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露
(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二人台的文学作品研究素来薄弱,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二人台作品整理的匮乏上,尤其体现在对现代二人台作品的整理匮乏上。内蒙古是二人台研究、创作的最大省区,然而对于二人台文学作品的整理仍有欠缺。尽管2005年内蒙古出版了邢野先生主编的《中国二人台艺术通典》,其中对传统和现代二人台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但挂一漏万,难窥全貌。要想了解内蒙古二人台历史的发展情况,更好地继承发展二人台艺术,首要任务就是清点二人台的文学作品。
二人台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指二人台的剧本及唱本,这其中又有传统二人台作品和现代二人台作品的分野。分野依据主要是创作者身份。建国前留存下来的二人台作品,多为江湖艺人草创,经实践打磨,口传心授,不著文字,原作者往往也就无从考证,是为传统二人台作品;建国后的二人台作品,大多有专职作家创作,有明确署名,展现的也都是新思想新生活,是为现代二人台作品。我们按照传统与现代的分野进行概述。
传统二人台作品在建国前未见有完整的文字版本出现,主要依靠建国后二人台学者的调查整理而形诸文字记录得以出版流传。最初大多为单行本。例如1955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走西口》剧本集,1956年的《打秋千》,1957年的《惊五更》《顶灯》等。值得注意的是,最初发表的上述传统二人台作品,是经过适度整理改编,而非原汁原味的传统二人台作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内蒙古在1962年内部发行过一套更接近传统二人台本来面目的作品集——《二人台传统剧目汇编》,这一套丛书所记录的二人台版本大多源于1954年之前的调查整理。据说这一套二人台作品“没有进行任何修改、删节和分析批判工作”。①通过两相对读也会印证这个说法。例如“剧目汇编”中《打秋千》中“前头跌开一绽,后头跌开两半”这样带有性意味的唱词在最初的改编版中都被替换,其他如《走西口》的改编之处,就更为明显,几乎是从“喜剧”改为“悲剧”。之后陆续有一些剧本选集或作品选收录这些整理改编过的传统二人台作品。例如《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内蒙古卷》(1959),《二人台传统剧目选》(1979),《二人台传统剧目选编》(1980),《中国民间小戏选》(1982)等。这些二人台作品,全部经过官方审定,发行量大,搬演量大,传播区域广,是建国后传统二人台舞台演出的主要剧本来源。
但对于研究而言,让人更感兴趣的是二人台剧本的本来面目。1962年出版的这一套《二人台传统剧目汇编》就显得弥足珍贵。《二人台传统剧目汇编》共7册,25万字,计有剧目和唱词、顺口溜作品共255个。其中114个作品都是1954年之前记录下来的。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抢救和保护二人台遗产,为二人台改革、发展、研究提供原始资料。这一套7册的汇编在今天虽然已经非常难寻,但在1982年,由邢野依据此汇编为底本,精选出约200部作品,又整理为一部名为《二人台传统剧目集成》的大开本作品集,保留了汇编的精华,弥补了汇编难寻的遗憾。
为什么会出现改编?这与建国后国家及地方的戏剧改造运动直接相关。所谓改戏、改人、改制,就是那个时期从国家层面发起的戏曲改造运动。早在绥远时期,地方上就成立了一个叫做“民间艺人学习会”的组织,开展地方戏曲的改造运动,学习会共办11期,其中7期与二人台相关。1953年,绥远又成立戏曲审定委员会,针对参与民间艺人学习会的二人台老艺人,整理传统二人台作品。例如1953年前后由绥远省戏曲审定委员会陆续编辑出版的《春节文艺演唱材料》,就已经开始刊登传统二人台的修改本。60年代,内蒙古地区又成立了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调查研究委员会,继续从事传统二人台的搜集、整理和改编工作。这三个组织机构的工作人员构成基本可以说是相同人员,一脉相承。幸运的是,同样是这一批学者,虽然对传统二人台进行了改编,但也同样记录了原汁原味的传统二人台。
