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微课教学现状的“冷”思考

2019-05-24 07:36孙健
求知导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实用性思考微课

摘 要:文章从微课出现的时代必然性入手,通过分析微课目前热的程度、热的原因,指出目前微课在中学教学中存在的学科属性和实用性、质量堪忧等问题。为此,作者认为不能为微课而微课,要关注知识更关注情感,关注学科和知识原点以及微课制作的人性化等问题。

关键词:微课;实用性;“冷”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6-0136-02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平台也愈发成熟。教育行业与互联网的交集也不断扩大。2011年“可汗学院”传入中国,微课迅速成为当前教育的焦点。基础教育开始大量投入研究微课并用之于课堂内外。中学教育近年也在积极探索、实践,从各级各类“微课”课题申报量、“微课”论文的发表以及各地中学微课网站的建设可见,微课正成为最热门的教育话题。虽然微课已然成为时下热门话题,但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现实仍旧不能提供一个完全契合的平台。未来教育和未来课堂可能会一步步挤占传统教育的空间,但可能不会像现在部分专家预测的那样,微课将彻底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对现行的教育是一个完全的颠覆。

一、微课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微课”是英文Micro-lecture翻译而来的。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

2007年非营利性机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成立,可汗的微型视频课程以短小精悍著称,时长都在10分钟左右。2012年,网易公开课正式推出了可汗学院课程,至今还在不断更新。以上是国外在微课领域的实践,一些微课方面的研究理论也渐渐形成。

Minicourse、Minilecture、Minilesson都和微课相关,但是研究的方向上各有不同。Minicourse主要侧重于打造微课程;Minilecture主要以演讲的形式开展;Minilesson一词出现得很早,最初是设计短小的課堂教学,为学科服务。

微课在国外的实践的探索早于理论,微课实践在国外蓬勃发展,涉及的领域众多,影响力大。国外研究制作微课的组织、个人众多。各有各的方式方法和特色,但如何对微课进行评价和管理,在国外的研究中没有重点体现出来。

二、微课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微课在国内的起步比国外晚很多。在我国,首先提出微课的是佛山教育界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他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他认为,微课程最初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的简称,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而微课程是“微型网络课程”的简称,除了相关的资源外,还包括相应的教学活动,是某门学科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三、微课在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中小学处于请专家培训制作微课的阶段,部分研究在前列的知名高中,开始着手制作与应用微课,并不断摸索适合微课的模式和内容。由于缺乏对微课理念的分析研究,对“微课”生搬硬套。许多年轻的教师积极投入“微课”的“革命”,以期自己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占据先机。这种做法缺乏对知识和应用背景研究,往往会带来吃力不讨好的结果。

首先,目前微课缺乏足够的实用性。国内大多数微课资源库建设的方式主要以省、市教育机构牵头为主,由于教育主管部门本身没有各学科教师,基本采用“大赛方式”组织。这类比赛常有固定的要求和统一的格式,侧重在精彩、有创意,拍摄质量好坏不一。微课常常是一个知识点只做一个课件,内容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其次,微课质量参差不齐,绝大多数质量不达标。目前,很多微课制作培训以计算机专业教师为主,很多微课制作的时候没有思考使用的对象是学生还是教师,不符合中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规律。微课制作中关注的更多是微课制作的展示效果,如动画的展示效果、课件的丰富性和生动性等。微课比赛更多的是考查炫、酷等技术层面的东西,很少关注知识讲解得是否到位、科学,是否更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

最后,对于微课的教学应用缺乏有效的模式。很多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对于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利用微课感到困惑。虽然制作了微课,但教师们往往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校的立场来说,也并不鼓励在课堂上频繁地播放视频,使得微课难有用武之地。

四、对于微课的“冷”思考

首先,要正确对待微课,摆正其在教学实践中所处的位置,进而理解微课的本质。它是一种教育手段,无论用何种手段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因此一定要选取合适知识点,尽量是重难点内容。同时,在应用上要多关注学科间的协调,不要同时挤在一周或一段时间内,要多站在中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统筹协调微课使用问题。

其次,学科教师制作的微课应该聚焦学科本身特性,对学科知识有深入透彻的理解,清楚哪些知识适合制作微课,哪些不适合。其实并不是所有学科、所有知识都适合制作微课,理科原理类、试题讲解类的比较适合,而文科情感类的教学、阅读等则不适宜。各学科教师针对自己学科特点,可对提升教学效果和时效的部分加以制作和使用,从而让有限的时间得以最大化地利用。

最后,要在微课中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微课技术发展到今天,目前比较受学生欢迎和接受的方式是采用微课网站平台,学生在课外观看微课,系统自动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尤其是暂停比较多的点,教师在课上针对这些点进行讲解,做到有针对性。课上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更好地讨论、更好地交流,让课堂更高效。微课的制作要注意激发学生学科兴趣,制作上力求简洁,注意要有留白。

五、结语

诚然,任何新事物在诞生之初都会受到种种争议,微课也不例外。广大师生、家长的关注是正常的现象,但在微课具体使用中一定要考虑实效性、个体针对性。教育改革的关键是理念的变化,制度的创新、上层的设计。要避免微课课题一申报就立项,一立项就研究成功,一次成功就大面积推广,一推广就失败的困局。我们期待更适合学生学情的微课蓬勃发展,真正为教育服务,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俞金香.利用网络“微课”开放平台 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7):48-50.

[2]李伟军,彭志华.基于“微课”的创新型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3):80-81.

作者简介:孙健(1990—),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猜你喜欢
实用性思考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凤凰精选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抢眼披风
不一样的水桶包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