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非理性网贷消费动因及对策研究

2019-05-22 09:18梁淞淞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要: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为大众带来了新的消费形式,网贷也随之产生。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大学生網络消费问题归因于学生的消费观,通过剖析当前大学生网贷消费方面的非理性因素,归结针对大学生理性网贷消费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非理性网贷消费;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理念促进了经济理念的解放,而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包括金融、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催生了网络借贷消费行为的产生。网贷在满足大学生消费需求的同时,还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网贷平台的管理,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一、大学生非理性网贷消费的动因分析

(一)内驱力加速网贷消费欲望的膨胀

大学生非理性网贷消费行为的产生,离不开其自身的心理原动力:生理性消费动机是大学生网贷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传统意义上的生理消费需求主要包括生存性、享受性、发展性三个部分,即人的三层需要理论划分;心理性消费动机是大学生网贷消费行为产生的决定因素,且随着人们心理的成熟度不断发生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业上的应用,经济发展为大学生呈现更多的消费选择。而大学生由于敏感的心理因素乐于追求新鲜事物,因此成为网贷消费的主要目标,更容易因此陷入了网贷消费的困境。

(二)外推力影响网贷消费行为的选择

信息技术时代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社会上的不良消费环境影响巨大,当前的互联网管制较为松散,尤其是一些金融平台常常以“低成本、高收益”的口号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面对巨大的消费需求,很容易受到诱惑,许多大学生由于盲目从众心理,盲目地接受来自互联网的消费引导,以满足自我不良的消费心理,最终导致自己深陷网贷的骗局。尤其是学校管理学生较为松散,当大学生接触网贷时,无法及时接受高校教师的辅导;其次,家庭对学生的过度溺爱,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对外界的诱惑无法做出理智的判断,这些都在导致大学生异常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非理性网贷消费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还款压力骤增,引发极端事件

目前,网贷消费的产生是为了服务商品经济,产生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使用者的消费心理。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生为例,大学生利用同学的信息套取欠债60余万元,最终得知金额巨大无法偿还,酿成了悲剧,这些由于沉迷网贷造成的不良后果,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无法计算的伤害。尤其是“裸贷”事件,对女大学生的伤害尤其严重,甚至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校园不良风气蔓延,诚信危机令人担忧

在网络盛行的时代,导致大学生消费存在攀比的心理,高校学生存在炫耀、不理智的消费文化,甚至一些大学生因此产生非法的行为,为了更多的网贷,不惜拉自己的同班同学一起冲动消费,有的同学甚至会发展下线,做网贷的代理,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同学间由于互相欺骗,校园的信任出现危机,使高校的诚信面临崩溃的危险,严重影响到了校园文化的塑造。

(三)经济负担过重,导致家庭矛盾不断扩大

网贷由于操作简单,且到账快,深受急需用钱的大学生喜爱。尤其是没有收入的大学生群体,高额的消费需求与固定的生活费用之间有着严重的分歧,导致大学生寻求第三方借贷平台,背负了大量的债务。目前大学生还处于被家里救济的阶段,因此产生了借贷还债的恶性循环。一些学生无法承担“拆东墙补西墙”的债务危机,使家庭也面临财政危机。

(四)社会金融秩序混乱,阻碍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但相关管理制度尚处于初期,因此许多借贷网贷平台存在一定的违规经营现象。这些平台会使用非法的手段,诱导消费行为,从中赚取非法利益,长此以往,会造成破坏金融秩序的严重后果。大学生非理性网贷消费不仅造成了家庭的财政问题,更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不良因素。如果不规范网贷平台,将会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理性网贷消费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消费观教育,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针对大学生网贷进行理性网贷消费教育,以自我教育为主,注重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首先,养成制定消费计划的习惯。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通过合理规划消费,不盲目地跟风消费,在自己消费水平基础上理性消费。其次,学会调整自己的消费心理。消费欲望与自身的生理与心理有关,大学生应当关注消费以外的事情,学会把握自己的行为,警惕不良思想的渗透,树立合理的网贷消费观。

(二)营造绿色消费的环境氛围

网贷环境的塑造,除了学生自身消费理念的提升,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当注重打造更加健全的法律法规;其次,作为网贷平台,应当及时肃清自身,改变以往的经营习惯;互联网产业也应当更加谨慎挑选做好信息分类,为大学生做好健康金融产品的宣传。总之,大学生养成理性消费习惯是塑造健康生活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樊文英.高校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分析及教育引导[J].商场现代化,2018(03):65-68.

[2]许力晖.当代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心理的研究浅析[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7.

[3]世纪桥.从校园贷视角研究当代大学生消费观[J].现代教育科学,2016(03):9-10.

[4]李建伟.校园网贷背景下大学生理性消费观的培育[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10):34-35.

作者简介:

梁淞淞(1994.5- ),女,回族,辽宁省抚顺市,本科,研究方向:税收学。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