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丹,余 昌
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麻醉科,深圳 518172
股骨颈骨折属于一种常见外科疾病,而年老后骨质疏松、反应迟钝及髋骨周围的肌肉退化等因素导致老年患者在遭受外力时极易受伤发生股骨颈骨折情况[1]。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该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步提高,目前已成为一大社会热点问题。老年人因自身合并基础疾病较多、恢复能力较差、抵抗力低下等问题致使其在临床上接受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时对所采用的麻醉方法提出较高要求,以减少手术对患者心率及血压造成的不良影响[2-3]。本研究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应用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对疗效的影响。现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随机抽取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于2016年2月—2018年8月期间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100例老年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62~86岁,平均(70±2)岁。致伤原因:跌倒摔伤15例、高空坠伤19、重物砸伤16例。研究组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62~85岁,平均(70±2)岁。致伤原因:跌倒摔伤16例、高空坠伤20例、重物砸伤14例。本次研究目的已告知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并已通过其同意研究批准。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 入选标准
(1)以上研究对象均符合2015年版《安徽省股骨颈骨折分级诊疗指南》中对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诊断标准;(2)具有疼痛、畸形、肿胀、功能障碍、患侧大粗隆升高等症状者;(3)发生疾病后尚未接受过手术治疗者;(4)所有研究对象均已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及意义并自愿接受治疗,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1)合并伴有其他脏器严重出血者;(2)已接受其他治疗且年龄小于60岁者;(3)合并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或肿瘤疾病患者;(4)心、肝、肾严重不全疾病或患有精神障碍者。
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药物:采用8 mL布比卡因麻醉液。首先B超沿脊柱纵切,确定腰3~腰4棘突后行间隙穿刺至蛛网膜下,确认穿刺无误后给予8 mL的麻醉液输注,缓慢退针后,取硬膜外导管放置于头侧部位,将麻醉阻滞平面维持在T10以下范围内,麻醉住院者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任务2年以上)可根据患者术中实际情况考虑给予0.5%利多卡因注射。
给予研究组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⑴麻醉药物:采用50 mL含0.5%罗哌卡因+1 μg/mL右旋美托咪定的麻醉液。 ⑵腰丛神经阻滞:指导患者将患肢保持在向上的的侧卧位姿势,于L3棘突近尾端处与周围脊柱外侧行穿刺点定,采用外周神经刺激仪对股神经进行刺激,将刺激仪的初始电流强度调节为1 mA,待发生收缩反应后再调节为0.3 mA或者0.3 mA以下,直至股肌群不再发生收缩反应即可;给予回抽确保无脑脊液后,缓慢注入30 mL的麻醉液。⑶坐骨神经阻滞:保持患肢在上的侧卧姿势,于股骨大转子、坐骨神经骼后上棘两点相交垂线中心做穿刺点定,采用外周神经刺激仪对足背进行刺激,外周神经刺激仪起始电流强度为1 mA,待足背发生伸屈反应后再将电流调节至0.3 mA或0.3 mA以下,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入20 mL麻醉液。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使用麻醉前后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与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与研究组麻醉前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的变化情况无明显区别(P>0.05),见表1。
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对照组的发生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12.00%)高于研究组(4.00%),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Tab.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n(%)]
组别例数头痛恶心呕吐总计对照组502(2.00)2(4.00)2(4.00)6(12.00)研究组501(2.00)1(2.00)0(0.00)2(4.00)χ2值-0.340.342.042.17P值->0.05>0.05>0.05<0.05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因外界暴力致伤的骨科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若患者发生后没有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临床上通常首选手术治疗方法,但部分患者手术后会出现伤口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等并发症,因而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势在必行[4]。有研究指出,采用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维持心率与血压稳定,加快骨折愈合的作用。如本文结果中,参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表明采用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只是阻滞肢体的外周神经,不会引起内脏血管扩张,因而对患者的血压和血流动力造成影响,从而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促进伤口愈合,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是在不影响患者止血机制及交感神经正常情况下对患者的腰丛神经、坐骨神经进行阻滞麻醉,同时还可利用外周神经刺激仪来降低对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影响,维持患者术中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稳定正常,对合并基础疾病较多、恢复能力较差的老年人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5-6]。如本文结果中,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麻醉前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的变化情况无明显区别(P>0.05)。而相较而言,腰硬联合麻醉虽然在术中也可维持老年患者的心率及血压稳定,但因该麻醉方式在行蛛网膜下隙阻滞交感神经的传出纤维,引起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扩张,使得平面较难维持在T10内,进而会对血管、血流流动动力学、血压及心率造成影响,增加患者的输血量,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患者术后的骨折愈合进度[7-8]。如本文结果中,对照组的发生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高于研究组,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的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明显安全性更好,因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避开止血带,减少对其的伤害,可减少患者在术中的输血量,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安全性。
表1 两组患者使用麻醉前后的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血液输入量及骨折愈合时间
综上所述,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采用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诱导患者的血压、心率保持稳定,减少术中输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