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保 赵江涛
摘 要:包公是中国古代清官的典型代表。自宋以降,千余年来,传承不断。戏曲是传播包公形象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现代戏曲中,无论京剧,还是豫剧、粤剧等地方戏曲中始终呈现出包公形象。戏曲中包公爱民恤民、廉洁自律、不畏权贵、不徇私情的政治形象借助于剧场舞台、电视视频、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向社会群体传播开来,包公政治形象的传播对于受众群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人格的变化与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现代包公戏曲;包公清官形象;大众传播媒介;政治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3 — 0135 — 03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典型的清官代表。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多路转运使、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开封府尹、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包拯在职期间,体恤民情、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执法如山,深得百姓敬仰。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传承包公,自南宋期间诞生包公戏以来,戏曲舞台上的包公形象历经数百年而不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当下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余类〔1〕,几乎每个剧种都上演过包公戏,诸如京剧中的《赤桑镇》、豫剧的《铡郭槐》、粤剧的《包公还砚》、越剧的《天道正义》、黄梅戏的《包公误》等等。现代包公戏曲中传播的包公形象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受众群体通过不同渠道听取包公戏曲的过程实质上是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政治社会化。
一、现代包公戏曲中包公的政治形象
现代包公戏曲从唱腔、曲调、动作、唱词等多个方面塑造包公的政治形象,其政治形象较为丰满,主要表现在爱民恤民、廉洁自律、不畏权贵、不徇私情等方面。
1.爱民恤民
民本思想是包拯在政治实践中始终恪守的基本原则。包拯高度认可百姓的重要作用:“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当务安之为急。”〔2〕戏曲舞台上,无论是演员包公的唱词、唱腔的直接表达,还是其他演员唱词、动作的侧面烘托,都将其爱民恤民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豫剧《包公坐监》中包公在便衣私访苏家冤情案时唱到:“为黎民哪里顾得烈日当空”、“包拯我虽年迈志高胆壮,为黎民七十三岁我甘冒风霜”等。这些唱词直接表达出包公体恤民情的拳拳之心。粤剧《包公还砚》中包公的唱词:“日夕朝南长冀愿,待报民安风正好时年”表明了包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百姓安居乐业的志向,而且在包公卸任辞别之际,导演通过用众多百姓纷纷上前送别包公的场景,以及辞别包公以手拭泪的动作来展现百姓不忍其离去,通过百姓的依依惜别之情侧面传递出包公爱民恤民,深得民心之意,曲剧《二下陈州》中,包公因为三年前为张桂英伸冤而触怒权贵险些丢官,但当包公二下陈州查访,面对张桂英的冤情时,毅然接下了状子为其昭雪,包公在接状纸时的坚定神情和决然动作充分刻画出其为民请命之志愿。
2.廉洁自律
包拯之所以能够成为清官的典型代表,自然是与他长期的修养磨练有关,他不仅自奉廉洁、清操自守,而且严格对待自己的子孙。包拯为官26载,始终奉公自律,平时“居家节俭,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宦时。”〔3〕生前立下严苛家训,以贪赃枉法不得回归家族的家法来约束后世仕宦子孙。戏曲舞台上,主要是通过演员的唱词和念白来传达包公廉洁奉公的政治形象。最能体现包公清正廉洁的戏曲当属粤剧《包公还砚》,剧中包拯乘船离任端州途中,突然“惊涛骇浪阻官船,峡山骤然风云变,似陷漩涡团团转,又如晃步在深渊,长空暗暗罩浓云,岸渚沙洲浑不见”,包公顿感“莫非有人失检点,招来天咒在眼前”,于是查问随从方知包兴受得一方七星砚。包公愤然道:“苍天,你果然独具慧眼,……宝砚重归西江去。”砚台掷进江中昭彰的是包公两袖清风的高尚情操,历史中包公知端州三载,岁满不持一砚归的事迹传为佳话。豫剧中有两部歌頌包公清廉的戏曲,《包公坐监》中包公获悉自己的学生贪污受贿,百姓怨念自古以来清官少时,唱到:“一席话气得我浑身打颤”,以及《小包公》包公上任桥段中,面对王朝马汉的诘问,包公言“我若贪赃卖法王法难容”。两部戏曲中的包公唱词均表明其清廉之志。
3.不畏权贵
最能体现包公不畏权贵的事例诸如两弹宋庠,六弹张尧佐,七弹王逵。《宋史?包拯传》是这样评述包拯的:“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4〕包公以不畏权贵的形象呈现在舞台上的戏曲颇为丰富,但最为流行的曲目当属《铡美案》(京剧之名称),豫剧也为《铡美案》,粤剧为《秦香莲》,越剧为《天道正义》,此外,潮剧、汉剧、晋剧、楚剧、河北梆子、秦腔等多种地方戏曲均有此曲目。京剧《铡美案》中包拯与皇姑的对唱尤能体现,
皇姑:(西皮快板) 包拯竟敢逞狂傲,不由本宫怒眉梢。
皇亲国戚你难治罪,
包拯:(白)哼哼!
(西皮摇板) 心如磐石不动摇。
慢说国太、皇姑到,宋王爷到此我也不饶。〔5〕
面对皇姑的威胁,包拯的唱白“哼哼”二字直白地反映出其对权贵特权的痛恨和蔑视,尤其是一句“宋王爷到此我也不饶”,唱出了全局的高潮,包拯义正词严、刚劲有力的唱腔充分凸显出包公不畏权贵的形象。
4.不徇私情
宋代史料记载:“包希仁知庐州,庐州即乡里也,亲旧多乘势扰官府。有从舅犯法,希仁挞之,自是亲旧皆屏息。”〔6〕包公不徇私情之形象可见一斑,这在戏曲舞台上对应的则是《铡包勉》,即自己亲侄包勉身犯国法包公忍痛铡之并向嫂娘赔情的故事。京剧名为《赤桑镇》,此外,豫剧、评剧、潮剧等均有此题材的剧目。包公不徇私情,执法如山的形象可从剧目针锋相对的对唱中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