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史料还原一个真实的巨人
——评李斌《女神之光:郭沫若传》

2019-05-22 19:2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李斌传记郭沫若

吴 辰

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李斌副研究员出版了《女神之光:郭沫若传》,此书面世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作者不但细致梳理了郭沫若的生平,还系统整合了郭沫若的思想;为读者们呈现出了一个立体、生动的郭沫若的形象,展示了郭沫若对当下的重要意义。

一 如何描述一个“球形天才”

在20世纪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文化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郭沫若都是一棵常青树,他在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郭沫若是一个立体发展的“球形天才”,人们如果仅仅是站在原地,就只能看到郭沫若的某一个侧面,这样难免会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使郭沫若的不同身份之间互相缺少交集。该如何描述郭沫若、如何处理郭沫若不同身份之间的联系?这成了有志于为郭沫若立传的研究者们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此前出现过的郭沫若传记中,由于作者专业出身的限制,其所记载的郭沫若生平主要是围绕着他的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展开的,至于郭沫若在其他领域里的活动和成就,则多少显得有些语焉不详。李斌的《女神之光:郭沫若传》在写作时则特别注意了在传主的多重身份之间找寻一种平衡,力求呈现出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全面的郭沫若形象。

面对郭沫若这样一位“球形天才”,“立传”一词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困难重重。

由于郭沫若生活的时代和当下社会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该如何隔空与传主对话,一直以来都是郭沫若研究中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大量查考史料文献,在最大限度上回到历史现场,进而还原传主在每个重要时间点上的所作所为,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传主的行动和选择。为此,李斌不但逐字逐句地将《郭沫若全集》的文学编、历史编和考古编一一细读,还大量阅读了郭沫若同时代人的文学创作以及考古、历史研究的成果,不但在纵向上厘清了郭沫若各个时期的文学和学术成就,还在横向上标明了郭沫若在中国文学和中国学术史线索中的位置。在李斌笔下,围绕着郭沫若的精神世界,传主呈现出的不再仅仅是单一的面目,种种身份在传记中达成了一种内在的平衡,而且,随着时间线索上郭沫若精神世界的演变,不同身份之间还不断进行着变化和调整。李斌在写作郭沫若传记的时候以精神统御行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将曾经看似分裂、令许多研究者无所适从的“球形天才”重新整合了起来。

郭沫若享寿八十七载,几乎亲历了20世纪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传记的作者该如何回到那个开天辟地的大时代,如何去感受一次次巨变中传主的所见所闻,如何去见证传主的思想嬗变和成长历程,这些问题都直接决定了传记的质量。为此,作者李斌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无论是传主所处时代里的文献,还是后人对那个时代的研究,甚至是一些风土人情,作者无不一一加以考察。为了弄清楚一些历史细节的真相,作者曾经多次造访事件的发生地,采访事件的相关或知情人士,收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与此同时,作者还吸收了学术界有关郭沫若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去芜存菁:例如在处理郭沫若少年时期在四川省内的阅读史等问题时,作者大量采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力求从细节上还原历史的真实。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辨析为《女神之光:郭沫若传》带来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作者笔下,郭沫若的每一个行动都有据可查、有理可循,郭沫若就是那个生活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郭沫若;面对着不同的历史语境,他也必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历史变革的夹缝中,郭沫若对人民本位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理想始终如一的坚持则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为传主立传对作者的知识储备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尤其是郭沫若,他一生的足迹涉及了文学、古文字学、历史学、医学乃至政治等多个领域,又在母语之外对日语、德语、英语等其他语种颇为熟稔。该如何重走郭沫若曾经走过的道路,这对李斌而言显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而除此之外,还有更大的问题:郭沫若得风气之先,在一些国外文学作品或其他著作出现中文译本之前,他就早已有所涉猎,有些作品还是经由他的手笔才被译介进国内的。然而,时过境迁,这些著作中的一些观点在今天已经成为通识,传记作者该如何用传主的眼光去重新审视这些著作,该如何重温传主在初识这些著作时的兴奋和喜悦,这恐怕就需要借助作者对传主生活时代的把握和一种由己及人的同理心了。为此,李斌对郭沫若曾经阅读和接触过的作品又重新进行了阅读——这次阅读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其一,作者回到了传主的年代,摒除自己对这些著作的定见,以传主的眼光阅读这些著作,力求还原传主在与这些著作初次见面时的心态;其二,作者以当下的眼光再次审视这些著作,寻找这些著作的意义和局限,从历史的高度发掘这些著作对传主精神世界构成的重要意义。在《女神之光:郭沫若传》中,李斌带领读者们沿着郭沫若的脚步,在历史语境中重新对影响其精神世界的著作和人物进行品读,随着传主的渐渐成熟,读者们也随之成长,自然地,读者们也会更加理解传主的所作所为。

