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虽然大部分是积极的,但个别影响也是消极的。本文通过论述这些具体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消极影响的策略,以期本文能够为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企业;管理;影响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绵不绝一直影响着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对企业亦是如此。在当今的高速信息时代,科技对企业的贡献固然重要,但一个企业的文化更能长远地影响企业的发展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重大,进而间接影响着现代企业的管理。
一、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中国的孔孟理论讲究“以人为本”的思想,这种思想影响着中国人对管理的态度和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很多企业也秉承着这样的观念对员工进行管理。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就是由每一个企业员工组成的,企业的发展和成功离不开每一个员工。对企业的管理也可以理解为对每一个员工的管理,企业通过对员工的管理实现个人的价值,让员工这种通过个人价值的实现去实现企业的目标。有的企业把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形成规章制度,通过实现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有机融合进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2.中国传统文化“诚信”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汇就是“契约精神”。其实契约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诚信,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对诚信精神有着一种始终的传承。虽然现在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但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还是将诚信和道德放在经济利益之上。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个别企业为了经济利益不顾诚信和契约精神,但这种以牺牲诚信精神的企业行为最终会被市场抛弃。只有以诚信为企业的信条才可能走得长远,才可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全聚德、狗不理等之所以百年屹立就在于其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现代企业诸如联想、华为和中兴等等这些企业的产品之所以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归根到底也是因为诚信经营的企业理念。而有的企业却拿诚信当儿戏,消费者也最终会将它们所抛弃,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诸多的积极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也有着很多消极的影响。我们不能狭隘地去不承认或者忽视这些消极影响的存在,而是要正视这些问题,并且要去面对这些问题进而去解决这些问题。
1.中国的“中庸之道”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中国人普遍存在着一种所谓的“中庸之道”,尤其是经历了一些所谓的岁月洗礼之后。在企业中,尤其是在国企中,在很多问题的选择和判断上,很多员工不是立场鲜明的表态,而是选择不得罪人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在每年的测评打分上,很多人虽然有诸多的抱怨,但不会体现在测评表上,即使可能这种测评表是匿名的。在私企中,这种现象虽然不是很明显,但仍然是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建立末位淘汰制,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中间的可能性。当下很多企业虽然表面上有绩效考核,但很多企业都是将这种考核流于形式,作为现代的企业管理,我们必须摒弃这些所谓的“中庸之道”。
2.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敛”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喜欢张扬,这就造就了我国的大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的时候要听老师话、听家长话,而不是鼓励孩子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企业中也必然是内敛的态度和工作方式。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缺乏对表扬的接受,我们的本意是谦虚,但过度的谦虚往往就意味着机会的流逝。在我国的企业中,我们会发现一种现象就是某个人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但到了领导岗位就显得不是那么优秀了,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敛”造就的不知道如何表扬或者批评他的下属。
3.“集体主义”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在中国,儒家伦理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种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法制文化。因此,传统文化往往都比较重视群体,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依附性强、内向型和与人为善。在我国的企业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优秀的人才往往会受到异样的眼光,很多优秀的人才要不就是掩藏自己的锋芒,要不就是去外企。这种现象多多少少都和我国这种所谓的“集体主义”有着些许关系。
三、应对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消极影响的策略
1.科学利用中国的“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管理并不是某一具体的管理思想,通常情况下,这种管理模式是所有符合中庸之道的管理思想的总称。曾仕强在自己的管理理念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的管理理论”从本质上说就是“中道管理理论”,同时他也强调:“利用中庸之道对企业进行管理,需要吸收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的经验,同时对文化传统、心理行为等进行综合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效果”。
2.建立企业员工表达和沟通的渠道
企业中的每个员工性格不同、经历不同、价值观可能也不相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一起工作。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沟通渠道,让员工可以,也愿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对企业发展的建议、或是对企业产品的建议、或是对企业文化的建议等等。当然,这种沟通不仅仅是员工之间的沟通,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也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畅通的沟通机制。企业要让员工明白,员工和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是平等的,企业要让员工真正地融入企业之中,有表达的欲望和机制。通过这种沟通,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并且创立和谐的企业文化。
3.建立尊重每个员工的企业文化
受传统文化影响和制约,现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更加侧重人情味,一味地追求平均、和谐等集体主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遵循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平均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为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适当培育“个人主义”。在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发展中“个人主义”现象非常显著,个人主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个人主义强烈,开放色彩明显。
总而言之,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文化之间有着重要和紧密的关系。现代企业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市场上很多热钱都烧到企业中,但最终能够存活并很好活下来的往往都是拥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试看我国当下的主流企业,诸如联想、华为和百度等等都是很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管理者需要吸收和消化我国“易”、“道”、“儒”、“墨”和“法”管理思想传统文化的管理精髓,遵循“情理法则、棒喝法则、太极法则、方圆法则、乾坤法则、无为法则”,找准符合自身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重视人的因素,强调“民本”,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瑞永.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其借鉴.科學与管理,2010(9).
[2]王钊,陈春燕.中国情景下人本管理思想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福建质量管理,2008(12).
[3]王玉辉.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
[4]翟中卫,王旭.天圆地方思想在现代建筑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7).
[5]钟银春.融合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教育教学论坛,2017(6).
作者简介:陈柯璇(1988.09- ),女,汉族,籍贯:甘肃陇南,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