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光 宋 宇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油脂是古代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尽管现今大部分居民在烹饪时常用植物油,但仍有不少地方的人们喜爱食用动物油。由于远古时期狩猎经济较为发达,人类获得动物肉后,较易提取出动物油脂,而大量制取植物油的技术尚未成熟,因此人类最早广泛使用的油类应是动物油。日常用油从以动物油为主,演变到以植物油为主,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先秦时期先人用“脂膏”作为动物油脂的称谓,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动物油。直到汉代,随着制取植物油的技术渐趋成熟,动物油在烹饪饮食中的地位才有所改变。
油脂作为生活必需品,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日本学者篠田统曾经简要探讨了中国古代动植物油脂的使用情况,并且介绍了油脂在陶器制作、绘画方面的应用①[日]篠田统:《中国食物史研究》,高桂林、薛来运、孙音译,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王建简要介绍了历史上动植物油脂在烹饪方面的应用,以及语言文化方面衍生出的新含义②王建:《析油——“开门七件事”文化札记之三》,《文史杂志》1993年第3期。。陈道章介绍了古代油脂的生产方法,日常生活中油脂在燃料、防水等方面的应用③陈道章:《中国古代化学史》,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黄兴宗认为汉代以前烹饪主要使用动物油,包括猪、牛、羊、狗油④黄兴宗:《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第五分册发酵与食品科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罗伯健主要阐述了油脂在饮食中的应用概况,以及油脂在造船、润滑、护肤等方面的用途⑤罗伯健:《中国古代的食用油及其多种用途》,何力编:《考古学民族学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241-249页。。王星光、柴国生主要讨论了生物质油脂在照明、助燃方面的用途⑥王星光、柴国生:《中国古代生物质能源的类型和利用略论》,《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年第4期。。中医学界对马王堆《五十二病方》关注较早,张振平、孙启明探讨了其中的膏剂⑦张振平:《谈马王堆古医书中的膏剂》,《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81 年第1 期;孙启明:《〈五十二病方〉中的古代软膏》,《药学通报》1982年第5期。,孙启明、严健民又对其中的“膏、脂”专门进行了讨论⑧孙启明:《为〈五十二病方〉“久脂”补注》,《中医杂志》1982 年第4 期;孙启明:《〈五十二病方〉“膏、脂”释义》,《中成药杂志》1983年第1期;严健民:《〈五十二病方〉“头脂”释义》,《中华医史杂志》1990年第4期。。
当前学界对汉代之后植物油脂的研究相对较多,如韩茂莉等学者分别从各个历史时期研讨植物油料、植物油生产技术以及油脂用途⑨参见韩茂莉:《历史时期油料作物的传播与嬗替》,《中国农史》2016年第2期;王星光、宋宇:《魏晋至隋唐时期油脂生产与应用探研》,《中国农史》2017年第4期;杨计国:《宋代植物油的生产、贸易与在饮食中的应用》,《中国农史》2012年第2期;徐建青:《清代前期的榨油业》,《中国农史》1994年第2期;宋宇:《元明清时期油脂研究》,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实际上动物油脂在上古社会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古时期以后虽然植物油的消费逐渐上升,但并未完全取代动物油。而在秦汉时期,动物油脂在食用、医疗等方面的应用已经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由于文献记载较为缺乏,目前学界对历史上动物油脂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本文主要综合简帛材料、古代典籍以及考古资料,对动物油脂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加以探讨,以此窥探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物质文化、社会生活及科技发展状况。
动物油脂包括牛脂、羊脂、猪脂、马脂、鱼油等。陆上动物油主要来自牛、羊、猪、马的皮下脂肪组织、肌肉脂肪、附着于内脏器官的纯脂肪组织以及内脏,奶油以乳化状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内。还有少量骨油存在于骨髓中。鱼类的油脂大部分存在于肝脏内,例如鱼肝油等。海兽的油脂大部分存于皮下,例如海豹油。古代狩猎活动盛行,动物油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较为广泛。
《大戴礼记》载:“无角者膏(凝者为膏),而无前齿(无前齿者,齿盛于后,不用前也),有角者脂(释者为脂),而无后齿(齿盛于前,不任后也)。”⑩[汉]戴德撰,[北周]卢辩注:《大戴礼记》卷13《易本命》,中华书局,1985年,第225-226页。古人将无角的动物如猪马的脂肪称作膏,有角的动物如牛羊的脂肪称作脂,汉代以后学者又将凝固状态的脂肪称作膏,将由固态融化为液态的脂肪称作脂,可见古人对脂肪的认识逐渐丰富和深化。还有学者考证,古书中一般把未经煎炼的动物油称为脂,经过煎炼的称为膏,由于煎炼过的动物油冷却后多呈糊状,故后来膏也兼指糊状物质①罗伯健:《中国古代的食用油及其多种用途》,何力编:《考古学民族学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241页。。然而脂膏都是对于油脂的一种通称,在现实生活中古人不一定进行如此严格地区分,脂膏二字也是可以混用的。
动物体内不同部位的油脂,也有各自的专称。《通俗文》:“脂在腰曰肪,在胃曰,骨中脂曰髓……兽脂聚曰䐃。”②[汉]服虔撰,[清]臧庸辑,林慰曾校刊:《通俗文》,《丛书集成续编》第73 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 年,第352、361页。古人将腰间的油脂称为肪,胃部的油脂称为,骨头中的油脂称为髓,䐃指动物腹部的脂肪。《说文解字》:“髓,骨中脂也……膫,牛肠脂也。”③[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卷4《肉部》,中华书局,1963年,第86、89页。《诗经·小雅·信南山》:“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④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第667页。周代祭祀时取牛的脂膏加上黍稷放在艾蒿上燔烧,使香气上升。膋又作膫,指的是肠子间的脂肪,除了用于祭祀,在饮食中也有应用⑤《礼记·内则》:“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举燋其膋,不蓼。(膋,肠间脂也)……小切狼臅膏,以与稻米为酏。(狼臅膏,臆中膏也)”[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28,中华书局,1989年,第758页。。“臅膏”指胸腔里的脂肪。
