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内镜技术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05-11 08:25魏晓华郭俊霞
陕西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符合率食管内镜

魏晓华,郭俊霞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宝鸡 721008)

食管癌(EC)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高,通过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提高5年生存率,调查发现,通过及时治疗,EC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能够超过90%[1]。内镜技术是对早期诊断EC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多种内镜技术包括白光内镜、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超声内镜(EUS)等被广泛的应用于早期EC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中[2]。由于早期EC及癌前病变患者在常规内镜下往往缺乏特征性表现,因此具有较高的漏诊率,NBI-ME能够在内镜下对消化道的血管结构以及形态进行观察,EUS能够判断病灶的浸润深度,并对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诊断[3]。为了研究不同内镜技术在EC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我院120例食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因烧心、胸骨后不适、反酸或吞咽困难等症状入我院行白光内镜检查后疑似食管病变的患者120例,男86例,女34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0.36±10.14)岁,所有患者符合EC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标准[4]。纳入标准: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本研究;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排除标准:拒绝内镜检查以及有内镜检查禁忌证者;对碘过敏者;食管良性肿瘤者;中晚期EC者;食管手术史;放化疗史;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本研究经医务科审核后,认为符合伦理道德。

2 研究方法 内镜检查前,使患者禁食禁水10 h,并进行麻醉剂含服,随后使用奥林巴斯EVIS290电子内镜系统进行检查。首先在白光内镜下,寻找病灶,并同时记录病灶所处位置、形态和大小等相关信息,随后使用NBI-ME模式观察病灶,记录病灶处血管形态和结构,在放大模式下观察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襻(IPCL),进行病灶分型。同时使用奥林巴斯GF-UE260-AL5 EUS系统进行超声探查,嘱咐患者行侧卧位,随后将内镜插入患者的病灶处,使用水囊法对浸润深度进行测定,将无菌水注入患者病灶处的活检孔道,并将探头插入进行扫查,重点为病灶及病灶周边,观察低回声区域和浸润深度。在EUS下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患者病灶及病灶周边采集活检标本,并送病理科进行检查,以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患者早期EC及癌前病变筛查的金标准。

3 评定标准 ①NBI-ME病理分型评定标准:NBI下根据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襻(IPCL)分型标准对病灶进行分型,Ⅰ型:IPCL的形态规则,排列整齐,呈现细圆形,且分布范围较为均匀,则诊断为正常;Ⅱ型:IPCL的形态发生轻度的延长或者扩张,排列较为整齐,则诊断为食管炎;Ⅲ型:IPCL的形态发生轻度变化,存在IPCL管径粗细不均的情况,且排列不整齐,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Ⅳ型:IPCL的形态发生扭曲、不规则、管径粗细不均和扩张4种情况中的2~3种,则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Ⅴ1型:IPCL的形态同时发生以上4种改变,判定为原位癌或HGIN;Ⅴ2型:IPCL发生4种改变的同时,发生延长;Ⅴ3型:IPCL结构发生一定的破坏;ⅤN型:IPCL结构发生破坏完全,新生的肿瘤血管出现。②EUS评定标准:内镜下观察,黏膜肌层和黏膜层发生增厚,下层形态规则、整齐且清晰为癌前病变和黏膜内癌;黏膜肌层和下层的层次发生紊乱,且二者之间分界不清晰,黏膜下层发生增厚,现低回声影,则为黏膜下癌。

4 诊断价值分析 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NBI-ME对早期EC及癌前病变(包括LGIN和HGIN)诊断的符合率,并对EUS的诊断符合率和浸润深度做出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采用χ2、Fisher检验对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进行统计和分析,试验结果以[例(%)]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病理学检查结果 120例患者中,病灶位置处于食管下段32例,食管中段59例,食管上段29例。病理诊断结果显示,LGIN 16例, HGIN 27例,早期EC 77例。

