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验及其世界意义

2019-05-23 02:04胡必亮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年8期
关键词:制度创新

胡必亮

【关键词】制度创新  渐进式方式  改革开放深度和速度  全球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08.007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了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包括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从1979年开始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建议采取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提高粮食和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等具体政策措施),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保障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等等。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过这次全会,正式开启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航程,把中国的发展与建设事业引领到了一个新的方向。整整40年过去了,结果怎么样?积累了哪些有益的经验?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对世界又有什么样的价值与意义?在我们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思考并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毫无疑问,是有意义的。

取得了什么成就

1978年12月以来,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表现在各个方面、所有领域。但概括而言,笔者认为主要取得了两大综合性的成就,一个就正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期待的那样,我国的落后面貌因此得以彻底改变,另一个就是在制度创新方面,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总体上已经从一个曾经十分贫困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小康水平的国家。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和说法,那就是中国已经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变成了一个“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标准,如果人均国民收入超过3896美元(现价),但没有超过12055美元,就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7年,世界银行计算的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8690美元。显然,即使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群体中,中国也属于收入比较高的国家了。

经过十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基本上处于普遍贫困状况。1978年,我国GDP总量大约在1500亿美元左右,人均GDP只有156美元,比非洲最落后的一些国家的水平都还要低,譬如说当年马拉维为163美元、马里为178美元、苏丹为427美元、津巴布韦为649美元,都比中国高。当时中国的人均GDP排世界第121位,因此总体而言,整个国家都处于普遍贫困状态。经过40年的努力,中国有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已达8826美元,总体上已处于中等偏上收入水平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尤其重视粮食增产的情况,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特殊重要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只有3亿吨多一点,人均拥有粮食只有300公斤左右;从2013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一直比较稳定地保持在6亿吨以上,人均粮食450公斤左右,粮食安全有了基本保障。

与许多国家一样,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除了很少量的传统手工业外,基本上就是一个农业国。但由于中国十分重视工业发展,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已经具备了不错的工业发展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我国的工业增加值为1622亿元,1992年突破1万亿元,2007年突破10万亿元,2012年突破20万亿元大关,2017年的工业增加值已接近28万亿元,折算成现价美元,已经超过4万亿美元,总值居世界第一。40年间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8%。如果从中国制造业总值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来看,2010年达到了19.8%,首次居世界第一,此后都是稳居世界第一。

从货物贸易的情况来看,如果用人民币计价的话,我国1978年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55亿元,也就是200亿美元多一点,2017年增长到了27.8万亿元,也就是超过4万亿美元了,年均增长18.6%。从而使我国货物贸易占国际市场份额从1978年仅仅占0.8%增加到了占11.5%的比重,居世界第一。

从外汇储备情况来看,我国1978年只有1.67亿美元,全球排名第83位。从2011年开始,我国外汇储备就比较稳定地保持在超出3万亿美元的水平,居世界第一。

所有这些变化都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已经整体地走出了贫困,正在稳步地向富裕社会或者说向“高收入国家”迈进。

从制度创新角度看,经过40年的努力探索,中国在这方面也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其中最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

从政治制度来看,中国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现实出发,没有搞“三权分立”,而是搞了“三位一体”,即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同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这套政治制度的核心所在。

从经济制度来看,经过曲折的摸索,中国逐步地构建起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们按照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构建了一套经济发展模式,后来发现行不通;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制度,实施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與政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经济在新的制度框架下加速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开放到推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时代的新使命,中国的发展掀开了历史新篇章。

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对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强力冲击,特别是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促使经济要素在城乡间实现更加有效配置的体制和机制更加完善,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高速公路、铁路、电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快速向农村延伸,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均衡发展格局总体上已基本形成。

伴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中国农村的力量与要素加速成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新生动力,加上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改革过程中有了很大削弱,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8%的水平跃升到了2017年底的59%的水平,40年间正好以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加快推进,从而中国快速地实现了从农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型。目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框架下,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也在加快推进,同时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城市社会治理能力也得以不断提升,城市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步。

积累了哪些经验

40年来,中国之所以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笔者的观察与思考,下面十个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

