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暖花开之时,大自然从季节的轮回中苏醒,万物生机勃发,生长的努力与渴望触目可及。人依托大自然而生存,我们机体也和自然万物一样,经过寒冬的收敛蛰伏后,终于迎来了复苏调养的好时令。
按中医观点,春季养生重在养肝。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对应,主生发,在春季萌发生长,因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注意春季养生。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负担最重。而且由于人们肝气生发,也会引起旧病复发。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和肝病患者在生活上要特别当心,做到心徐平和,乐观向上;注意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调养身心,保持身体健康。
如春季肝火太盛,会使虚弱的肺阴更虚。故而,肺结核病容易乘虚而入。中医认为,春在人体主肝,而肝气在春季最旺,如果春季养生不当,便容易伤及肝气。为适应季节变化,在饮食调理上应当注意以养肝为先。
增加饮水是春季养生的重要环节。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尽快排出体外,可有效降低有毒废物对肝脏的损害。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饮香气芬芳的花茶,可有助于散发冬天积聚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瘀滞疏散。
人们经过数月寒冬后,大多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导致口腔炎、嘴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的发生。营养学家建议,除新鲜果蔬外,宜多吃大枣、蜂蜜等性味甘平之物,少吃辛温燥辣、酸味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有经验的养生专家特别提出春季养生的“三个宜”。首先是身体宜暖。春天忽冷忽热,气温变化较大。天气稍暖,不要减衣过快,以防外邪侵袭而引起疾病。第二是腿脚宜动。春天风和日丽,万物复苏,应适度减少睡眠时间,增加运动时间。应多到户外活动,在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陶冶情操、锻炼身体。最后是机体宜补。春天生机旺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多,特别是年老体弱、久病初愈和手术后的人,应适当吃些滋补食品或保健品。当然,前提是进补一定要在负责任的医务工作者指导下进行,切忌盲目跟风,不计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