《说文解字》又载:“殖,脂膏久殖也。”⑥[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卷4《肉部》,中华书局,1963年,第85页。对于“殖”字有两种解释,王筠认为动物油脂放置时间久了之后变质腐败,徐锴认为油脂放久则浸润⑦“一引无殖字,盖谓脂膏日久而殖败也。字或作䐈,《考工记·弓人》注郑司农云:故书昵或作樴,元谓樴,脂膏败之䐈。䐈亦黏也,《释文》吕忱云:䐈,膏败也。”参见[清]王筠撰:《说文解字句读》卷8,商务印书馆,1936 年,第547页。另见[唐]徐锴撰:《说文解字系传》卷8,中华书局,1987年,第78页。。实际上动植物油脂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动物油脂保存久了容易发生水解、氧化等化学反应,从而使得油脂变质腐败且有异味,水解的动物油脂从外观上看也像融化浸润了一样。因此“殖”字的本义应是放久变质的油脂。
关于油脂的提取技术,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文献中还未发现有详细的记载。根据《楚辞·天问》:“冯珧利决,封豨是䠶(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⑧[战国]屈原:《楚辞》,林家骊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81页。羿用蒸熟或煮熟的野猪肥肉来祭祀后帝,“蒸肉”应指冬祭献上的供肉。“蒸肉之膏”应是蒸煮后带有脂肪的肥肉,在蒸煮肥肉的过程中肉中的油脂会被水分带出。
古人利用水与蛋白质的亲和力比油与蛋白质的亲和力大的原理,通过将肥肉浸入到水中,加热使水浸入而带出油脂⑨《化工辞典》,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69年,第82页。。或者用水蒸肉,肉里的脂肪会被水蒸汽带出。这便是湿式熬制法与蒸煮法,这两种方法依然是当今动物油脂提取的主要方法⑩张佰帅、王宝维:《动物油脂提取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中国油脂》2010第12期。。生活中也可用不加水的干熬法取油,但是获取的油质稍差,并不如湿法应用广泛。
古人用沸水煮肉时可以顺便取油,通过考察汉代庖厨图可知,汉代上层社会食肉较多,汉代对肉食的加工方法有十余种,从画像石中只能看到蒸煮和炙肉的情况①杨爱国:《汉画像石中的庖厨图》,《考古》1991年第11期。。《齐民要术》是对北魏以前农业生产的总结,其中在猪肉的烹饪中涉及到了油脂的加工与应用,该书虽非汉代的文献材料,但可做参考②《齐民要术》载:“缹猪肉法:净猪讫,更以热汤遍洗之……四破,于大釜煮之。以杓接取浮脂,别著瓮中,稍稍添水,数数接脂。脂尽漉出……添水接脂,一如上法。脂尽,无复腥气……其盆中脂,练白如珂雪,可以供余用者焉。”“猪肪炒取脂:肉脔,方五六寸作;令皮肉相兼。著水令相淹渍,于釜中炒之。肉熟水气尽,更以向所炒肪膏煮肉。”[北魏]贾思勰撰,石声汉译注:《齐民要术》卷8《蒸缹法》,卷9《作奥糟苞》,中华书局,2015年,第1031-1033、1083-1084页。。古人用水熬煮猪肪、猪肉取猪油,煮猪肉时需不断添水取油,直到油被取尽。此时取净脂肪的猪肉不再有腥味,取出的猪油还可供其他用途。可见古人在加工肉类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对脂肪的处理。
用熬煮的方法提取动物脂肪比较简单,猪的体腔内壁上呈板状的脂肪称为猪板油,家畜动物的肠、胃之间也存在着脂肪组织,都可以直接取出加水炒油。通过后世的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对前代提取动物油脂的方法进行印证③参见《太平圣惠方》:“取猪脂,去筋膜,于水中煮。待有浮上如油者,掠取,贮于别器中,又煮。依前法再取之。”[宋]王怀隐等编:《太平圣惠方》卷33,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年,第987页。《证治准绳》:“牛脂,去筋膜,熬成油。”[明]王肯堂辑;臧载阳点校:《证治准绳(六)女科》卷3,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242页。《遵生八笺》:“将猪脂切作骰子块,和少水,锅内熬烊,莫待油尽,见黄焦色,逐渐笊出。未尽再熬,再笊,如此则油白。”[明]高濂著,赵立勋等校注:《遵生八笺校注》卷13,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第470页。。古人直接用动物的肥肉与脂肪组织作为原料,经过水煮便可提炼出油脂。至今这种方法在民间依然使用广泛④根据社会生活、生产经验,猪肉里面、内脏外面成片成块的油脂称为“板油”,一般加工后作为工业用油,做糕点等;猪皮里面、与瘦肉紧挨着或与瘦肉互相夹杂的肥肉称“肥油”,多数被老百姓买回炼油和炒菜;猪各种内脏外面附着的一缕一缕的称“水油”,因为含水分多,炼完的油渣不好吃,现在较少有人食用,多用于牲畜饲料;猪皮里面的油称“皮油”,在猪皮加工成皮革的过程中被收集起来,作为化工原料。。
除了最早用于动物油脂的提取,熬煮法还主要用于制取芝麻油、花生油、茶籽油、菜籽油、向日葵籽油等植物油,以上植物油都来源于含油量高的油料作物。秦汉以前的文献中虽未见到有关熬煮法提取植物油的详细记载,但笔者推测当时可能也将该法用于提取植物油。
油脂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应用,民众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油脂。在日常生活中,油脂的食用价值应是最早被发现的,在人们用火烤肥肉的时候,油脂落在火堆中使火烧得更旺,油脂的可燃性可能就是这样被发现的。人们渐渐发现,沾染上油脂的手、面、口唇部位在冬天不容易皴裂,并且皮肤更加油光润泽。因此油脂也被制成各种护肤品,至今依然如此。古人在接触油脂时,自然就能感觉到油脂的润滑作用。将油脂涂在车轮的辖部起润滑作用,可使车轮运转更加顺畅,油脂推进了古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在医疗方面,油脂被用于治疗多种身体疾病,如麻痹、创伤和各种皮肤病。古人也将油脂用于鞣革、丝织加工、防锈、淬火等方面,这些都是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油脂的应用也促进了手工技艺的发展。
油脂的各种自然属性都是生活中人类在接触油脂的过程中发现的,古人善于从自然界中学习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来推动社会发展。
1.食品加工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在饮食方面就十分讲究。在食品加工史上,油脂更是不可或缺的。周代贵族在饮食中摄入油脂较多,《周礼》载:“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羶。”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4《庖人》,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9-90 页。《礼记·内则》也有相同的记载,参见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第341-342页。庖人掌管天子饮食,献给君王的食物都是非常精致的。都用春夏秋冬最应季的动物肉进行烹饪,如春天用小羊和小猪,夏天用干野鸡和干鱼,秋天用牛犊和幼鹿,冬天用鲜鱼和雁。但是这些肉所得四时之气很旺盛,人直接食用对身体并不好,所以要选用能够压制肉类所属四时之气的动物油脂与其煎和,达到五行调和之目的②“春,木王,火相,土死,羔豚为其太盛,牛属中央土,故以死之脂膏杀其气……夏时金死,犬属西方金,故用死之脂膏煎和之……秋时草物有实……鸡属东方木,时木死,故用死之脂膏煎和之……膏膻谓羊膏。羊属南方火。冬时火死,鱼雁食之大盛,故用死之脂膏煎和之。”参见[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4《庖人》,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第89页。。古代社会流行的五行思想影响深远,在烹饪肉类用油时,古人也根据五行相克的原则,制定了相应的规范。郑司农认为膏香是用了牛油,膏臊是用了猪油。杜子春认为膏臊是用了狗油,膏腥是用了猪油,膏羶是用了羊油。郑玄认为膏腥是用了鸡油③“郑司农云:‘膏香,牛脂也,以牛脂和之……膏臊,豕膏也,以豕膏和之。’杜子春云:‘膏臊,犬膏。膏腥,豕膏也……膏羶,羊脂也。’玄谓膏腥,鸡膏也。”参见[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4《庖人》,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第89页。。汉代人对周代庖厨烹饪用油并无统一的认识,但可反映出周代至汉代烹饪用的动物油种类是较多的。
