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电商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

2019-05-22 10:30王雪薇
商场现代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电商企业一带一路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是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的关键契机。企业国际化的市场进入模式问题的研究作为理解企业国际化的核心,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问题关系到企业国际化的成败。本文基于“一带一路”的新背景下,通过对我国电商企业国标化动因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电商企业国际化的国内外环境,根据企业国标化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对我国电商企业国际化的模式选择问题展开了探讨,为我国电商企业国际化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对中国电商企业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有所启示。

关键词:“一带一路”;电商企业;国际化模式

一、电商企业国际化动因

1.开拓新市场

当前,我国国内的电商市场几近饱和,电商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为寻求进一步发展,开拓新市场是我国电商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今同我国达成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众多,仅2018年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就超过60个,遍及亚洲、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截至2018年,“一带一路”战略已覆盖沿线122个国家,市场广阔,为我国电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电商企业提供了更充分的发展空间。

2.抢占先入者优势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这些国家资源丰富尚未被充分开发,发展相对滞后,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都比较低,发展潜力巨大,电商行业也因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发展状况一般,这为我国电商企业在当地发展提供了机会。因此,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发展初期进入东道国市场,提前布局以提升市场占有率,待东道国市场成熟,可以发挥先入者优势,凭借市场占有率获利。

3.国际化条件成熟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基础建设的要求比较高,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完善了我国同沿线国家交通、能源与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我国港口已经与200多个国家、600多个主要港口建立航线联系,中欧班列累计开通突破12000列,年运送货物总值达160亿美元,方便了经济要素自由有序的流动,降低了企业国际化成本。目前,电商企业国际化“硬件”条件已经相当成熟,相关的政策法规等“软件”条件也在逐步跟上,我国电商企业可以开始推动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了。

4.政策红利的推动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极大程度增加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往来。目前,我国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17个自贸协定,涵盖了38%的对外贸易额,13个新的自贸协定也正在同28个国家商谈中,其中80%的内容已经完成了谈判。同时,我国为鼓励企业“走出去”,也出台了众多支持政策,以“数字丝绸之路”为例,“数字丝绸之路”门户枢纽的打造就为电商企业国际化提供了极大的技术便利,大大降低了我国电商企业“走出去”的门槛。

二、电商企业国际化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电商企业国际化环境整体呈现极大利好趋势。政治环境方面,我国已经同各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达成了多项自贸协定,中央和地方为推进我国电商企业“走出去”也提供了众多鼓励政策,为我国电商企业国际化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方面,“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众多,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市场大小,还是市场潜力,都不容小觑,同时在“一带一路”政策的鼓励下,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环境大好;社会环境方面,中国的电商“神话”使得各国人民对电子商务充满了期待,而“一带一路”战略让期待变更成了现实,国外消费者对我国电商企业接纳度也是比较高的,为我国电商企业开拓业务提供了丰富的机会;技术环境方面,我国电子商务的成功依赖于强大的网络数据计算能力、高效的物流体系和便捷可靠的支付体系,这也是我国电商企业的优势所在,“一带一路”政策推进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我国电商企业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潜在进入者能力方面,电商行业进入壁垒较低,但国内的电商行业已几近饱和,潜在进入者非常少,而国外的潜在进入者同国内电商企业相比,无论是资金积累还是技术水平,都相差较远,对我国电商企业的威胁较小。

供应商议价能力方面,电商企业也是占据优势的。当我国电商企业国际化后,掌握着国内产品向国外输送的主要渠道——平台,國内供应商只有借助平台才能更轻松地扩大业务范围,达到盈利的目的,因此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购买者议价能力方面,电商企业就相对劣势。当我国电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国际电商市场的竞争势必加剧,购买者在选择电商平台方面有了更多选择,也就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电商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用户,会开展各种优惠活动,购买者议价能力随之提高。

替代品替代能力方面,相对电商行业而言,主要替代品是线下服务业,两者之间各有优势和劣势,相互补充,且随着电商企业逐步向“新零售”转型,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越来越多,替代竞争也就逐渐减弱,电商企业大有可为。

行业内部竞争者能力方面,国外竞争者相对较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基建设施原因或技术水平原因,电子商务的便利性无法充分发挥,发展态势一般,主要竞争者有亚马逊、乐天等老牌电商企业。但就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更适合他们,在同国外竞争者较量时我国电商企业更具优势。因此主要的竞争来自于我国电商企业之间。

三、电商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影响因素

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可知,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这三个最基本要素确定企业国际化的模式、决定企业的国际行为。

1.所有权优势

所有权优势指企业拥有的或是能够获得的其他国际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独特优势,并在一定时期内为该企业所垄断。这些优势通常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存在,包括技术优势、企业规模、组织管理能力、资金优势等。所有权优势是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基本前提。当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时,企业就可以通过技术许可、特许经营等方式,使自己从拥有所有权的资产中获得收益,充分发挥所有权优势。

2.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指相比于出售或出租给外国公司,企业将这些优势内部化对企业更为有利。此时,企业资源进行内部转移是在国际市场经营的最有利的方式。当企业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时,相比外部市场,内部生产更有效,也更有利于保护企业所有权优势,因此此时企业就会选择通过出口的方式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3.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投资的国家或地区对投资者来说在投资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包括直接区位优势(东道国的有利因素)和间接区位优势(投资国的不利因素)。当企业拥有区位优势时,企业在东道国利用当地要素投入生产比使用本国要素更能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种优势时,企业才会选择控制程度高的进入模式——对外直接投资并在海外市场进行生产。

