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学小班化及超小班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9-05-10 06:09刘理清
新课程·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班化小班村级

刘理清

我国虽然是一个拥有8亿多农民人口的农业大国,但是当前农村村级小学小班化(15人以下)现象与日俱增,甚至出现了“麻雀班”,人数为1人或2人的超小班级。以我镇为例:1988年全镇中小学生共4863人,其中初中3所人数2057人,小学27所人数2806人,班级人数没有一个少于30人的(包括教学点)。30年过去,目前我镇只有1所初中,人数117人。4所小学,人数294人。其中村小学,班级人数最多的只有12人,1人的就有4个班级。为什么我镇村级小学会出现以上这样的微型班、微型校呢?现就产生小班的原因做一分析研究。

一、形成小班化的主要原因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落实,农民对控制人口数量的认识大大提高,消除了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

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为了解决子女无人照管的困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外出就读去了。

3.农村土地收入低,只能维持生活,为了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年轻人外出务工,孩子的父母亲就托老人带孩子进城就读。

4.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因。面对村级小学小班化的日益凸显,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教育主管部门采取对村级小学校的撤并。将部分村小的五六年级学生撤并到中心小学实行寄宿制就读。

5.上学路程遥远逼迫转学。由于学校的撤并,部分孩子失去了就近入学的条件,一个一二年级学生走一个多小时甚至两个多小时才能到校,家长不忍心孩子受罪只好转学。

6.极个别教师受现在的以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影响,巴不得学困生转出,少教几个学生不仅自己的工作可以轻松一些,而且教学质量还容易提高,所以动员部分家长把学生转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农村村级小学小班化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现象走向了极端,违背了义务教育法。农村儿童大量流失给孩子读书带来了不便,给家庭经济带来了负担,影响义务教育的实施。

二、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1.村小班级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距离学校远,生活条件差,家庭教育跟不上,对学习没有兴趣和信心,上学无精打采,上课死气沉沉,作业浮皮潦草,活动敷衍了事。

2.学生缺少学习伙伴,教学成了“独角戏”。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学生缺少学习伙伴,在学习上缺乏竞争意识。课堂上只能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没有同龄人之间的思维碰撞,语言交流。

3.师资缺乏,素质教育留有空白。由于学校学生人数少,教育部门减轻了重视的程度。教师老龄化严重,专业性欠缺,每天只忙于上好语文、数学、英语课外,其他课程随意性比较大。

4.学校缺乏音体美教师,这样的现状学生失去了快乐,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5.教师观念出问题,只看到小班化作业少,好管理,不积极尝试更新课堂教学模式,这也阻碍了村小小班化教学的推进。

6.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推进。目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小班一两个人不成为小组,合作学习上几乎是空白。

三、小班化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面对“小班”层出不断地出现,如何在农村学校合理科学地实施“小班化教育”刻不容缓,办好“小班”教育,有助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惠民惠农政策的体现,是温暖工程的延伸。

1.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合理调整教师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供经济和物質上的保障,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使其学生能在那里安心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2.学校、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爱好和特长、学习的情况及时向家长做汇报和交流。赢得家长的欢心和支持,达到家长留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目的。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对个人行为习惯差、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要多关心、帮助、鼓励,增进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达到学生安心在村小学学习的目的。

3.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和业务的学习,特别是要研究小班化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探究小班化教学的策略,根据班级特点,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办好让社会、家长、学生满意的教育,以质量谋发展。

4.学校、班级要加强“小班化教育”的管理。“小班化教育”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就是在研究过程中从学校实际出发,要把“育人”放到首位,要创设有利于小班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环境。学校对小班的管理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计划;将整体目标细化,做到参与研究的人各负其责,相互衔接,协调配合。教师要制定科学的“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规划,并随时观察,及时反思,实时总结,使“小班化教育”管理成为一个有明确目的的动态运行过程。

5.“小班化教育”的课堂管理。“小班化教育”要注重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充分的、平等的教育,课堂上师生一定是合作伙伴关系,要平等交流,融洽沟通。因此,对小班的课堂教学管理应注重过程的管理、注重平时的管理,发挥好组织作用、协调作用和激励作用,提高小班教学工作的效益。

总之,农村小班化现状十年内还会持续下去,家庭、学校、社会都必须直面现实,走科学之路、方法之路、措施之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社会精致的教学,育时代急需的人才。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小班化小班村级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