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2019-05-13 02:06朱小成,徐晓庆,彭万勇
青年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朱小成 ,徐晓庆,彭万勇

摘 要: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素质教育理念下高职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积极的学习心态、良好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恋爱观等对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职大学生;途径

2017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指出:“高等院校要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重视自杀预防,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为了落实《指导意见》精神及要求,完成到2030年,实现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的基本目标,高校应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和义务。

一、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观提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生活的前提条件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生活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可以从容的面对学习压力和生活中受到的挫折与失败,把学习生活的经历转化为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动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保证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影响思维的因素可以分为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包括逻辑推理、逻辑判断等思维能力。非理性因素中的个人心理健康状态对保证思维的清晰,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等有直接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心情愉悦、情绪稳定,面对客观现实冷静,就会使大脑皮层的神经活跃,很好发挥比较、分析、判断等抽象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保证

大学是一个集体、小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健康的心理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乐观开朗、活泼大方、热情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会使人神情愉悦,给他人带来正能量,自然会得到众人的赏识和接纳。反之,悲观消极、沉默冷淡、自私自利、不思进取的精神面貌,满满的负能量,会被他人拒之千里。

(四)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康成长的保证

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管控情绪、调节心态,积极的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提高抗挫折的能力,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学习,促进高职大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高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使得处世不深的高职大学生产生了困惑和迷惘。有的学生思想偏激,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心理失衡;还有少数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产生极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高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卑或自负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和高考政策的不断改革调整,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肤浅认识,使有些学生带着自卑心理走进高职校园,自己通过单独招生、分类招生等形式进入职业院校,和其他同学考入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觉得低人一等,产生自卑心理。也有同学通过专业特长等进入高职院校,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评价,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对未来和现实期望过高,从而产生自负心理。

(二)学生自我封闭和孤独无助

高职院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存在着文化差异,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性格等方面影响,有些同学心理活动含蓄、内隐、不善言谈、不愿与人沟通交流;有些同学性格孤傲,喜欢独处,不愿加入集体活动,对他人及事物漠不关心。正因这些性格缺陷,使得他们有了性格孤僻和自我封闭的倾向。

(三)学生心理压抑和负担过重

社会竞争、就业困惑、父母期望等带来的各种压力,使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不断增加。有些同学由于成绩不理想、择业前景不乐观和人际关系不融洽等原因,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因此,加强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自己、社会、现实,及时调节好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

(四)学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矛盾

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日趋发展成熟,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有了性的欲望与冲动,但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不能深刻理解爱情的意义,不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生理成熟和心理不完全成熟之间的矛盾,导致学生情绪激动、心理压抑、困惑、性冲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反应,不能使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五)学生缺乏抗挫折的能力

新时代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高职大学生多数是在家长和老师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心理上存在着依赖性,不能独立勇敢的面对挫折与失败,从而产生消极、沉沦的负面情绪。

三 、培养高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途径与方法

心理健康是高职大学生学习成才的基本条件,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新时代、新的社会需求前提下,做好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一)提高自我认识水平、不断调整学习生活目标

每个高职大学生进校时,都设立了自己的学习生活目标,现在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回头看,当初设立的目标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应该不断的进行修正和调整。一个人目标设立的过底,很容易實现,不利于自身潜力的发掘,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果目标设立的过高,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最终导致失败,产生挫败感,会使人自暴自弃。

(二)增加心理健康理论与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