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与文化复兴
——2019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9-05-24 17:14荣树云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类学艺术文化

荣树云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自200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以来,聚集了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艺术史、人类学等学科众多学者的加入,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如今艺术人类学学会成为中国的一级大学会,由于参会学者学科结构的多样性,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强的艺术人类学学术共同体。由此,方李莉会长在大会开幕式中申明举办艺术人类学会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的平台。倡议大家要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找寻共同的研究范式、研究目标、研究对象,以“艺术”为介质推动社会发展与学科建设,建立中国以及世界的艺术人类学大厦,进而建构一种“迈向人民的艺术人类学”,并建构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学派。因为艺术人类学领域应有中国学者的声音,也义不容辞的要有中国学界的贡献。不少参会学者提出并论证了建构艺术人类学中国学派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问题,因此,无论基于世界还是中国,对艺术人类学中国学派的呼吁既是时代机遇又是本土诉求。如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董波教授在《艺术人类学中国学派的创生何以可能》一文中,提出学派形成的基本条件有:师承关系、学术宗旨和代表人物的思想,而艺术人类学学会的师承关系是艺术人类学中国学派形成的起点。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为艺术,其研究视域下的艺术是基于文化体系中的艺术。本次大会主题产生的来因与社会背景,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整个世界出现的一场文化复兴运动。在此,文化的传统秩序与发展成为学界讨论的话题。乡土社会日渐消沉的背景下,依附于此的民间艺术成为学者观察研究的对象,也成为“传统文化复兴”可以观看的表征符号,艺术家开始关注民族语言,还有很多国外的人类学者关注到这种文化本土的复兴,以“艺术人类学与文化复兴”的主题而开展的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是多么符合社会现实需求,围绕该主题而展开的几个议题,以下分别展开评述。

(一)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对中国的艺术展开人类学的研究,必须要考虑到它既是民族的文化,也是历史的多元的文化。人类学虽为西学,但是,要研究中国的艺术,必须要建设我们自己的研究路径,如方李莉所言,每个地方的研究路径是研究对象给我们的启示。一个范式它一定会遮蔽某些东西,然后凸显一定东西,不同的研究范式书写需要有不同的“田野”,只有界定清楚研究对象、文化特质、文化类型是什么,才能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式。

基于此,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在题为《“活历史”:工匠知识的建构与变迁》的发言中,谈到要认识一个文明体,就必须先认识其文化基因,因为文化基因不仅对其历史的存在有价值,还对文明体的当下与未来有极高的价值。方教授首先提出发展中国的艺术人类学,就必须有来自田野的研究方法,此次研讨会,她谈的是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何为。方教授以自己二十几年来对景德镇的田野研究为例,解释“物”的流动是一种文明的流动,是一种文明再生产的重要方式。她认为“迈向人民的艺术人类学”一定要将人类学和历史学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利用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形成一个新的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的特点,其一,我们可以将历史看作是一个活的“生命体”,这个活的“生命体”不仅仅活在过去,也活在今天甚至未来。因此,我们不仅仅是在描述一段历史,还是为了今天的问题去回望过去,去寻找其与当下有关联的某种生命力,如萨林斯对爱斯基摩人做的研究发现,现代性不仅不会抛弃传统,还会利用其科学技术去挖掘传统。其二,人类学也要关注一手资料,在关注文献资料与口述资料的同时,还关注到所能接触到的物质事实,具体来说就是一些可以触摸和可以攥在手里的东西。因为正是人类学式的提问才能让人们看到事物痕迹本身,从而形成藉以构建历史考察的那种自明性。方李莉教授以工匠知识的建构与变迁为例,得出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活历史,不仅给本学科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有深度与宽度的研究方法。

