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教师要参加区里的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笔者在听试上课时发现该教师全盘照搬许卫兵老师的“可能性”一课。这位教师全盘移植,甚至是每一句话都丝毫不差。可是听课之后,几位教师在一起议课,竟不约而同地沉默了,大家都说没办法议这节课,整体陷入了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才合适的尴尬境地……
许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以数学魔术“猜牌”、故事“狄青百钱定军心”创设情境,激趣引入,然后通过抛硬币活动让学生认识抛出的硬币会有多种结果,初步感知不确定事件,引导学生在红黄白三色球的变化中探索了可能性的两种情况以及描述方式,最终又用课堂上学习的可能性解释了故事中百钱向上的原因,揭晓了魔术的秘密。整节课的教学构思巧妙,逐层递进,逐步深入,让听课的教师和学生都激动万分,印象深刻。
相比这下,我校这位年轻教师的这节课给人最大的感觉却像小孩子穿上了大人的衣服般的别扭,师生都戴着面具一般的不真实,看上去处处是许老师的课,实际又处处不是许老师的课,真是印证了“形似而神不似”那句话。
我们身处资讯发达的时代,名师的新理念、新教法一出来,立刻就可以学到,课堂教学一经展示,就可以看到视频,如此方便快捷,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拿来即用。这不仅让人想起中学时学过的一篇鲁迅的《拿来主义》,文中所持的态度:“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如果将这种观点用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上,那么就是,作为教师要将他人教育教学经验(尤其是名师们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经验)“拿来”,这样教师才可能成为“新老师”。但是,我们真的就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吗?我们是否应分析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到底是如何倡导的?进而思考:我们向名师拿什么?又如何拿,拿来之后如何使用呢?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看名师是仰视的,名师的一切都是可以学習的,都对我们有示范作用。但是我们是否进一步想过:名师的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我们可以阅读名师的文章,学习名师的理念,我们可以站在这些专家的肩膀上,享受他们总结出的经验,学习他们的治学精神。“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而不能只“拿”表面的操作方法,觉得只把名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一字一句地重复下来,照着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上课,提一提名师的教育教学主张,就是学习名师了。很显然,我们走进了一个误区,误学生误自己。我们要透过现象寻找本质,我们要学习的是:名师是怎样处理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名师怎样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思考的?名师怎样渗透学习方法巧妙点评的?我们要学习如此这些根本性的东西。
拿来之后怎么用?很显然,对于名师的经验及教学,我们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整合,量身选用,要结合班级特点、学生的个性差异及个人的教学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因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例如前文提到的那位青年教师是一位温柔可亲的女教师,本来对魔术原理的理解就不透彻,运用不自如,却非得在课的开始变魔术猜牌,真的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议课的教师们不是没法议,而是要议的太多了,一时不知如何说起,才集体沉默。如果这位教师能学习许老师在本节课中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整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可能性的大小,如何在联系比较中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如何巧妙地进行结构化板书等等这些,那么肯定会呈现出一节不一样的课,一节有自己教学思想的课。
同时,最重要的是自我的反省。教师学习了之后,问问自己这样做合适吗?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我这样用行吗?是不是应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名师的优势在哪里?我应该怎样才能具备他(她)的优势?尤其是年轻的教师,如果不假思索,一味拿来,最终“拿来”的“精华”真的可能变成“糟粕”,变成自己专业成长的阻碍。
因此,年轻的教师要学习,更要善于借鉴,要在博采众长后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而不是不加思考地全盘照搬。因为“运用别人的经验,从来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不能把这看作是模仿性的工作。鲁迅先生也谈到拿来的原则:“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作为教师,对于名师效应,更要在“沉着”“有辨别”上多下功夫。这样“拿来主义”才能厚积薄发,为我所用,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真正站在巨人的肩上,真正地成长。
(李京彩,宿迁市实验小学,223800)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