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与溶栓治疗肺癌并发肺栓塞的疗效比较Δ

2019-05-22 01:52王懿春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4期
关键词:肺栓塞肺动脉抗凝

许 娟,王懿春,陈 飞

(湖南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南 长沙 410013)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80%的肺癌患者来自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的新发病例约占全世界的50%[1]。肺栓塞是肺癌的常见并发症,最常见的类型是肺血栓栓塞症,其病因主要是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阻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发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肺循环障碍和呼吸功能障碍[2-3]。本研究比较了抗凝与溶栓治疗肺癌并发肺栓塞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肺癌并发肺栓塞患者91例。纳入标准:患者的临床病症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发布的《急性肺血栓血栓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和2018年4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发布的《肺血栓栓塞诊治与预防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且均以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检测结果阳性作为肺栓塞的最终诊断标准。根据实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45例)和B组(46例)。A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3.1±10.2)岁。B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3.8±10.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采用抗凝疗法,B组患者采用溶栓疗法。A组患者口服华法林钠片(规格:3 mg)1次3 mg,1日1次,期间需要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若INR不在2~3范围内则调整用量,治疗3 d后复查CTPA结果显示较前无明显变化,继续口服华法林钠片,继续抗凝治疗1个月。B组患者采用注射用尿激酶(规格:10 000 U)15 000 U/k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配制后静脉注射,必要时可根据情况调整剂量,间隔24 h重复给药1次,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缓解情况、临床检查结果、临床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水平[心率、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氧分压(PaO2)及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呼吸困难病症明显减轻,CTPA结果显示缺损肺段减少7~9个,PaO2水平接近或达到75~100 mg Hg(1 mm Hg=0.133 kPa);有效:呼吸困难病症有所减轻,CTPA结果显示缺损肺段减少1~6个,PaO2水平有所升高;无效:呼吸困难病症没有缓解或者无变化,CTPA结果显示缺损肺段没有减少,PaO2水平没有升高或改变;恶化: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致命性心律失常或休克等症状;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5]。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出现了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min;其中A组15例患者出现端坐呼吸,B组16例患者出现端坐呼吸。治疗后,A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44例,1例死亡;B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45例,死亡1例。

2.2 两组患者临床检查结果比较

2.2.1 心电图检查:治疗前,A组心动过速患者43例,其中22例出现SIQⅢ TⅢ型,21例出现右胸前导联及Ⅱ、Ⅲ、aVF T波倒置症状。B组心动过速患者45例,其中26例出现SIQⅢ TⅢ型,19例出现右胸前导联及Ⅱ、Ⅲ、aVF T波倒置症状。治疗后,A组患者心电图心率恢复正常42例,死亡1例;B组患者心电图心率恢复正常44例,死亡1例。

2.2.2 CTPA:治疗前,所有患者CTPA结果均为阳性;治疗后,A组44例患者好转,1例死亡;B组45患者好转,1例死亡。

2.2.3 下肢静脉B超检查:治疗前,A组32例、B组35例患者行下肢静脉B超检查,结果均为阳性;治疗后,A组31例患者下肢B超检查结果无变化,1例死亡;B组34例患者无变化,1例死亡。

2.2.4 动脉血气分析:PaO2按年龄的计算公式为PaO2=100 mm Hg-(年龄×0.33)±5 mm Hg。计算后,低于此结果的为降低;PaCO2<35 mm Hg的为降低。治疗前,A组42例、B组38例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其中,A组患者PaO2降低29例,PaCO2降低13例;B组患者PaO2降低27例,PaCO2降低10例。治疗后7 d内复查,A组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患者41例,死亡1例;B组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患者37例,死亡1例。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PASP、PaO2及PaCO2水平比较

治疗后,A组患者心率、PaO2及PaCO2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B组患者心率、PASP、PaO2及PaCO2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PASP、PaO2及PaCO2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PASP、PaO2及PaCO2水平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heart rate, PASP, PaO2 and PaCO2 levels between two

3 讨论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包括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肺栓塞是呼吸内科急症,可合并心功能不全、胸痛、心悸、晕厥、恶心、呕吐、下肢肿胀及疼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肺栓塞是临床多发病,但因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患者病情变化较快,且预后不良现象多见,其已发展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危重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肺栓塞存在“三高”,即“高误诊、高漏诊和高死亡”。因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样,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故在就诊过程中,出现了高误诊及高漏诊现象,使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导致高致残、高死亡的发生,特别是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更容易发生致残、死亡现象。此外,肺栓塞患者发生猝死的现象常见。据统计,高达25%的肺栓塞患者发生猝死,其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右心衰竭、肺栓塞复发及慢性肺动脉高压[6-9]。

目前,肺栓塞的治疗方法以溶栓、抗凝、肺动脉血栓摘除及导管内溶栓、碎栓为主,溶栓和抗凝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10]。本研究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该药属于香豆素类抗凝血药,在体内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能够抑制维生素K参与的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在肝脏的合成,发挥抗凝作用[11]。给予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是没有争议的,该类患者常伴有休克、明显喘憋、严重胸痛及严重低氧血症,临床一般表现为低血压及休克[12-13]。一般动脉收缩压<90 mm Hg或较原来血压降低>40 mm Hg的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很高,如不及时给予溶栓治疗,可出现心搏骤停等严重病情变化,因此,如果患者没有溶栓禁忌证,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的时间一般界定在发病14 d内,但如果有新发的肺栓塞,时间可适当延长[14]。溶栓治疗的药物一般选择尿激酶,其主要是从健康人尿液中分离或从肾组织培养中获得的一种酶蛋白[分子量为33 000(LMW-tcu-PA)或54 000(HMW-tcu-PA)],能够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还可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从而发挥溶栓作用[1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心率、PaO2及PaCO2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B组患者心率、PASP、PaO2及PaCO2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肺栓塞发生时,除发生大面积肺栓塞的高危患者,其他患者给予溶栓与抗凝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时,均能够改善预后,未增加出血风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肺栓塞治疗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但不同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甚至有时会有所冲突。在肺栓塞的实际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类型采取不同的诊疗手段。本研究是基于小样本的回顾性分析,后续需要扩大样本,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两种方案的疗效加以验证。希望能够在肺栓塞诊断、治疗方面获得更进一步的经验,尽早制订个体化最优方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综上所述,对于肺癌并发肺栓塞患者,抗凝、溶栓治疗的疗效相近。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临床检查指标、临床症状等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患者的抗凝或溶栓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肺栓塞肺动脉抗凝
肺栓塞及预防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