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琳 沈佳斌
(上海市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实验诊断科 上海 200438)
糖尿病是临床内分泌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临床特征为血糖特异性升高,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不断发展,血糖得不到控制,容易造成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主要采取诊断糖尿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测项目是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其中血糖检查作为诊断糖尿病患者的金标准为临床广泛使用,尿糖检查因经济、方便和无创伤逐渐受到临床重视。而有相关报道指出[1],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血糖与尿糖检查结果不统一的现象。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应用血糖和尿糖检查,分析采取不同方法检查确诊率,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120例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划分两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有36例,女24例,年龄范围40~60岁,平均年龄(50.5±3.2)岁。对照组中:男有35例,女25例,年龄范围44~62岁,平均年龄(56.6±3.6)岁。两组之间(性别以及年龄等)无差异,P>0.05。
观察组实施血糖检验,内容为:分别进行监测患者早起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将采集血液量控制在1.5ml。以静脉采取,检验血糖时临床医师通过葡糖糖氧化酶方法进行,等待血浆分离后检测对应指标,如若检测时出现白细胞含量增加情况,需提高重视,将器械精准性与操作失误及时排除,有效预防检测失误,采集血糖前嘱咐患者检测前一天晚8点后禁食,而检查餐后2h血糖应从患者进食时计算。
对照组使用尿糖检验,内容为:在患者空腹状态下,由临床医师使用尿糖试纸(本次采用的是尿11联纸条)检测尿液,于尿液中放置试纸,完全浸透试纸后即可取出,将试纸上多余尿液去除后 对比同试纸色卡颜色,并要求上述操作在5~10min内完成,以避免操作时间过久,影响尿液检验结果[2]。
比较两组使用不同检查方法后确诊情况。血糖情况通过观察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进行评估:患者空腹血糖情况≥7.8mmol/L,餐后2小时≥11.0mmol/L,则判定为糖尿病。尿糖检验结果评价标准:使用试纸颜色改变即可进行判定[3]。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误诊、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检验结果[n(%)]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提升,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导致糖尿病发病率日渐增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即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但因部分糖尿病患者初期无典型临床表现,极易造成病情诊断延迟,疾病加重,所以为了更佳准确诊断疾病,及时进行有效检测,提高确诊率[4]。目前,检查糖尿病的普遍方法是血糖检测和尿糖检验,血糖检测主要是在患者指尖完成,根据血糖监测仪器,观察血糖指数;尿糖检验是指通过试纸检验,将试纸放置于尿液当中,根据试纸颜色进行分辨。
有相关报道指出,血液中的糖份又被称之为血糖,在大多数情况下,它都是葡萄糖,而身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能量均来自葡萄糖,所以保持体内血糖正常水平,才能维系各组织器官的需要[5]。而实行尿糖检验体内血糖水平效果不佳,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尿糖检验试纸品种繁多,在进行检验时极易受到试纸使用期限,影响检查结果,从而导致漏诊和误诊情况。因此,结合血糖检测方法,提高确诊价值,观察血糖情况,更佳有效的了解患者病情,更好的掌握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血糖检验方法,不仅能够早期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改善其病情变化,还能够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有效依据。本文通过研究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方法确诊价值,结果证实,实施血糖检验方法后观察组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血糖检验方法,确诊率较高,临床可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