《礼记》中还记载了周代的“八珍”,分别为“淳熬、淳毋、炮豚、炮牂、捣珍、渍、熬和肝膋”④关于“八珍”的历史演变,参见邢湘臣:《“八珍”浅释》,《文史知识》1994年第7期。,《礼记·内则》记载,将炖好的肉末酱加到煮熟的旱稻米饭上,再混合融化的脂肪,称为淳熬。将炖好的肉末酱加到煮熟的小米饭上,再混合融化的脂肪,称为淳毋。炮法是将加工过的猪、羊没入油中煎,这样油脂可以提供快速而均匀的热量,使食材整体的表面温度迅速升高,保持肉质鲜嫩。同时油脂渗透入原料组织内部,利于形成香气,还产生特有的色泽⑤《礼记·内则》:“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淳毋,煎醢加于黍食上,沃之以膏,曰淳毋。炮,取豚若将(牂),刲之刳之,实枣于其腹中,编萑以苴之,涂之以谨涂,炮之,涂皆干,擘之,濯手以摩之,去其皽;为稻粉,糔溲之以为酏,以付豚,煎诸膏,膏必灭之。”杨天宇:《礼记译注》,第348-349 页。译文可参考黄兴宗:《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第五分册发酵与食品科学》,科学出版社,2008 年,第13 页。。“肝膋”的做法,是取一副狗肝,上面蒙上狗肠间的脂肪,使脂肪浸润狗肝,然后放在火上烤,使脂肪都焦熟,不需要用辛菜⑥“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举燋其膋,不蓼。”杨天宇:《礼记译注》,第351 页。。
“八珍”中的淳熬、淳毋、肝膋等都使用到了油脂。另据《礼记·内则》载:“脂用葱,膏用薤。”⑦杨天宇:《礼记译注》,第343页。调和脂需要用葱,调和膏需要用薤。《礼记·内则》:“取稻米,举糔溲之,小切狼臅膏,以与稻米为酏。”⑧杨天宇:《礼记译注》,第351页。这是将稻米与狼的脂肪混合煮成稀粥。一方面,油脂作为调味料,可以改善口感,使食物变得润滑、醇香。另一方面,动物油脂具有一定耐热性,适合油炸、爆炒、烧烤、较长时间油煎。《礼记·内则》中记载的烹饪方法有炮、烧烤、煎、煮等,这些烹饪技术都离不开油脂。《礼记》所载的食品制作工艺精细考究,做工复杂,反映了当时食品加工的极高水平。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竹简中记载了随葬的一些食物,简文不仅记载有许多肉类,而且还有动物油脂,所载烹饪方法中,炙、煎、濡等都需用到油脂①简四二载:“犬肝炙一器”与《礼记·内则》所载“肝膋”应是同一种食物。简八九载“牛脣、脂、㔸、濡一器”,简九二载“鱼脂一资”,鱼脂即“鱼鮨”应不是鱼油,而是一种鱼肉酱。简一〇二载“右方魫、脂十牒资九……”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 年,第134、138页。。湖南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出土的《美食方》,记载烹制动物类食物的食单多达148 条,烹饪流程十分讲究,肉和内脏分开加工,简文中有牛肩掌、鱼肠、心、肺、膏等食材的记载。《美食方》的菜肴名称和原材料也可见于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和随葬品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期。。由于《美食方》的释读全文还未公布,有待于将来做进一步研究。
汉代面饼类食物深受大众喜爱,其制作过程也离不开油脂。《释名》载:“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③[汉]刘熙撰:《释名》卷4《释饮食》,中华书局,1985年,第62页。汉代面饼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其中髓饼的制作就使用了动物的“髓脂”④关于髓饼的做法,可参考《齐民要术·髓饼法》:“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广六七寸。便著胡饼炉中,令熟。勿令反覆,饼肥美,可经久。”[北魏]贾思勰撰,石声汉译注:《齐民要术》卷9《髓饼法》,中华书局,2015 年,第1093页。。
食用油在食品加工中的主要作用可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提高食品的柔滑性。第二,给予食物特殊的风味。油脂可以溶解某些调味品中的化学成分,因此也可以用作其载体。第三,在烹制肉类、蛋类、蔬菜等食物时,使其受热均匀。第四,能使糕点或其他油炸食品变得酥脆。
《史记》记载“贩脂,辱处也,而雍伯千金。”⑤[汉]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282页。在汉代之前,贩卖油脂这个行业就已经存在。汉代居延地区油脂价格低时每斤6钱,高时每斤18钱,有时比肉价还贵。如此高昂的售价,也不是普通民众可以经常消费得起的⑥《居延汉简释文合校》载:“出钱百七十,买脂十斤……二月壬寅,买脂五十斤,斤八十……脂六十三斤直三百七十八……”谢桂华,李均明等编:《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222、391、483页。《居延新简》E.P.T40:163载:“出钱百八,买脂六斤,斤……”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96页。。
2.燃料与照明
动物油脂在早期祭祀中常被当作燃料使用。《诗经·生民》《汉书·礼乐志》分别对周代、汉代的祭祀场面进行了描写⑦《诗经·生民》:“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第806 页。《汉书·礼乐志第二》载:“练时日,侯有望,焫膋萧,延四方……盛胜实俎进闻膏,神奄留,临须摇。”[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22《礼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052-1058页。。当时燃烧的“萧”指香蒿,即今天的艾草。“脂”、“膋”应指牛的肠间脂肪,周人祭祀的时候,将牛油混合黍稷与艾草一起点燃,使其香气达到神明所在之处,汉代郊祀也沿袭这一传统。
《史记》载田单为了恢复齐国,布置火牛阵,将芦苇灌上油脂绑在牛尾巴上点燃,牛群受惊后冲击燕国军队⑧“田单乃收城中得千馀牛……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汉]司马迁:《史记》卷82《田单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455页。。这是史书上较早关于火攻的记载,古人为了增大火势,经常将脂肪与草木等燃料一起混合起来燃烧。
《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墓内部情况时提到了照明用的人鱼膏⑨“九月,葬始皇郦山……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按:今帝王用漆灯冢中,则火不灭)”[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65-266页。,关于人鱼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娃娃鱼的,也有说是雌性鲸鱼的①岳南编:《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记》,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12-313页。,但都认为是一种水生生物。