二 如何评价一个文化巨人

毋庸讳言,从1980年代起,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民间,对郭沫若的评价都有逐渐走低的趋势,李斌对这一现象曾经做过深入的研究,正如他所说:“郭沫若研究在近三十年来遭受遇冷的原因,与其说是郭沫若在婚姻生活、道德品质、人生道路以及学术成果等方面不尽如人意,不如说是我们关于郭沫若及其所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奋斗目标、人生路向及活动方式的认知装置发生了改变。”曾经有一段时期,“审美”“无功利”等口号对解放人们的思想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审视当下的文化界,就会发现,文学的审美功用在得到极大发扬的同时,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异,它似乎占据了道德和商业的双重制高点,甚至带有了话语霸权的意味。面对这种境况,我们应该重新反思这隐藏在“审美”背后的所谓“现代性”的意义及局限。

对一部传记而言,作者对待传主的态度决定了其基本写作手法。尤其是对郭沫若这样一个生前曾被光辉笼罩、身后又备遭冷落的人物而言,在传记中将其过分抬高和过分贬低所要承担的后果显然都是一样的,即严重损害其形象的真实性。而且,面对已经被严重污名化的传主,卫道士式地一味将其所作所为加以合理化解释显然也会适得其反。李斌在写作《女神之光:郭沫若传》时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十分谨慎,在整体上,他采取了“零度写作”的策略,他要求自己“不发议论不抒情,只是从大量资料中选择那些最有意味、最生动的细节,从这些细节中凸显郭沫若的个性、追求和思想”。故而,《女神之光:郭沫若传》不仅仅是一本传记,将其看作一本资料索引也同样是可以的:李斌的笔触沿着郭沫若的生活轨迹延伸,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都旁征博引地运用了大量的史料,沿着作者叙述的步伐,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读者面前铺开,而郭沫若,正是这些画卷中每一个场景的中心。作者这样的设计颇费苦心,在他眼中,“这本传记的首要任务,就是希望阅读过它的读者,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对于郭沫若形成一些基本的共识”。这句话看起来波澜不惊,但其背后却是一名郭沫若研究者所担负着的沉甸甸的使命:在这个日趋碎片化的世界里,想要就一件事情达成“共识”何其难也,又何况在郭沫若的评价问题背后还有着方方面面的较力以及一些别有用心者叵测的目光。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史实才能说明一切,只有完整地呈现出传主在历史语境中的活动才能使读者生出同理心,进而理解传主、同情传主、认可传主。就这一点而言,《女神之光:郭沫若传》显然达到了其在写作之初所设计的目标,作者用大量的史实将读者们带回到了郭沫若所处的时代,和郭沫若一起走过那些艰难和危险,这里边当然有头戴桂冠的荣耀,但更多的是九死一生的困境。这是一次精神的冒险,它敲响了读者心中的良知之钟,凡是经过这场冒险旅途的读者,想必都会对郭沫若的所作所为钦佩不已。