更准确地说,参与传统二人台记录整理改编工作的机构组织主要是绥远省戏曲审定委员会和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调查委员会。绥远省戏曲审定委员会,1953年7月成立,1954年底撤销。主任席子杰,委员有苗文琦、曾士先、杨沛青、霍世昌等。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调查委员会于1961年成立,主任布赫,副主任包德力、韩燕如,工作人员有席子杰、贾勋、齐凝凝、都君一、杨沛青等。而调查整理的对象,就是当时仍健在的二人台老艺人,如计子玉、樊六、杨润成、巴图淖、卢章、关全喜、贺炳、高四、刘银威、刘全等。记录整理的工作方式往往是集体讨论,个人执笔,再经集体审订。因此,当我们去翻看这一时期的传统二人台作品,署名方式较为特殊,从口述、执笔到审订往往人数众多,有时,也会署名某集体,例如内蒙古文化局或内蒙古群众艺术学校(其前身即前述绥远省民间艺人学习会)等。这是由这种集体调查整理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但这种工作和署名方式也容易出现问题。曾参与整理改编工作的吴新民,曾撰文指正这一问题。②
现代二人台作品也是从建国后开始发表出版的。最初的现代二人台作品具有过渡性质,这首先表现在一批离开上述传统二人台作品改编本更远,在语言、情节、人物,主要是思想立意诸方面都有了较大改观,但依旧以传统二人台为原型的新作品。例如由苗文琦改编的二人台小戏《探病》(1956),实际是融合传统二人台《二姑娘得病》《二姑娘要女婿》《要女婿》等多部作品改编而成的。再如苗文琦改编的二人台小戏《空欢喜》(1957)是根据高四口述原本《种洋烟》改编而成的。其他如注重情节凝练的《背父私奔》(黎丹、席子杰、霍世昌,1957,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注重新思想展现的《黄河翻了身》(老曾、于末,《内蒙古文艺》1956年1月号)都是这一时期发表出版的现代二人台作品。真正集中展现戏曲改造成果的现代二人台作品是1960年出版的《二人台剧本选集》。全书汇集了当时特别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二人台作品共计15部,其时代性集中体现在对“三面红旗”即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歌颂赞美上。只要翻开这15部作品的名称,就可基本窥得其主题思想。例如《双炼铁》《人民公社好》《全年红》等。对新时代精神的直白展现,可谓二人台发展历史上的始作俑者。
60年代开始,内蒙古区一级刊物开始不定期刊载现代二人台作品。内蒙古第一个文艺刊物《内蒙古文艺》早在1956年就刊载了现代二人台作品《黄河翻了身》,但根据作者备注“这个小戏,可用二人台、二人转及其他地方戏曲形式演出”可见,这部作品并非专为二人台创作,也即前述过渡性质。60年代,刊物改名《草原》后,陆续刊登多部现代二人台作品。例如《接女儿》(1960年第6期)、《礼物》(1964年第11-12期)、《娄小利》(1964年第1期)、《一把镰刀》(1964年第2期)、《聘闺女》(1964年第2期)等。其中多部作品也同时刊载于1963年创刊的《内蒙古戏剧》杂志上。③尤其是1963年11月底,内蒙古自治区举办二人台、二人转观摩演出会,一些展演作品陆续刊登在此二种期刊上。其中像包头市民间歌剧团集体编剧的《邻居》等作品,还曾赴京演出并召开作品研讨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二人台相关活动停止。十年动乱末期,二人台相关活动恢复。1975年,由当时国务院文化组主办的《文艺节目》专门出版了一期《乌兰牧骑专辑》,其中刊载了唯一的二人台作品《红梅》(乌审、东胜乌兰牧骑创作),可以看做二人台文学作品在国家级刊物上的首次亮相。由内蒙古群众文化馆主办的双月刊《乌兰牧骑演唱》(原名《鸿雁》)在文革末期,改革开放之前,大量刊登现代二人台作品。1976-1979年三年间,计载现代二人台作品18部。其中像《大青山下》(席子杰,1978年第4期)、《二板头进城》(广文,1979年第4期)等作品或是流传甚广,或是得到嘉奖,可称现代二人台佳作。改革开放后,内蒙古戏剧类的刊物主要有1980年创刊的《北国影剧》。这份刊物成为改革开放后现代二人台作品的主要发表渠道。其中发表的重要二人台作品有《秀姑劝夫》《好亲家》(1982年第4期)、《两家人》(1984年第1期)、《贴广告》《小镇上的浪花》(1985年3-4合刊)、《西口情》(1991年第4期)等。这些现代二人台作品的创作者,例如柳志雄、西贝/广文、李兰波、阎甫/长岐、陈宁、宋晓岗等都是现代二人台创作的中坚力量,其中如柳志雄至今仍活跃在创作一线。1980年,《乌兰牧骑演唱》恢复原名《鸿雁》,继续刊载二人台作品。例如《瓜田辨踪》(1980年第2期)、《路遇》(1982年第5期)等。其中诸如董发祥等作者,也都是二人台的创作主力。
