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泳诗 赵敏
[摘 要]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融合教育已成为国内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透过行为融合、观念融合、理念融合三层次来分析广东省广州市某小学融合教育的现状、结构与内容,提出有效实施学校融合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组织文化理论;个案研究
一、问题的浮现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家庭规模为2.61人,超过一半的家庭有3人及以上同城居住。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不断增强,家庭化的迁移带来了大量的随迁子女,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教育问题,如“城市融入难”问题。伴随着“两纳入”新政策的落实和“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占多半”“融入难度上升”新情况的出现,随迁子女的学校融合教育问题成为了随迁子女流入学校面临的的重要问题之一。
学校融合教育是指以“促进融合”为核心思想,围绕着让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读学校有归属感,感到被充分接纳,享受公平待遇,并获得充分发展的目标开展一系列课内课外活动的一种教育[1]。目前国内关于融合教育的研究主要关注其实施内容的设计和开展。许多学者提出融合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基于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指标进行,分为心理融合、文化融合、身份融合。其中,江波指出,文化融合的实质目的是对不同价值观的抉择、融合与创新的过程[2]。万荣根提出,融合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解决随迁子女在城市社会“融合困境”的重要举措[3]。不少学者认识到融合教育内容构建的重要性,但所研究的内容还不够系统,缺少以全面的视角观察融合教育的构建。
“层次”的可观察性为探究文化提供切实可行的视角,“层次”的互补性为构建文化提供内在联系。如何系统构建随迁子女流入学校的融合教育?在此引用沙因组织文化理论的三层次结构对广东省广州市某小学(以下简称X小学)的融合教育进行分析。三层次的具体划分如表1所示。
二、案例介绍与分析
1.个案对象简介
X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居多的公办学校,随迁子女占全校学生的70%。随迁子女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难以融入校园生活,如:有的学生很内向、很安静,有的学生很调皮;有的卫生习惯比较差,经常乱扔垃圾;有的仪容仪表比较差,不穿校服甚至赤脚来上课……对于这个区域来说,X小学更多的是本地教师,其中有不少教龄较长的老教师。久而久之,组织中的老成员对随迁子女产生了偏见。
X小学校长说:“一开始,划分新区域之后,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校读书。学校超过半数是随迁子女,老教师们多少是不太喜欢的,因为觉得外地生没有本地生那么好教。教师们认为外地生无论是否优秀都和学校关系不大,因为这些学生以后也是要离开学校的,所以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外地生身上。”由于区域的划分与教育资源配备不均衡,办学水平落后与师资队伍更新速度慢,X小学在面对“一拥而入”的随迁子女时显得十分混乱与被动。
随迁子女的行为习惯等存在差异,教师、本地学生与随迁子女之间存在冲突,X小学的教育理念相对保守等,种种问题让X小学陷入了城乡教育文化的冲突中。而后,为改变现状,X小学从行为、观念、理念三方面着手开展了融合教育。
2.个案的三层次分析
(1)行为融合:构建校园活动与校本课程的行动指南
一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X小学组织各班创立卫生小组,共同保持环境优美清新,同时组织清洁人员保持学校卫生干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校建筑的墙面、走廊通道、课室等地方贴上校园标识、名人佳作,对随迁子女加强文化熏陶。全体师生动手装饰美化校园,教师布置办公室,学生亲自设计本班教室与楼梯走道、橱窗、展板。校园环境的文化布置与课室内部的亲手设计,对随迁子女融入学校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X小学鼓励教师一对一辅导,设立班级互助小组,开展读书活动,设置各类图书室、开放式书吧、班级图书角等;要求教师定期举行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组织好书推荐卡制作展、手抄报比赛、讲历史故事比赛等活动。X小学通过课内课外两手抓,帮助随迁子女在学习上有了质的飞跃,使学校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育质量逐步凸显。如今,X小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区26所公办学校中名列前茅。
X小学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基地教育、传统节日教育、感恩父母与关怀弱势群体的感恩爱心教育,并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主题节日活动。还开设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如电脑绘画班、国画班、小提琴班、英语提高班、书法班等。学生们都非常喜欢这些活动,每次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起初,随迁子女虽然展示的才艺不是很多,但是能够在教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下踊跃地报名参加。通过各式各样活动中的合作与分享,随迁子女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关爱,真正从生活上融入了新环境。
X小学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課和主题班会课,对全体成员进行教育指导。还组织学生参加“安利健康快车”活动,引进家庭服务中心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师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随迁子女能够正确地理解与面对城乡之间的落差和迁移带来的变化,心理压力与不平衡感逐步消失,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了自尊、自信、自强的心态。
二是合力编写融合校本课程。在校长的带领下,X小学的教师和专家们一起编制了融合教育校本教材《好习惯、伴我行》及课程,把养成教育细化为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勤于动手、锻炼身体、讲究卫生、善于学习、友善交往、健康心理十三个方面需要培养的习惯,编成200个步骤,逐步分六年实施。在校本课程的引导下,帮助随迁子女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观念融合:传播家园、乐园、学园的价值观
一是传播家园的温馨,提高随迁子女对流入地的归属感。长期漂泊流动的随迁子女对家的观念较弱,粗浅地接触学校也难以获得归属感。为此,X小学提出“学校是‘大家庭,班级是‘小家庭”的校园目标。在校园内,通过强调随迁子女主人翁的身份,给予随迁子女动手布置课室等多种自我展示的机会,营造温馨自主的家庭氛围。在班级中,教师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引导学生树立“大爱”的精神,推动随迁子女逐步融入学校与流入地。
