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美良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可谓“天时”;湖南省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地处荆楚腹地长沙,浏阳河水汤汤,文化滋养不绝,马王堆汉墓侧卧其旁,历史底蕴永存,这是“地利”;该校由百年名校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托管,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和学校发展都乘势而上,这是“人和”。塑造公勇勤朴的高尚品格,营造古朴高雅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者的使命和责任。
关键词:校园文化;楚汉文化;文化软实力;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007-02
一、关于校园文化
探讨校园文化概念的本质,首先要厘清几个文化现象和特征:第一,校园文化附于学校这个载体,并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这种文化现象反映着学校的特点、面貌和个性;第二,校园文化不仅有教学、科研的活动,更有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课程开发等;第三,校园文化是在校园特定生态环境下,由无数的个体行为形成的一种共存文化现象,师生共享独特的实践活动和精神财富。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校园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即由校园文化的物质条件构建的各种教学、科研、生活的设备、设施、房屋等;制度文化,即由校园文化的组织、机构确定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即由校园文化创设的思想与心理氛围。
上述几个层次的校园文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一定的精神文化的作用有赖于一定物质文化的保证。正如物质文化的建立有赖于一定观念体系的支配和支持一样。制度本身也要有精神文化的内涵,而精神文化的倡导与开掘则是制度和规则的集中反映。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湘一芙蓉第二中学”)的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地域的独特性。湘一芙蓉第二中学的校园,正处楚汉文化的腹地长沙,浏阳河在校园的北边玉臂环绕;湘江在校园的西边汤汤激荡,与浏阳河水汇聚成湖湘文化的文脉主线;马王堆汉墓在校园的东边安然沉睡;賈谊故居在校园的南侧静默守望,成就了楚汉文化的历史厚重感。
第二,文化的丰富性。湘一芙蓉第二中学地处市区东北,许多大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吸纳决定了生源的多样性,生源的丰富,教育背景的多样,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楚天的辽阔、荆地的蛮荒,漂泊流放到此的文人,带来了儒释道的文化交融。
第三,教育的可塑性。湘一芙蓉第二中学为芙蓉区级中学,由长沙市第一中学托管,学校的管理水平都有了提升,师资力量得到了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既有马王堆的传承,也融入长沙市第一中学的新理念;学校的思想导向、价值观念、学风校风等都有一定改观。倡导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规范良好的教育行为,让学校文化呈现不断创造的局面。
第四,传播的辐射性。湘一芙蓉第二中学作为校园文化的典范学校,将学校的楚汉文化的经验传播到了兄弟学校。学校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文化活动等所形成的学风校风,对师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又辐射到教师团队、同学亲友间,师生文化互信,最终人格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成为长沙市第一中学托管的湘一芙蓉第二中学的文化自信,还源于屈原芙蓉兰佩的高洁品质和一中教育浸润的清水塘畔的革命精神。华夏五千年文明进程中,楚汉文化是泱泱中华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成为激励湖湘学子的文化基因和精神食粮。
二、关于文化治校的方略
有人说,三流的学校是校长治校,二流的学校是制度治校,一流的学校是文化治校。文化治校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场所,它不仅传承文化,而且不断地创造和积淀着新的文化。让学校文化根深叶茂,让文化精髓渗透到师生的血液中,让学校文化的品位化作学校的特色和师生的品质和个性,是我们教育者追求的目标。
(一)塑造精神品格,传承楚汉文化的精髓
楚汉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淳朴”“重义”“勇武”“坚韧”四个方面。“淳朴”,即敦厚雄浑的个性和朴实单纯的品质,湖南人有生活山林草莽的质朴和纯净,有云梦泽畔的淳朴和高洁。“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群体意识。“勇武”,即勇毅不屈、临难不惧的精神,二者融贯,构成楚汉文化的强力基因。 “坚韧”是楚汉文化中逆境不忧、愈挫愈坚的品格。
这四个方面的精神,具体表现在:政治意识(忠君爱国)的强烈,从屈原离开郢都,依然眷顾楚国的爱国情怀,到一直影响后来文人忧乐天下的思想、经世致用的风尚,如宋代的范仲淹,清代的曾国藩等。另一面是楚汉文化中蕴藏着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创新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楚汉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兼容黄河文化和长江流域的特色,具有善美、丰盈的精神风貌。屈原九死未悔的向善、芰荷为衣的美德,司马迁忍辱前行、重于泰山的厚德,给荆楚地区人民以文化的滋养。
