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开创双外语教学新模式促进龙江边贸快速发展

2019-05-13 02:30王威
关键词:校企合作

摘要:黑龙江省对俄边贸是中俄两国边贸经济的主要发展对象,边贸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黑龙江省恰好具备这一优势。高校应利用好本省精通俄语人才众多的优势,在培养双外语人才这一教学实践中与企业深度合作,促进龙江边贸经济新发展。

关键词:双外语教学;校企合作;边贸经济发展

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革新要顺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外语类学科的建设和教改方向亦是如此,在“一带一路”(OBAOR)经济建设的指导下,依据“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这一总规划[1],黑龙江省高校应着重培养有利于区域合作的国际型人才,这一着眼点放置于外语学科建设中,就是要培养出同时掌握双外语的新型、国际型人才。所以,面向对俄企业实行外语人才定向培养的校企合作制是可以实现双赢(win-win)的必经之路。校企合作开创双外语教学新模式、促进龙江边贸经济新发展正是本文要进行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校企合作开创双外语教学新模式具有切实可行性

(一)校企合作模式顺应学生的职业需求与企业的人才需求

高校与本省企业共同构建双外语教学的模式是充分考慮导到学生的期望与企业的需求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除毕业后考研或考取公务员之外,他们最重视和最期许的就是毕业既能就业,也就是学生的职业需求。校企合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期间就可以培养出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如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等等。与此同时,校企合作也解决了部分学生寻求假期工的需求,由高校出面联合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十分良好、安全的实践环境。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具备专业能力以及业务能力的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在高校的单独培养下可以完成,但是专业对口的业务能力则不是高校单方面可以一蹴而就的,所以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是大势所趋,亦是学生与企业的共同需求。

(二)校企合作开创双外语教学模式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就目前来看经济发展是全球各个国家发展的首要问题,其中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名列前茅,“中国速度”这一名词很好的描述了中国目前这一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经济正朝向全球化、一体化迅速前进,外语人才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一全球化经发展驱使下,高校亦需进行革新和转型,尤其是高校外语学科的建设。双外语教学培养模式的目标既培养出掌握两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双外语人才的目标既培养出既掌握双外语、又具备专业业务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培养模式在本质上不仅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更符合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对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尤其是黑龙江省亦处于这条“丝路”之上,并具备地缘优势:北面紧临俄罗斯,交界绵延三千公里,这对黑龙江省内高校与对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潜能。

(三)黑龙江省具备校企合作开展双外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及生源基础

显而易见,黑龙江省对俄的地缘优势是其他省市并不具备的,此外,黑龙江省俄语人才优势亦不容小觑。从俄语人才储备来说,黑龙江省位居全国前列。俄语人才高校学科建设(以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为代表)优势亦十分突出,黑龙江大学作为我国国家重点学科已数十年,为众多高校培养了优秀的教师,为企业培养了精通俄语的人才。黑龙江省内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俄语专业,具备开始双外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如: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一些学院级大学也开设了俄语专业,如:黑龙江工业学院、绥化学院、黑河学院等。此外,黑龙江省是为数不多从中学开始便开设俄语课程的省份之一,从中学时代便开始学习俄语的学生具备很好的俄语基础知识,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再习得通用语种(英语)便成为掌握双外语的人才,这也为校企合作开展双外语教学奠定了生源基础。

二、外语人才资源在黑龙江省对俄边贸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

(一)黑龙江省内外语人才资源现状

黑龙江省内高校为全国众多高校培养了优秀的教师,为企业也培养了众优秀人才,中俄互派留学生也是最为频繁的,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对外语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一直保持着对俄区域经济的巨大人才潜力。但我们也看到,尽管黑龙江省高校培养了众多外语人才,但由于受到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影响,目前省内一些城市人口呈现出了负增长趋势。省内流失人口大多数为高学历、高能力的各个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其中也包括外语专业人才。黑龙江省内对俄贸易企业总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但是也不乏一些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或多或少存在着缺少强大的资金支撑、竞争后劲不足、技术服务落后等问题,缺失吸收大量人才的条件,而外语人才储备对于黑龙江省开展对俄边境贸易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了语言桥梁的搭建就很难进行顺利的贸易往来,对黑龙江省边贸经济的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人才的进一步流失。

