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信息素养 提升数学能力倪慧霞

2019-05-21 00:34杨辉
考试周刊 2019年36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信息素养小学生

摘 要: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一切,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了教学的重要目标。现在小学生要求必须学会利用信息技术,筛选和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信息技术能力和学生的读、写、算一样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信息素养;数学能力

一、 首先教师要激发兴趣,培养信息情感

兴趣是保持情感体验最好的老师,人们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兴趣,就会驱使动力,大脑的意识越明确,目标就会非常清晰,结果也会非常满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设置各种情景,让学生在信息输入的时候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能够很好的保持下去。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积极地对待信息课。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和热情,形成一种持久的内向体验。

例如:在学习各种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开不同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和三角形。可以通过课件幻灯片、网络图片、视频、录像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来让学生认识各种图形的形状、特点等。也可以让学生举一些例子,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长方形有哪些?正方形有哪些?圆形有哪些?等。也可以在教室中根据现场环境,提问课桌是什么形状?自己用的笔和文具盒等都是什么形状?让学生观察下自己熟悉的物件,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再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这样学生通过多媒体产生了强烈的热情,也会很快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获取周围信息的动力,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也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二、

其次,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动性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信息的感知能力还比较弱,大部分都处于被动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被各种信息所刺激,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活学生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动性。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到主动获取信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入一些形象和具体的实景和描述,一定要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感觉犹如身临其境一般,便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例如: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想统计一下班级总人数、班级女生和男生的人数分别是多少,想制作一张班级人数统计表”。这个时候学生都会纷纷地开始观察、数一数,并做好登记。在教师的提问中,学生搜集信息的动力就会被完全调动起来了,学生在学习中也体会到了快乐并记忆深刻。

三、

再次,教师应注重选择、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复杂的社会中,信息的来源渠道分很多种,而且是错乱无章的,面对同样的数学材料,每个学生对其中的信息获取量的多少和质量也是有所差异的。有的学生不仅获取的信息量大还非常准确,质量高。有的获取的信息量比较少。还有一部分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比较零散,没有连贯性。孩子获取信息量的多少和质量也决定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学会选择,告知学生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哪些是可以进行删减的和忽略的,让学生学会筛选和处理。吸取精华、弃其糟粕。选择有用、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处理。这样才能给学习带来益处。

四、

注重反馈信息,增强教学行为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信息交换的过程,一个有效的教学行为必须通过学生的反馈来取得信息反馈。重视信息反馈是促进教学创新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学习“奇数和偶数”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示范按下灯的开关,当教师数一,灯亮了,数二,灯灭了,以此类推。教师依次数到第52的时候,让学生猜想灯是亮的还是灭的?当学生们纷纷猜出答案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规律,奇数灯就是亮的,偶数灯就是灭的。这时候突然学生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教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反馈信息,不仅了解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创造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取得了进步。

五、

将数学知识有效结合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信息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渗透到每个角落。社会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也需要在生活中发展起来,只有信息技术跟生活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

例如:学生学习了“四则运算”,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生活问题,跟着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买了多少东西,每个商品的价格,一共花去多少钱,給售货员多少钱,找零多少钱,让学生根据加减运算,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还可以算算家里离学校的路程是多少,上学的时候,采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米,走了多长时间,利用公式算出家里跟学校的实际路程是多少米?等。生活中的数学例子无处不在,教师要养成一个随手拈来、借题发挥的好习惯。能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联想到课本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每学习到一个数学知识,就应该跟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意识也就提高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跟数学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晓芬,贾战强,焦丽娜.信息化环境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1(10).

[2]刘明银,祝智俊.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3]张学岭.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J].数学大世界,2015(8).

[4]周之贤.小学数学回顾与反[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6).

[5]肖敏.信息技术给数学课程带来的好处[J].素质教育,2013(8).

[6]李瑞芝.浅谈数学课堂跟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中小学教育,2017(5).

作者简介:

倪慧霞,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古丰教育工作站西山堡小学;

杨辉,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信息素养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