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莉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信息资源的建设研究不断深入。信息资源载体的多元化也要求图书馆做好对不同载体信息资源差异性的把握。文章主要就不同载体的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载体在信息保存方式、传播形式及检索路径等方面的冲突,以期实现公共图书馆不同信息载体类型的多元化聚集和资源优势互补,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多领域的优质服务。
关键词:不同载体;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3-0017-03
信息化建设程度的加深及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使人们所处的信息环境因信息载体的多元化而变得更为复杂,也改变了公共图书馆单一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面对信息资源的载体差异,图书馆只有创新思维和模式,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才能助力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与发展。
1 基于载体差异的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分类
1.1 纸质型信息资源
公共图书馆的主体资源是纸质型文献资源,其以纸张为载体,通过手写、打印或复印等手段完成信息的记录和知识的传播。纸质型文献载体便于阅读,方便携带,符合传统的直观阅读习惯[1]。但随着信息内容的增加,纸质型文献资源在馆藏使用及存储方面的局限性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如占用馆藏空间大、不易保存、借阅过程中可能存在遗失及损毁的风险、内容更新缓慢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纸质型文献造成了一定冲击,非纸质型文献的信息资源占比逐步提升。但是,纸质型文献依然有存在的价值,其更契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同时纸质型文献可以向读者提供最直接、最基础的信息服务,因此图书馆仍然需要做好纸质型信息资源的研究和关注。
1.2 微缩型信息资源
微缩型信息资源其实是对缩微资料的概括,多指音视频资料。其借助摄影的原理将纸质文献原件上的文字和图像进行微缩处理[2],实现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并记录到感光材料上,在冲洗加工后实现微缩复制品的获取。微缩型信息资源多以磁带、光盘等形式进行信息资源的微缩处理,信息密度高,占用馆藏空间小,信息可以复制传播,便于携带与长期保存。但是,微缩型信息资源在使用上略显不便,需要人们借助专门的阅读设备才能获取信息,检索也较为困难。信息时代下,微缩型信息资源在珍稀文献信息保存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可以实现珍贵古籍内容的微缩处理和复制保存,保证原件的安全性,有助于珍稀文献的保存与利用。
1.3 电子型信息资源
电子型信息资源又被称为数字信息资源,是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创新发展的产物。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进行电子阅读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图书馆通过对文献进行数字代码及文字图像信息符号的转化,实现了可读性电子信息资源的制作,因其存储容量大、检索快、馆藏处理成本低、传播便利等优势为广大读者带来检索与阅读的便利。电子型信息资源除了包括可以独立存在的电子型信息资源,还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网络时代下,信息资源传播迅速,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已成为电子信息资源的补充内容。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除了既有的信息资源,还有自建的信息资源库、数字资源库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对电子型信息资源的整合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其馆藏占比也越来越高,掀起了读者电子阅读的热潮。
2 基于载体差异的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冲突
2.1 采集方式的冲突
信息采集方面的冲突主要表现在选择标准和采集途径两个方面。在选择标准方面,不同载体类型的信息资源在内容特色、使用方式及馆藏数量方面的差异十分明显,带动公共图书馆用户群体的分化,服务的个性化也为不同载体信息资源的选择标准的统一增加了难度。不同载体的信息资源采集标准不同,不同载体信息资源承载不同的内容要求,服务于不同的读者群体。缺乏统一的采集标准容易引发采集方面的冲突,特别是近年来电子信息资源发展迅速,其在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采集过程中对其他信息类型产生了巨大冲击。在采集途径方面,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采集主要采用购买、呈缴、征集、交换及接受捐赠等方式,财政拨款依然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而政府主导也使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采集途径完全分离。纸质型资源以图书期刊为主,来源是各大图书出版单位;微缩型信息资源来源于缩微摄制点,由国家统一管控。采集方式的差异意味着各种载体信息资源采集方面的冲突十分明显。
2.2 组织方面的冲突
对于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来说,信息采集完成后就是信息的组合加工阶段。组织方面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资源描述对象方面。图书馆运用科学的规则与方式才能实现对信息资源特征的把握,而资源描述对象差异明显,纸质型文献的资源描述对象是文献著录,微缩型文献的资源描述对象则是本文信息,前二者都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科学归类与统筹管理,实现目录分类的精准和主题分类的恰当等。而电子型信息资源具有非结构化、动态化、超文本的特征[3],其资源描述对象是非文本信息数据库,这意味着前二者较为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并不适用电子型信息资源。二是组织方法和技术。纸质文献及实体文献的组织方式是分类组织及主题组织。而电子资源的组织方式主要是超文本组织法、自由文本方法、主页方式及搜索引擎法等,其中超文本作为新型的信息组织方法,是对信息的非线性排列,其信息组织为网状结构。超文本也实现了文字、图像及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融合。三是组织主体的差异。公共图书馆以纸质型文献为主,其信息組织活动以图书情报界为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资源十分丰富,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部分纸质资源,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主体成为数据商,信息组织的主体实现了专门机构到商业网站的转变,使组织方面的冲突日益明显。