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脂烛。《论衡》载:“俱之火也,或烁脂烛,或燔枯草……兵到牧野,晨举脂烛。”②黄晖撰:《论衡校释》卷2《幸偶》,卷7《语增篇》,中华书局,1990年,第42、344页。据学者考证,“晨”指昧爽,对应现在的凌晨3-5 点,当时天还未完全亮,周武王的军队需要使用脂烛照明以便行军③李朝虹:《“晨举脂烛”解诂》,《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汉代之前脂烛、门燎的制作方法均未见有详细记载,通过后人解释燎的制作方法,可以推测脂烛应该是将多根苇杆用布缠紧后,灌上油脂制作而成的④《周礼注疏》:“大祭祀、丧纪之事,设门燎。(释曰:‘燎,地烛也’者,烛在地曰燎……所作之状,盖百根苇皆以布缠之,以蜜涂其上,若今腊烛矣)”[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7《阍人》,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0页。。
《淮南子·说林训》载:“黂烛捔,膏烛泽也”⑤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卷17《说林训》,中华书局,1989年,第578页。,古人也用大麻杆灌以动物油脂做脂烛。人们点燃脂烛可用于夜间读书或者生活照明,极大丰富了夜间生活。据《东观汉记》载:“后重违母意,昼则缝纫,夜私买脂烛读经传。”⑥[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卷6《和熹邓皇后传》,中华书局,2008年,第204页。“弟奇在雒阳为诸生,分俸禄以供给其粮用,四时送衣,下至脂烛。每有所食甘美,辄分减以遗奇。”⑦[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卷14《孔奋传》,第585页。上文可见,在东汉有人专门生产、贩卖脂烛,脂烛是民间较为常见的日用品。平民利用脂烛照明在夜间学习经典,丰富了文化知识,为社会文化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古人在灯具中添加油脂,点燃灯芯照明。《潜夫论·遏利》载:“知脂蜡之可明镫也,而不知其甚多则冥之。”⑧[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第24页。古人认为灯内的脂蜡如果过多,则会淹没灯炷从而使灯光变暗。《太平御览》引孙吴时期秦菁所撰《秦子》称:“智惠多则引血气,如灯火消暗。膏炷大而朗朗,则膏消。炷小而暗暗,则息膏至久也。”⑨[吴]秦菁:《秦子》,引自[宋]李昉:《太平御览》卷870《火部三》,中华书局,1960年,第3856页。燃灯时如果灯炷大,光照就亮而灯油也消耗得快。如果灯炷偏小,光照就暗而灯油也燃烧得更长久。汉魏时期学者通过描述灯油多少、灯炷大小与灯光明暗的联系,体现出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甘肃平凉庙庄出土过一座战国鼎形铜灯,出土时鼎内盛油脂如泥状⑩鼎内盛燃灯时所用的油料,盖两侧有二鸭首,其相对的宽嘴正好衔住双键,鼎盖便被牢牢扣住。用灯时,旋转盖子,将双键支起,插入鼎盖中心的圆銎中,此时被支撑起来反转的鼎盖即成为灯盏。该灯构造精巧,为贵族出行时使用。见魏怀珩:《甘肃平凉庙庄的两座战国墓》,《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满城汉墓出土了羊尊灯,羊尊背部可以掀开作为灯盘,将羊尊腹腔中存储的油脂盛放在灯盘上,再用捻线或灯芯草浸入油脂点燃照明。出土时,羊尊腹腔中还残留有白色沉积物,经过化验,证明含有油脂成分⑪岳南编:《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记》,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12-313页。。这都应是作燃料的动物油脂。
然而动物油脂燃烧时会产生烟灰污染环境,汉代工匠们制造灯具时,就注意到这一问题。在山西朔县秦汉墓中,出土一件雁鱼灯,全系铜铸,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鱼灯由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四部分套合而成,四部分可自由拆装,方便擦洗。灯火点燃时,烟灰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空腔内,减少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⑫雷云贵:《西汉雁鱼灯》,《文物》1987年第6期。。这类灯具在考古发掘中屡次出土,广西合浦汉墓出土了凤灯⑬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考古》1972年第5期。,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长信宫”铜灯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编:《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59-261页。,江苏邗江甘泉汉墓出土了错金银铜牛灯②南京博物院:《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这些灯虽然形制各异,装饰不同,但其设计原理与山西朔县的雁鱼灯基本一致,都是为了减轻油烟污染。这充分表现了古人在控制空气污染方面的聪明才智。
3.护肤美容
《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王先谦集疏:“泽面曰膏,濯发曰沐。”这里的膏是指滋润面部皮肤的油脂③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87页。,可见早在周代就已经用油脂来保养皮肤。《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④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第165页。此处“凝脂”来形容洁白柔润的皮肤,如此滋润嫩白的皮肤很可能也是经常使用油脂保养的结果。
汉代的后宫常使用脂泽之类的化妆品,并且将其放在梳妆用的小匣子里⑤[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卷2《显宗孝明皇帝》,第57页。。古代化妆用的粉末是将米磨成粉,使用的时候与油脂调和涂在面部⑥[汉]刘熙撰:《释名》卷4《释首饰》,第75-76页。。汉代还有涂饰嘴唇的化妆品,类似于今日的口红与唇膏,用丹砂等物与油脂调和使用。也用香泽润发⑦[汉]刘熙撰:《释名》卷4《释首饰》,第76页。。
《急就篇》记载了膏泽的制作方法,以及盛放膏泽容器的历史变迁,说道:“脂,谓面脂及唇脂。皆以柔滑腻理也……膏泽者,杂聚取众芳以膏煎之。乃用涂发,使润泽也。筩者,本用竹筩。其后转用金玉杂物写竹状而为之。皆所以盛膏泽者也。”⑧[汉]史游撰:《急就篇》卷3,岳麓书社,1989年,第188页。古人将各种香草用油脂煎熬,从而提取出其中的芳香物质,并用煎过的香油涂抹在头发上,既保持头发光泽润滑,又增加头发的香味,可谓十分讲究。盛放膏泽的容器原先用竹器,后来改用金玉,表明贵族阶层的生活越来越奢侈。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竹简记载:“小付蒌(篓)三盛节、脂、粉。”⑨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147-148页。说明脂粉作为日用品常被上层社会用来陪葬。