四、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

1.贸易进入

贸易进入模式是将商品出口到目标国家或地区,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跨境电商是电商企业采取贸易进入模式的主要形式。这种国际化模式具有经营起步快、风险低、回报快的优势,对资金、技术要求不高,适合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电商企业国际化初期,是电商企业国际化最为简便的进入模式。贸易型进入模式下,企业国际化的主要障碍来自于高额关税、关税配额、海关限制、汇率限制等贸易壁垒,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主要的贸易壁垒问题极大程度上被有效地规避了。我国电商企业普遍处于国际化初期阶段,因此贸易进入模式是适合我国大部分中小型电商企业采用的进入模式。对目标市场信心不足的企业,也可以选择该模式有效地规避风险。

2.契约进入

契约进入模式是以合作经营或委托的方式转让给国外合作企业,允许其在合约期限内严格按照约定条件使用,包括许可经营、技术协议、交钥匙合同和管理合同等形式。同贸易型进入相比,契约进入模式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企业输出的是专利、技术或管理模式等无形资产。这种国际化模式具有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小、利于分摊研发成本、保护专利和商标等优势,一般当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先进,但运营能力有限,仅具有所有权优势,无法自行开展国外运营时,可以采用这种形式,将技术转让给东道国合作伙伴代理运营。这种模式下企业不必投入太多的资本就可以快速拓展国际市场,培养当地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同时获取一定的用户反馈,为日后进一步进入市场做好准备,还能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与关税,减少投资风险。当然,这种方式也可能会将当下的合作伙伴培养成未来的竞争者,因此这种模式对企业的技术研发实力要求很高。

3.投资进入

投资进入模式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进入目标市场,建立分公司或受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包括新建公司和跨国并购两种形式,在建立过程中伴随着企业资本的转移。投资进入模式下,企业能有效避免贸易壁垒的限制,但资金投入高,灵活性差,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战略等多方面风险,因此对企业的各方面要求较高,只有当企业同时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时才能够选择这种模式。采用投资进入模式,企业对投资的公司拥有较大的控制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相比于其他进入模式更利于企业全面、直接地积累国际运营经验,但采取该模式后需要承担资金、管理、文化和未来发展等多方面的风险,因此选择该模式的企业,需要拥有丰厚的资金资源和领先的技术水平,也要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更全面、更长远的考量,以保证投资公司的健康发展。

4.战略联盟进入

战略联盟进入模式一般是几个企业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进入新市场经营新的业务,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包括研发联盟、生产联盟、销售联盟和合资企业模式联盟等。采取战略联盟进入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初期资本投入,降低资金压力,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充分利用东道国合作企业的资源、信誉、销售渠道及关系网络。一般来说,这一模式适用于某方面实力强大、竞争优势突出的企业,不要求企业能力全面,但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只有这样,才有其他企业愿意与之合作,企业也能够通过与其他企业联盟的方式来弥补自身不足,强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当然,合作不同于独自经营,企业需要对自身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合作伙伴,才能达到联盟的目的。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相对松散,主要依靠公司为增强各自竞争力而达成的合作互利关系,所以在合作前,合作各方需要进行充分的讨论与谈判,一方面明确合作责任及利益划分,为合作及新市场运营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另一方面确定合作形式,如互换股权、合资经营和签订渠道共享协议等,进一步强化联盟的紧密程度。

五、结语

我国电商企业展开国际化进程,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电商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极大助力,为我国电商企业国际化解决了大部分难题。我们又分别运用PEST模型和波特五力模型对电商企业国际化的国内外大环境进行了分析,当前环境对电商企业国际化十分有利,特别是我国电商企业,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电商企业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所以,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成功走向国际。企业国际化的市场进入模式选择问题关系到企业国际化的成败,故我们根据影响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结合我国电商企业的运营状况,对不同企业国际化模式的優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在基于“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背景下,为我国电商企业国家化模式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以为企业选择更为恰当的国际化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当然,模式的选择并非单一的,企业需要根据企业实力、东道国市场价值和企业国际化战略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模式组合的方式进行企业国际化,合理分配、利用企业资源,在更有效地推进企业国际化的同时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运营。

参考文献:

[1]刘梦.2018“一带一路”大事记:共建“一带一路”发生了这些重大变化[EB/OL].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76799.htm,2019-01-09.

[2]中国一带一路网.数说“一带一路”成绩单[EB/OL].https://ww w.yidaiyilu.gov.cn/jcsj/dsjkydyl/79860.htm,2019-02-18.

[3]陈蒙蒙.电商企业国际化战略分析——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2):74+76.

[4]郭丁菲.电商企业国际化战略分析——以京东商城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8(15):20-21.

[5]谢慰云.浅析跨国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选择[J].商,2016(06):116.

[6]刘烨莎.中国化妆品品牌国际化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7]闫立罡,吴贵生.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08):102-107.

[8]赵曙明,高素英,周建,刘建朝.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01):116-122.

[9]雷小苗.中国企业国际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7.

作者简介:王雪薇(1996- ),女,汉族,黑龙江克东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学生,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猜你喜欢
电商企业一带一路
基于博弈论的农村电商合作研究
电商企业拓展农村市场的问题及对策的探究
我国电商企业应对销售旺季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电商企业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