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宗尧
【摘 要】嘴唇与号嘴是小号演奏的振动之源,唇振训练与号嘴练习是每一位小号演奏家的必修课。任何一位演奏家都离不开极长时间的练习,小号演奏者若想在这门乐器上长久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在长时间的练习中加强对唇振与号嘴的练习。本文阐述了嘴唇与号嘴的振动机制及训练方法,希望能对小号演奏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嘴唇振动;号嘴练习;练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J6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8-0056-01
小号(Trumpet)是铜管乐器家族中的高音乐器,源自于西方古罗马时期,它见证了漫长的器乐艺术发展史。因为小号这门乐器需要依靠嘴唇的振动来演奏,所以嘴唇与号嘴的训练便成为了每个演奏家的必经之路,因此嘴唇和号嘴的训练在小号的学习与吹奏当中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通过多年的小号学习与演奏经验并且结合文献来谈谈小号演奏艺术中的振动机制与训练方法。
一、小号演奏的振动机制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号能够发出声音也是因为乐器在吹奏时发生了振动。小号的发声原理是将嘴唇贴在号嘴上,用气息带动嘴唇振动和管内空气振动从而发出声音。气息是小号吹奏的动力,在吹奏高音和低音时,风口的大小和气流的速度是不同的。如伯努利定律所提到的,当气息流速快时,其压强会相对减小。当吹奏者在吹奏高音时通常气压大、流速快;在吹奏低音时气压相对小、流速慢。因此,吹奏者要注意掌握和适应吹奏不同音区时所需要的气息流量和流速的关系。
在刚开始学习小号时,老师通常会让学生先练习吹号嘴,以此来感受吹奏时嘴唇振动的状态。但有些初学者刚开始吹号嘴时不太注意正确的方法,养成了不好的吹奏习惯,从而导致在吹奏时嘴唇压力过大,进而影响到唇部的正常血液循环。这样会使嘴唇上的肌肉得不到充分振动,肌肉耐力也会因此变得不足而伤害到嘴唇。这种状态不仅会导致吹奏者无法完成较长的乐句甚至作品,还会影响演奏者嘴唇的耐力和音色的质量。
初学者要在吹奏之前先练习好唇振练习和号嘴练习。号嘴本身所提供的“振动”要比在乐器上小得多,吹号嘴会比演奏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气息,一种好的气息流动会帮助嘴唇放松而且振动得更加自由。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嘴唇的控制和嘴唇肌肉的增长会有很大帮助。
二、唇振练习与号嘴练习的作用和意义
小号的吹奏离不开嘴唇与号嘴振动的支撑,要想拥有精湛的吹奏技巧,就必须科学系统地进行唇振与号嘴的练习,这是我们学习小号的必经之路。唇振练习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乐器和号嘴,只需要用嘴唇发生振动的一种练习方法。唇振练习主要是为了训练吹奏者嘴部周围的肌肉以及对肌肉的控制,目的是在吹奏时能够更好控制音色和音准。号嘴练习的目的就是训练嘴部的肌肉力量以及吹奏小号时对感觉的把控。很多人认为号嘴练习是初学者才需要的练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许多著名的小号演奏家在吹奏前都会进行必要的号嘴练习。科学的号嘴练习不仅能够固定演奏小号时的口型,还有助于提高嘴唇的肌肉力量。
三、唇振练习与号嘴练习的方法
(一)唇振练习的方法。在进行唇振练习时,嘴唇需自然放松,双唇之间不可闭合得太紧,保持微笑,上下唇贴在上下门牙上不能突出,脖子和呼吸保持最为放松的状态,下巴往下拉(保持一个U形的平面即可),让气流带动唇尖振动。在练习过程中吹奏者应先练习一些比较容易发出的音,把容易的音吹稳定后再逐渐练习其他的长音或关系音程,练习的主要内容是长音和一些相关的日常练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的空闲时间中对吹奏进行徒手练习,经常做唇振练习,有助于增强嘴唇的肌肉力量。但由于唇振练习并不是乐器本身发出的声音,所以进行专门的号嘴练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号嘴练习的方法。在进行号嘴练习时要做到身体自然放松,尽可能吹长一些,避免声音出现抖动,像歌唱一样把每一句吹得平稳自然,使气流均匀地向外输送,用气息去做推动,想象我们通过号嘴把声音送得更远,让远处的人也能听到。笔者推荐使用号嘴练习器来进行号嘴练习,它可以固定在乐器上,使吹奏者拿着乐器来进行单独的号嘴练习,并且使用号嘴练习器会让演奏者用同样的习惯进行号嘴练习或演奏乐器。在进行号嘴练习的同时,可以使用同音高的指法进行练习,这样既不会影响到号嘴练习,又能够有效避免手拿号嘴时所造成的身体僵硬以及对嘴唇的压力过大等错误习惯。在进行号嘴练习时,可先练习一些长音,但是要注意音准问题,可通过对照钢琴检验音准。长音吹稳后可进行音阶和音程的谱例训练,体会嘴唇和号嘴结合后气流与嘴唇肌肉的控制力的变化。在日常吹奏小号前进行号嘴练习,可以帮助我们热身,调整和适应嘴唇与号嘴的压力,从而更快找到演奏状态。
四、结束语
唇振练习和号嘴练习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地对待唇振练习和号嘴练习,会给我们在吹奏小号上带来很多益处,不但可以提高嘴唇肌肉的耐力,而且对嘴唇和音准的控制会更加有效,使演奏者在演奏时更加自信。
参考文献:
[1]阿尔班.阿尔班小号-短号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亓迎春.談小号的唇振与号嘴练习[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00(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