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润智
摘 要:心理健康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对学生群体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已经刻不容缓。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不仅彰显着我国悠久的文明史,还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内涵,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传统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4-0044-01
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体系,是我国数千年所传承的文化经典,更是古代社会的文化精髓与智慧结晶,其中蕴含了仁、义、礼、智、信等众多优秀文化,值得当代学生传承与弘扬,同时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具有显著的借鉴价值[1]。一是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心理参照。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是简单的测算能够判断的,而需要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志,而传统文化中更强调内在的品质修养,它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源泉。二是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受到周围不健康因素的影响,而传统文化历经千年传承,蕴含了丰富的精华,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营养。
二、传统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1.净化心灵,学会反省
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部分学生在社会中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遇事相互埋怨,相互指责,致使学生之间产生矛盾,甚至激化矛盾,影响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而传统文化中提到:“各相責,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就是教育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要时常以自我反省为主,不断以提升自我为根本。融入传统文化,能缓解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营造出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
2.开阔胸襟,学会包容
胸襟代表着一个人的人生度量,拥有宽广胸襟的人必定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并能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巨大潜力[2]。当前的学生群体中由于从小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缺乏包容意识,事事追求绝对的公平,同样也在追求绝对公平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质疑与阻碍,从而成为使其心理受创,造成心理问题的内因。因此,学会包含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之一,正如《论语》中所言:“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教育学生要学会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林则徐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是对包容的最好体现。包容是一种智慧,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学会理解与包容也是对自己的包容,从而形成“见人过如见己过”的崇高境界,为自身的健康心理提供坚强的保障。
3.升华灵魂,学会立德
人类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独特的灵魂,它也是人最本质的内在价值展现。学生阶段正是进行灵魂升华的重要时期,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为学生的心理构筑起坚强的防线。《大学》有云:“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其中就强调了德的重要性,无形的德为首,有形的财为末,这样的价值取向正是当前社会所极度欠缺的。在传统的儒家与道家文化中,都将德列为最重要的要素,这为学生的品德养成指明了方向。学习传统文化,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德行,能够让学生的心理更为成熟,对于外界影响具有较强的判断力与抵抗力,使学生不再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作用,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品质产生积极影响。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心理教育,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有效促进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为社会整体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华,童丽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7).
[2]王丽坤.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