2 NBI-ME的诊断价值 术后病理诊断为LGIN的16例患者中,NBI-ME诊断为Ⅲ型10例,Ⅳ型6例,诊断符合率为62.50%(10/16)。术后病理诊断为HGIN的27例患者中,NBI-ME诊断为Ⅳ型14例,Ⅴ1型5例,Ⅴ2型8例,诊断符合率为81.48%(22/27)。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EC的77例患者中,NBI-ME诊断为Ⅴ1型15例,Ⅴ2型31例,Ⅴ3型29例,ⅤN型2例,诊断符合率为100%(77/77)。NBI-ME对癌前病变和早期EC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4.42%(32/43)和100%(77/77),针对不同病变类型(LGIN、HGIN和早期EC),NBI-ME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显著(P<0.05)。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NBI-ME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0.83%(109/120)。见表1。

表1 NBI-ME的诊断价值分析 (例)

3 EUS的诊断价值 术后病理诊断癌前病变及黏膜内癌为69例,黏膜下癌51例。使用EUS诊断发现,癌前病变及黏膜内癌70例,黏膜下癌诊断48例,肌层浸润癌2例,其中诊断不足8例(6.67%),诊断过度12例(10.00%),癌前病变及黏膜内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5.71%(60/70),黏膜下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3.33%(40/48),针对癌前病变及黏膜内癌、黏膜下癌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3.33%(100/120)。见表2。

表2 EUS的诊断价值分析 (例)

讨 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虽然EC的病死率逐年降低,但E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为家庭和社会带来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5]。EC的发生是由饮食、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EC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展为中晚期EC,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约为20%,通过对EC高危人群进行筛查,能够有效提高EC的检出率和治愈率[6]。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内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EC的临床诊断中,其中常规内镜是对消化道疾病进行检查的主要方法。然而,研究发现,在常规内镜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特征通常显示为充血、上皮增厚、轻度糜烂、粗糙等不典型特征,难以显示较为微小的病变,且在常规白光内镜下进行活检,采样时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机以及盲目,因此造成临床中的误诊漏诊率较高[7]。有研究发现,常规内镜对于中晚期EC的检出率较高,而在诊断癌前病变的过程中,常规内镜的漏诊率在40%左右[8]。

NBI属于一种近年来新兴起的技术,能够通过将内镜光源中的宽带光谱使用滤光器滤出,从而将蓝光强化,使用窄带光谱进行消化道病变的临床诊断,其操作较为简便,能够对腺管开口、毛细血管等结构进行较为清晰的显示[9]。在放大镜下使用NBI能够对消化道黏膜的细小结构进行细致观察,极大的提高了内镜检查的清晰程度,研究发现,在NBI-ME下,早期EC及癌前病变的病灶往往呈现褐色改变,与单独使用NBI相比,通过使用NBI结合放大镜,能够清楚的显示IPCL的形态改变,从而有助于病理分型,提高诊断的可靠性,更降低了进行碘染色内镜检查所造成的不适感[10-11]。本研究发现,NBI-ME对早期EC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诊断符合率高达90.83%,NBI-ME在下诊断早期EC及癌前病变,随着病变级别的升高,诊断符合率上升,且在不同诊断级别中诊断符合率差异显著,早期EC的诊断符合率高达100%,而LGIN的诊断符合率仅为62.50%。研究发现,NBI-ME的病变检出率高于白光内镜,这可能是由于白光内镜下,早期EC和癌前病变难以鉴别,导致一定的漏诊发生,而NBI-ME无须染色,对操作技术要求较低,能够检出白光内镜检查中较易漏检的病变,从而将准确率提高[12]。但是NBI-ME的诊断率可能受检查设备、食管清洁度、出血或医师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诊断不足等的发生[13]。

EUS是将超声探头置于内镜,随后通过内镜对腔内进行观察和超声的实时扫描,EUS能够对食管黏膜的层次以及与周边脏器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清楚的显示,同时能够对病变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14]。本研究中,EUS诊断符合率较高,为83.33%,此外本研究中存在诊断不足和诊断过度的情况,其中诊断不足发生率6.67%,诊断过度发生率10.00%。

综上所述,NBI-ME和EUS针对早期EC和癌前病变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NBI-ME能够从血管形态上反应病灶的恶性程度,EUS能够根据病灶的浸润程度对疾病进行诊断,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早期EC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猜你喜欢
符合率食管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