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伯
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共享经济盛行的今天,精神共享也已经被提上日程,于是便有了“知识共享”这一说法。
很多人把在“得到”上听书称为一种知识共享。这些共享的知识来源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他们在读完一本书后会写一篇文章,简单来说就是内容梗概加上自己的看法,然后把“工作成果”放在“得到”上让大家一起来听。这样做确实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知道一些原来不知道的内容,开阔自己的视野,尤其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这种共享方法读《哈姆雷特》,很多时候得到的只是别人的看法。更可怕的是,这种共享容易给人一种“在学习”的错觉。一位电台主持人曾表示,她为了提升自身的能力,每天早上开车上班途中,会在“得到”上听一本书,感觉自己知识丰富了好多。但这些知识并不是完整的,也未经过自己思考,只能算知道,而不能算真正学会,想要将这些内容加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自如运用,恐怕有一定难度。读书最大的乐趣、最重要的途径,是思考,“我思故我在”。
我们不否认这种共享知识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我们快速获取一些内容信息,但我们要想真正了解一本书、掌握某种知识,必须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完完整整地去读,这样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将内容刻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自己的认识。
推究“知识共享”风靡的原因,不难发现这与社会节奏变快、现代人急功近利的特点有关。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中,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人们已经很难静心读书了,即使去读一些东西,大部分人也仅仅是为了应付工作与考试的需要。而这种“知识共享”把所谓的精華提炼出来,正好迎合了这些人的需求。
要想改变现状其实也不难,只要人们都能意识到,唯有自己的思考所得才有价值。不再把拥有自己思考的文章与人云亦云的文章同等对待,许多人便能很快感受到自己阅读、思考的重要性。
愿你的思考所得多一些!
佳作点评
在这个共享时代,很多人沉浸在“知识共享”给大家带来的便利中,本文却对这一社会现象保持警惕,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弊,体现出作者理性的思考!(汪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