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路径依赖”,有什么样的文化和历史,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结果,尽管中间会出现一些波折。比如说,我国在鸦片战争前的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都是居世界前列的,如果以可比的GDP总值来衡量的话,中国居世界首位,高的时候占全球GDP比重高达30%以上,甚至有资料显示曾经还超过50%的水平。中国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很深厚的,其中的许多因素都演化成为对促进国家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力量,这应该是我国所具有的一种优势。

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发展道路。我们虽然学习了西方的很多东西,但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而是选择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要点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另一个就是兼备中国特色。

所谓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主要就是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能只是一部分人富裕,另一部分人贫穷;尽管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但最终目标还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目前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的精准扶贫工作,就是一个例子。除了消除贫困外,中国在改善民生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譬如说,近年来,每年新增就业人数都在1300万左右,城市登记失业率基本稳定在4%左右,文盲率大幅减少到了不到3%,全国性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已经超过85%,基本医疗保险(3项)参保人数占到总人口的95%以上,等等。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中国还表现出另外一些特点,譬如说土地公有制、国有企业的发展、政府对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持比较强的调控力、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等等。

中国发展道路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体现在中国特色上,其中比较重要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们以上已经提到的中国的政治模式与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二是政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源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因素仍然在发挥着重要影响,譬如说中国儒家学说的一些基本思想对于中国目前如何协调与平衡德治与法治之间的关系、秩序与规则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都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都在发挥着作用。

坚持了市场取向的改革。中国坚持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坚定不移地走了一条市场主导的改革路线,这是中国改革成果卓著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需要不断强调这一点,我们的改革是市场取向的改革,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不断完善市场体制的改革。改革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探索,坚持市场导向的改革至关重要。

推进了融入全球的开放。40年来,中国选择了融入世界、融入全球的对外开放,主动加入到全球化的进程当中,深度参与全球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分工合作。中国迄今为止的开放,大致经历了四大浪潮的推进与发展:第一个大浪潮是1979年开始的建设经济特区的开放浪潮,主要目的就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到经济特区,生产的产品也基本上是用于出口,这样一方面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出口,取得了外汇。第二个大浪潮出现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一直到2012年左右,主要完成了两大重要任务:一是实现了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规则与世界的对接,主要是与西方发达国家规则的对接,世界开始接纳中国;二是更好地实现了中国与世界在价值链上的对接,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次浪潮就是大力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浪潮,最早于2013年从上海开始,2015年在广东、天津、福建设区,2017年在浙江、河南、四川、陜西、湖北、重庆、辽宁设区,2018年又在海南设区,因此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创办了12个自由贸易实验区,在这样的试验区内,在关税、监管等方面都建立起尽可能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更好发展。第四次浪潮就是始于2013年秋季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引领的主动开放期,这一次的开放,中国希望充分利用自己在资金、某些实用技术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世界其他国家一道,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金融、人文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最终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把经济工作摆在首要位置。1978年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政治转向经济,并一直坚持把经济工作放在首位;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乃至社会大众,都非常重视经济工作。这也成为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原因。

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中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政局稳定的国家。笔者在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时就发现,有的国家经济发展落后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政局动荡。

积极地促进和保护竞争。竞争是繁荣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竞争就没有繁荣。中国一直都存在很强的竞争意识和竞争环境。个体层面上,无论是上大学、做生意还是考公务员,竞争都相当激烈。集体层面上,企业在竞争,地方政府之间也在竞争。在一系列制度安排背后,竞争因素非常关键。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直以来,中国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教育水平的发展为中国崛起提供了重要支撑。很多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之所以经济发展欠佳,其中就有基础教育落后、文化普及程度较低的原因。相比之下,中国的基础教育做得很好,高等教育发展也很快。

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凡事讲规划,是中国的一个传统,也是一种优势。党的工作有规划,政府的工作有规划,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规划,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比较完整的规划体系与制度安排。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规划并切实实施,往往能够比较好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最终使目标得以落实。

中国人民的勤劳奋斗。笔者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勤劳的奋斗与付出,所有的规划、所有的政策其实都是一纸空谈。所以,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之中,中国人民的勤劳和奋斗绝对是起了关键性作用的,很多发展的成绩正是用汗水、辛劳、时间,甚至是生命换来的。

有何世界意义

目前世界的人均GDP大致在1万美元左右,中国目前大约在9000美元左右,很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从这样一个总体状况来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尤其是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经验是具有比较好的参考价值的。