日本学者荻野昌弘以彝族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1996-2015)为研究内容,通过以1996——2015年这二十年间前后参与的祭龙节亲身感受为研究资料,得出祭龙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而在维持村落社会秩序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发现目前正在逐渐瓦解的农村整体社会秩序,一旦村民开始遗弃整体性原则,其社会秩序的瓦解进程将无法阻止。还有上海音乐学院洛秦教授进行了题为《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言,探讨了“舶来”学科的理论在中国土壤的适用性问题,针对音乐人类学“中国经验”十年来的反思性讨论,探讨了以下内容: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音乐人类学的中国问题、论域和方法,以及“中国经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模式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求。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从人类学与设计学的跨学科角度,探讨了一种“乡土”遭遇“设计”之时的艺术人类学新综合研究理念,他认为基于一种文化转型的背景,可以提出一个乡土社会观念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新概念——乡土设计。这个概念能够解决“传统”与“现代”、“乡土”与“泥土”的对立性问题,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实现创造性转化。这个乡土设计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未来指向性,为艺术人类学在乡村建设实践课题中,提供新的理论工具。

学科发展离不开自身体系的构建,如何通过体系构建更好地发展学科,这是目前中国艺术人类学界在持续探究地话题,也是中国艺术人类学同仁们不能回避的话题。以下学者针对艺术民族志进行了论述,如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的《艺术实践与艺术民族志》,提出在后反思时代,我们应该将艺术看作是文化的感知、理解和表达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要关注艺术创作的语境,指出中国的艺术学界,存在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应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之间的亲密性。建议人类学家通过体验参与式观察,来贴近艺术家本身。此外,王教授还关注了当代国内外艺术实践中的人类学转向,指出作为民族志学者的艺术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范式。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新风教授进行了题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学的思考》的发言,他认为相对于康德所代表的那种大写的艺术来说,民族艺术学应当关注小写的艺术,即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由此出发,我们更应当关注那些更接近民族艺术本质的艺术形态。同时,我们也需要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学。东南大学孟凡行副教授的《三层次与六面向:一种总体的艺术人类学》指出:“艺术人类学对艺术研究有全面核心的意义”,从学科体系看,他认为艺术人类学应该包含三个层次:一、艺术层、艺术民族志,涉及个案描述;二、民族艺术学,涉及比较研究;三、艺术人类学,涉及理论提升。同时他指出在研究对象和理论分析上,还有六个面向,即前瞻后顾、左顾右盼、上下关照,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既有实证精神,又有思辨空间。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标新立异的提出“立足当下、指向未来”的艺术民族志研究方法,他对比了艺术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对象侧重点的欲求,谈到学科间的互文性渗融和学术碰撞,论述了从表演民族志个案迈向跨文化、超时空比较的多点民族志或超民族志研究的问题。作为艺术家的石庆秘教授从艺术实践的角度思考,探讨了“艺术民族志书写的图像修辞与非逻辑形式反思”,指出艺术民族志的书写不仅仅只是对艺术活动、行为和艺术作品的记录与呈现,也不仅仅是科学田野之后的阐释与对话,还应该重视通过图像生产体验来理解图像修辞的形式逻辑和非逻辑形式的关系,实现对艺术的非逻辑、不确定性和即时性的特征表述,以解读艺术的无限可能性,重拾图像艺术体验的“反身性”话语体系,建立了艺术民族志书写的新视角。在会议的总结发言中,方李莉教授说,当下我们已进入生态文明时代,那么中国学者能不能思考,利用东方的哲学优势,在我们的时代,加入一些原创性研究,写出中国式的民族志。