传记写作所面对的传主生平往往是纷乱复杂的,作者必须要把握一条能够将这些生活的珍珠串成项链的主线,这条主线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传记的质量、高度以及立场。在《女神之光:郭沫若传》中,李斌找到了一条足以勾连起郭沫若一生的线索,即“人民本位”,这条线索承载了郭沫若一生的理想抱负。郭沫若虽然出身于一个较为富裕的地主家庭,但是却对世间疾苦并不陌生,郭家长辈的躬亲劳作给郭沫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郭沫若是“人民之子”一点也不为过;而“人民”也正是郭沫若为之操劳一生的对象,在郭沫若的整个人生旅程里,“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在郭沫若看似“左右开弓”的跨界人生中,“人民”的立场一直是其选择研究对象和进行价值判断的出发点,通过“人民本位”,李斌将郭沫若的文学、学术、政治生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无论是文学,还是甲骨文、金文,乃至其每一次从政的经历,无不是为了了解人民、启迪人民、服务人民。虽然李斌有意识地选择了在其传记中抹去自己价值判断的痕迹,但正是由于把握住了“人民本位”的主线,在《女神之光:郭沫若传》一书里,一个文化巨人的郭沫若形象被成功地构建了出来。

三 如何维护一面精神旗帜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的判断是极其准确的:“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渐渐地习惯于参与到资本的狂欢之中,面对那些曾经存在过的、崇高的精神主体,他们选择了视而不见,甚至对其施以嘲讽或者横加指责。毫不夸张地说,在最近二三十年里,那些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和革命史上的最伟大的灵魂都难逃被拆卸、解构、调侃的命运,而作为20世纪中国文化星空中最为闪耀的星辰之一,郭沫若在这些扭曲和诋毁面前更是在劫难逃。

李斌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曾对郭沫若的污名化问题予以高度关注,他认为郭沫若的污名化不过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30多年的时间里,迎合伤痕记忆者反思新中国的需要,层累地造成的现代神话”,这一结论是极有见地的,它一针见血地揭穿了郭沫若被屡次诋毁的真实原因。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和政治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是一个值得深究的宏大课题,1980年代以来,人们对知识分子及其命运的反思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有意识地去营造一种知识与政治、知识分子与民族国家的对立和分裂却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以“晚年郭沫若”为例,在写作《女神之光:郭沫若传》的时候,李斌在现有史料的使用上特别注意对其真伪的鉴别,他发现现有的大量关于“晚年郭沫若”的研究,实际上是建立在伪史料基础之上的。大量的伪史料使得读者往往在造假者身后亦步亦趋,落入造假者所准备好了的陷阱中,并形成一些关于郭沫若的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刻板印象。李斌认为,由于伪史料的渗入,对晚年郭沫若的研究已经成为一团乱麻,“相关研究需要摆脱情绪化的主观偏见”,而其基础就是“鉴别史料和获得更多真实材料”。因此,李斌在写作《女神之光:郭沫若传》的时候,在涉及有关晚年郭沫若的部分特别加以留心,他在成书过程中收集和整理了大量有关晚年郭沫若的文章和书信,有些内容甚至还参考了手稿和影印件等第一手资料,达到了去伪存真的效果。可以说,李斌的《女神之光:郭沫若传》是郭沫若传记中对史料辨析最为详尽的一部,这些扎实的史料正像一块又一块坚固的基石,郭沫若这面赤色的精神旗帜牢牢地插在这样的基石上,其价值和意义是任何人、任何事件都无法诋毁和磨灭的。

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郭沫若的思想和精神正如一道从《女神》年代里射出的光,一直照进了当下社会,给我们以无尽的启迪。我们的时代需要郭沫若,如何像郭沫若一样,能够在时代的风云激变中不断适应环境并有所坚守,这也是我们将要长期探索和思考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本书的作者李斌能够隔空与郭沫若进行对话并产生共鸣,也正证明了这位文化巨人的伟大和不朽。

注释:

猜你喜欢
李斌传记郭沫若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World Wetlands Day
The Wizard of Oz
The Wizard of Ozby L. Frank Baum
The Wizard of Ozby L. Frank Baum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郭沫若佚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