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芬 周梅芝 翟巍
产妇在分娩时会因子宫收缩而产生强烈的不适感, 导致产妇出现紧张和焦虑情绪, 兴奋交感神经, 导致血液中的儿茶酚胺量上升, 增加血氧消耗量, 同时宫缩还会导致副交感神经兴奋, 引起产妇过度通气, 使胎儿的血氧供给受到影响,出现酸中毒, 所以, 有效的分娩镇痛方式是医护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1]。为了探讨不同分娩镇痛方式对产妇产间发热的影响, 本研究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分娩且要求分娩镇痛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分娩且要求分娩镇痛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 每组50例。三组产妇的年龄、体重、身高 、孕周及镇痛前体温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三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s)
表1 三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s)
注:三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体重(kg) 身高(cm) 孕周(周) 镇痛前体温(℃)A 组 50 26.13±2.98 69.42±6.75 160.25±4.86 39.17±1.13 36.62±0.36 B 组 50 25.49±3.21 68.27±5.86 159.28±3.97 38.26±1.26 36.68±0.29 C 组 50 27.22±3.17 64.58±7.19 161.24±3.64 39.25±1.24 36.71±0.24
1.2 方法
1.2.1 A组 产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镇痛 , 首剂量为0.1%罗哌卡因+0.4 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 ml, 维持量及自控量为0.1%罗哌卡因+0.4 μg/ml舒芬太尼, 间隔锁定为20 min。
1.2.2 B组 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镇痛, 蛛网膜下腔给予5 μg舒芬太尼后留置硬膜外管, 患者诉疼痛(VAS评分>3分)时, 同A组(给予0.1%罗哌卡因+0.4 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 ml), 并连接镇痛泵, 维持量、自控量及间隔时间同A组处理。
1.2.3 C组 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镇痛, 蛛网膜下腔给予罗哌卡因3 mg后留置硬膜外管, 患者诉疼痛(VAS评分>3分)时, 同A组(给予0.1%罗哌卡因+0.4 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 ml), 并连接镇痛泵, 维持量、自控量及间隔时间同A组处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指标、产间(镇痛前、分娩时、分娩1 h后)发热(>38℃)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镇痛指标比较 B组和C组的镇痛显效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的镇痛显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镇痛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的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镇痛指标比较( ±s)
表2 三组镇痛指标比较( ±s)
注:与A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镇痛显效时间(min) 镇痛持续时间(min) VAS评分(分)A组 50 5.45±1.98 82.36±19.23 1.64±0.86 B 组 50 3.71±2.12a 118.49±20.25a 0.94±0.34a C 组 50 3.36±0.98a 123.69±19.72a 0.81±0.35a
2.2 三组产间发热情况比较 镇痛前, A组、B组、C组患者发热率分别为18.00%(9/50)、8.00%(4/50)、6.00%(3/50);分娩时, A组、B组、C组患者发热率分别为10.00%(5/50)、6.00%(3/50)、6.00%(3/50);分娩1 h后, A组、B组、C组患者发热率分别为 10.00%(5/50)、2.00%(1/50)、6.00%(3/50)。A 组、B组、C组患者的产间总发热率分别为38.00%(19/50)、16.00%(8/50)和18.00%(9/50);B组和C组患者的产间总发热率均明显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的产间总发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分娩疼痛具有机制复杂、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和方式不同等特点。有效的分娩镇痛方式一直是产科临床重点研究的内容。硬膜外麻醉镇痛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镇痛效果非常好的分娩镇痛方式, 临床上应用广泛[2]。但是, 有研究认为该镇痛方式可显著提高产妇产间发热率, 进而影响分娩过程中母婴的安全。产妇产间高热可能会导致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如胎儿宫内感染、胎儿窘迫、胎死宫内以及新生儿败血症等[3]。正常情况下, 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够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平衡, 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硬膜外麻醉导致产妇的体温调节紊乱, 使机体冷热阻滞不一致, 具体的表现为产热增加 , 产热多于散热 , 最终导致产妇出现产间发热[4,5]。腰硬联合麻醉也是临床常用的分娩镇痛方式, 将麻醉药物经蛛网膜下腔注入, 直接作用于阿片受体, 具有硬膜外麻醉相同作用的同时发挥脊麻优势, 能够显著降低产妇的应激反应, 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减少麻醉药的用量, 具有较好的分娩镇痛效果[6,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B组和C组的镇痛显效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的镇痛显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镇痛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的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 A组、B组、C组产妇发热率分别为 18.00%(9/50)、8.00%(4/50)、6.00%(3/50);分娩时, A组、B组、C组患者发热率分别为10.00%(5/50)、6.00%(3/50)、6.00%(3/50);分娩1 h后, A组、B组、C组产妇发热率分别为 10.00%(5/50)、2.00%(1/50)、6.00%(3/50)。A 组、B组、C组产妇的产间总发热率分别为38.00%(19/50)、16.00%(8/50)和18.00%(9/50);B组和C组产妇的产间总发热率均明显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产妇的产间总发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 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极为理想。
综上所述,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且产妇的产间发热率更低, 值得临床推广。关于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入的药物种类以及浓度选择将是下一步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