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坤
鹤壁京立医院ICU(河南 鹤壁 458030)
颅脑损伤属于临床常见危重症,患者多需切开气管以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切开后患者面临的护理风险较多,需实施积极护理干预[1-4]。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的关键,而量化健康教育属于新型的健康教育模式,本研究旨在探讨量化健康教育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从ICU转出后的护理效果,为此,针对10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2016年1月~2018年6月)开展研究。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10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2016年1月~2018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26例、女24例,年龄20~76(48.04±16.52)岁;观察组有男28例、女22例,年龄21~76(48.51±16.37)岁。两组资料比较,P>0.05,研究可比,且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评估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对其存在的疑问予以解答,告知其疾病相关知识。
观察组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先组建量化健康教育小组,根据患者病情及康复护理标准,将其健康教育内容按阶段划分,每天健康教育持续30分钟,反复为患者讲解颅脑损伤相关知识、气管切开后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方法等。健康教育方式包括一对一面对面口头讲解、观看视频、参加培训讲座等多种方式,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及接受能力选择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如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低的患者可选择视频讲解、图文结合讲解等,语言尽可能通俗易懂,文化水平高的患者可更加深入地讲解健康知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疾病认知度评分(评估工具为自制疾病认知调查问卷,信度为0.92,效度为0.89,总分100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越高,其得分越高)、护理满意度[将医院护理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信度为0.91,效度为0.93,其总分最低0分,最高100分,分为很满意(>8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率计算很满意与满意占比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
2.1两组疾病认知度评分的比较 疾病认知度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后均较护理前增高(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疾病认知度评分的比较分)
注:#即组内比较,*即组间比较,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例(%)]
注:*即组间比较,P<0.05。
颅脑损伤在临床上是一种较常见的危急重症,主要是指患者在高能量外力作用下发生的颅部创伤,其病情危重,具有高致死风险,临床主张在ICU内对患者进行隔离监护或治疗,可有效控制其病情[5-9]。由于颅脑损伤患者在ICU监护时无法自主呼吸,往往需要行气管切开术,插入导管,连接呼吸机,建立人工气道,但患者带管期间的护理风险较高,还需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10-12]。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护理对象疾病认知度的重要手段,常规健康教育是一种随机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由护士简单解答患者疑问,告知其疾病知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记忆深度往往不足,导致其健康教育效果欠佳。而量化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针对患者分阶段落实健康教育内容,以记忆与遗忘的特点为指导原理,每天对患者进行至少持续30分钟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从浅至深,循序渐进,反复健康教育可加深患者记忆,同时,该健康教育模式的方式较多,可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可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每例患者均能有效理解健康教育内容[13-15]。相比于随机健康教育,量化健康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健康教育计划规定护士每天对每例患者完成一定量的健康教育内容,其每天的健康教育时间较少,可弥补部分护士因业务水平不足、经验不足而出现健康教育内容零乱不足情况,同时,由于量化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尽管每天时间少,但按照计划坚持落实健康教育,其健康教育内容累积较多,可避免因健康教育间隔时间长短不一而导致患者遗忘,有利于加强护理质控。
本研究发现,两组护理后的疾病认知度评分均较护理前增高(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护理总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表明量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使其积极配合康复护理,使其更加满意于护理服务。综上所述,量化健康教育用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可有效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度,使其对护理服务感到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