我们以上所概括和总结出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十大基本经验中的一些方面是有借鉴意义的。譬如说根据本国历史、文化、现实等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确定基本的制度框架,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而不是盲目地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与制度。从这一点来讲,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只是作为其他国家的一个参考而已,不能不讲条件地照搬;再譬如说,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对于促进任何国家的发展与长治久安,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应该说是前提条件,中国在这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确实是很好的,而很多国家在这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因此直接影响了其经济发展;还有,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特殊重要性,中国认识比较深刻,加上有这方面的传统,因此教育对于促进国家发展起到了比较好的先导作用,也是应该引起一些发展中国家反思的;通过规划引领发展,中国在这方面可以说为不少发展中国家作出了榜样;当然还有中国人民的勤奋和刻苦耐劳,应该说也是一种优秀品质;加上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等,都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智慧与思想参照,可以供其他国家分享与借鉴。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比较成功,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还有一个路径上的问题很重要,那就是不论是改革,还是开放,中国都采取了渐进式的方式。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因为在实施改革开放初期,只是说要改革要开放,如果不改革不开放就吃不饱肚子,但改革开放的目标在哪里,如何到达目的地,大家都不清楚,因此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在什么都比较模糊的情况下,就只能试验,边试验,边改进。

那么改革开放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非常实用的所谓“猫论”——“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判断一个试验成不成功,就是看它到底有没有用。后来,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明确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时候,改革开放的目标就比较清楚了,就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家繁荣富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当改革开放的目标逐渐清晰,但怎么实现的路径尚不清楚时,就逐渐形成了一套渐进式改革开放的方法论,也就是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开放路径。比如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先从安徽小岗村开始,试过之后发现粮食产量有了大幅提高,就出台政策文件肯定这个做法,把试验的成果规范化、法制化。农村改革是这样,城市改革、创办经济特区,包括目前的自贸试验区等,都是这样慢慢试验,逐步推开的。

因此,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另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管理好改革开放的深度和速度,不同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的深度和速度应该是不同的,一定要管理好。比方说,在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全面开放资本市场,如果管理水平跟不上,就可能出现大的金融问题,甚至造成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类似的金融危机。

这些与改革开放直接相关的路径与策略选择,对其他国家推进改革开放事业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更为直接的,那就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其经济实力大幅增强,这样中国就有能力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中国的重要贡献。总体而言,最近几年來,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每年的平均贡献率都十分稳定地保持在30%以上。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来,已经在世界各地投资了大量资金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在塔吉克斯坦修铁路、在乌兹别克斯坦修隧道、在巴基斯坦修电站、在老挝修铁路、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建高铁、在缅甸和斯里兰卡建港口、在白俄罗斯建工业园、在非洲大规模修公路和铁路,等等。这些都为改善全球基础设施条件,为构建更加联通的世界直接作出了重要贡献。

还有,中国每年从世界各国进口商品约2万亿美元、进口服务约50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巨大的商品和服务市场;近年来,中国的对外投资已经超过了其所引进的外资,成为世界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资本净输出国;中国还积极倡导新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投资建设,已经为一些不发达国家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建设用资金。

此外,中国还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并在不少国家建立工业园区,为推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加税收等都作出了很大贡献。

中國经济实力增强后,也开始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譬如说,从2019年起,中国就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联合国第二大会费贡献国;中国已经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参与维和行动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也在根据需要适度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增资,这些都有利于进一步促使国际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让目前的国际治理机构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责 编/周于琬

Abstract: Since December 1978, China has made numerous achievements in all areas during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But in general, it has made two major comprehensive achievements. One is that China's backward appearance has been completely changed. The other is that China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Behind the achievements are a variety of reasons, including choosing a unique development path suited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dhering to market-oriented reforms, always giving top priority to the economic work, and the hard work of the Chinese people, which are worthy of our in-depth study and discussion. The experience of China's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above-mentioned reasons, but also in adopting a gradual approach and managing the depth and pa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s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greatly enhanced its economic strength, China has the ability to provide the world with more and better public goods and public services, and to make China's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promoting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nd safeguarding world peace.

Keyword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gradual approach, depth and pa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global economic growth

猜你喜欢
制度创新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基于人力资本证券化视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