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中求变: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研究

2019-05-13 02:30李明珠
关键词:智慧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数据

李明珠

摘要: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契机,在“内容为王”的导向下,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改革。智慧教室、“云课堂”、翻转课堂,无不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坚守住理论阵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大数据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智慧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大数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5-0010-034

大数据是数字时代的新型战略资源,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如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所说,是“通过将信息技术引入教与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最终实现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 [1],从而走向智慧教育之路。大数据时代给我们提供的高度集成的资源共享、多样化的教学工具与方式以及没有时间限制的在线学習、互动体验,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在运用种种技术手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时,永远不忘高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这是实现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根本之道。

一、变化的课堂:大数据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机遇

(一)优秀教育资源共享,让“云课堂”插上翅膀

在大数据时代,要实现“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共建共享,就是要通过互联网对教育资源进行数据整合和优化配置,让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一种流动的良性循环”,随着受用人群与地域的增加,“最终形成一个互通有无、交流共享、共同提升的教育资源信息化共建共享群体”[2]。在这个群体中,优质的学校、教师与教学资源是其最大价值所在。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思政课”教学信息资源相当丰富,MOOC、微课风头正劲,精品课程、名师课件让人目不暇接,对于那些经济欠发达、缺乏教育设备和优质师资力量的地区,这些网络平台和资源恰恰好能成为他们弥补知识技能、缩小地域知识文化水平差距的“云课堂”。在共享这些优秀“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同时,许多高校也建立了自己的教学资源数据库,鼓励教师创建自己的MOOC,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录制教学视频,上传教学资料、案例,这样既能满足本校学生延伸阅读、拓展学习的需要,也可以成为与他人共享的“云资源”。

(二)智慧教学环境,手机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

从智慧城市到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由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打造的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学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多为95后,00后也正蓄势待发,而他们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使他们从手机上分出心来听讲,相信也是网络时代令许多高校教师——尤其是学生先天反感的“思政课”教师最为苦恼的难题。与其逆时代大潮而动,想尽办法让“手机出课堂”,不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使手机变身为多元化课堂最有力的支撑。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智能终端,使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学习系统里,手机就不再是一个恼人的课堂破坏者,而成为师生沟通的得力工具。而这些在线学习软件还有一个巨大的作用,那就是使教师及时取得学生学习和课堂动态的数据,并接收学生的即时反馈,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三)线上线下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线上线下教学、翻转课堂更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关系,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化解了教师上课只针对坐在前排的学生、对大多数的低头族和睡觉族却只能听而任之的困境。原来在课上由教师以满堂灌的方式讲授的内容,改为线上一个个短小精悍的视频供学生课下观看,并且提供一些拓展的知识和资料供学生深入了解,而课堂上的时间主要用来讨论、消化这些需要掌握的内容,这样一来知识和信息的传授就不仅仅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而是在学生与教师的讨论中双向流动,通过进一步阅读、讨论和主题发言学生对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主动接受主流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不变的信念: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坚守

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永远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放弃对内容的审查,使教学方法走向庸俗化、娱乐化,否则就会舍本逐末、偏离主题,背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立的初衷。

(一)坚守意识形态高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历久弥新

“思政课”全称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是其不容忽视的根基,通过理论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题中应有之义。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4]所以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在努力打造丰富多元的教学形式的同时,要坚持“内容为王”,因为所有的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像是一辆脱轨的火车,永远无法抵达终点。所以要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真懂真讲马克思主义,讲透讲清楚讲生动,这样学生才能真学真爱真接受,并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来分析问题,从而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挫折和失误,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二)回归原著,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用理论的魅力征服学生,理论的魅力在于科学性、实践性和探索性。马克思主义是有理论魅力的,因为它的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5]。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自己要像习总书记所说“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6],还要带领学生共同领略经典的魅力。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毛泽东选集》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学习的经典著作数不胜数,如果单靠教师在课上讲解,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也不如让学生自己品读来的深刻。所以在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经典原著读本或网址链接,组织读书会在课下带领学生一起诵读、讨论,都是使学生贴近原著、感悟经典的重要方式。在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双方的理论水平都可以得到大幅提升,使教师讲“真的马克思主义”,学生学“真的马克思主义”,从而避免误读和歧见的产生。

(三)与时俱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长新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十九大报告,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许多内容,比如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两步走的奋斗目标,四个伟大、八个明确等等。中央号召十九大精神进课堂,“思政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担当,总书记讲“同向同行,立德树人”,在各门课程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思政课”要勇于成为领路者,既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又要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及时回应时代主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长讲长新、与时俱进。

