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研究

2019-05-24 03:10王铎霖
浙江体育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课外体育锻炼

王铎霖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与军事教研室,浙江 宁波 315012)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衔接的主要环节,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不断展开、杭州G20峰会和厦门金砖会议的顺利召开,特别是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正以大踏步的节奏在不断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正在不断布局中国在国际大战略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中华民族正以大国的风范领骚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作为强民族之躯的国民体质近年来却每况愈下,特别是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的测试项目呈下降趋势,近视率、肥胖率、亚健康率的不断攀升已引起国家、社会和广大家长的极大关注。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和“阳光体育活动”逐渐在全国各大院校内蓬勃开展,各大院校对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受“应试教育”模式的潜移默化和高科技电子产品在学生中的泛滥使用,大学生普遍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动机、态度、能力等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体育锻炼、体质健康等方面存在着轻视、回避等现象,体育活动已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附属品,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在消极、被动和抵触的情绪状态下参与学习和练习,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要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已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公共体育教育课程模式的改革已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一项难题。

1 公共体育教育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体育法》的相关规定,要求普通高等院校都要设置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现阶段全国各大高校对在校学生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也基本上以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为主,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却常常是体育课堂教学都相对有组织、有秩序,而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却常常显现无组织、无秩序、无效果的“三无”产品。尽管受传统教育、“应试教育”以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影响,学生普遍从小生活比较优越,意志力差,吃苦耐劳精神薄弱,体育基础缺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但当前大学以“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教学思想进行体育课程设置、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教师为教学和评价主体进行体育教学、组织、考核和评价的体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导致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失去了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无法培养和养成良好的主动锻炼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严重抑制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欲望,从而给广大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2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改革动因分析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作为近年来我国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目的在于在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在现有的体育课堂教学基础上,通过丰富、强化和延伸体育学习、身体锻炼的时间、空间,全面促进和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和团队合作精神,以达到国家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中国梦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

2.1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实施的背景与空间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与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相比,首先,在教学形式上得以丰富,从传统的“大学教师、中学教材、小学教法”提升为“自主选课、自我监督、自主评价”,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向课堂与课外锻炼相结合,并向校内外相结合过渡。其次,在教学效果上得以提升,从传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课程内容选择也偏重于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爱好,课程进度也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配和安排。第三,学生在器材和合作人员的选择也可进一步趋于合理性、交流性和公平性。第四,从教师的角度上,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避免出现授课项目、内容与专业相关度差而出现勉强教的现象;在教学时间上,从单一的传统课表所列教学任务逐渐向全天候、全覆盖改变,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时间,使用教师的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更趋个性化,在教学空间上,从传统的体育运动场馆逐渐向生活区延伸和辐射,使学校有效运动面积得以扩大,一方面解决各高校人均运动面积少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群众性、趣味性和小众性体育项目的普及提供有利的活动保障。第五,从效果和评价角度上,通过课内外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学生可以进一步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要求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得以消化与吸收,“反刍”式体育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与学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1~2项有助于终身体育锻炼的项目和运动技能。在教学评价上也从过去单一的教师评进化到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观众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优质评价体系中,使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更全面、更科学、更公正。

2.2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实施现状与成因

通达对国内各大高校在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现状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学校体育课程在设置上基本上与传统的体育课程设置内容相一致,还是以传统的三大球、三小球、武术、健美操、瑜咖等项目,课程内容也基本上延用了中学阶段的教学大纲,还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在校期间体育活动与体育锻炼的需求,造成一部分学生在体育体质锻炼时随机地、被动地选择体育项目,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导致整个教与学过程效果不明显,从而造成一大批体育资源的浪费,课外活动也出现了流于形式、形而上学的现象。

由于种种原因,现有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人数往往都比较紧缺,体育教师除了需要完成繁重的课堂教学任务以外,还需要应付职称评定、运动队的训练与比赛等事务,很少有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课外体育活动的精心组织、策划与管理,再加上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往往都会安排在早上、下午、晚上和双休日,而这些时间段又容易与体育教师运动队训练与比赛、个人的家庭生活、休息和学习相冲突,给广大体育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和精力上压力,如果勉强进行体育指导,往往最后的教学效果也是不会太理想,从另一层面上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现有各高校在实现“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过程中的课外活动主要是以俱乐部或社团组织的形式开展工作,但各俱乐部或社团的组织机构主要是以校团委或学工部进行管理和考核,因此在整个课外活动的实行过程就出现了职能部门、体育部门、学生自主组织共同管理的现象,这一现象从理论角度上来看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操作却会出现“三不管”的现象,造成许多的俱乐部或社团组织成员多,活动时参与人数少、参与度差、效果不理想现象。

