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数据对其思想、日常生活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极为重要,为了保证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高校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就针对于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进行探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帮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和参与者,其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未来发展。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各种信息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思想意识观念,很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形成一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大学生应坚持正确的思想意识观念,高校必须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引导,从而实现高效的教育目标。但是在大数据时代,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能墨守成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创新和改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一、大数据时代概述
1.大数据时代的内涵
本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发展也十分迅猛,我国信息传播的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发展给我国信息传播带来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量的海量增加,在全球数据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和信息种类也显著增加的背景下,我国也已步入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大小并不仅仅指的是常规测量的大小,而且更多的是指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和分析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交流和传播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多新的数据,带来更多新的价值。大数据指的是所有含有巨大、可利用的、多样数据的集合,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应用也是新的商业价值增长点。
2.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1)数据海量多样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收集存储成为可能,数据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数据来源也十分广泛,信息系统、社交网络、社会化媒体、移动网络、各种智能终端等都成为了数据的来源,数据种类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2)信息产生和处理速度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大数据的产生非常迅速,并通过互联网快速传输。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同时也在不停地产生数据,向大数据提供大量的资料。并且这些数据需要实时分析处理,因为数据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谁的速度更快,谁就掌握信息价值。
(3)信息价值大
大数据的核心特征就是信息价值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数据中,其实有价值的数据占很小部分。跟传统的信息数据相比较,大数据最大的价值在于利用数据挖掘、抽取、分析等技术从大量不相关的数据中获得有价值的数据,并把这些数据通过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或数据挖掘等方法进行深度分析,发现新规律和新知识,并运用于农业、金融、教育等各个领域,从而最终达到推动社会进步的效果。
(4)信息冗余度高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接受的信息数量和种类都会显著增加,海量增长的数据使得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更为复杂,不同渠道传播的信息可能存在很多相同或相似的数据,信息冗余度越来越高。
二、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
1.数据呈现海量式增长
大数据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数据的海量化和全面化,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获取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的现在,通过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进行记录,并把这些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汇集后,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面临着更多、更全面的数据信息,而且这些数据信息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累积,数据呈现海量式的增长。这些海量增长的数据可能会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采用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2.数据种类增多,数据结构日趋复杂
在大数据时代,由于信息获取的途径增多,信息的种类也逐渐增加。信息存储方式也更为多样,不仅仅能进行文本信息的存储,还能够存储一些简单的视频和图像信息,而且数据的结构也更加复杂,一些结构化、非结构化以及半结构化的数据都相继出现。另外,高校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所有数据,都能够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进行收集,使得数据的类型更加多样,结构也愈加复杂。这些多样的数据类型、结构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使用这些数据时将面临更多的技术难题,也有可能数据价值无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体现。
3.数据交换速度快
目前,大数据技术应用十分成熟,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能够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获得信息,并通过大数据平台将这些信息进行交换,数据交换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便利,教师能够更方便的掌握学生的信息,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处理,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为贴合学生的实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4.数据杂乱,难于辨识
随着信息渠道的不断增加,信息收集也越来越丰富,但是这些大数据信息比较杂乱,正面、负面的信息都存在,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些问题,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甄别,让大数据技术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便利,避免不真实、负面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點
1.教育主客体更加全面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于教育手段的落后和信息的滞后性,导致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优秀学生和落后学生身上,而对于中间的学生却比较忽视,这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全面,很多学生难以接受到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比较低。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更为全面的数据信息,能够对所有学生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差异化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全面。在传统的教育工作中,由于数据的调查方法比较落后,所以很多教师往往会根据得到的调查结果以偏概全进行教育工作,使得教育工作存在很多的漏洞,调查对象只是以一些个体代替了全体,但是大数据时代却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数据信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科学。
2.载体信息更为混杂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信息更为混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过多的依赖于数据调查的结果,这主要是由于数据调查结果并不全面和完善,所以教师为了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只能将调查结果作为工作的主要依据,可是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收集方式的多样化和手段的先进化,信息数据更为复杂和全面,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就不能只是依赖于相关的数据信息,而更多的应该依靠数据的挖掘分析,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洞察力和分析力,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从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载体信息之间具有相关性
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信息的数量增加,而所有数据信息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信息,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这就使得教师获得的信息更加混杂,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不用深入研究数据之间发生关系的原因,而是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将获得的数据与学生行为之间进行关联,从而得到更为客观和真实的分析结果。
四、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教育方式脱节
当前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都存在着教育方式脱节的问题,大部分的教育方式都是传统的灌输形式,教师只是向学生灌输一些思想政治领域的知识和理念,但是这一方式在大数据时代已经难以适用,教师片面的灌输知识,加之无个性化的教育授课模式,有可能让学生感到厌烦和枯燥。由于没有顾及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观念,并且大部分的学生在开始还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所以这种方式只会使得教育工作的成效比较差。
2.教育形式主义
当前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只是进行简单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理论知识教育和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讲座,教育的内容比较空泛,教育的结果也多以心得体会结束。这种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直接,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育内容比较空泛,教育效果也比较差,可以说是形式主义的教育方式,长此以往,只会激发其他学生的逆反心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为不利。
3.教育活动形式偏少
目前我国很多的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育活动大部分是以课堂教学、宣传讲座为主,通过考试和写学习心得体会的形式来考核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成效。这种教育活动形式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很广,也能让学生吸收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这种教育形式开始凸显其劣势,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和网络环境,其个性特点也有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愈发显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不足,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都没有被应用,使得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比较低。
4.理论联系实际未能贯彻在教育过程中
我国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主要教育理论作为教育内容,并适当的加入一些近代国家领导人的理论主张。但是这些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少,课堂教育未能将这些理论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这些理论的哲理和内涵,导致学生难以对理论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导致教育的成果比较差。
五、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1.培养大数据理念,采用先进的教育手段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想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首先就需要培养起大数据理念,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充分了解大数据时代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都应该具有大数据意识,从而自上而下逐步建立起大数据的理念,充分发挥出大数据时代的优点,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强化数据敏感性,学会应用各种先进的搜索引擎和工具搜索数据,并从海量的数据中,准确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将其与大学生日常行为相结合,把结果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另外,高校要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利用大数据平台,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在教育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对其进行理论引导,使得学生能够真切的掌握理论知识。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要实现个性化的教育就需要具备大数据理念,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地取得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采用先进的教育手段,要让学生真正地与教育内容产生共鸣,并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应用理论,深刻理解理论的哲理和内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2.改变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