(三)艺术人类学与造型艺术研究

该议题研究涉及到的造型艺术主要是民族手工艺的年画、风筝、陶瓷、建筑等艺术主体,各位学者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一些由造型艺术衍生出的相关问题,比如说文化的生成、文化的变迁、文化的功能以及相应的艺术文本的符号化启示。如牛乐教授的《从“八坊十三巷”到“茶马古市”——文旅融合后临夏州民族手工艺的转型与变迁》一文,阐述了文旅融合视野下民族手工艺行业的社会整合,涉及品牌化、价值化、人力成本的价值转化、社会支撑力及行业重构的问题。天津大学的王明月博士后的《民族传统工艺研究的视域拓展:语境、文化与手工艺人》,提出了多元语境共生的均衡研究理念,倡导传统手工艺跨领域的流动,在发展中发现民众的主体性回顾和回归民众实践。中南民族大学吴昶博士的《“越界”的手工艺——关于艺术与手工艺交集现象的艺术人类学思考》,阐述了当前文化语境中民间与非民间,艺术家与民间艺人的话语冲突以及伦理边界的相关问题。西华师范大学李东风教授的《文化生态背景下的凉山彝族建筑空间》,从文化生态学视角论述了建筑对于民族文化的载体意义,突出了文化传承的精神内涵以及关于物态与文化空间保护的整体性原则。云南大学向丽教授的《技艺·审美资本·时尚——以云南剑川传统工艺创意为例》,论述了审美、技艺等一些列隐性的文化心理传承在传统工艺创新创意中的价值以及其转化为审美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内在机制。中国艺术研究院安丽哲副教授等写的《话语与制度:国家视野下潍坊风筝的传承》,以潍坊风筝作为一个文本解释对象,论述了风筝作为国家话语的物化映射,阐释了功能、材料的话语转换与国家话语变迁的文本辐射关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荣树云的《艺术人类学视野下杨家埠灶王爷年画的本真性探究》,论述了当代环境中,民俗事项的重构问题,尤其是关于本真性的探索,他认为本真性并非抽象本体而是一种社会所在。生产与使用才是其本真性的真正体现。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关祎《艺术人类学视野下中的岩画艺术》非常系统详细的论述了人类学诸学派在岩画研究中的主要理论、关注点和研究范式的演变。吴平贞老师关于早期销美外销瓷的“鹰”纹图案探微,是典型的关于物的社会生意史的研究,通过很详实的资料和分析,提出物的交流其实是人的交流。

(四)艺术人类学与艺术表演的本体研究

在中国,表演类民间艺术广泛存在,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更具有地方文化特质,是地方性知识的表征符号,具有民族共同体认同作用,有关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不管是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还是艺术学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从艺术人类学的学术发展史来看,对地方民族艺术的研究,是艺术人类学家进行田野考察的首选。即使现代性社会的到来,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对民间民族艺术的研究视角、研究范式也是不断推陈出新的。本次会议有关民俗表演类艺术议题的研究,就显示出了艺术人类学视域下不同学科学者们的多元化研究视角。

如云南学院申波教授的《在鼓乐声中完成的身份建构》一文,以云南中老边界瑶族聚居地“度戒”仪式为例,对“度戒”乐舞这一神圣空间中的鼓语音声,在场局内人如何完成身份构建、达成人化与化人、以及如何实现心理感召所产生的意义,进行了艺术人类学立场的解读。吉首大学黄雅雯的《学院与草根思维下的傣族戏曲史再思考》,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理论视角,探讨两位当地的傣族剧史专家,因各自的人生轨迹与学科知识、背景的差异,产生出不同的史观,使得当今的傣剧研究具有多重的论述视角。广西民族大学程文凤、廖明君教授的《彩调艺术空间体验与表达研究》一文,从戴维·哈维空间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彩调艺术历史发展经验,对彩调艺术进行空间解释,通过艺术家的空间体验和彩调艺术不同的空间表征来阐述彩调这一艺术实践活动与时空生存语境的联系,也为艺术体验与表达提供新的理论研究视角。胡媛《社会语境下的民间集体仪式跳岭头》, 跳岭头在不同地域和历史环境中孕育出自己独特的地方性艺术特色,同时作为一种既有宗教信仰又具备民间世俗性的仪式,体现出了当前公共域集体仪式集信仰与娱乐相结合的社会属性。

