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9-05-24 14:24庞怡
中外医疗 2019年2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干预满意度

庞怡

[摘要]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所具备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灌肠干预、生活及饮食指导等干预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16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7例,实验组患者达到满意23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2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92,P=0.001,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10例,有效15例,无效 5例,实验组患者完全缓解12例,有效16例,无效3例,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79,P=0.004,P<0.05)。 结论 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护理干预;溃疡性结肠炎;满意度;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1(b)-014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61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from May 2015 to August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erform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enema intervention in addition to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s such as life and dietary guidance.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satisfied with 16 cases of nursing, 7 cases were basically satisfied, 7 cases were not satisfied, 23 cases were satisfi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6 cases were satisfied, 2 cases were not satisfied,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Z=3.392, P=0.001,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completely relieved in 10 cases, 15 cases were effective, 5 cases were ineffectiv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2 cases were completely relieved, 16 cases were effective, and 3 cases were ineffecti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Z=2.879, P=0.004,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and has 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Ulcerative colitis; Satisfaction; Efficacy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至今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主要侵及直肠和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是一组以排便习惯和 大便性状异常,伴腹疼、腹胀等不适,持续或间歇存在[1]。患者复发率高,病情多迁延为慢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UC在我国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3]。目前临床上还无较为有效的手段来治疗该病,所以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4]。该次调查方便收集2015年5月—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進行分析,对治疗中护理干预所具备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以下是详细研究步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接收的需接受药物保留灌肠的溃疡性结肠炎知情同意病例共6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UC的诊断[5],排除重度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胃肠道手术史、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严重神经及精神疾病及不能配合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划分成两组,即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实验组31例,包括男 19例、女 12例,平均病程(3±2)年,平均年龄 (35.5±10.5)岁;对照组30例,包括男 16例,女 14例,平均病程(2.7±1.7) 年,平均年龄 (34.8±10.4)岁。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在性别、病程及年龄上,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如入院介绍、基础护理、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按如下措施干预:

①心理干预: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特别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性格敏感、较为年长、内向的患者,需要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顾虑,耐心倾听患者主诉,鼓励患者将不良情绪以合理的方式宣泄出来,并可介绍成功病例与患者交流, 提高对治疗的信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拥有各种兴趣爱好,保持开朗的情绪。

②灌肠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即药物保留灌肠,该法简单有效,治疗时无损伤,痛苦较小,经济简便,且不良反应较少[6]。将配制好的药液使用纱布进行过滤,以避免药物残渣对肠道黏膜的刺激、损伤,灌肠宜在睡前1 h进行,并且为避免刺激肠道,增加肠蠕动,灌肠液温度应为39~41℃。灌肠前向患者讲解灌肠的目的、过程、方法、注意事项等,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嘱患者排尽大小便,拉好床帘,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取左侧卧位,垫高臀部10 cm,采用吸痰管代替肛管并充分润滑,减轻患者对异物的不适感,插管时动作轻柔,可嘱患者做深呼吸。做到“三慢”,即插管慢、注药慢、拔管慢。操作过程中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腹部疼痛、心慌气短等症状,应立刻暂停操作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处理。注入药液后,为避免溢出,应抬高臀部,根据病变部位指导卧位,保持药液至少1 h以上,让药液充分吸收,提高疗效。

③生活指导: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通风,避免对流风,防止着凉。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劳累。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指导患者观察排便的次数、性状及量,做好便后的清洁工作。同时每日更换干净的内裤,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④饮食指导:日常饮食需注意食品卫生,食用瓜果时需减少农药残留的影响,应去皮食用;进食宜清淡、新鲜、富有营养、高热量、易消化、少渣、少油为主,烹调方式宜蒸、煮、焖、炖、水滑等方法,避免炸、煎、熏。进食应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同时慎食牛奶、乳制品、海产品等易引起肠道炎症反应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疗效

①护理满意度的评定由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以100分为满分,分为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0~59分)3个等级,由疗程结束后患者依据护理情况进行评价。

②患者疗效判定参照《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7]。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发现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对于不满足χ2检验条件的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直接计算P值。对于等级的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该次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程度的心理特点实施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在保留灌肠中采取细节护理,促进药物的充分吸收,减少患者对灌肠的顾虑及不适。在生活指导上提供患者适宜的休息环境,保持肛周清洁,避免感染。此外,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与饮食有密切关系,食物中某些成分能够影响肠内炎性介质及炎性转录因子的表达,或者造成肠道菌群紊乱,破坏肠道内稳态,引起肠道炎症反应[8]。治疗期间摄入充足营养物质对改善机体状态极为重要,而在细节护理中,通过饮食指导不仅能确保患者获取营养物质,且能避免不当饮食影响临床疗效[9]。

该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如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16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7例,实验组患者达到满意23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2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92,P=0.001,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10例,有效15例,无效 5例,实验组患者完全缓解12例,有效16例,无效3例,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79,P=0.004,P<0.05)。游春霞等[10] 的研究发现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中将8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4),分别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联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42%,研究组为93.18%,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相符。另外该次研究结果与卓艳芳[11]的研究成果相似,该学者选取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护理干预, 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治愈 10 例、有效 5 例、无效 0 例,总有效率为 100.0%(15/15 );对照组治愈 4 例、有效 6例、无效 5 例,总有效率为 66.7%(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凌芳,路德荣,王娜娜,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人格心理和应对方式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6, 45(29):4121-4123.

[2] 葛畅,邝靖.中药灌肠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93-95.

[3] 李文彬,李景南.肠道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17,37(5):353-355.

[4] 齐雪阳.护理干预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西藏医药,2018,39(2):70-72.

[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 (2012年,广州)[J].中华消化雜志, 2012, 32 (12):796-813.

[6] 刘淦琼,叶丽婵. 溃疡性结肠炎45例灌肠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69-70.

[7]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007年,济南) [J].中华消化杂志, 2007,27(8):545-550.

[8] 孙璐益.饮食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7,23(3): 50-52.

[9] 李晓阳,娄华.溃结方保留灌肠联合细节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药品评价,2018,15(1):51-53.

[10] 游春霞,鲍明华.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286-287.

[11] 卓艳芳.系统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影响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1):1717-1718.

(收稿日期:2018-10-12)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干预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肠炎清对IC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TLR4mRNA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