另外,任何课外体育锻炼的实行离不开体育场馆、体育器材和经费的保障。而现在种类繁多的各种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团都需要一定场地器材作保证,而现有的各类高校的体育场馆、器材都还是比较紧缺,只能应付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任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青年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在经费管理上,课外体育活动的经费下拨主要以学校专项经费和与体育部门的体育训练比赛经费相捆绑二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会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这种单一的经费来源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实施。

3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体系的构建

用发展的眼光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树立大课程观的理念,高校体育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要符合在校大学生性别、年龄、生理和心理的特征,而且要具备各自的未来职业特征和多元化、正能量的教育功能,单一的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远远达不到青年学生的年龄、未来职业特征,也不能更好地起到教育功能和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功能,只有科学地、有机地、全方位地将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无缝地衔接起来,树立大课程观的理念,建立完善的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体系才能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的人才的总体要求。

因此,各高校应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总体指导下,贯彻执行十九大的会议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社团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元素构成的大体育课程观(图1)。

图1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大体育课程观

大体育课程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树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达成一切为教学服务的观念,领会教学大纲的深层含义,把教案做精做细,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第二,把课外体育锻炼、社团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纳入体育课程的规划与建设范围,加强课堂思政的力度,巩固和培育课外体育锻炼和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训练,把校园体育文化纳入到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中去,建立良好的体育教学外部环境。第三,确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课外体育锻炼、社团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并驾齐驱的教育氛围,从根本上加强了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学培养,形成教育观念、健康理念、目标定位相互一致,形成内容与形式互为补充、点与面相互呼应的立体化结构的整体效应。

4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构建

4.1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目标体系

公共体育教育课程目标是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为社会和地方建设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大问题,为了贯彻执行《纲要》的精神,体现高校体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理念,把体育课程基本目标和体育课程发展目标作为公共体育教育课程的总目标(图2),在全面提高广大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运动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协作能力、顽强拼搏精神、集体主义思想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图2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目标体系

4.2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课程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教与学双边关系的重要依据,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也是学生获得增强体质、掌握健康知识、学会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的主要来源和关键所在。

在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时必须要符合《纲要》所规定的教学要求,联系本校的教师的专业情况、场地器材,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经济的社会需求与发展的背景,确定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体育性与思想性相结合、传统性与发展性相结合、选择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区域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考虑群众性体育项目的同时,还需要突出重点,强化校本教材内容,加强特色项目建设和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与竞赛,构建一个群众体育与特色体育共存、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相兼容的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4.3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设置和结构体系

根据《纲要》的相关要求,四年制大学必须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计128课时,三年制学校必须在大一和大二第一学期开设体育必修课,计108课时。各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开设尽可能多的体育选项课,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建设各校在充分调查与了解学生的项目喜爱情况的前提下结合本校的师资力量和场地设备,开设一些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喜闻乐见、新颖时尚、职业技能性强的体育休闲项目,以满足广大在校学生体育需求和体育爱好,为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活和学习打下扎实的体育体能、技术和技能基础。

在课程结构和组织形式上,在充分调动现有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挖掘本校具有一定体育专项能力的其它专业教师参与到体育教学与指导中,加强对学校内部各级各类学生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等体育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在学校党委和体委的统一领导下,理顺与校学工部、团委、学生会的关系,建立互通、互助、共建、共管、统筹、协作的体育活动运行机制,并依托校体育部和各学生体育社团做《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训练、测试、数据录入和分析评估工作。

在课程形式上,可以采用“1+1+1”模式,即体育必修课+选修课+网络教学课的形式,在加强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校园网络平台开发体育网络课程资源,建立体育运动咨询和互动平台、网上教学、网络专题讲座、网络体育理论学习与考试系统、体育资源下载和成绩查询系统等,形成网上网下互动、课内课外联动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形成“体能+基础+技能”的发展趋势,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体质储备和终身体育锻炼奠定扎实的基础。

图3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结构示意图

图4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评价与反馈体系

4.4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评价体系

依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目标,建立以课内和课外评价体系,以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参与性、基础性、体能性、态度性、过程性目标体系,在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专项知识技能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又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自我学习与锻炼的能力培养,同时还可以对课程情况、学习过程、疑难问题、技术动作、锻炼效果等进行及时的反馈、诊断与指导。

5 结 论

公共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础上构建的,它在传统体育教育的基础上科学地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体质健康锻炼与测试有机地纳入到体育大课程中,化解了长期困扰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有利于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同步发展、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和提高竞技水平和谐发展,为高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课内外一体化课外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高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究
开展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俱乐部式教学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影响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