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重点,敢于“放弃”

2019-05-13 01:57杨丽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石头课文文本

杨丽娟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下小语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从中领悟一定的对话和写作技巧,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本文中人物对话是文章的重头戏,作者又以“泡泡”的呈现方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用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以培养阅读兴趣。

在本课教学中,我紧抓文中对话,以指导朗读“提示语”贯穿整个教学流程,让学生们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提示语”的用法,并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对于文中的其他目标则采取教师“放弃”、学生自悟的形式进行。

一、感知提示语——导发现

师:川川和磊磊刨根问底问了哪些问题?在书中画出来。

(多媒体映示)

师:红颜色的字叫“提示语”(板书)。看看提示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提示语的位置不同。

生:位置不同时标点符号也不同。

生:“看了看”是描写动作。

……

(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不禁、好奇、刨根问底”等提示语,注意语气的变化及停顿,尝试读好以上对话)

【设计意图】教师揭示提示语后,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提示语呈现形式上的特点。同学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发现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标点也不同,有的提示语表示神态,有的描写动作……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新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为下一环节了解提示语及尝试自主运用提示语打下基础。

二、理解提示语——引探究

(映示)

师:看看提示语,猜猜川川和磊磊心里在想什么?

生:他们想不明白。

生:他们觉得很奇怪。

……

师:是啊,石头有什么好看的?叔叔在怎样看石头呢?(理解“聚精会神”)

(指导朗读对话)

【设计意图】“提示语”这个词本身是空洞的,要理解其作用就必须借助文本。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巧妙的问题:看看提示语,读读问话,猜猜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结合文本与自身经验,知道了提示语是为问话服务的,教师趁势指导学生朗读,同学们读得有声有色。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要寻找最佳突破口,拨动学生情感之弦,方能读出文中蕴含之情。

三、感悟、运用提示语——促生成

1. 提示语在文本中的位置不同,作用有何不同呢?教师通过比较,让同学们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映示)

师:提示语放在后面有何特点呢?自由读一读。

生:不知道。

师:我来读,你们听,想想提示语放在后面有什么特点?(师范读)

生:提示语放在后面表示意识更加急切。

生:读起来更快一些。

……

(指导朗读比较)

2. 联系上下文理解提示语的作用。

(映示)

师:川川不禁笑了起来,他在想什么呢?

生:川川不相信。

生:觉得叔叔说的是假的。

……

师:是啊!川川不相信石头是书,所以抱有怀疑的态度。(板书:怀疑)听了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他们的态度有何变化呢?(不怀疑)

映示:

师:填上什么提示语合适呢?

生:好奇。

生:肯定。

……

(指导朗读以上两句话,进行比较)

3.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师:你期中考试成绩很好,该跟妈妈怎么说?(练习对话,试着加提示语)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最后环节中,教师总结了提示语的作用,让学生联系实际练习说话,试着给自己的对话加上提示语,学以致用,加深了学生们对提示语的感悟和理解。

整节课的教学,我始终坚持一课一得,抓重点,强调指导朗读与理解字词句的整合,直奔文本中的“语文元素”——對话中提示语的理解和运用,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对于本课的关于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等目标,则是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在课后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进行交流达成。由于在教学时敢于“放弃”,并强调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均令人满意。

猜你喜欢
石头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别小瞧了石头
石头里的鱼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我可以向它扔石头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