二是传递校园的欢乐,增强随迁子女对学校的亲切感。拥有足够的安全感是促进随迁子女融入学校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学校要努力让随迁子女愿意到学校上学,在心理上觉得安全,而不是受到同伴的歧视。X小学为增加校园乐趣,提出“轻松课堂”与“开心课外”的校园目标。教师尽其所能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课后特意开展一些节日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等),让随迁子女在学习之余还能愉快地玩耍,极大地降低了随迁子女对学校的排斥感,增强了其对学校的亲切感。
三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增进随迁子女对学习重要性的认同感。学校不仅要让学生们感受到上学的乐趣,更要帮助学生明白上学的意义。因此,X小学提出“增长知识”与“拓展视野”的校园目标,希望随迁子女能够通过学习在知识和其他技能方面有所成长,并能够成为他人的榜样,感受到在学校学习的快乐。同时,让随迁子女认识到读书识字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理念融合:打造多元融合与和谐成长的教育理念
一个组织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每所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与人工成分也就有所不同。X小学提出了“多元融合”的外部适应性和内部管理整合的教育理念,帮助随迁子女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同时也为社会培养新一代的建设者。学校全体成员秉承多元融合理念,新老教师对外地生、本地生一视同仁,外地家庭与本地家庭相互帮助,将多元融合理念作为多方相处的基本原则。学校和谐与成长的职能在于为随迁子女提供意义,通过和谐互动为他们创造心理安全感,并定义个人边界和良好的互动法则。这个互动法则促成了X小学深层次的融合教育理念。
三、学校融合教育实施建议
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期间必定会付出的社会成本,这种社会成本不应该由随迁家庭独自承受,而应整合社会资源,依靠社会力量。随迁子女的融合教育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长期的探索与协调。学校作为随迁子女求学的地方,是实施融合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随迁子女居多的学校肩负着更多融合教育的重任。
在促进随迁子女行为融合、观念融合与理念融合方面,X小学的融合教育功不可没。基于X小学的成功经验,结合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笔者提出相应的三方面建议作为补充,以进一步完善融合教育的实施。
1.制定高效可行的指南,达到行为融合
(1)计划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在融合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领导者应该制定时间计划,用于宏观把控教育实施的时间,包括融合教育活动与课程的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心理辅导活动的成效在一个月内可能显现不出来,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心理辅导活动时间,或者增加活动开展的频率。
(2)建立高效民主的管理团队
团队的精神和力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新老教师的一致动作有利于推进融合教育的落实[4]。一是开展定期与灵活的会议。在开展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定期召开汇报会议,了解教育的进展程度,并据此召开灵活的会议,以应对特殊情况。二是构建多渠道反馈机制。学校可以公开设立校长邮箱、校长信箱,向教师公开校长与领导小组的联系方式,以促使领导者多听取教师的意见与建议。三是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制度。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更有利于权责的落实,促使领导者、管理者、执行者各司其职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共享双向互动的观念,达到观念融合
(1)开展城乡文化融合课程
学校可以利用城乡文化差异这一宝贵资源,开设突出乡村文化的城乡文化融合教育校本课程。一方面,介绍城市文化,帮助随迁子女熟悉学校和城市的特質与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介绍各地区乡村独特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让城市学生了解城乡文化差异并吸纳乡村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让随迁子女正确面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与不适感。如开展探究与外来务工者生活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参观农民工博物馆,在文化节开展介绍家乡文化的活动等。
(2)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的正面宣传
虽然我国城市的包容性正在增强,歧视外地人的现象已大大减少,但必须指出的是,部分城市居民对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仍然心存偏见。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营造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氛围与环境,必须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的正面宣传,提高本地人与本地学生对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的正确认识,同时应增强群体间的互动,以改变城市对外来务工群体及随迁子女的刻板印象。
学校可以在宣传栏、墙报、走廊上增加对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的正面报道,在校园内展示外来务工人员的勤劳、朴实、忠厚、坚韧等优秀品质,引导本地学生消除刻板印象,正确对待、认同并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
3.打造与时俱进的理念,达到理念融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两为主”政策的实施,积分入学政策的落实,大批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X小学的教育理念能够与时俱进,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推动教育公平发展,为同类学校树立了积极向上的榜样,为融合教育理念提供了实践基础。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是促进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动力。融合教育理念的树立可以源于和谐校园,而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建设和谐社会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理念,依据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各类学校也都能够提炼出适应校情的融合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8(10):58-61.
[2]江波.文化支持: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19-21.
[3]万荣根,郭丽莹,黄兆信.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15(9):111-118.
[4]赵敏.教师制度伦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