改革开放后,内蒙古盟市级的文艺刊物遍地开花,成为向自治区级刊物输送二人台精品,挖掘二人台作家的主战场。这其中尤以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和乌兰察布市最为突出。包头市艺术研究所于1979年创办的《剧稿》成为改革开放后二人台创作研究最重要的平台之一。该刊物不仅直接参与推动了80年代内蒙古地区的二人台艺术改革讨论,刊载了一些现代二人台作品,推出了一些现代二人台作家,同时也见证了由二人台而漫瀚剧的全过程。像现代二人台作品《苏师爷钻炕洞》(1980年第2辑)、《夺枪》(1983年第5辑);漫瀚剧作品《丰州滩传奇》(1982年第4辑)、《三十三岁的女经理》(1987年第8辑)等,都在《剧稿》刊载。巴彦淖尔的文艺刊物数量众多,与二人台相关的有群艺馆的《群众演唱》、文联的《巴彦淖尔剧选》和《剧本选集》、文体处创研室的《巴彦淖尔戏剧》等,都刊载了大量的现代二人台作品。例如从巴彦淖尔走出的二人台著名创作组合西贝和广文,作品遍布巴彦淖尔文艺刊物,如《照相》(群众演唱1978年第2期)、《二板头进城》(巴彦淖尔剧选1980年第1集)、《迎春三部曲》(巴彦淖尔剧选1984年第2集)、《老俩口和小俩口》(剧本选编1984年第4集)等等。西贝、广文的这一系列作品,从80年代开始反复出现在各类选集中。例如《新时期内蒙古小戏小品曲艺作品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二人台剧目选》(杭锦后旗2012年)等。乌兰察布文化系统的《乌兰察布戏剧》和《敕勒川》也是现代二人台,尤其是所谓东路二人台发表的主要园地。曾发表的重要作品有《光棍娶妻》(李兰波,1980)、《秀姑劝夫》(李晞昂,1997)等。
然而进入20世纪末期,上述文艺期刊,无论区一级还是盟市一级,大多改弦更张或者销声匿迹,例如《北国影剧》于1993年更名为《内蒙古艺术》,开始从一本戏剧类的综合期刊,逐步发展为艺术类的学术期刊,目前已经很难在《内蒙古艺术》上看到二人台的文学作品。而如《剧稿》这样的盟市级刊物,90年代后期也已经停刊。总体而言,进入21世纪以来,二人台文学作品相比上一个时期,特别缺乏固定的发表渠道。当然,这也与当前整个戏剧发展中文学的缺失这样的大环境紧密相关。2008-2009年期间,内蒙古出版了两部小戏小品作品选,分别是《内蒙古小戏小品曲艺新作集》和《新时期内蒙古小戏小品曲艺作品选》,选取了20世纪末期的一些二人台小戏作品。这应该是目前能看到的较新的现代二人台作品官方出版物了。
2005年,邢野主编的《中国二人台艺术通典》出版,是二人台学界盛事。其中收录传统二人台剧目共计246部(种),基本囊括了蒙晋陕冀宁的东西路二人台传统剧目,但对于现代二人台剧目则舍弃较多,根据篇幅及社会流行度仅收录创编剧目37部,移植剧目9部。但根据该书粗略统计,建国后半个世纪以来,蒙晋陕冀宁的现代二人台作品“数以几千计”,而作为二人台研究创作最大省区,内蒙古在这“数以几千计”的现代二人台作品中,不敢说占到一半以上,即使按照五分之一计算,也已经超过200部。而根据笔者目前的搜集到的现代二人台作品印刷物,远超200部(种),而反观通典的选择,不过五分之一。
细数二人台家当,传统作品不过250部(种),这其中还有歌曲占去大半,真正能当做戏剧作品搬上舞台值得一演的,少之又少。“三打一挂一走一放”并非虚言。传统作品已成往事,二人台的发展只能依靠现代二人台创作。现代化是二人台发展的必然选择,戏剧化是二人台现代化的清晰主线,戏剧化的首要任务是回归文学本质。然而50年代的整理热潮、80年代的创作热潮已过,21世纪的二人台创作发展却并没有继往开来,反倒逐步式微。当代二人台文学作品发表出版的衰落不正说明这一点吗?文学退位,景观凸显。二人台沿着苗文琦、李野等前辈开创的文学化道路走得步履蹒跚,而作为文化景观的傀儡和文化经济的符号时却被一再称赞。现代二人台作品发表出版的缺失,真正反映出的,正是文学精神的缺失。
注释:
①《中国二人台艺术通典·子集》第154页,邢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关于整理二人台传统剧目<走西口><打樱桃>的一些情况》,吴新民,《内蒙古戏曲资料汇编》第一辑第215页,1986年。
③据《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第474页“内蒙古戏剧”一条记载,该刊创办于1964年。有误,应为19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