(二)对俄边贸经济发展有助于黑龙江省经济复苏

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一度呈现出了下滑趋势。国家亦出台了节能减排的环境政策,对于黑龙江省内作为老工业城市的哈尔滨、大庆、鸡西、双鸭山、鹤岗等资源型城市来说,在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应及时出台相应的转型对策。对整个黑龙江省来说,至关重要的是经济复苏,所以找到新的发展方式、建立新的经贸体系就尤为重要[2]。作为临近俄罗斯并且处于“一带一路”经济带上重要位置的大省,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对俄贸易地缘优势以及对俄贸易人才优势,并争取国家贸易政策支持。建立对俄企业、构建大规模对俄贸易体系是黑龙江省经济复苏的重要途径,这就形成了对俄企业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现状,而且企业所渴求的外语人才不仅要掌握外语,更应该可以熟练地掌握各种业务,具备强大的业务能力,这样的人才正是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培养出的。所以校企合作培养双外语人才的教学实践模式势在必行。

三、校企合作双外语教学新模式促进龙江经济新发展

(一)高校开展双外语教学应以企业需求为目标

俄英双外语教学是培养对俄经贸人才的关键,也是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所以高校在制定双外语教学计划的前提应该是以企业需求为目标,正如高校急需“双师型”教师一样,企业也需要既掌握双门外语、又熟悉企业相关业务技术的新型人才。所以在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之前,应与将要进行联合培养双外语人才的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对症下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进行双外语人才教学模式的同时,可以考虑将其建立为一门学科,如“俄英辅修专业”,并做好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设置、课程学时等与企业进行对接,使理论与实踐并行,“两条腿”走路。总之,以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定向培养是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应尽的义务。

(二)校企联合培养双外语人才共同制定双外语教学模式目标

校企合作的最大优势就是在校已经掌握双外语种专业知识的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可以与高校教师之外的企业员工进行交流和沟通,将所学有的放矢,体现了“工学结合”这一教学模式。贸易实践的能力一定要在企业一线才能够培养起来,充分利用高校外不同的企业教学实训环境和企业资源,把高校课堂和企业的实践环境有机相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加熟悉未来的相关就业信息。此外,深入企业环境内的另一个优势是,在与对俄企业客户沟通交流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俄罗斯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因此校企联合培养双外语人才、共同制定双外语教学模式的目标十分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工学交替、学做合一”[3],深入企业一线,使双外语人才学以致用。

(三)扶植边贸企业优化、深化校企合作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往来已久,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今边贸经济一直较为顺利的开展。现如今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边贸将越发生机蓬勃,旅游及文化交流也越加频繁,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促进友好关系上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蓬勃发展中的、以及新近兴起的对俄外贸企业正在走向成熟,双方政府正在积极合作。高校之间各个方面的合作更是由来已久,如哈尔滨工大学与莫斯科动力学院之间在科技交流方面的联系十分密切,俄方积极的接待到俄学习和交流的专家、学者。这种深度合作与友好往来离不开高水平、高素质、能力强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因此,想要是实现高校和企业双赢的局面,高校就一定要开放校门,让企业经验、技术进入高校,资源互享;与此同时,企业亦应不遗余力全力配合高校进行外语人才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提高自身的专业和业务能力和水平。

人才的培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模式的革新都应紧随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校企深度合作势在必行。可以说,黑龙江省未来经济的走向尽管是任重道远,但从其所具备的人才、地缘等优势来看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在“一带一路”这一背景之下,黑龙江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及边贸经济将走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王威,刘春富. “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探析[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6).

[2] 张红霞. 中俄贸易下滑原因和对策分析[J]. 改革与战略,2017,(5).

[3]沈建东. 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院校双语教材的新思路——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 高教学刊,2016,(19).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