2.3 保存方式的冲突
公共图书馆多元化的信息载体使信息资源保存也带有冲突性。当前,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保存涵盖了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两部分。前者主要是存放于本地的资源,包括传统的纸质资源、微缩资源、电子资源。而虚拟资源主要是网络资源和数字化资源,是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获取到的数字化信息。保存方式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保存空间的冲突。在保存空间方面,公共图书馆实体资源存放在馆舍中,占据了大量的物理空间。因馆藏物理空间有限,因此公共图书馆馆藏压力不断加大。而虚拟资源的存放所需空间较小,甚至不占用空间,公共图书馆只需提供数据的异地存储技术,就可以实现馆藏资源的获取。
3 基于不同载体的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3.1 规范信息的采集标准,从源头上确保信息整合的质量
由于多元载体信息资源整合采集方面存在冲突,公共图书馆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信息资源采集标准,并以此为指导做好信息资源的整合。当前,公共图书馆多沿袭传统的人工信息采集模式,信息资源传播迅速,载体多元,采集压力大。明确采集标准有助于信息资源采集的流程化作业,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信息资源利用率为导向规范审核标准,切实提高公共图书馆的产出比,实现不同载体类型信息资源的整合建设[4]。信息采集标准的拟定与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不同载体资源的分类与分层应与读者的年龄、性别、学历背景及工作职能等信息相匹配,明确读者的基本需求范围。图书馆应参考年度借阅排名、年度书目好评榜、年度利用率指数等客观数据,科学把握读者需求,基于读者需求与公共图书馆馆藏服务建立双向互动反馈机制,优化信息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面对资源载体的差异,图书馆必须充分发挥不同载体资源的优势,实现信息采集的多元化与规范化。
3.2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完整的信息组织体系
作为连接信息资源采集及利用的关键环节,公共图书馆信息组织优化必不可少,直接影响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保存和使用效果。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必须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致力于完整信息组织体系的建构,将公共图书馆馆藏的中外文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等异质异构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组织整合,实现各领域不同载体信息的无缝对接及多种信息组织方式的优劣互补。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努力做好传统编目的优化,使分类法、主题法、名称规范法、目录索引组织法等组织方法融合发力,继续完善和加强图书馆书目系统及其支撑系统;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元数据法的有效运用,对来源各异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处理,解决信息异构问题,这在公共图书馆馆藏信息和数字资源著录标引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最明显,便于用户检索信息及馆际信息的传递与互联。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必须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变主题元数据结构体系,增补新知识,优化检索入口,实现信息的重组利用,建构完整的信息组织体系。
3.3 紧抓互联网时代契机,打造智慧型数字图书空间
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致使多种载体信息资源整合的矛盾日益突出,图书馆存储空间压力骤增,反过来又阻碍资源的整合。而虚拟网络资源仅占用逻辑空间,基本上不占用实际物理空间,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时代契机,实现智慧型图书空间的打造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5]。智慧型图书空间的打造就是发挥信息、通信、网络和移动技术等现代空间技术的优势,实现公共图书馆实体与虚拟、资源与服务、技术与文化多维度空间的融合,同时实现纸质文献向电子文献的转变,实现数字化资源空间的升级,带动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空间结构的优化,为空间体系的绿色共享和信息传递奠定空间基础。公共图书馆在打造智慧型数字图书空间时,应遵循学习中心、知识中心、文化中心、社会中心等设计思想,树立协同、共享、多元及智能的服务理念,实现读者阅读、学习及交流互动体验的融合,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带动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4 结语
多元化的信息载体实现了信息知识的传播和记录,实现了读者多元诉求的满足。公共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不同载体资源间冲突与矛盾的化解,从采集方式、组织方式和保存方式、检索途径等方面探讨多元化信息的整合方案,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整体建设的推进,并通过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持续深入。
参考文献:
[1] 郑国栋.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研究[D].泰安:山東农业大学,2017.
[2] 董燕.云计算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3] 王丽云.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整合策略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4(7):259.
[4] 赵波,焦慧敏.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4):97-99.
[5] 夏义堃.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化管理体制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编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