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喂鸡

2019-05-13 01:57叶水涛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朱永新规训公鸡

叶水涛

陶行知先生当年在武汉曾经做过这样一场演讲:主持人满怀崇敬之情向听众介绍陶行知先生,并请陶先生做演讲。陶先生从容登上演讲台,只见他左手一只公鸡、右手一只口袋。

演讲开始,陶先生什么话也没有讲。他先从口袋中掏出一把米,拼命往公鸡的嘴里填,公鸡痛苦地呜叫着,摇摆着头怎么也不肯吃米。听众不明白陶先生到底要干什么。只见陶先生又把米撒在地板上,并使劲按着鸡的头,让它吃米。公鸡拼命地挣扎,痛苦地呻吟,依然不肯吃米。于是,陶先生把口袋里所有的米都撒放在地板上,然后,轻轻地把公鸡放开。公鸡起先萎靡地缩着身子,过了一会儿,它看看没有什么危险,就渐渐展开翅膀,在地板上小心地踱起步来。接着,它看到了地板上的米,就走过去,慢慢啄起来。再过一会儿,它就非常放心大胆地啄起米来了。

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他说:“女士们,先生们!教育有时候就像喂鸡。我的演讲到此结束。”台下掌声雷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陶先生的演讲确实是别开生面。这当然也可视为是一种行为艺术,形象鲜明而剧情跌宕,过程简短而峰回路转。或许这只是一次表演,但这表演不是插科打诨的搞笑,不是屈尊纡贵的媚俗,幽默而不失文化内涵,妙趣横生却蕴含深刻的哲理。陶先生终究做的是演讲,但即兴创设了一个演讲的情境,言简意赅却又意味深长。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学生终究是学习的主人,再好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去学习,就像不能代替别人吃饭一样。教育归根到底是要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让学生能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无论你有多么良好的愿望和教育艺术,如果不能激起学生的内在需求,不能把教育导向受教育者的自我学习,这种教育就不能是成功的教育。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再教”,这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真理,这也是一切教育的真谛。

这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前提与核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然而,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解要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有些张力有弹性,不能失于机械、死板与浅薄。性相近而习相远,学生探索未知、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愿望,不是头脑中所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需要教师的相机诱导,需要培育与激发,包含必要的规训与强制。荀子《劝学》篇有“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朱永新教授的书法很有些功底,朱教授笑说,这是童子功,得益于父亲的强制性要求——每天凌晨就要起来临帖,一天也不耽搁,真所谓闻鸡起舞。儿童贪睡也贪玩,背地里也曾恨恨地骂父亲“周扒皮”。今天看来,这“逼上梁山”,倒也“逼”出了好习惯——每日早起读书写文章,几十年如一日。这是一个个案,但绝不是个别的例外。所有儿童的成长过程都需要“导”与“训”,自愿与强迫的统一是生命成长的辩证法——只有经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成长。这或许没有例外,所有的好习惯都是培养出来的,习惯成自然。

然而,规训与强制说到底只是一种教学的策略,其目的终究还是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完成从外在规范到内在自觉的转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究其实质是一种精神的自由,它蕴含着审美的愉悦。“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只有当受教育者自觉感受到个体自身的本质和价值,才能步入自我觉醒,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轨道。朱永新的学书法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并进而迁移到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并形成习惯,重要的一条是看到了自身的不断进步,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和美感。

当前的教育教学有太多的叮嘱,太多的训诫,太多的期望,与之相适应的是太多的惩罚、恫吓和苦口婆心的说教,但这一切很难进入学生的心灵,难以成为学习者自身的觉醒。所有的劝告、规训、甚至惩处都要轉化为学生的正确认知并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否则,便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现状,达到教育者的愿望。

陶行知先生以鸡喻人,并非是对人格的贬低。《韩诗外传》曰:“鸡有五德。首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这固然是拟人的想象,是诗性的语言,但这种由物及人的移情与审美,给我们以些许感染与启迪:鸡犹如此,何况人乎?

猜你喜欢
朱永新规训公鸡
剪掉重复多余的
卖关子,真有趣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话重要,放前面
规训与惩罚:雍正尊孔的帝王心术
两只公鸡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规训与政治:儒家性别体系探论
后现代语境下科学话语在广告身体规训中的转向
说话的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