《后汉书·陈藩传》记载:“又比年收敛,十伤五六,万人饥寒,不聊生活,而采女数千,食肉衣绮,脂油粉黛,不可赀计。”⑩[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66《陈藩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161页。根据陈藩上疏所言,虽然遭遇饥馑,民不聊生,但是东汉皇帝后宫的生活依然十分奢侈,包括脂油化妆品在内的花费都不可计数。
脂泽在古代用于皮肤保养与妇女的日常装扮,应是生活中的奢侈品。因此对于脂泽的描写多出现在与贵族生活有关的文献中,同时也用“脂油粉黛”等反映上层人士的奢靡之风。
油脂在古代医方中有广泛应用,在医疗保健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考古工作者在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出土的铜奁中,发现有以往考古发掘中并不常见的黄色块状物,经成分分析,黄色残留物的基体是蜂蜡和动物油的混合物,应是人为有意识加工的产物。据中医文献记载,蜂蜡和动物油本身既是中药的赋形剂,同时也能用于治疗创伤或烫伤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编:《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59-261页。,也可能作燃料用。可见我国早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将动物油脂、蜂蜡等用于医疗等方面。
汉代武威地区流传有治百病的膏药,蜀椒、付子都用嘴嚼碎,再用猪油三斤煎五沸,滤渣后,取羊屎球大小,用温酒服下,一天三四次①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编:《武威汉代医简》,文物出版社,1975年,第3-4页。。用蜀椒等四味药材与猪油配合还可制成千金膏药方,可内服可外敷,此药方在当时被广泛应用,可见古人对其十分重视②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编:《武威汉代医简》,第10页。。
《金匮要略》载:“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③[汉]张仲景著,刘蔼韵译注:《金匮要略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页。膏摩是中医治疗手段之一,结合了外涂和按摩疗法。先按处方配制成软膏,然后将膏药少许涂抹于体表,再进行按摩治疗。膏摩所用药物成分,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健筋壮骨等药物为主,其中大部分药膏都有油脂配合。油脂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可提取药物中易溶于油脂的成分,并促进人体对药膏的吸收,以加强其药效④参见杨明主编:《中药药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第229-230页。王光清编著:《中国膏药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18-25、33-34页。。
马王堆出土简帛《五十二病方》中,记载有利用动物油治疗疾病的药方约有40方。所用动物油包括肪膏、脂膏、久膏、久脂、头脂、猪膏、牛脂、羖脂、豹膏、蛇膏、车脂等。动物油健康无毒,易于被皮肤吸收,油脂还具有其他优良特性,是十分重要的医药原料。在制药中动物油经常被用作外敷药、润滑剂、外用药的粘合剂、提取溶剂、丸剂的赋形药、洗浴的配方药,以及制药的辅料等⑤周一谋等著:《马王堆医学文化》,文汇出版社,1994年,第152-153页。。动物油可以单独使用发挥药效,也可以与其他药品调和,共同发挥作用。
1.治疗麻痹、面瘫与癫痫
周家台秦简《病方》载,用羊粪、乌头、牛油反复加热成膏,再用外敷治疗身体麻痹⑥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中华书局,2001年,第129页。。《灵枢经·经筋》记载了由于足阳明经的经筋发生病症而导致口角歪斜的治疗方法,先用马膏涂在拘急一侧的面颊,然后用白酒和桂末涂在弛缓一侧的面颊。再用桑木炭火烘烤患者颊部,并以马膏温熨拘急一侧的面颊,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即可痊愈⑦拘急指肢体牵引不适有紧缩感,屈伸不利。腹部筋脉拘急,会向上牵引,及颊部会突然发生口角歪斜,筋脉拘急的一侧眼睑不能闭合,颊部的筋如果有寒就会发生拘急,牵引颊部而致口角移动。治疗口角歪斜时,需要用到马的脂油。详见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校释》卷4,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年,第306-307 页。参见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598页。。《五十二病方》记载用雷丸配合煎好的猪油,给婴儿做药浴,可以治疗小儿癫痫⑧《五十二病方·婴儿病间(癎)方》:“取雷尾(矢)三果(颗),冶,以猪煎膏和之……”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40-41页。。
2.治疗创伤与痔疮
在治疗各种创伤方面,《五十二病方》记载人体在受到各种创伤后,可以用动物油、甘草与桂、姜、椒等配药治疗。被金属器械创伤者,可用动物油、乌头相煎炼,并敷在伤口处。如果想伤口不留疤痕,可以用猪脂。陈旧的“金疮”用杏仁调和黏稠的油脂,涂抹伤口,可以驱虫。猪油与黄芩、甘草等其他药物配合可以治疗“诸伤、风入伤、伤痈痛、伤痉”等疾病,详细记载不再赘述。把阉猪的凝固脂肪加热融化,浇注在粉碎的药物中混合,可治小腿烧伤。将鸡毛焚烧成灰,与猪油调和也能够治疗此病⑨参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第27、31-33、38-39、103-104页。。
在治疗痔疮方面,《五十二病方》用膱膏涂抹患处,膱膏即猪腊肉条上滴下来的油;用大枣与动物油熬成汤药,坐浴可治疗痔疮;将猪油等动物油涂在脱肛处,再将冷水泼向倒悬的病人胸腹部,脱肛可以收回⑩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第86、92页。。
3.治疗皮肤病与其他疾病
痈、疽、痂等是古人较为常见的疾病。古人认为“痈喉”即疽,又称为“猛疽”,是气在喉中不通,积蓄成痈。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化脓进而导致死亡。已经熟透或溃破的疽病,需要将诸药用生猪油炙烤消融后,混合成药膏趁热敷在烂疽上①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第97页。。
“痈”即肿,又被认为是已经溃烂的“疽”②[清]王先谦撰:《释名疏证补》卷8,《续修四库全书》第19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39、141页。。痈、疽发生时,身体会产生脓血。病因与饮食、情绪变化等有关③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校释》卷9,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66页。。《灵枢经·痈疽》载,岐伯说如果痈疽发生在结喉,并已经化脓的,要先刺破排脓,再口含猪油,三天即可痊愈。痈疽发生在腋下,赤色而坚硬的,用细长的石针,稀疏的砭刺患部,然后涂上猪油,不必包扎,六天可愈④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校释》卷12,第452、456页。。