湘一芙蓉第二中学的办学理念“公 勇 勤 朴”,便吸纳了楚汉文化的精髓。学校的育人标准就是大公无私,一身正气;勇武果敢,一往直前;勤勉进取,一心向学;质朴纯良,一以贯之。当社会的功利性像潮水一般冲击教育的圣殿,片面的升学率像绞肉机一样窒息教师的身心,学校教师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培育人格健全、勇于创造、积极向上的人才为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二)营造校园环境,展现楚汉文化的独特魅力
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是一本立体教科书,处处鸟语花香,令人赏心悦目;处处文化传唱,令人仪态端庄。我们精心规划的校园,根据文化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自觉性的特点,着力打造楚汉文化特色。我们将空间规划为“一轴四区”,“一轴”就是校园东西纵向的文化景观中轴,中轴线上有校园导视规划,包括指示牌、宣传栏、文化标志图等内容;“四区”分别是汉文学展览区(教学楼)、汉科技展示区(办公楼)、汉武精神体验区(运动场)、汉风俗文化区(体艺楼)。
“汉文学展览区”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其中的板块又各成系列。如,楼道中厅“仁义厅”,以“仁 、义、礼、智、信”为主题,一层一个主题,一层一个历史故事;楼道西厅“诗教厅”,以诗歌发展为脉络,分别介绍诗经、乐府、汉赋、楚辞、唐诗;楼道东厅“六艺厅”,分别装裱“礼、乐、射、御、书、数”的解说展板。校园环境的潜移默化与文化课堂的言传身教,构筑领悟经典、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的良好环境。
教室布置与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墙报、艺术角、图书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墙报为学生制作,艺术作品展为学生自创,图书为学生自由“漂流”;“一草一木会说话,一墙一壁皆育人”,校园环境文化,正全面发挥着强大的教育功能,彰显着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内涵。
(三)开展文化活动,再现楚汉文化的场景
如果校园环境建設是硬实力,那么校园文化活动就是软实力。学校软实力,就是指学校的课程开发、文化活动、社会影响度等。湘一芙蓉第二中学以“楚汉文化”为基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单一松散的教育形式,变成富有聚合效应的教育模式。
学校有田径运动会、有“楚汉雄风”的主题,除了基本的田赛和径赛外,还有“群雄逐鹿”、扇子舞、汉拳剑技;诗词朗诵会,多是汉赋唐诗,有湘水风韵,名为“屈子辞颂”;美术作品展,有编钟汉瓦以及丝竹帛书,出自“楚风汉韵工作坊”。
学校文化传承的软实力,要做硬功夫。实验室有可以提供丰富实践的平台,如有仿制的张衡候风地动仪,有蔡伦造纸的实物和资料;图书馆有可以卷帙浩繁的墨香;教室图书角有触手可及的诗词典章;学校有楚汉文化的根基,有师道传承的智慧,有生动活泼的活动。
三、关于校园文化的精神培养
校园里所有的教职工和学生都是文化的载体,他们个体的认识、情感、意志、修为、能力、气质、心态及实践活动,都能显示出其文化特征,从而构成个体的“文化体”和校园的“文化群”,并形成一种校园文化精神。
这种精神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它经历了学校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经历了一代代教育人的倡导、践行、升华和发展的过程。
第一,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校园精神实际上正是反映了一所学校特有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既是学校思想的高度概括总结,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校园精神要准确呈现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交融,就不能离开教育思想的指导。
我们的教育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以文为本、以民为本的“三本”思想。以人为本,培养有理想勇担当、有道德守纪律、有文化重创新的人;以文为本,用文化环境熏陶人、用文化知识滋养人、用文化生活锻炼人;以民为本,办人民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幸福的学校。
第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不健康的心理都可以扭曲人们的精神支柱,不健康心理因素如偏激或自负,也可能造成校园精神的倾斜。因此,培养师生健康的心理是培育校园精神的需要。
第三,在实践中培育文化精神。我们倡导的校园精神,重在引导践行,通过师生的教育实践,升华和弘扬文化精神。如学校有张衡候风地动仪、蔡伦造纸的科技馆,通过小制作课程鼓励学生制作纸质风车、手摇电机、火爆飞轮。在学生的活动和制作中,提升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创造力。
校园文化建设关乎教育目标的实现和育人氛围的形成,关乎师生的快乐成长和身心健康,更关乎传统文化传承和国家人才的培育。湘一芙蓉第二中学以“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核心,以楚汉文化建设为特色,秉承“公 勇 勤 朴”的校训,传承祖国灿烂的文化,培育具有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昌忠,刘云波.湖湘文化与湖南精神[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国发〔2017〕4号.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