有关民俗表演类艺术议题的研究,无论是从民族归属、艺术类型,还是研究内容、研究背景都体现了艺术人类学研究视域下,对不同门类艺术的学者走向田野进行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范式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场。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与个案研究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的个案研究,此次会议提交的论文非常多,不仅因为保护非遗是政府政策导向,也是学者基于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学术关怀,云南艺术学院的陈瑞琪老师,以德昂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浇花节为例,谈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建构问题。西南民族大学的杨于卓副教授在对“四川藏戏的困境与出路”的研究中,对四川杖戏的当下传统困境做了细致分析,提出了看杖戏积福德,身体在场的理念。云南艺术学院的周倩旎以彝族撒尼人的“祭龙”仪式为考察对象,阐释了祭龙仪式是如何从民间祭祀仪式,经“国家在场”转变为带有宗教色彩的民族节庆活动,并形成独特的彝族撒尼祭龙文化,揭示了仪式背后的文化力量。杭州师范大学陈漪副教授通过《早期杭剧沪上演出史考察:以〈申报〉与〈大世界报〉为据》一文,探讨20世纪20—40年代杭剧在上海演出的历史考察,厘清了杭剧的发展脉络明确杭剧的艺术价值为杭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历史依据。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的陈晓宇副教授《乡村社会非遗调查——鹧鸪戏》论文,通过淄博临淄地区上河村的鹧鸪戏田野考察,表示对传承现状堪忧,并提出“强制性传承”的概念。云南艺术学院嫣可然、付梅老师以怒江福贡老姆登教堂为例,对基督教宗教仪式进行深入探讨,揭示宗教仪式音乐与宗教生活关系。熊晓辉的《打油鼓:作为祭神表征的仪式及其场域的扩散》一文,以“打油鼓”为案例,阐释了人们如何利用祭祀程序、舞蹈形式、唱词关系、音乐形式等方面的文化特质,积极建构代表“自我”的艺术符号,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呈现出“祈神祭司”和“娱乐庆贺”两种不同场域的叙事环节。

(六)艺术人类学与乡村振兴研究

如方李莉会长所言,近年来艺术家、艺术人类学家、学者将眼光纷纷转向艺术乡建,以人为本、从实求知、关注当下、注重现实,已成为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乡村建设的良好传统。艺术如何介入乡村建设以及“非遗”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是当前中国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和政府倡导的方向。此次大会邀请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副秘书长张喆为发言嘉宾,在大会上,他鼓励社会各界学者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发现美丽乡村,找到适合中国乡村发展的道路。

有关艺术人类学与乡村振兴研究的话题,是自2015年才有的,但基于艺术人类学学会倡导“关注当下”的大会精神,此次大会的与会代表就乡村建设主题的文章却不少,在会上各位学者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如四川美术学院张颖带来的《日本艺术乡建诸模式》,以模型分类的方式,介绍了日本艺术乡建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价值向度,并且对比中日两国乡村结构的异同,明确提出:“不能简单照搬他方模式,不可迷信他方神话”的研究结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彭莉在《复制型民族文化传承模式的再认识——基于以云南民族村为例的分析》中谈到了复制型民族村寨中的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指出旅游开发如何与文化原生地进行互动,如何尊重“村民”的话语权,以及如何激发文化持有者的活力仍是复制型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有待解决的难题。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贺瀚的《“低成本”的艺术乡建之路——以台湾“剪纸合作社——萧垄计划”为例》一文,细致分析了以乡民为主体、集合地方知识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出了艺术乡建在人力资源利用、知识储备、传播渠道方面如何降低成本的可行性方案。

纵观以上学者关于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研究可看出,这些学者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话题多样,在互动交流中,他们从治学理念、研究方法、资料搜集、行为逻辑、术语规范以及如何避免老生常谈等方面给了年轻会员们不少有益的意见,并达成乡村建设务必尊重地方传统,尊重民众主体的共识。正如方李莉教授所言,艺术界的乡村建设,并不是要艺术家用当代艺术取代乡村原有的符号体系或者原有的审美价值,而是通过当代艺术形式激活当地的传统。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作为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场域,而每一位会议发言人的报告都是在这个场域中的思想理论和情感的碰撞,也是对各自成果的再次演绎。正是各位与会学者在大会中的积极参与、积极发言,才使艺术人类学中国学派的建构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人类学艺术文化
《审美人类学》评介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