在治疗“痈”病方面,《五十二病方》载,可取白芷、白衡等无味药物粉碎成末,搅匀煮之。再把牛油加入药液中,经过加工后与水银调和,敷在痈肿处⑤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第113-114页。。治疗下颌患痈肿者,取半夏、牛油、醋熬煮,并在痈的周围外敷⑥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第115页。。可见牛油在“痈”病治疗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痂”即疥,指瘙疡,是一种以瘙痒为主的皮肤病⑦[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卷7,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60页。。《五十二病方》采用膏、脂治疗“痂”病的共有约14方,下面择要进行介绍⑧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第106-111页。。其一,先向痂部洒一些含猪油、淘米水的汤,然后再敷含雄黄的药物。其二,将麦门冬捣碎,用车轴中的润滑油调和好傅在痂上。用雄性动物油、鳝鱼血调匀葶苈、莁荑等药物外敷痂上。其三,久藏的腊月猪油或豹油可以涂痂上,或者用猪油调和铜屑涂痂上也可以。其四,头脂和公羊油配合乌头,以及用黏稠的猪膏或阉猪油配合莁荑等其他药物外敷可治痂。其五,加热融化蛇油、黏稠的猪油直接外敷对痂病都具有疗效。先刮破痂,再用蛇床子与公猪油配合外敷也可。由上可见,猪油、羊油、豹油、蛇油等油脂在治疗“痂”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乾骚(瘙)”,据后人考证即乾疥,皮肤瘙痒,挠痒起皮屑⑨[清]孙震元撰;崔扫尘点校:《疡科会粹》卷7《失集》,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第753页。。《五十二病方》载,患干瘙者,取茯苓捣碎,用动物油揉成丸,以手握着在瘙痒处摩擦治疗⑩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第120页。。车故脂、猪膏分别与各种药物配合外敷也能治疗干瘙病⑪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第97页。。
《五十二病方·大带者》:“燔□,与久膏而□傅之。”⑫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第62页。久膏即膒脂,在十二月取猪油,放入新的瓦器中埋在地下百日后使用,也可治疗痈疽⑬孙启明:《为〈五十二病方〉“久脂”补注》,《中医杂志》1982年第4期,第78页。。“大带”推测是缠带风(即带状疱疹)一类的皮肤病症⑭严健民:《〈五十二病方〉注补译》,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在治疗“虫蚀”病方面,《五十二病方》载:“燔屚(漏)芦,冶之。以杜(牡)猪膏……”⑮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第118页。将漏芦粉碎后用公猪油调和涂抹,可治疗“虫蚀”。在秦汉医书中未发现有关“虫蚀”病症的详细记载,笔者推测其应该与后世医书中的“䘌”病有关。《千金翼方》载:“凡患湿䘌虫,多是热病后,或久下不止,或有客热结在腹中,或遇暑湿凉气者,多生此病。”①[唐]孙思邈著;李景荣等校释:《千金翼方校释》卷24《甘湿》,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第373页。孙思邈认为该病由体内的寄生虫如蛔虫、蛲虫等引发,《备急千金要方》还记载了“治伤寒䘌病方”、“治湿䘌方”、“治蛲虫蛔虫及痔,䘌虫食下部生疮”等病方。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虫蚀病都与寄生虫有关,“疳虫蚀鼻生疮”又称为鼻疳、鼻疳蚀等,多因风热伤肺而导致,发病时鼻下两旁生疮,甚至连带唇部,波及鼻孔,痒痛不止如同虫咬。“疳虫蚀齿根”是因阳明胃火上炎而致,症状为齿龈肿痛,甚至腐烂化脓②[唐]孙思邈著;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6《鼻病》《齿病》、卷18《九虫》,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第134、143-144、406页。。
“疕”指身体的疮疡,《五十二病方》载,猪油和腊月猪脂分别与藜芦、锅巴调和外涂可以治疗身疮③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第123页。。“㾺”可能是指痤疽类疾病。用煎过的猪脂或黏稠的猪油做药膏,可以治疗“㾺”病④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第128页。。
《五十二病方》所载的动物油脂,出自猪、牛、羊等家养牲畜,也有来自豹、蛇等野生动物。病方中有约25方使用了猪油,可见大部分药方都选用了十分常见并且容易获取的猪油。
由上可知,动物油脂作为中医不可或缺的制药原料,从古代起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方中所载动物油一般来自猪牛羊马等家畜,获取方便,在治疗各种疾病中,可以内服或外敷。特别在治疗各种创伤、皮肤病等方面,用猪油制成的药膏被广泛使用。这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与疾病斗争所积累的重要成果,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1.皮革制造与纺织
《诗经·羔裘》:“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⑤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87页。古代的皮袍将毛穿在外面,在太阳光照耀下,羊毛闪闪发亮,如同涂了一层油脂。用油脂的光亮来形容皮毛反射的阳光,这也说明油脂在古代生活中是比较常用的。
革的纤维细致,柔软性、延伸性、透气性都非常良好,能耐水或用皂液洗涤,干后不变形,用途较广。据《考工记》载:“革欲其荼白,而疾澣之,则坚;欲其柔滑,而腛脂之,则需。”⑥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3-64页。在动物皮上涂上油脂作为鞣剂加工,皮革就会变柔软。可知东周时期,在皮革加工方面也用到了油脂。油鞣法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制革技法,古人将野兽的脑浆、骨髓、油脂涂于生皮上,油脂被空气氧化而产生油鞣作用⑦范贵堂:《制革技术发展史》,《皮革与化工》2009年第6期。。目前油脂及皮革业界认为海豹油、鱼油、亚麻油和蚕蛹油的鞣性最好,也是当今常用的天然油鞣剂。关于天然油脂鞣制机理学界尚无定论,综合分析可将油鞣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油脂渗入皮纤维内,包围在其表面;然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最后是这些氧化物与皮胶原官能基之间发生复杂的作用,使皮变成革。为了促使油脂氧化和与胶原结合,油鞣需要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⑧陈武勇等主编:《鞣制化学》第3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214-216页。.。
