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

2019-05-24 14:24谢俊丽
中外医疗 2019年2期
关键词: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

谢俊丽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胸痛、心衰、心律失常、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8.3%)显著低于对照组(27.1%)。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急诊抢救效率,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急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1(b)-015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pathway in the rescue proces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96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5 to June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48 cases, emergency care path) and control group (48 cases, routine practice emergency care mode), compare the emergency stay time, emergency evaluation time, first aid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dexes of emergency evaluation, emergency stay, first aid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chest pain, heart failure, arrhythmia, and shock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8.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7.1%).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mergency nursing pathway in the rescue proces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mergency rescue efficiency, shorten the rescue time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It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scue; Emergency nursing path; Application effect; Nursing intervention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且发病率较高,病情较为紧急,发病至死亡时间非常短,一旦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急救护理是急诊科室开展的一种有效抢救患者生命的护理方案,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2]。为进一步探讨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效果,该文对比分析了2015年1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急诊护理以及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心电图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胸痛持续时间短于24 h,同时排除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支气管哮喘、伴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以及窦性心动过缓患者。该次入选研究对象均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现将96例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中男32例,女16例;患者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54.7±2.4)岁;患者病程1~7 h,平均(3.1±0.3)h。对照组中男28例,女20例;患者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54.4±2.7)岁;患者病程1~7 h,平均(3.1±0.3)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资料采用该次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及时抽血化验,尽快开通两三条有效静脉通道。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持续进行心电图监护,给予低流量吸氧,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

实验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患者入院后立即组织具备丰富经验的护士长、责任护士、巡查护士等共同成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领导小组,成立小组后明确各组员的职责及工作内容。同时,为尽可能减少护理差错,开展急诊护理路径前应加强对相关医护人员的培训,使小组成员能够熟练掌握护理路径流程及步骤,具体培训内容包括护理责任心、急救措施、训练模拟以及路径流程等。小组各成员应查阅最新的参考文献资料,广泛咨询临床专家的意见,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急诊护理路径方案[3]。具体措施如下:

1.2.1 院前抢救 急诊科一旦接到急救电话,应在5 min内出发至病发现场。出诊途中,医护人员应提前准备好常规的急救设备及药物,并主动和家属联系,提前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安抚患者的情绪,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初步的急救措施,保证医护人员抵达急诊现场可稳步开展各项急救工作。医护人员抵达现场后,应立即给予低流量吸氧,快速开通静脉通道,并积极采用急救药物治疗。转运过程中,取患者平卧位,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初步评估患者心肌疼痛程度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便于对患者入院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4]。

1.2.2 快速分診 待患者入院后,应为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针对患者优先安排各种检验、检查以及治疗,然后再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指导患者交治疗费用。同时,医护人员应在出诊人员的初步评估基础上采用心肌酶谱检查、心电图检查等,尽快确诊患者病情,组织分诊。医护人员应控制患者入院后总分诊时间在5 min以内。

1.2.3 抢救治疗护理 分诊后,应给予针对性的急救药物静脉输入,尽快开通相关血管,促进恢复患者心肌血流灌注,为患者转院后续手术治疗尽可能争取更多时间[5]。同时,应实时监测患者血压、心率以及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应做详细的记录,若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其次,若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胸痛等症状,应及时给予适当止痛药物治疗,尽可能缓解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

1.2.4 心理护理 很多患者家属在急救期间出现焦虑、紧张、绝望、恐惧等负面情绪,患者入院后,护士应先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工作,注意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多和患者交流、沟通,尽可能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5 严格执行急诊护理路径 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过程中,护士长应严格监督各组员的护理操作落实情况,保证能够高效保质完成每一步抢救工作。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同时应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等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数据差异;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数数据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两组患者急诊时间相关指标及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出现胸痛、心衰、心律失常、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8.3%)显著低于对照组(27.1%),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持续缺氧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症状,常常容易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有严重威胁[6]。大多数学者研究表明[7],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是及时、有效、准确的治疗及护理,常规急诊护理模式缺乏条理性、规范性,实际护理工作中常常出错,且工作效率不高,护理主动性不强[8]。急性护理路径是现代护理学理念提出的一套科学护理模式,主要是为了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以及护理质量,尽可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胸痛、心衰、心律失常、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8.3%)显著低于对照组(27.1%)。这和陈群等[9]研究报道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常规急诊护理患者(P<0.05),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17%)基本相符。急诊护理路径相对于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而言,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实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可有效整合、梳理临床各项护理工作,确保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各护理环节,整个护理工作能够一目了然,便于快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差错,及时改进、完善[10]。开展急诊护理路径不仅可确保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也可有效节约医疗资源。而且,急诊护理路径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主动积极性,可避免传统护理模式中医护人员被动执行医嘱的特点,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11]。开展急诊护理路径是以时间为横轴,护理措施为纵轴的个体化护理计划表,从患者入院一直到出院整个治疗护理期间全部能够覆盖,整个护理计划完整、全面,救治患者过程中各部分也可以无缝衔接,可避免患者等待医嘱、排队缴费等过程的时间浪费,这样可尽可能为临床检查、抢救环节争取更多的时间[12]。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急诊抢救效率,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晓芬,袁承军,何玲.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J].河北医药,2016,38(8):1272-1274.

[2] 党丽.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研究,2017,28(1):289-290.

[3] 蔡国容.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5,21(19):3012-3014.

[4] 刘晓芳, 张冬梅.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4):670-673.

[5] 徐红娟.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32(8):59-59.

[6] 肖慧玲.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8):1145-1146.

[7] 高鸾,邢爱民,曹文超,等.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4):260-261.

[8] 魏亚莉.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5):92-94.

[9] 陈群,王敏芳.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0):229-231.

[10] 车荣华.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9):179-180.

[11] 张俊.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 [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8(12):123,126.

[12] 刘迪.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及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7-9.

(收稿日期:2018-10-16)

猜你喜欢
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俄召驻外代表开会“抢救”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