三、智慧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之道

如果说深邃的理论、丰富的内容、坚定的信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石的话,那么大数据带来的智慧教学环境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腾飞的翅膀,这些应用使课堂灵活多样、无限延伸,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摆脱了枯燥单调的面目,成为“气质”与“颜值”兼备的网红课程。

(一)建设智慧教室,应用教学软件,营造下一代数字学习环境

在2017年春天發布的《2017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中首次提及下一代数字学习环境,认为这是近两三年来教育发展的关键趋势。下一代数字学习环境,简而言之,就是重新设计学习空间。

1.在硬件方面需要做的是智慧教室的建设。智慧教室最主要特征是允许手机的使用,教室里有不同于外网的WIFI,连上网络,学生与教师即处于同一个应用系统里面,不允许退出。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相关内容——图片、文献、教学资料、视频放到资源库里面,配合教学的节奏,随时向学生推送。

2.使用“雨课堂”辅助教学。雨课堂是 MOOC 平台“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一款线上的混合式教学工具。在课上,学生用手机“扫一扫”进入虚拟课堂,就可以实时观看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如果对课件内容有疑问,可以点击“不懂”按钮,向教师反馈;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手机端答题,教师可以即时掌握学生答题效果和错误率,发现“活跃度”不高的学生并进行督促。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手机发送弹幕将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在课后,教师可以下载课堂数据,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由传统的“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和传统讲授式课堂相比,“雨课堂”更好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方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效地把学生低头看手机远离课堂的消极局面转化为学生拿起手机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二)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教学视频,由学生课下观看,然后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讨论的教学形态。它的特点是教学过程设计由传统的“教师—书本—课堂”向“视频—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是因为“现在的学生主体意识较强,‘思政课教学要从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反思,推进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转型”[7]。

兰州理工大学推出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实践翻转课堂的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也积极参与其中。

1.课堂由教室转到线上,使学习突破传统时空的局限。教师需要在超星平台上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录制5-15分钟的小视频放到网站上供同学们线上观看,主要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重要知识点。为了保证视频观看效果,教师会在后台监控学生的观看情况,并设置四到五个小问题让学生线上作答,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他们对学习要点的掌握程度,教师根据数据反馈再进行备课。

2.线下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线下线下混合式教学中,观看视频只是第一步,学生有没有认真学习、对知识点有没有真正把握还需要教师的监督与引导,所以线下的“学”非常重要。针对观看视频的内容,教师要组织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学习小组都要制作PPT并选派代表进行主题演讲,来阐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然后由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遇到疑难问题或思想上的偏向时,则由教师进行引导和深入的阐释,实现思想上的及时纠偏。这样课堂就变成了师生共同交流和讨论的场所,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教师不再一个人唱独角戏,知识的传输由单向变成了双向。同学们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参与,而他们对于某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反过来对教师也是一种促进。

(三)建设课程云平台与微信公众号,学习无处不在

在大数据时代,知识的碎片化、移动化已经成为新常态。针对大学生网络化学习、形象化阅读、碎片化浏览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微电影、微信公众号、“思政课”专属APP等形式让课上课下、线上线下融为一体。这样就可以突破课堂时间的局限,通过课程云平台把没讲完或拓展性的资源提供给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号随时进行知识与信息的推送,以满足学生更深层次的需求。

大数据的本质就是获取知识,在师资缺乏、教学手段落后的西北地区,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公开课、MOOC、手机上的听书软件都可以作为学校课堂的延伸。这样虽然身处落后地区,师生们却可以坐享全世界的优质教学资源,而且这种学习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也就突破了传统课堂空间的局限。同样,教师自己也可以在MOOC上推出自己的课程视频供更多的学生观看,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后台数据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可以总结为:内容为王,方法活泼,形式多元。在实践中,我们要力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8]。再次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数据分析为的是更好地传播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重任,不能舍本逐末,因为追求形式的多样性而偏离了自己的主题。当然也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滞后于这个时代。所以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求平衡、促进发展才是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永恒不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蔡继乐.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17-10-23.

[2] 方海光. 教育大数据——迈向共建、共享、开放、个性的未来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55.

[3] [4][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  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孙蚌珠. 理论为本·内容为王·因材施教——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4.

[7]丰捷,柴如瑾,晋浩天.爱上思政课[N].光明日报,2017-08-15.

猜你喜欢
智慧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数据
从百度“神灯搜索”看课堂教育教学的变革
基于智慧教学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与互动系统设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课程智慧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