《考工记》载:“湅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⑨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5-76页。丝织物的脱胶称为“湅帛”,需要将丝织物浸泡在浓度较高的楝木灰溶液中,然后放在具有光滑内壁的容器中,用含有蜃灰的碱性溶液不断浸泡,去除丝胶与碱液的反应物,反复多次浸泡后达到较好的脱胶效果①张越、张要登:《齐国艺术研究》,齐鲁书社,2013年,第286页。。郑司农称“泽器”为滑泽之器。“泽”有光润的意思,泽器就是内壁光滑、润泽的金属锅②[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卷79《冬官》,中华书局,1987年,第3319页。。即是将金属锅内壁涂上油脂,使锅内壁光滑润泽,不仅防止锅生锈,也减少丝帛与锅内壁的摩擦,且可防止帛被锈渍污染③古人如何使金属锅内壁光滑润泽呢?其实“泽”还有使用油脂滋润的含义,如泽发、泽面。古代的金属锅沾水容易生锈,因此使用前必须用油脂擦拭内壁以防锈。“釜锈则污丝,新釜见水即锈,须先以油擦之。”参见[清]高铨撰:《蚕桑辑要》卷下,《续修四库全书》第97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4页。。
在古代“湅帛”的过程中,加入的“蜃”是贝壳烧成的氧化钙,可与楝木灰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氧化钾。涂在锅内壁并扩散在水中的油脂再与氢氧化钾反应,可以生成肥皂水,因此有学者称我国在公元前3—4 世纪时,实际上已经利用了肥皂液④何端生:《我国古代的洗涤剂》,《中国科技史料》1983年第2期。。后世在煮茧过程中,仍然沿用此加工方法,在锅内壁涂抹油脂,以及在锅中添加油灰水。清代南方地区煮蚕茧前需要用香油检测灰水的浓度,避免灰水过浓或过淡。在蚕茧快煮熟的时候再加入油灰水,有助于蚕丝的脱胶⑤“煎滚灰水下釜,煮之候将熟,以大碗盛香油,一杯入灰水冲,满分一半水,匀浇釜中。煮数沸,将茧翻转,以所留一半油灰水浇入再煮。务使极熟,亦有用桕油者。凡煮茧,灰水轻则绵浊,重则绵黴,加油轻则绵涩,煮不熟则绵成块而不匀。太熟则绵又㱫(烂)。须得恰好为佳。(老农云:油以猪油为上,桕油次之,香油为下。以绵经香油即黄也,灰水亦能变色,近故有纯以清水煮者)”参见[清]高铨撰:《蚕桑辑要》卷下,《续修四库全书》第978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2.炼铁淬火与战备等用途
《淮南万毕术》:“取鼋杀之,烧铁如炭状,以淬其脂中,铁即燃。取蚖脂为灯置水中即见诸物。”⑥[汉]刘安撰,孙冯翼辑:《淮南万毕术》,中华书局,1985年,第11页。这条史料记载了油脂的两种用途,一种是用鼋脂淬火,将烧红的铁块往鼋脂里一浸立刻取出来,使其冷却,用以提高铁的硬度和强度。当然附着在铁表面的油脂也会随之燃烧,因此有“铁即燃”的现象。这是关于淬火技术较早的文献记载。一种是用蚖脂做灯,蚖是一种毒蛇。这种灯放在水中,能够照亮水中的物体,说明这种油脂点燃后亮度很高。然而放入水中的灯究竟是如何设计制作的,我们还无从得知。
《淮南万毕术》记载,用苓皮和螾(蚯蚓)脂做诱饵可以吸引鱼鳖⑦“苓皮螾脂,鱼鳖自聚。取苓皮渍水斗半,烧石如炭肰,以淬螾脂,置苓皮水中。七日已,置沼,则鱼鳖自聚矣。”[汉]刘安撰,孙冯翼辑:《淮南万毕术》,第11-12页。。这可能是古人诱捕猎物的方式之一。还有古人认为某类油脂对鳖还有毒杀的作用⑧《淮南子·说山训》载:“膏之杀鳖,鹊矢中猬。(中,亦杀也)”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卷16《说山训》,中华书局,1989年,第548页。。古人认为刺猬油对铁有柔化的作用,可使铁变柔软而不易折断⑨《淮南万毕术》载:“猬膏涂铁,柔不折。”参见[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912《蝟》,中华书局,1960年,第4043页。另见[汉]刘安撰,孙冯翼辑:《淮南万毕术》载:“蝟膏涂铁,柔可折。”中华书局,1985年,第12页。按:“可”字有误,据《太平御览》当作“不”。。《吕氏春秋·季春》载:“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无或不良。”⑩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卷3《季春纪》,中华书局,2009年,第63页。先秦时期,国君会定期派人检查仓库里储存的油脂质量是否良好。《墨子·旗帜》载:“凡守城之法,石有积,樵薪有积……麻脂有积,金铁有积……”⑪张越、张要登:《齐国艺术研究》,齐鲁书社,2013年,第286页。此处的“麻脂”应该分开解释,表示大麻做的麻布或麻绳以及动物油脂。但也有可能是大麻子油,具体是何物还需要更多证据。油脂是古人守城、征战时必需的战备物资,主要用作火攻和照明,以及为车轮润滑。
上文所载鼋脂、蚖脂、螾脂、猬膏都是野生动物的油脂,古人认为这些野生动物的油脂有一些特殊的用途,与普通家畜的油脂相比,功能更加奇特。以上某些史料带有神秘色彩,说明古人对野生动物的油脂充满猎奇心理,这些内容可能是古人杜撰的,但也反映出古人对于油脂用途的认知。
3.车轮润滑
传说夏代已有制车手工业,在偃师二里头遗址也发现车辙的痕迹,这是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双轮车辙迹①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42页。。殷商时期的独辕车制造水平已经相当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对战车的需求与日俱增②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页。。然而木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和作战的主要装备,如果没有油脂的润滑,轮轴间将产生巨大摩擦,容易毁坏,其使用寿命将会大大缩减。中国古人善于造车,也善于利用油脂保养车辆。
《诗经》中有“载脂载辖”“遑脂尔车”的记载③《诗经·泉水》:“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朱熹诗集传:“脂,以脂膏涂其辖使滑泽也。”《诗经·何人斯》:“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尔之亟行,遑脂尔车。壹者之来,云何其盱。”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第108、615页。,都是指给车轴涂油,使其润滑。古人即使急忙要出行,还是需要先给车上油,可见古人非常重视对车舆的保养。
秦代官方对于车舆的定期保养有着严格的规定④《睡虎地秦墓竹简》载:“官有金钱者,自为买脂、胶,毋(无)金钱者,乃月为言脂、胶……一脂、攻间大车一两(辆),用胶一两、脂二锤。攻间其扁解,以数分胶以之。为车不劳,称议脂之。(司空)”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82-83页。。有资金的官府应该自己为车辆购买油脂、胶,没有资金的可每月按期报领。每次加油和维修保养一辆大车,用一两胶,三分之二两脂。用脂、胶的多少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车辆运行不顺畅,可以适当多加油脂。战国时期秦国已经是“万乘之国”,统一六国后秦国拥有的马车、牛车应当超过一万辆,按照一万辆大车计算,每月仅保养车辆就需要400 斤以上的油,可见秦国油脂的消耗量是相当大的。
“楇”是车上盛放润滑油的容器,因为与车有关,所以又称作“輠”⑤“輠,裹也。裹轵头也。毕沅曰:‘輠,案当作楇。’《说文》无輠字。《史记·孙卿列传》:‘炙毂过髠。’裴注引别录曰:‘过字作輠,輠者车之盛膏器也。’据此谊以求其字则当作楇,《说文》云:‘楇盛膏器。’……‘载辖载脂’,脂谓以膏裹轵头也,轵者毂之小穿也,有膏则滑泽,而毂利转。故车有盛膏器,字本作楇,世俗因其在车辄作车旁果字。”[清]王先谦撰:《释名疏证补》卷7,《续修四库全书》第19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34页。。给车轮润滑时,需要将油脂涂在“轵头”⑥“轵,指也,如指而见于毂头也。”[汉]刘熙撰:《释名》卷7《释车》,第120页。处,即插在车轴端孔内的车辖部。古时给车上润滑油所用的“楇”也是车上的必备器物。
