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让英语学习不再difficult

2019-05-15 10:44史延胜王乾楠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寒假作业分层学困生

史延胜 王乾楠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难度的不断增加,学习任务的不断增大,学困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只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95%的学生可以达到教学规定的要求,其差异仅在于掌握的快慢,而不在于能否学会。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具有学习潜能,教师的教学要有利于发展和开发学生的潜能。基于这种情况,少数名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接受能力,找准切入点,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以下是我近两年尝试了分层教学后得到一些启发,罗列出来,经供参考。

我将全班学生根据平时表现、考试成绩等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将A组学生进行编号并让A组学生通过抓阄从B、C同学中选择自己的组员形成学习小组。

一、课堂教学中的分层

让小组成员坐到一起上课,进行pair work等活动时,让三个同学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尤其是让A组同学做小老师帮助C组同学,既可以避免好学生没事干,课堂纪律凌乱,以致影响其他同学也不想学习的现象发生,同时三个同学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反而比老师叨叨叨地讲效果好,尤其是A组同学兴趣满满,积极性高涨,学习氛围也不错,学习效率也就不言而喻了;提问回答时,难的问题让A组同学回答,中等难度的让B组同学回答,基本的问题让C组同学回答,每位同学都会有收获、有提高,尤其是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可以在课堂中有所作为(众所周知,老师们在课后花大量的精力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上,不但费事而且效果还不是很好);在做课堂巩固练习时,我习惯让A组同学全部做,B组同学少一点,C组同学更少;做汇报表演时我也习惯定人,比如所有的B组同学做汇报,这样得来的反馈就会更有说服力,因为是横向在比较,学生做起来也比较有信心;每节课我都在黑板上画一个小组评价表,根据每个小组在课堂各个环节或活动中的表现做出评价,下课时看哪个小组是loser,当然就得有点小惩罚了,同样winner组就会有奖励,这样一来小组合作就会有竞争,学生的“真”合作参与度高,许多活动的有效性就会体现出来,离高效课堂就会越来越近。

二、作业中的分层

老师布置相同的作业,学生交上来相同的答案,这就是困扰我们多年的“抄作业”现象。作业难度大了,学困生完不成,为了完任务只能抄作业了事,慢慢的学风变了,学困生的人数也增加了;作业难度小了,好学生又觉得没意思了,培优工作又打折扣了。布置作业时,我常常根据教学内容竟可能布置A、B、C三类作业,也设三个学习委员分别负责收集自己组的作业,有时我设置必做和选做两种作业,必做作业是C类学生必做作业,选做作业大家都可以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那些有上进心、向升入上一组别的同学的愿望,也算是一种隐形的自我激励。

三、巩固中的分层

每单元教学任务结束时检查一次词汇,当然检测的内容难度和量也不一样:A类学生所学词汇全部检查,B类学生居中,C类学生则检查重点词汇。小组成员累计3次都过关,则给这个小组相应的物质奖励,如牙膏、作业本等生活学习用品;对于Section A、B的两篇短文,我让A组的同学两篇都背,B组同学背一篇、熟读一篇,C组同学熟读两篇;英语教研组每学期分别在第9、18周举行一次英语词汇过关考试。考试内容为单词表中的词汇和固定搭配,总分为100分的试卷70分过关,不过关者补考,直到过关为止,对于考试中出现的优异和满分者,给予奖励。我将过关标准改为A组同学90分以上、B组同学80分以上、C组同学70分以上视为过关,优异奖也是从A、B、C三个小组中产生。可喜的是在本学期举行的第一次过关考试中,有三位C组目标生成绩达到A组同学的标准从而获得奖励,还有三位目标生申请从C档升入B档,两位B档目标生申请升入A档。

四、寒暑假作业中的分层

复习时,我和学生签订寒、暑假作业布置标准协议,比如:

1.无作业:A组期末成绩达到98分、B组期末成绩达到90分、C组期末成绩达到80分、D组期末成绩达到75分;

2.寒假作业:A组期末成绩达到95分、B组期末成绩达到85分、C组期末成绩达到75分、D组期末成绩达到70分;

3.寒假作业、1本字帖:A组期末成绩在95分以下者、B组期末成绩在85分以下者、C组期末成绩在75分以下者、D组期末成绩在70分以下者;

4.寒假作业、5遍单词、2遍笔记、1本字帖:A组期末成绩在90分以下者、B组期末成绩在80分以下者、C组期末成绩在70分以下者、D组期末成绩在60分以下者。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有2个C组同学的成绩达到了A组无作业的标准了,布置期末作业时,C组同学达到无作业标准的同学最多,假期作业最多的反而是A组同学。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自从实行了分层教学后,我觉得“老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象缓解了,更可喜的是不断有同学申请想升入上一组进行学习,学困生的数量在逐步减少。当然,搞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并反思,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学生兴趣和习惯的培养,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感到“English is easy ,English is fun”。

【作者简介】史延胜,天祝县城关第二小学;王乾楠,天祝县松山镇教育辅导站。

猜你喜欢
寒假作业分层学困生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
网购寒假作业
网购寒假作业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