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2019-05-18 09:16吴必书
考试周刊 2019年44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能力教学

摘 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未来化学学习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实验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學习氛围中去获取知识、获取能力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学生;能力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人们在完成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有大有小,经过学习、培养、开发和训练,人的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它包括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联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学习能力、自学能力、计算能力、创新能力等。本文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常用实验谈一谈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出场演员。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先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时不至于边看书、边动手去做实验。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应该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观看演示实验的热情和自己参与实验的渴望,布置好学生的预习作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预习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内容,了解化学实验的目的性,做到胸中有数。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心思考,对实验的操作方法、装置原理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实验设想;最后在实验结束后,反思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现象等方面对实验进行总结。这样进行下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在这一系列学习过程中得到逐步提高。

如九年义务教材初中化学上册P45面,学生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师要求学生观看图2-17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预习此节实验内容,提出并思考以下问题:

1. 酒精灯内的酒精只能为酒精灯容积的2/3。

2. 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用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用内焰或焰心加热可以吗?

3. 试管口为什么要塞一团棉花?

4. 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实验完备后为什么要先撤导气管后撤酒精灯等?在以上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实验就有底了。学生在实验时,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观察药品的状态、反应发生的现象,如何收集氧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与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有什么不同,用哪一种药品制氧气最好、最省时,所用药品是否需要加热、是否需要催化剂等,需要选择什么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这样与课题3制取氧气的知识前后实验进行联想,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氧气制取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技能。通过这样的实验课教学,循序渐进,使学生经过预习,学会熟悉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学会推测实验结果等一系列实验要求。学生尝到甜头,对此实验产生浓厚兴趣,逐步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为学生创设实验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某个实验引起共鸣,从而轻松使学生获得知识,不是为学生传授现成知识,而是使学生去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材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科学的化学实验体系。反应所产生的实验现象需要学生的感官去感知或者用仪器去检测,因此观察实验现象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而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不重视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方法,没有自觉观察的意识,观察活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和片面性。要建立学生观察意识,请看下面几个实验。

如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P27面,图2-3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即红磷的燃烧和课题2氧气P33-34面,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和硫磺在纯净氧气中燃烧及细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实验。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由于外压大于内压,水从烧杯内沿导气管流入集气瓶中达集气瓶容积的1/5;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细铁丝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引起全班学生轰动,呐喊。这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当然有些实验现象在短时间内不易察觉、不易观察,如金属铁的生锈,水果的腐烂,硫酸铜晶体的结晶等,需要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精神,才能观察得到你所需要的现象。为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精神,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空间进行观察,还要留意实验过程中细微的变化,只有经常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有些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思维活动不够活泼、不够敏捷,只知道按课本描述的方法进行操作,不理解实验原理,不推敲操作方法,实验失败也不分析原因,做完实验不进行总结,因而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实验开始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质疑,以发掘问题,引发思路;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仔细、用心思考;实验结束后,让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拓展思路,弄通实验中的每一个问题。其次是教师根据实验进展情况,适时提出问题,诱导思维。如在学习“盐与金属的性质”时,将金属铝和铁分别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那么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有红色物质析出吗?绝大多数学生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当然就有反应方程式“2Na+CuSO4Na2SO4+Cu”的错误出现。再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到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反应非常剧烈,同时产生蓝色沉淀等现象,并未出现同学们所期待的红色物质……通过这样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诸多疑难问题。

由此可见,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是化学教学中培养的几项重要能力。而实验教学又是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作为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实验,精心编排,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把学生的主体活动融入到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兴趣中获得知识,在愉快中提高能力,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素质在一次次主动、生动的实验教学活动中逐渐得到培养,同时也是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所期盼的。

作者简介:吴必书,云南省昭通市,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麟凤中学。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能力教学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