古人炒取动物油,烹煮动物肉都要用到鼎镬,历史上还发明了一种类似的酷刑,就是镬烹、鼎镬或汤镬。史载有人戏称此酷刑为“以身脂鼎”或“膏鼎镬”⑦“郦食其说陈留,下敖仓,说齐,罢历下军,何辩也?韩信袭齐,以身脂鼎,何讷也。”[汉]扬雄:《扬子云集》卷1《重黎篇》,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6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第24页。“臣东野狂闇,不达大义,缘广及之时,对过所问,知必以身脂鼎镬,为天下笑。”[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57《刘陶传》,第1848页。。“以身脂鼎”即是被放入鼎镬煮死,成为肉汤,文言中“以身脂鼎镬”意思是死不足惜,不过给鼎镬涂上一点油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脂”“膏”等词汇还被古人赋予特殊的喻意。在文言中,脂肪经常被视为财富、荣禄的象征,如“民脂民膏”,有时又被喻为圆滑奉承。通过观察,古人发现青雀会偷吃人们储藏的油脂和肉类,而马作为食草动物,是不吃油脂的。并借平时偷吃油脂的青雀,由于觅食不到脂肉,只好来偷吃粟米,来比喻政治的混乱与社会的黑暗①《毛诗正义》:“交交桑扈,率场啄粟。(交交,小貌。桑扈,窃脂也。言上为乱政,而求下之治,终不可得也。笺云:窃脂肉食,今无肉而循场啄粟,失其天性,不能以自活)”[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1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46页。《淮南子·说林训》:“马不食脂,桑扈不啄粟,非云廉也。(桑扈,青雀,一名窃脂。马不窃脂)”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卷17《说林训》,第568页。[汉]刘安:《淮南鸿烈解》卷17《说林训》,中华书局,1985年,第650页。。
《周易·屯》:“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②[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卷1《屯》,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37页。此处“膏”指膏泽、恩惠。扬雄《太玄》载:“次二:错于灵蓍,焯于龟资,出泥入脂。(脂:美也,谓荣禄也。二为火,故曰焯,蓍曰筮,龟曰卜。卜者,所以决疑。言出泥入脂者,言卜从污泥之中出,求荣禄之处也)”③[汉]扬雄撰,[晋]范望注:《太玄经》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4页。这里的“脂”应是指较高的身份地位与优厚的待遇。《太玄》又载:“次七:脂牛正肪,不濯釜而烹,则欧歍之疾至。测曰:脂牛欧歍,不洁志也。”④[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刘韶军点校:《太玄集注》卷4,中华书局,1998年,第92页。如果不清洗干净锅就烹饪肥牛肉,吃了也会呕吐生病。古人将肥牛的脂肪比作丰厚的俸禄,这句话暗示国君虽然能以厚禄养士,但是不以诚洁仁德的品行感染士人,士人也不会真心归附。
东周《子华子》载:“齐之所以为齐者,抑以异也……诸侯之宾客,膏其唇吻,而争进谀言。”⑤佚名:《子华子》卷上,中华书局,1985年,第12页。此处用油脂涂抹嘴唇比喻油嘴滑舌,阿谀逢迎。《楚辞·卜居》载:“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⑥[战国]屈原著:《楚辞》,林家骊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177页。屈原遭到放逐后,与太卜交谈,表示自己宁愿保持廉洁清白,而不圆滑随俗,像油脂一样滑腻,像熟牛皮一样柔软,善于迎合周围环境。后人用“脂韦”比喻阿谀奉承或圆滑的人。
油脂可以润滑车轮,也被用来表示社会关系的融洽。《史记》载:“淳于髡曰:‘豨膏棘轴,所以为滑也,然而不能运方穿。’”⑦“《索隐》曰:豨膏,猪脂也。棘轴,以棘木为车轴,至滑而坚也。然而穿孔若方,则不能运转,言逆理反经也。故下忌曰‘请谨事左右’,言每事须顺从。”[汉]司马迁:《史记》卷46《田敬仲完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第1890页。这句话是说,将猪油涂在棘木车轴上是为了润滑,然而车轴穿入方形的孔中,就是涂上润滑油也不能运转。淳于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以车轴的顺畅运转来比喻服事国君之道。
车舆上时常备有油脂以便润滑车的轮轴。据《史记》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⑧参见[汉]司马迁:《史记》卷74《孟子荀卿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348页。‘过’字作‘輠’,是车上盛放油脂的容器。古人加热固态的油脂使之受热变为液态,用来润滑车轮,方便车辆运行。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润滑油十分珍惜,虽然容器里的油脂看似用完了,但是灼烧容器,还是能够有残余的油脂流出。把这一现象用来比喻淳于髡的智慧无穷无尽,也是十分形象的。
《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也。(不脂之户,难开闭也)”⑨[汉]刘安:《淮南鸿烈解》卷16《说山训》,中华书局,1985年,第611页。古代的木门比较沉重,需要在“户枢”即门轴处涂抹油脂,以便于开合。用“不脂之户”形容沉默寡言的人,也较为形象。如果没有油脂的润滑,经常开合转动的门轴摩擦久了也容易坏掉。可见“户枢不蠹”的一大原因可能在于门轴涂抹了润滑油,而油脂具有防虫的作用。
古人在语言文字中赋予油脂各种喻意,有时指恩惠、财富、地位,有时指人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油脂从一种物品,被人们不断融入到生活化的语言中,或褒义或贬义,从而形象地表达出人们多种多样的思想感情。油脂由单纯的物质层面升华到思想文化层面,可见油脂具有的社会影响力。
我国先民自古就掌握提炼动物油脂并加以利用的技能,古人对各类油脂有着深刻的了解,油脂的应用渗透到古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先秦烹饪肉类食物时,煎、炸、调味都需要用到油,经油脂加工过的食物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先秦时期脂烛就被用于夜间照明,汉代贵族使用的特殊灯具可减少室内油烟,更加讲究环保。古人保养头发、皮肤所用的发膏、面脂、唇脂,都需要使用动物油脂来调配。
油脂在医疗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古代治疗多种疾病都要用油脂与其他药物配合而成。另外油脂在手工业方面也有应用,糅制皮革、练帛、蚕丝脱胶等工艺中都要用到油脂。车轮经过油脂的润滑运行才能更加顺畅,秦代官府规定每月定期用油脂、动物胶维修车辆的制度。此外在语言文化层面,油脂也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表达喻意。先秦至秦汉时期动物油脂的广泛应用,使得古代人民的生活更加健康、便利,折射出古代社会物质文化的丰富多彩。古人通过不断认识油脂、利用油脂,掌握了许多关于油脂的科学知识,油脂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古代社会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