紧绷”的日子。程维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开电话会议,员工每天都要跑步进公司,每天9点开早会,迟到一次罚200,三次罚500,有的员工都被罚“怕”了。

这张持续3年的战事最终以Uber因为某些原因退出中国而暂告一段落。Uber累计烧了20亿美元,滴滴烧的钱数恐怕只多不少。

大抵是因为早期战事频繁,程维曾有看战争史书的习惯,希望在战史中寻找经验教训。他曾评价,这几年的(出行)补贴大战很像一战的凡尔登战役。一战的堑壕战太残酷,二战孕育了闪电战。战争理论升级带动武器和战术升级,最后我们看到了海湾战的立体信息战,航母平台+特种部队,战争在不断衍化中寻找最低成本的胜利方式。

与Uber之战,程维将其形容为闪电战,拼的是最有效的组织资源,快速奔跑赢得市场。

此战过后,滴滴尽管也内耗颇大,但出行行业的头把交椅算是坐稳了。

考验

创业“维”艰。好不容易“解决”掉一个个对手之后,程维要开启下一个进程了。

“网约车竞争在2016年就结束了,2017年滴滴的重点是修炼内功,2018年我们会全面出击。”曾在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程维如是表示滴滴大战结束后2年的发展目标。

滴滴全面扩张、高歌猛进的时代到来了!自2017年以来,滴滴开启了与美团就打车和外卖领域的互相交锋,此外,滴滴逐步开启了在国际化、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汽车服务、金融等领域的大肆扩张。

尤其是2018年,原被程维视作举足轻重的一年,是国际化业务的突破之年。滴滴的出行业务入局到巴西、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个城市。

此外,在近年来大热的新能源领域,滴滴联合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成立洪流联盟,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目标成为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的触角也延伸到了金融服务领域,去年2月,经过架构调整,滴滴金融部门升级为金融事业部,主要提供保险、理财、支付、汽车金融等普惠金融服务。

滴滴出行CEO程维和总裁柳青在滴滴女性联盟成立一周年活动上,探讨对多元化的理解 ▲

猜你喜欢
程维大黄蜂柳青
点·线·面·体:初中数学复习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武术文化在侨校的传承研究
追踪大黄蜂
境由心生,繁花似锦
用温度战胜对手
大黄蜂来了
柳青:呈现真实的自己
大黄蜂为什么会飞?
程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